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后提高波及效率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伟
杨辉
+2 位作者
黄春霞
江绍静
岳湘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3,共7页
针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易窜流、调剖治理效果差等问题,开展了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治理窜流、提高波及效率的室内模拟实验。层内非均质储层模型调剖驱油实验表明,特低渗非均质油藏调剖后水驱与中高渗油藏相比后续注入压力高,难以提高波及效...
针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易窜流、调剖治理效果差等问题,开展了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治理窜流、提高波及效率的室内模拟实验。层内非均质储层模型调剖驱油实验表明,特低渗非均质油藏调剖后水驱与中高渗油藏相比后续注入压力高,难以提高波及效率;水驱后直接转注天然气,气体继续沿水窜通道流动;但采用调剖后天然气驱,不仅后续注入压力低,且能够提高采收率约7.8%,气驱后还可间歇注气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约9.6%。因此,特低渗油藏水窜后应采用调剖后气驱的调剖驱油方式,可有效扩大驱油剂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水窜
调剖
天然气驱
间歇注气
波及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脱气后水窜治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勇
姜汉桥
+3 位作者
郭晨
赵旭东
第五鹏祥
李俊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8,共11页
基于微流控技术,针对低压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设计了孔洞型和裂缝型两种微流控模型,在考虑前期衰竭式开发的条件下,开展了注气模拟脱气原油、注水、注药剂治理水窜等一系列微流控实验,基于水溶性化学剂组分追踪技术和微观剩余油量...
基于微流控技术,针对低压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设计了孔洞型和裂缝型两种微流控模型,在考虑前期衰竭式开发的条件下,开展了注气模拟脱气原油、注水、注药剂治理水窜等一系列微流控实验,基于水溶性化学剂组分追踪技术和微观剩余油量化分析技术,分析了衰竭式开发脱气后不同类型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及水窜后治理对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非连续相气体的存在导致原油流动阻力增加,使得孔洞型储层脱气后采出程度有明显降低;对于裂缝性储层而言,与井底相连的开放性裂缝内部由于压力更低,使得脱气程度更大,孔隙及裂缝中脱出的气体在裂缝中形成了连续气相,而非裂缝区域与孔洞型储层较为相似。不同类型储层水窜治理的微流控实验表明:对于孔洞型储层,可采用微球+润湿性调节剂组合调驱,对于裂缝型储层,可采用聚合物凝胶驱,针对不同储层类型所实施的水窜治理均能够有效改善储层的波及系数,提高其采出程度。将其应用于现场,效果良好,对应的水窜治理方法对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脱气油藏
裂缝性油藏
水窜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冻胶型堵剂试验研究——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之一
被引量:
2
3
作者
乐大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228-230,共3页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为此,研究应用了复合段塞控永封窜技术之冻胶型堵剂。试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对进口...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为此,研究应用了复合段塞控永封窜技术之冻胶型堵剂。试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对进口交联荆适应性最好;当弱冻胶主段塞交联剂浓度与聚合物浓度比值〈0.4时.成胶强度较高,且肢体不易脱水;当聚合物浓度4000mg/L交联剂浓度300-600mg/L时,肢体强度较大,胶体不易脱水,满足封口要求,同时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合物
注聚区
控水封窜
冻胶封堵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2区块水驱优势通道分布模拟与体积计算
被引量:
1
4
作者
钱志鸿
邓秀模
+3 位作者
姚峰
姚恒申
吕红梅
朱伟民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注水井优势通道识别软件对陈2区块3个注水井组进行了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从注采井间和井组平面两个角度对各级孔道的位置分布进行了图形化显示,并定量计算了注采井间的渗透率和各级孔道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大孔道主要集...
采用注水井优势通道识别软件对陈2区块3个注水井组进行了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从注采井间和井组平面两个角度对各级孔道的位置分布进行了图形化显示,并定量计算了注采井间的渗透率和各级孔道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大孔道主要集中在注水井和采油井附近,并向油藏深部逐级发育;在水窜方向上油藏的水相渗透率和超大、大孔道的体积明显大于其他油井方向,是引起平面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水
渗透率
水窜
非均质性
优势通道
体积计算
调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5
作者
张吉林
何薛钢
《粘接》
CAS
2022年第7期114-118,125,共6页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率与油藏开发质量,研究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以自适应为基础,构建具有低分子量与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调控体系,该体系分为前期与后期2个环节,前期环节的主要工作是评价现有成熟调驱剂制备方法与应用性能,并针...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率与油藏开发质量,研究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以自适应为基础,构建具有低分子量与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调控体系,该体系分为前期与后期2个环节,前期环节的主要工作是评价现有成熟调驱剂制备方法与应用性能,并针对井区水窜水淹通道进行识别分析;后期环节针对自适应逐级调驱过程动态示踪监测工艺技术进行试验与完善。以克拉玛依油田为试验区域验证该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中所使用的调驱剂封堵效果较好,含水率与通道渗透率下降,可以实现增油降水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区
水窜水淹
综合调控
调驱剂
通道识别
逐级调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稠油油藏复合调驱逐级封窜增效技术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丰钢
刘光普
+3 位作者
鞠野
李翔
李建晔
贾永康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渤海油田多数区块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且含有超强水窜通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采收率下降。为此,以BHQH油田南区储层性质及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两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以采收率、含水率为评价对象,确定以聚合物凝胶...
渤海油田多数区块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且含有超强水窜通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采收率下降。为此,以BHQH油田南区储层性质及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两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以采收率、含水率为评价对象,确定以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的"堵+驱"调驱增效体系,经在BHQH油田D井组试验,受效井日增油83 m^(3),有效期超12个月,累积增油超20 000 m^(3),平均产量增幅超过300%,含水最高下降11%。该调驱增效体系是高含水、含超强水窜通道油藏控水增油的有效方法,可为类似储层增产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稠油
水窜
调驱增效
规模化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淹水窜油藏的数值模拟开发方案对比分析
7
作者
倪振
周伟军
+3 位作者
汪学华
刘昕
王绍祥
崔健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87-394,共8页
随着开发的深入,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以新疆某水淹水窜油藏为研究对象,该区水淹严重,开发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对改善开发效果的4种技术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层调剖方案增产效果明显,可有效...
随着开发的深入,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以新疆某水淹水窜油藏为研究对象,该区水淹严重,开发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对改善开发效果的4种技术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层调剖方案增产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日产油量、降低含水率;浅层调剖方案作用范围、受效时间有限,措施效果较差;井网调整方案含水率明显下降,产油量上升,增油效果介于深层调剖与浅层调剖之间;周期注水增油效果最差,呈负增长趋势。经方案对比分析,建议对研究区水窜严重的井实施深层调剖。该研究为同类水淹水窜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水窜油藏
调剖
井网调整
周期注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高效调控驱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红烛
韩昭海
+2 位作者
王凤刚
王艳艳
张葳
《能源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了提高裂缝性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的封堵作用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的高效调驱驱油技术。室内评价了表面活性剂BMY-11和聚合物微球JHWQ-3的各项性能,复合调控驱油技术的驱...
为了提高裂缝性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的封堵作用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的高效调驱驱油技术。室内评价了表面活性剂BMY-11和聚合物微球JHWQ-3的各项性能,复合调控驱油技术的驱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BMY-11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值,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抗盐性能及乳化性能。聚合物微球JHWQ-3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均能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裂缝性岩心水驱后注入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控驱油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够满足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提高采收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水窜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微球
调剖驱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过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耿朝晖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7期49-52,共4页
为改善过渡带地区的开发效果,在北过三四条带开展了蒸汽驱现场试验。在试验区转注蒸汽1年后,整体未见增油效果,但部分油井采出液温度上升幅度较大,出现蒸汽突进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蒸汽及热水的窜进造成的。汽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为改善过渡带地区的开发效果,在北过三四条带开展了蒸汽驱现场试验。在试验区转注蒸汽1年后,整体未见增油效果,但部分油井采出液温度上升幅度较大,出现蒸汽突进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蒸汽及热水的窜进造成的。汽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层压力不均衡、注采井距差异、地层构造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和注汽操作不当等。此外,蒸汽干度过低、注入体系不易压缩还会造成热水窜。通过分析比较凝胶类高温调剖工艺、高温泡沫调剖工艺、双激发无机非金属调剖工艺、分层注汽工艺、动态调整控制技术等汽窜防治的主要措施,给出了不同汽驱阶段的优化措施。对试验区内两口采油井——北4-30-RB263井、北4-3-B63井进行了汽窜原因案例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鉴于稀油油藏的井段长、小层多,井筒中蒸汽超覆严重,汽窜控制难度大,建议初期试验应采用高温调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现场试验
汽窜
热水窜
蒸汽超覆
高温调剖
分层注汽
调剖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底水超稠油油藏改性石墨烯封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陶建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以0.5%石墨烯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优选悬浮剂,形成改性石墨烯颗粒封堵汽窜技术。通过物模实验评价了改性石墨烯的封堵性,分析了封堵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颗粒堵剂随温度升高膨胀率增加,300℃膨胀率达10~25倍;悬浮液使用质量分数0....
以0.5%石墨烯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优选悬浮剂,形成改性石墨烯颗粒封堵汽窜技术。通过物模实验评价了改性石墨烯的封堵性,分析了封堵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颗粒堵剂随温度升高膨胀率增加,300℃膨胀率达10~25倍;悬浮液使用质量分数0.15%时,改性石墨烯封堵体系析水率小于5%,不同渗透率下封堵率大于97%。现场应用井注汽压力1.5~2.4 MPa,蒸汽吞吐有效期延长30~50 d,累积增油106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稠油油藏
改性石墨烯
封堵汽窜
稳油控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层窜槽井水淹模式识别及措施潜力预测
11
作者
唐慧敏
王琴
+3 位作者
孟令强
张骞
张芨强
于倩男
《海洋石油》
CAS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油田开发至今,逐渐出现新区新层投产即高含水的非正常生产井,搞清其非正常出水原因和类型,将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卡控水提供重要依据。针对海上油田大斜度多层合采井无法进行动态监测以认识各层产出的问题,以生产动态数据为研究基础,...
油田开发至今,逐渐出现新区新层投产即高含水的非正常生产井,搞清其非正常出水原因和类型,将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卡控水提供重要依据。针对海上油田大斜度多层合采井无法进行动态监测以认识各层产出的问题,以生产动态数据为研究基础,从水源、见水时间出发,结合机理模型,建立水淹模式识别图版,分析不同因素对曲线特征影响;基于贝克莱水驱油理论,建立多层合采井考虑层间流体性质、驱油效率差异的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的修正关系,预测水层窜槽井卡控水后含水。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新理论进行验证,证实该理论合理、可靠,从而可实现水层窜槽井水淹模式快速识别及卡控水潜力分析,为油田精细挖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窜槽
水淹模式
识别图版
卡控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锦607块的开发和治理
12
作者
张艳斌
《价值工程》
2011年第27期61-61,共1页
锦607块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存在着重要问题,为寻有效措施,对该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三种有效技术,并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其它区块稠油油藏防止汽窜,治理水淹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汽窜频繁
综合治理
水淹
封窜调剖
治理水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后提高波及效率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伟
杨辉
黄春霞
江绍静
岳湘安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2680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4-004)
文摘
针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易窜流、调剖治理效果差等问题,开展了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治理窜流、提高波及效率的室内模拟实验。层内非均质储层模型调剖驱油实验表明,特低渗非均质油藏调剖后水驱与中高渗油藏相比后续注入压力高,难以提高波及效率;水驱后直接转注天然气,气体继续沿水窜通道流动;但采用调剖后天然气驱,不仅后续注入压力低,且能够提高采收率约7.8%,气驱后还可间歇注气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约9.6%。因此,特低渗油藏水窜后应采用调剖后气驱的调剖驱油方式,可有效扩大驱油剂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水窜
调剖
天然气驱
间歇注气
波及效率
Keywords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ater
channeling
profile
control
natural
gas
flooding
intermittent
gas
injection
sweep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脱气后水窜治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勇
姜汉桥
郭晨
赵旭东
第五鹏祥
李俊键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8,共11页
基金
2020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油气工程技术2035发展战略研究(编号:ZX20180027)”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微流控技术,针对低压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设计了孔洞型和裂缝型两种微流控模型,在考虑前期衰竭式开发的条件下,开展了注气模拟脱气原油、注水、注药剂治理水窜等一系列微流控实验,基于水溶性化学剂组分追踪技术和微观剩余油量化分析技术,分析了衰竭式开发脱气后不同类型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及水窜后治理对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非连续相气体的存在导致原油流动阻力增加,使得孔洞型储层脱气后采出程度有明显降低;对于裂缝性储层而言,与井底相连的开放性裂缝内部由于压力更低,使得脱气程度更大,孔隙及裂缝中脱出的气体在裂缝中形成了连续气相,而非裂缝区域与孔洞型储层较为相似。不同类型储层水窜治理的微流控实验表明:对于孔洞型储层,可采用微球+润湿性调节剂组合调驱,对于裂缝型储层,可采用聚合物凝胶驱,针对不同储层类型所实施的水窜治理均能够有效改善储层的波及系数,提高其采出程度。将其应用于现场,效果良好,对应的水窜治理方法对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脱气油藏
裂缝性油藏
水窜治理
Keywords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degassed
reservoir
fractured
reservoir
water
channeling
control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胶型堵剂试验研究——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之一
被引量:
2
3
作者
乐大发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228-230,共3页
文摘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为此,研究应用了复合段塞控永封窜技术之冻胶型堵剂。试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对进口交联荆适应性最好;当弱冻胶主段塞交联剂浓度与聚合物浓度比值〈0.4时.成胶强度较高,且肢体不易脱水;当聚合物浓度4000mg/L交联剂浓度300-600mg/L时,肢体强度较大,胶体不易脱水,满足封口要求,同时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关键词
注聚合物
注聚区
控水封窜
冻胶封堵剂
Keywords
polymer
flooding
polymer
flooding
area
water
channeling
control
gel
blocking
agent
分类号
TE357.46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2区块水驱优势通道分布模拟与体积计算
被引量:
1
4
作者
钱志鸿
邓秀模
姚峰
姚恒申
吕红梅
朱伟民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摘
采用注水井优势通道识别软件对陈2区块3个注水井组进行了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从注采井间和井组平面两个角度对各级孔道的位置分布进行了图形化显示,并定量计算了注采井间的渗透率和各级孔道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大孔道主要集中在注水井和采油井附近,并向油藏深部逐级发育;在水窜方向上油藏的水相渗透率和超大、大孔道的体积明显大于其他油井方向,是引起平面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水
渗透率
水窜
非均质性
优势通道
体积计算
调剖
Keywords
Key
words:
oilfield
development
*
water
injection
permeability
water
channeling
heterogeneity
dominant
chan-nel
volume
calculation
profile
control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5
作者
张吉林
何薛钢
机构
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
出处
《粘接》
CAS
2022年第7期114-118,125,共6页
基金
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项目——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ycsy2020xjs-c-02)。
文摘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率与油藏开发质量,研究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以自适应为基础,构建具有低分子量与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调控体系,该体系分为前期与后期2个环节,前期环节的主要工作是评价现有成熟调驱剂制备方法与应用性能,并针对井区水窜水淹通道进行识别分析;后期环节针对自适应逐级调驱过程动态示踪监测工艺技术进行试验与完善。以克拉玛依油田为试验区域验证该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中所使用的调驱剂封堵效果较好,含水率与通道渗透率下降,可以实现增油降水目的。
关键词
井区
水窜水淹
综合调控
调驱剂
通道识别
逐级调驱
Keywords
well
block
water
channeling
and
flooding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file
control
agent
channel
identification
step-by-step
profile
control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Q427.26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稠油油藏复合调驱逐级封窜增效技术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丰钢
刘光普
鞠野
李翔
李建晔
贾永康
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出处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粒子调控交联聚合物凝胶触变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704035)。
文摘
渤海油田多数区块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且含有超强水窜通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采收率下降。为此,以BHQH油田南区储层性质及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两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以采收率、含水率为评价对象,确定以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的"堵+驱"调驱增效体系,经在BHQH油田D井组试验,受效井日增油83 m^(3),有效期超12个月,累积增油超20 000 m^(3),平均产量增幅超过300%,含水最高下降11%。该调驱增效体系是高含水、含超强水窜通道油藏控水增油的有效方法,可为类似储层增产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稠油
水窜
调驱增效
规模化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Offshore
oilfield
Heavy
oil
water
channeling
Profile
control
and
drive
efficiency
Scale
expand
EOR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淹水窜油藏的数值模拟开发方案对比分析
7
作者
倪振
周伟军
汪学华
刘昕
王绍祥
崔健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油藏评价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测井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市场生产处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87-39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油气藏多物理场联合监测评价方法研究”(2023ZZ05-06)。
文摘
随着开发的深入,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以新疆某水淹水窜油藏为研究对象,该区水淹严重,开发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对改善开发效果的4种技术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层调剖方案增产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日产油量、降低含水率;浅层调剖方案作用范围、受效时间有限,措施效果较差;井网调整方案含水率明显下降,产油量上升,增油效果介于深层调剖与浅层调剖之间;周期注水增油效果最差,呈负增长趋势。经方案对比分析,建议对研究区水窜严重的井实施深层调剖。该研究为同类水淹水窜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水淹水窜油藏
调剖
井网调整
周期注水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water
flooded
water
channeling
reservoir
profile
control
well
pattern
adjustment
cyclic
water
injec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高效调控驱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红烛
韩昭海
王凤刚
王艳艳
张葳
机构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北京宇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装备服务处北疆作业部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鸭儿峡采油作业区
出处
《能源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50-54,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06)。
文摘
为了提高裂缝性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的封堵作用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的高效调驱驱油技术。室内评价了表面活性剂BMY-11和聚合物微球JHWQ-3的各项性能,复合调控驱油技术的驱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BMY-11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值,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抗盐性能及乳化性能。聚合物微球JHWQ-3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均能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裂缝性岩心水驱后注入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控驱油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够满足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提高采收率的需求。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水窜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微球
调剖驱油
Keywords
fractured
reservoirs
water
channeling
surfactant
polymer
microsphere
profile
control
and
oil
displacement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过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9
作者
耿朝晖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7期49-52,共4页
文摘
为改善过渡带地区的开发效果,在北过三四条带开展了蒸汽驱现场试验。在试验区转注蒸汽1年后,整体未见增油效果,但部分油井采出液温度上升幅度较大,出现蒸汽突进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蒸汽及热水的窜进造成的。汽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层压力不均衡、注采井距差异、地层构造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和注汽操作不当等。此外,蒸汽干度过低、注入体系不易压缩还会造成热水窜。通过分析比较凝胶类高温调剖工艺、高温泡沫调剖工艺、双激发无机非金属调剖工艺、分层注汽工艺、动态调整控制技术等汽窜防治的主要措施,给出了不同汽驱阶段的优化措施。对试验区内两口采油井——北4-30-RB263井、北4-3-B63井进行了汽窜原因案例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鉴于稀油油藏的井段长、小层多,井筒中蒸汽超覆严重,汽窜控制难度大,建议初期试验应采用高温调剖技术。
关键词
蒸汽驱
现场试验
汽窜
热水窜
蒸汽超覆
高温调剖
分层注汽
调剖剂
Keywords
steam
drive
field
experiment
steam
channeling
hot
water
channeling
steam
overlapping
high
temperature
profile
control
separated
layer
steam
injection
profile
control
agent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底水超稠油油藏改性石墨烯封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陶建强
机构
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A0702400)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P20058)。
文摘
以0.5%石墨烯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优选悬浮剂,形成改性石墨烯颗粒封堵汽窜技术。通过物模实验评价了改性石墨烯的封堵性,分析了封堵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颗粒堵剂随温度升高膨胀率增加,300℃膨胀率达10~25倍;悬浮液使用质量分数0.15%时,改性石墨烯封堵体系析水率小于5%,不同渗透率下封堵率大于97%。现场应用井注汽压力1.5~2.4 MPa,蒸汽吞吐有效期延长30~50 d,累积增油1066 t。
关键词
边底水稠油油藏
改性石墨烯
封堵汽窜
稳油控水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
with
edge
and
bottom
water
modified
graphene
steam
channeling
plugging
pro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water
control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层窜槽井水淹模式识别及措施潜力预测
11
作者
唐慧敏
王琴
孟令强
张骞
张芨强
于倩男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石油》
CAS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基金
“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南海西部在生产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编号:CNOOCKJ135ZDXM38ZJ01ZJ)。
文摘
油田开发至今,逐渐出现新区新层投产即高含水的非正常生产井,搞清其非正常出水原因和类型,将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卡控水提供重要依据。针对海上油田大斜度多层合采井无法进行动态监测以认识各层产出的问题,以生产动态数据为研究基础,从水源、见水时间出发,结合机理模型,建立水淹模式识别图版,分析不同因素对曲线特征影响;基于贝克莱水驱油理论,建立多层合采井考虑层间流体性质、驱油效率差异的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的修正关系,预测水层窜槽井卡控水后含水。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新理论进行验证,证实该理论合理、可靠,从而可实现水层窜槽井水淹模式快速识别及卡控水潜力分析,为油田精细挖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水层窜槽
水淹模式
识别图版
卡控水
Keywords
water
channeling
water
flooded
pattern
identification
plate
water
control
by
changing
layer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锦607块的开发和治理
12
作者
张艳斌
机构
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
出处
《价值工程》
2011年第27期61-61,共1页
文摘
锦607块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存在着重要问题,为寻有效措施,对该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出三种有效技术,并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其它区块稠油油藏防止汽窜,治理水淹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汽窜频繁
综合治理
水淹
封窜调剖
治理水患
Keywords
frequent
steam
channeling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ater
flooded
sealing
channeling
and
profile
control
flood
control
分类号
TU9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后提高波及效率研究
王伟
杨辉
黄春霞
江绍静
岳湘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脱气后水窜治理实验研究
王勇
姜汉桥
郭晨
赵旭东
第五鹏祥
李俊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冻胶型堵剂试验研究——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之一
乐大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陈2区块水驱优势通道分布模拟与体积计算
钱志鸿
邓秀模
姚峰
姚恒申
吕红梅
朱伟民
《复杂油气藏》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张吉林
何薛钢
《粘接》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渤海稠油油藏复合调驱逐级封窜增效技术
刘丰钢
刘光普
鞠野
李翔
李建晔
贾永康
《当代化工》
CAS
202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淹水窜油藏的数值模拟开发方案对比分析
倪振
周伟军
汪学华
刘昕
王绍祥
崔健
《测井技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高效调控驱油技术研究
吴红烛
韩昭海
王凤刚
王艳艳
张葳
《能源化工》
CAS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北过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初探
耿朝晖
《中外能源》
CAS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边底水超稠油油藏改性石墨烯封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陶建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层窜槽井水淹模式识别及措施潜力预测
唐慧敏
王琴
孟令强
张骞
张芨强
于倩男
《海洋石油》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锦607块的开发和治理
张艳斌
《价值工程》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