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姜温中功效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华芸 吴智春 +1 位作者 季旭明 王世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探讨干姜温中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干姜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干姜水煎剂10mL/kg和等量生理盐水。20d后,提取肝脏总RNA,应用Illumina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大鼠肝组...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探讨干姜温中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干姜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干姜水煎剂10mL/kg和等量生理盐水。20d后,提取肝脏总RNA,应用Illumina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大鼠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干姜组与对照组比较有1 189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催化活性、脂代谢过程、应激应答为较显著性基因功能。催化活性基因功能,涉及267条差异基因,其中62条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脂代谢过程基因功能,涉及59条差异基因,其中20条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应激应答基因功能,包括74条差异基因,其中18条与氧化应激相关。结论:干姜下调超氧阴离子生成催化酶基因水平,上调抗氧化酶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挥抗自由基损伤、抗溃疡作用;下调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这可能是干姜温中效应发挥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温中 药性 基因芯片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聚类分析探讨黄元御“土枢四象”用药规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毅 李海 +1 位作者 林嬿钊 原嘉民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索黄元御"土枢四象"思想指导下的用药规律。方法:提取《黄元御医集(五)》中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①医集共载方219首,载药116味。医方中甘草使用频数最高,所用药物的气味以气温平... 目的:探索黄元御"土枢四象"思想指导下的用药规律。方法:提取《黄元御医集(五)》中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①医集共载方219首,载药116味。医方中甘草使用频数最高,所用药物的气味以气温平、味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功效类别以补虚类最高。②聚类分析可得7个药组,分别为黄芩、柴胡、半夏(升阳清热、燥湿降逆);石膏、浮萍、玄参(清热泻火、宣散透表);生姜、大枣(温中散寒、益气补脾);生地黄、当归、牡丹皮(凉血养血、滋肝清木);甘草、白芍(补脾益气、敛阴平肝);干姜、附子、人参(温里助阳、益气补脾);桂枝、茯苓(温通渗湿、健脾培土)。结论:黄元御用药重中土崇脾阳,立足于中土枢转四旁理论,通过温里、益气、化湿以扶土建中为主,兼有达木清肝或泻热降逆以拨动中土恢复枢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土枢四象 脾阳 温里 益气 化湿 用药规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药寒热相关药性和抑制脂肪酸合酶能力关系的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晓丰 刘杨 +2 位作者 张三国 陈传楚 田维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9-706,共8页
测定了药典中106味温热性中药和119味寒凉性中药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水平,发现温热药中对该酶强抑制的频数高于寒凉药约38%.进一步分析发现,温热药中的温里和散内寒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大幅提高,而寒凉药中的清热泻火、明目、清虚热药中... 测定了药典中106味温热性中药和119味寒凉性中药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水平,发现温热药中对该酶强抑制的频数高于寒凉药约38%.进一步分析发现,温热药中的温里和散内寒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大幅提高,而寒凉药中的清热泻火、明目、清虚热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则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综合以上结果提出,直接影响能量代谢系统、造成能量代谢率变化是形成中药的寒热药性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脂肪酸合酶 温里 散寒 清热
下载PDF
温里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雨 林志健 张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88-269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温里类饮片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温里类中药饮片的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收集和整理14味温里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温里类饮片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温里类中药饮片的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收集和整理14味温里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收集温里类中药饮片ADR/ADE文献报道57篇,案例164例。涉及ADR/ADE的中药饮片7味,占温里类饮片数的50%。分析可见,温里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A型不良反应,毒副反应较为突出,主要损害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温里类饮片发生ADR/ADE的主要原因有用药不当和患者自行用药等。结论:温里类饮片发生安全问题多为用药因素,加强温里类中药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类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安全问题 合理用药 用药警戒
原文传递
中药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失眠应用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覃甘梅 谢沛桃 +1 位作者 唐周一豆 覃骊兰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7期778-781,共4页
关于失眠的概念、病因病机,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中医将失眠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心、痰热扰心等。中药的选用以安神、补益、清热类药为核心,配合化痰、理气、平肝、温里类中药。提高对中药治疗失眠的认识,以期更... 关于失眠的概念、病因病机,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中医将失眠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心、痰热扰心等。中药的选用以安神、补益、清热类药为核心,配合化痰、理气、平肝、温里类中药。提高对中药治疗失眠的认识,以期更好地解决睡眠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失眠 安神 温里 息风止痉 清热燥湿
下载PDF
基于温里药抑制肺癌的药物筛选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洪霖 吴建春 +1 位作者 崔亚静 李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9-1362,I0019-I0022,共8页
目的:根据《中药学》第7版,将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萸、胡椒、荜茇、荜澄茄进行筛选,选出温里药中对Lewis小鼠具有抑瘤作用的温里药,并通过数据库筛选出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下一步温里药组方奠... 目的:根据《中药学》第7版,将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萸、胡椒、荜茇、荜澄茄进行筛选,选出温里药中对Lewis小鼠具有抑瘤作用的温里药,并通过数据库筛选出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下一步温里药组方奠定基础。方法:构建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附子、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花椒、吴莱萸、胡椒、荜茇、荜澄茄灌胃21d后,观察其抑瘤效果。结果:附子、吴茱萸、荜茇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附子、吴莱萸、荜茇对肿瘤具有抑制效果,可以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里药中的附子、吴茱萸、荜茇对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有抑制作用,荜茇可抑制肿瘤组织中CD20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药 肺癌 LEWIS肺癌小鼠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基因/蛋白网络分析
下载PDF
Cytotoxicity and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from warming the interior medicinals with hot or warm property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4
7
作者 Yao Junhong Jiang Qiudong +5 位作者 Cai Hao Zhu Xuemin Ma Min Duan Jinao Dong Jie Chen Ju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57-265,共9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n the cytotoxicity and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essential oils(EOs) from warming the interior medicinals(WIM)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 EOs were extracted from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n the cytotoxicity and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essential oils(EOs) from warming the interior medicinals(WIM)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 EOs were extracted from WIM of Bichengqie(Litseae Fructus), Dingxiang(Flos Syzygii Aromatici), Huajiao(Pericorpium Zanthoxyli Bungeani), and Xiaohuixiang(Fructus Foeniculi) with warm nature, and Ganjiang(Rhizoma Zingiberis),Gaoliangjiang(Rhizoma Alpinioe Officinari), Rougui(Cortex Cinnamomi Cassioe), and Wuzhuyu(Fructus Evodiae Rutoecorpae) with hot nature; respectively.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extracted eight EOs on HaCaT cells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Moreover, analyses of cell cycle and cell apoptosi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 mechanism.The transdermal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effects of the extracted eight EOs on ibuprofen were further compared by the modified Franz diffusion cell method.RESULTS: The most abundant constituents in the extracted eight EOs were determined to be monoterpenes, especially oxygen containing monoterpenes.The HaCaT cell cytotoxicity of EOs from WIM with hot nature were significantly(P = 0.020) higher than that with warm nature. Both ginger oil and zanthoxylum oil significantly induced G0/G1 phase arrestment in HaCaT cell cycle. For ginger oil from WIM with hot nature and zanthoxylum oil from WIM with warm natu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the cytotoxicity were found to be the induction of cellular necrosis and the cellular apoptosi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tested EOs showed remarkable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activity on ibuprofen. However,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18) was found between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activity of EOs from WIM with warm nature and EOs from WIM with hot nature.CONCLUSION: With the enhanced penetration activity, the extracted EOs from the WIM demonstrated their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cytotoxicity on the skin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 VOLATILE warming interior drugs Penetration enhancers CYTOTOXICITY Transdermalflux
原文传递
温里药之辛味作用内涵探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秀芝 吴继雷 任艳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133-136,共4页
中药五味之辛味与温里药的主要功效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辛味具有行、散的作用特点,与温里药温热之性相合,共同发挥着温里散寒、温助阳气、温经止痛等作用。根据中药药性理论,结合历代本草学专著对相关内容的记载,以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 中药五味之辛味与温里药的主要功效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辛味具有行、散的作用特点,与温里药温热之性相合,共同发挥着温里散寒、温助阳气、温经止痛等作用。根据中药药性理论,结合历代本草学专著对相关内容的记载,以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结果和中医临床实践,探析辛味之于温里药的作用内涵主要表现在温里散寒、活血化瘀、温中行气、温经止痛、温助阳气及行助药势等方面。温里药之辛味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与之相关的药理作用则主要表现为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抗腹泻、抗炎、镇痛、增强机体产热、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心输出量、促进糖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抗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药 辛味 作用内涵 中药药性
下载PDF
桂枝汤新解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振杰 张业 《河南中医》 2022年第4期498-501,共4页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桂枝温、通、补、降,芍药补、缓、敛、活,炙甘草补、缓、清、和,生姜散、降、温、补,大枣补血充脉,五味药均有补虚的功效,且整体药性偏于温热,功在温补气血,可作为治疗气血虚寒的基础...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桂枝温、通、补、降,芍药补、缓、敛、活,炙甘草补、缓、清、和,生姜散、降、温、补,大枣补血充脉,五味药均有补虚的功效,且整体药性偏于温热,功在温补气血,可作为治疗气血虚寒的基础方,用于治疗里证、虚证。桂枝汤衍生方中桂枝加桂汤温通疏肝、降逆肝气;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太阳表邪未解,下陷太阴而致腹部气血不和、血脉不利及脾络瘀滞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补助心阳,潜纳心神,蜀漆祛痰浊邪气,助心神归位;小建中汤温补气血,化生营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因中焦不调而致的阴阳不和证。临证应用时,以桂枝汤温补气血作用为基础,结合其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脾胃,调和肝脾功用,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温补气血 里证 虚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分析
10
作者 黄培冬 李新龙 +3 位作者 王花蕾 管遵惠 管傲然 管薇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结果:管氏伤科经验方共71首,其中内服方66首(含4首小方)、外用方5首。使用药物共139味,使用频次802次,使用频次10的常用药共有26味,使用关联频次≥10的药对组合54对,前5位的依次是乳香与没药、当归与红花、当归与没药、当归与乳香、当归与桃仁。在药物属性中,温、平、寒及辛、苦、甘药常用,归经前三位依次为肝经、心经、脾经。结论: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或温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 可视化分析 活血化瘀 补虚药 理气药 清热药 温里药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疗思路
11
作者 王天琳 姚魁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0-1234,共5页
“开阖枢”理论中借用门户的开阖转枢比喻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开、阖、枢三者功能正常以维持血压稳定,任一环节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失衡,进而引发高血压病。明辨三者功能受损状态,开机不利,治疗以恢复气机的卫外和输布功能;... “开阖枢”理论中借用门户的开阖转枢比喻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开、阖、枢三者功能正常以维持血压稳定,任一环节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失衡,进而引发高血压病。明辨三者功能受损状态,开机不利,治疗以恢复气机的卫外和输布功能;阖机失职,需调控阳气虚实状态和恢复收纳功能;枢机不畅,应以调畅气血枢转运行为关键。结合临床症状,运用汗、温、清、下、补、和等主要治法,恢复开阖枢功能,使机体血脉通畅,气机升降平衡,以达“运枢以开阖”及“开阖以运枢”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开阖枢理论 温上清下 和解表里
原文传递
《伤寒论》方药中的对立统一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剑浩 熊为国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120-1122,共3页
张仲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和三阳(太阳、少阳、阳明),认为人体生理、病理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论中遣方用药,结构规范,法度严明,丝丝入扣。其中承前启后、独树一帜的对立统一思想是《伤寒... 张仲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和三阳(太阳、少阳、阳明),认为人体生理、病理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论中遣方用药,结构规范,法度严明,丝丝入扣。其中承前启后、独树一帜的对立统一思想是《伤寒论》组方的一大特色,很多方剂皆是散收相协、寒热并用、升降互调、补泻兼施、表里同治、润燥共济、阴阳同调。对立统一规律是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张仲景正是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创立了一系列千古名方,配伍组方充分体现了阴阳既对立,又统一的这一重要思想。深入研究仲景方剂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观,对于探讨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指导临证组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方药 对立统一 散收相协 寒热并用 升降互调 补泻兼施 表里同治 润燥共济 阴阳同调 张仲景
下载PDF
温里、解表类中药微量元素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少华 宣梦仁 +2 位作者 徐帆 赖闻玲 薛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检测温里类和解表类各8种中药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两类中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方法:应用ICP-AES法对温里类和解表类各8种中药中的Mg、Ca、K、Cu、Fe、Zn、Mn等7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再进行主... 目的:检测温里类和解表类各8种中药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两类中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方法:应用ICP-AES法对温里类和解表类各8种中药中的Mg、Ca、K、Cu、Fe、Zn、Mn等7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再进行主成分分析,两类药中各微量元素含量间的方差分析及差异性分析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温里类、解表类前三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4%和81%,主要影响元素分别为铁、锰、镁、锌和锌、铜、锰、铁。结论:两类药材中铜、铁、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3种元素可以作为分类和功效研究的特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温里、解表中药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徐艳玲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一佼 徐艳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7期7-9,共3页
徐艳玲教授认为六淫之邪主时有异,四季感邪亦有区别,支气管哮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地域、情志、痰饮及他脏病变累及于肺等,影响肺脏肃降功能,气不得降而上逆;徐师擅用《伤寒杂病论》外寒内饮经典方剂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其温化... 徐艳玲教授认为六淫之邪主时有异,四季感邪亦有区别,支气管哮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地域、情志、痰饮及他脏病变累及于肺等,影响肺脏肃降功能,气不得降而上逆;徐师擅用《伤寒杂病论》外寒内饮经典方剂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其温化寒饮之功,辅以止咳化痰理气之品,灵活辨证,巧妙加减,降逆平喘,调节水气,综合治疗。"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后续加补脾益肾之品,扶助正气,温肺化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小青龙汤 降逆平喘 调节水气 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 徐艳玲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金匮要略》“温里法”遣方制剂特色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明 卢永屹 +1 位作者 计康 黄露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26-27,共2页
探讨《金匮要略》温里法的遣方制剂特色。于方证结合、药物配伍及剂型选择等方面,均突出"证"的核心地位;方剂常反佐配伍,组方严谨;汤丸散剂,各有所宜。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温里法 方证相对 反佐 剂型
下载PDF
《温病条辨》护阳方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美灵 翟珂 +1 位作者 张义敏 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祛湿类方剂所占比例最重;护阳用药以温里药及补气药为主,护阳药物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为人参,其次是干姜、附子;药物性味以辛温药和甘温药为主,其次为苦温、甘平、辛热药,药物归经以脾、胃、肾、肺经为主。结论:《温病条辨》护阳多用辛甘、温热药物,脾、肾、胃、肺同调,在配伍上用辛甘配伍、化生阳气,辛散酸收、升阳最速,慎用苦寒、防止伤阳,芳香走窜、祛湿温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护阳方药 散寒祛湿类方剂 温里药 补气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强蠕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松 张兆鹏 +7 位作者 谢璐璐 连春雨 肖钰雪 史晓梅 王鑫赫 刘玉彤 张海鹏 刘宏岩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8期950-954,共5页
目的观察强蠕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通便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蠕通便方组、莫沙必利组。采用生大黄粉悬浊液剂量递增三循环法制备STC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强蠕通便方组给予26.25 g... 目的观察强蠕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通便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蠕通便方组、莫沙必利组。采用生大黄粉悬浊液剂量递增三循环法制备STC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强蠕通便方组给予26.25 g/(kg·d)的药液,莫沙必利组给予1.65mg/(kg·d)的药液,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8 d.检测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强蠕通便方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短(P<0.01);强蠕通便方组血清TNF-α、IL-6降低(P<0.01);HE显示强蠕通便方组结肠黏膜较完整,杯状细胞数量多;强蠕通便方组结肠组织Beclin-1、P62、LC3-II/LC3-I表达升高(P<0.01).结论强蠕通便方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调节自噬信号通路增强胃肠蠕动而有效治疗S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益气温里 行气化湿 强蠕通便方
下载PDF
基于中药药性探析时风麻辣之弊
18
作者 周妍 张洋 +2 位作者 石鉴泉 尹晓磊 石志超(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9期46-47,共2页
近些年来麻辣之风盛行,素有无辣不餐,无辣不欢之谓。而麻辣之品中,诸如花椒、胡椒、干姜等多属中药温里药范畴,其性味多辛热燥烈,长期食用麻辣之品易败胃伤气,蕴生热毒,易生风动血,耗阴伤气,损伤津液,导致诸病丛生。因此时风麻辣之弊不... 近些年来麻辣之风盛行,素有无辣不餐,无辣不欢之谓。而麻辣之品中,诸如花椒、胡椒、干姜等多属中药温里药范畴,其性味多辛热燥烈,长期食用麻辣之品易败胃伤气,蕴生热毒,易生风动血,耗阴伤气,损伤津液,导致诸病丛生。因此时风麻辣之弊不容忽视。我们基于中药药性,浅析“麻辣”之弊,以正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麻辣 温里药
下载PDF
热敷法治疗便秘的药物研究现状
19
作者 万晓华 陈小光 吴焕林 《河南中医》 2017年第6期1122-1124,共3页
中药热敷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包括攻下药、温里散寒药、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5类药物,有部分药物进行了对小肠运动功能的动物在体研究。中药热敷腹部治疗便秘的动物研究包括离体实验及在体实验,结果表明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热敷药物并... 中药热敷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包括攻下药、温里散寒药、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5类药物,有部分药物进行了对小肠运动功能的动物在体研究。中药热敷腹部治疗便秘的动物研究包括离体实验及在体实验,结果表明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热敷药物并非都具有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有些药物表现为抑制作用,有些药物表现为双向作用。有部分药物仅开展了离体实验,虽表明了对动物离体胃肠运动的促进作用,但是中药作用机制复杂,其在整体情况下的作用可能与离体状态存在差异,作用机理可能不尽相同。药物内服与外敷作用机制亦可能存在差异。药物热敷腹部治疗便秘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其临床研究及动物研究均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热敷法 攻下药 温里散寒药 理气药 补气药 补血药
下载PDF
基于内经开阖枢理论从太阴机转认识原发性膜性肾病
20
作者 周小姗 郑洋 +4 位作者 芮宏亮 赵启涵 董兆珵 侯凡雨 刘宝利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原发性膜性肾病作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以水肿为首发表现,在发病初期和迁延不愈阶段均兼有腹胀、便溏等症状。基于临床经验,发现太阴之本虚存在于部分发病人群,外来风邪易侵扰少阴表位,且易入里损及三阴。基于此,水肿发于少阴之... 原发性膜性肾病作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以水肿为首发表现,在发病初期和迁延不愈阶段均兼有腹胀、便溏等症状。基于临床经验,发现太阴之本虚存在于部分发病人群,外来风邪易侵扰少阴表位,且易入里损及三阴。基于此,水肿发于少阴之表位,病程初期,病机单一,病邪易入里;若病邪拘于太阴,气血郁遏,则病程中后期,病机复杂,由此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又可复损及少阴,从而复发;或进一步传至厥阴,进入肾病终末期。结合病邪反应在机体的发病部位,根据六经八纲辨证,该病属少阴太阴合病;基于三阴开阖枢理论,总结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机传化特点当以太阴为本、少阴为始、厥阴为传。并以“太阴本虚”的概念指导治肺脾而治肾的思路,以驱邪外出兼以温里为总则,临床以甘姜苓术汤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太阴里虚寒证候,随证化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开阖枢理论 太阴 温里 甘姜苓术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