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智能垃圾分拣的注意力YOLOv4算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庆 龚远强 +7 位作者 张玮 张洋 刘超 李军 韩丹 刘德峰 梅文豪 董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0-268,共9页
针对人工垃圾分拣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且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智能可回收垃圾分拣系统,该系统采用RGB图像作为视觉信息输入,通过目标检测算法获取垃圾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坐标信息,并通过机械臂对垃圾进行分拣操作。可回收垃圾形态各... 针对人工垃圾分拣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且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智能可回收垃圾分拣系统,该系统采用RGB图像作为视觉信息输入,通过目标检测算法获取垃圾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坐标信息,并通过机械臂对垃圾进行分拣操作。可回收垃圾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为提高检测算法的泛化能力,建立了一个含36572帧图片的可回收垃圾数据集,并基于此数据集上训练目标检测算法。基于YOLOv4提出了嵌入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算法Attn-YOLOv4,经实验验证,Attn-YOLOv4算法的mAP比原始YOLOv4算法高0.16个百分点。在静态识别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线程的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了对运动垃圾的快速稳定跟踪,在20 mm误差范围内达到了0.945的精确度。此外,后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并获取垃圾的世界坐标以及放置角度,供机械臂进行分拣操作。分别对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进行验证,在实际分拣流水线上验证并评估了该智能可回收垃圾分拣系统的可行性、精度及分拣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拣 单目视觉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YOLOv4 注意力机制 机械臂
下载PDF
垃圾分类儿童教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鹳茹 薛文凯 《工业设计》 2020年第9期64-65,共2页
自垃圾分类进入生活以来,多地陆续提出进行儿童教育,但缺乏相关产品,传统课程多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也较为枯燥,故借助有操作性和体验感的教具设计是必要的,以辅助相关教学。儿童作为成长的关键期,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此时垃圾分类... 自垃圾分类进入生活以来,多地陆续提出进行儿童教育,但缺乏相关产品,传统课程多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也较为枯燥,故借助有操作性和体验感的教具设计是必要的,以辅助相关教学。儿童作为成长的关键期,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此时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深入教育事半功倍。本文通过国内外垃圾分类儿童教具设计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垃圾分类儿童教具设计的思路,并赋予实践,希望以此丰富垃圾分类儿童教具种类,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儿童 教具设计
下载PDF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 被引量:221
3
作者 陈绍军 李如春 马永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176,共9页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应对国家能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宁波市6区2 036户社区居民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应对国家能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宁波市6区2 036户社区居民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垃圾分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82.5%)明显高于实际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比例(13%),较高的分类意愿并不必然会产生较高的分类行为;其次,影响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有差别,垃圾分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情境因素/便利性、认知和态度,垃圾分类意愿则主要受认知和态度、个体特征、推动措施的影响:第三,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差别,垃圾分类行为受情境因素/便利性影响较大,垃圾分类意愿受个体特征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认知和态度对分类意愿和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垃圾分类试点的成效对分类行为影响更大,分类意愿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本丈提出促进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一些建议:首先,垃圾分类设施的便利性是阻碍垃圾分类的首因,必须加快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其次,通过加强居民分类知识普及和垃圾分类责任感/价值观培养,促进垃圾分类意愿;第三,通过建立垃圾分类行为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关联机制,合并垃圾分类的内在过程和外部条件,共同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意愿 分类行为 悖离 情境因素 个体特征
下载PDF
中国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聂二旗 郑国砥 +1 位作者 高定 陈同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2-889,共8页
根据典型气候类型(主要是降水)、人口密度和旅游活动等因素,选取中国西部内蒙古、陕西、四川、贵州和广西5省区的典型农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式对不同区域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点和组分特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部地区农... 根据典型气候类型(主要是降水)、人口密度和旅游活动等因素,选取中国西部内蒙古、陕西、四川、贵州和广西5省区的典型农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式对不同区域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点和组分特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垃圾产生量为0.095~0.320kg·d^(-1)·人^(-1),平均值为0.193 kg·d^(-1)·人^(-1);生活垃圾主要成分以厨余类、灰土和纸类为主,其总量占垃圾产生总量的80%以上。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重视前端减量,虽有一些政策引导,但一般也只是从技术和模式上进行消极的末端处理,效果普遍不佳。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难以借鉴和采用中东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西部地区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采用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总体上宜采用分类收集、源头控制、就地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垃圾 产量 处理 西部地区 垃圾组分 分类收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