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SLOV-TYPE INDEX THEORYFOR SYMPLECTIC PATHS AND SPECTRAL FLOW(II) 被引量:8
1
作者 LONG YIMING ZHU CHAOFENG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2000年第1期89-108,共20页
Based on the spectral now and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 symplectic group Sp(2n, c) , the Maslov-type index theory and its generalization, the w-index theory parameterized by all ω on the unit circle, for a... Based on the spectral now and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 symplectic group Sp(2n, c) , the Maslov-type index theory and its generalization, the w-index theory parameterized by all ω on the unit circle, for arbitrary paths in Sp(2n, C) are established. Then the Bott-type iteration formula of the Maslov-type indices for iterated paths in Sp(2n, C) is proved, and the mean index for any path in Sp(2n, C) is defined. Also, the relation among various Maslov-type index theories i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lov-type index theory Symplectic path Spectral flow Relative Morse index w-index
原文传递
H指数与W指数及其衍生系列指数的差异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明飞 吴强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基于科学计量学领域中的H指数及其衍生系列指数的理论研究,文章将其与w指数及其衍生系列指数之间的差异机理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两者比较的内容包括微观层面的指数评价机制的差异及两种评价体系的优劣,并在宏观层面统计学意义上,指... 基于科学计量学领域中的H指数及其衍生系列指数的理论研究,文章将其与w指数及其衍生系列指数之间的差异机理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两者比较的内容包括微观层面的指数评价机制的差异及两种评价体系的优劣,并在宏观层面统计学意义上,指出两种体系的关联和异同。最后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寻找这种差异在科学计量学中的表现。不同于单指数评价的比较,作者通过对两种的评价指数体系的比较,为信息计量学指数的评价提供新的方向;并对基于H指数和w指数的新衍生指数的进一步研究作出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与H指数的衍生系列指数相对应的w指数的衍生系列指数,并推导得出了两者在数量模型和实证分析中的关系,这种关系对科技评价工作中评价指数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指数 w指数 信息计量学 引文分析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Implications for weathering, climate, redox conditions,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被引量:3
3
作者 Ismail Hossain Krisna Kanta Roy +3 位作者 Pradip Kumar Biswas Mahbubul Alam Md. Moniruzzaman Farah Deeb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6-350,共15页
The present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Alamdanga area,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Main goals of the study are to delineate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 degr... The present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Alamdanga area,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Main goals of the study are to delineate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 degree of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sorting processes and behavior of redox conditions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s show comparatively a wide vari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tratigraphy in their major element contents(e.g. Si O2 69.46–82.13, Al2O3 2.28–8.88 in wt%), reflecting the distinctive provenance and in part an unstable period in terms of tectonic activity. Ge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diments shows mostly sub-arkose with few sub-litharenites. Som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display comprehensible correlation with Al2O3 confirming their possible hydraulic fractionation. The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W* index, index of compositional variability(ICV), plagioclase index of alteration(PIA*) values and the ratio of Si O2/Al2O3, suggest low degrees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source areas as well as immature to moderately mature the sediments. The sediments suggest semi-arid climatic trends within oxic deltaic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at 3–12 ka. Whole rock geochemistry and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demonstrate the continental signature derivatives, which might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felsic to intermediate igneous rocks(granitic plutonic rocks) as well as from quartzose sedimentary/metamorphic provenance. These typical sources are present in a vast region of the Himalayan belt and catchment areas of Ganges.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ediments demarcates typically passive margin with slightly continental ar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氧化还原条件 化学风化 沉积物 构造背景 孟加拉国 气候趋势 全新世
下载PDF
基于作者主要贡献的科研人员h'_w指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祎雯 王博雅 钟云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7-175,共9页
[目的/意义]作者评价研究是国内外情报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介绍由Bertoli-Barsotti L教授提出的作者影响力计量新指标——h_w指数。[方法/过程]针对h_w指数未曾考虑作者贡献差异问题,提出h'_w指数加以改进与优化。在阐述h_w指数... [目的/意义]作者评价研究是国内外情报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介绍由Bertoli-Barsotti L教授提出的作者影响力计量新指标——h_w指数。[方法/过程]针对h_w指数未曾考虑作者贡献差异问题,提出h'_w指数加以改进与优化。在阐述h_w指数思想与步骤之上,将作者合作度纳入统计范畴,并详细比较h'_w指数与h指数的异同点。以图情领域作者为实验对象,从评估指标相关性、名次变化稳定性、作者区分性,以及合作因素4个角度验证h'_w指数的评估效果。[结果/结论]研究表明,h'_w指数与h指数、论文数量、最高被引、总被引频次、作者署名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名次变化总体较为稳定但变化明显;能够精准地区分作者科研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影响力 H 指数 H w 指数 作者合作 h' w 指数
下载PDF
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比较实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群芳 吴婕 谷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7,共6页
以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10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为数据来源,探讨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利权人在专利中的排序进行探讨,提出专利权人的权重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总被引数、篇均被引数、H指数... 以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10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为数据来源,探讨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利权人在专利中的排序进行探讨,提出专利权人的权重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总被引数、篇均被引数、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等角度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的影响力没有正相关的关系,且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w指数 专利影响力 专利评价 加权处理
下载PDF
一种评价河流水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希波 孙翠玲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本文介绍了改进的W值法的评分标准和数学模式,并对两条河流监测数据进行了计算。与迭加型指数法相比,改进的W值法更科学、合理、全面直观,是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首选模型。
关键词 数学模型 w值法 评分标准 数学模式 河流监测数据 地表水环境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W/INDEX模型的轨道交通调度员工作负荷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一秋 朱琳 +1 位作者 郭婧 刘志钢 《人类工效学》 2020年第5期57-61,73,共6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调度员是地铁运行的指挥者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指挥系统的中枢,肩负着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其作业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运营的安全。不平衡的工作负荷会导致调度员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失误。方法基于...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调度员是地铁运行的指挥者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指挥系统的中枢,肩负着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其作业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运营的安全。不平衡的工作负荷会导致调度员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失误。方法基于任务分析与多资源理论,对调度员的工作负荷进行分解,选取占用时间和资源占用率两个维度对调度员的工作负荷进行评估,考虑到不同操作任务在通道间会存在干扰,利用W/INDEX模型对本文的工作负荷模型进行修正。结果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中央自动列车监控模拟调度员的工作场景,获取主观评价和生理指标的数据进行验证。结论所建立的工作负荷模型与主观评估值和生理测量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地铁调度员作业可靠性,降低运营风险,减少失误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交通安全 交通工程 多资源理论 w/index模型 工作负荷 调度员任务分析
下载PDF
一种高效计算各类基于方差灵敏度指标的方法
8
作者 员婉莹 吕震宙 牟珊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6-805,共10页
为同时计算各类基于方差的灵敏度指标,提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无迹变换(UT)的计算方法,其可以重复利用一组样本点近似计算出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指标(Sobol指标)、基于方差的区域灵敏度指标以及基于方差的W指标。除此之外,还对基于方差的... 为同时计算各类基于方差的灵敏度指标,提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无迹变换(UT)的计算方法,其可以重复利用一组样本点近似计算出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指标(Sobol指标)、基于方差的区域灵敏度指标以及基于方差的W指标。除此之外,还对基于方差的W指标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基于方差的W指标除包含原始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外,还包含了输入变量取不同实现区间时对输出响应方差影响的变异性,可以更合理地反映调整输入变量的不同取值区间对输出离散程度的平均影响。数值算例以及工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在计算上的准确性以及改进的基于方差的W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割 无迹变换(UT) Sobol指标 区域灵敏度指标 w指标 改进的w指标
下载PDF
吉林省四平地区近50年区域旱涝变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郑蕾 王佳楠 +1 位作者 魏婷婷 刘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288,共6页
应用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吉林省四平市5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四平市进行旱涝等级划分,主要应用线性趋势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旱涝指标Z指数对旱涝指数W指数进行运算。结果分析得出:W指数存在较弱的下降趋势,并且阶段性特征... 应用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吉林省四平市5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四平市进行旱涝等级划分,主要应用线性趋势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旱涝指标Z指数对旱涝指数W指数进行运算。结果分析得出:W指数存在较弱的下降趋势,并且阶段性特征变化明显,W指数计算得出严重旱年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54年四季旱涝年数差异较大,各季存在旱涝交替、连旱或连涝的特征;年W指数以3.68·10a^(-1)的速度递减,春季和冬季W旱涝指数以3.89·10a^(-1)和10.183·10a^(-1)的速率增加,均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呈现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W旱涝指数呈现递减趋势。从小波分析结果得出各季节震荡周期不同并且特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地区 旱涝变化 w指数 小波分析法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retaceous Hinterland Weathering and Climate in the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1
10
作者 Tenichi Cho Hideaki Mantani +1 位作者 Tohru Ohta Gang L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9年第10期696-699,共4页
Cretaceou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a resultantly high temperature. Thus, the Earth system, which operated during the greenhouse condition, can be deduced b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 Cretaceou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a resultantly high temperature. Thus, the Earth system, which operated during the greenhouse condition, can be deduced b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leoclimate during the Cretaceous. However, information of paleoclimate from continental inland-basins is scarce compared to that from continental margin marine-basins. In this research, the changes of weathering condition through the whole Cretaceous Period were re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whole-rock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of mudstone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Sichuan Basin, SW China. The reconstructed paleoweathering intensity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paleotemperature estimate, indicating that Cenomanian-Turonian stages were climatic optimum in the Sichuan Basin as well. Furthermore, the result suggests a Cenomanian-Turonian extremely high amplitude humidity fluc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TACEOUS Continental wEATHERING FLUVIAL DEPOSITS Desert DEPOSITS XRF XRD w index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与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丙章 高建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631-637,669,共8页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和极化空间格局演变,时间尺度运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省管市)在1990-2013年的极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空间尺度选取1990、2000和2013年...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和极化空间格局演变,时间尺度运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省管市)在1990-2013年的极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空间尺度选取1990、2000和2013年3个典型年份,运用引力模型为基础的空间极化指数分析了其空间极化格局的分布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现象在1990-2013年间呈现出波动阶段(1990-1996年)、上升阶段(1996-2008年)和下降阶段(2008-2013年)三个阶段;(2)中原经济区内部差异明显,仅极化外延区的城市个数比例占到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半数以上,且空间极化指数相对也很低;(3)极化空间分布上,中原经济区极化核心区、极化内缘区和极化过渡区主要交错分布在京广线上,而数量众多的极化外延区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之外;(4)在空间构成上,中原经济区极化空间格局经历了从单中心圈层、双中心雏形阶段到双中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经济极化 ER指数 T-w指数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ITIC:一种高效的k-影响社区top-r查询算法
12
作者 谭玉婷 王习特 +2 位作者 白梅 周虹宇 朱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6,共7页
k-影响社区(k-Influential Community, k-IC)是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值且无包含关系的最大连通k-core。k-IC的top-r查询的目标是返回影响值较大的前r个k-IC。针对此问题,提出W-D(Weight-Degree)索引用于管理网络。提出k-IC的top-r查询优... k-影响社区(k-Influential Community, k-IC)是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值且无包含关系的最大连通k-core。k-IC的top-r查询的目标是返回影响值较大的前r个k-IC。针对此问题,提出W-D(Weight-Degree)索引用于管理网络。提出k-IC的top-r查询优化算法ITIC(Index-based Top-r Query Algorithm for k-Influential Community),该算法无须频繁计算连通分量,并且从权重较大的节点开始处理,一般只对部分节点进行处理即可求得结果。同时,该算法是渐进输出k-IC,可根据用户需求随时终止算法。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算法,ITIC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影响社区 k-core w-D索引 Top-r 网络
下载PDF
论母题编码在神话研究中的实现与应用——以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宪昭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中国各民族神话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母题理论和母题分析法一直是神话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构建科学的母题编码体系也成为推进神话母题研究的主要路径。中国神话母题编码目录不仅要设置完善的母题类型,同时还要进行科学严密的母题提取... 中国各民族神话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母题理论和母题分析法一直是神话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构建科学的母题编码体系也成为推进神话母题研究的主要路径。中国神话母题编码目录不仅要设置完善的母题类型,同时还要进行科学严密的母题提取与编排,最终目的是实现母题编码在中国各民族神话比较研究、中国神话大数据库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母题 w编目 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时间异质性和期刊影响因子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谢瑞霞 李秀霞 赵思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目的/意义]为减少被引时间异质性对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影响,在前人加权被引频次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评价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新指标—AI_w(Weighted Academic Influence)指数。[方法/过程]基于论文被引时间的异质性构建加权被引频次、综... [目的/意义]为减少被引时间异质性对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影响,在前人加权被引频次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评价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新指标—AI_w(Weighted Academic Influence)指数。[方法/过程]基于论文被引时间的异质性构建加权被引频次、综合论文所属期刊的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两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TOPSIS模型定义AI_w指数,以评价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以CNKI"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下被引频次排名前40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将AI_w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年均被引频次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被引时间是评价论文学术影响力不可忽略的因素,AI_w指数弥补了已有指标忽略被引时间异质性的缺陷,兼顾了论文所属期刊的影响力,评价结果更准确、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异质性 加权被引频次 期刊影响因子 AIw指数 TOPSIS模型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区域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林梅 胡磊 庄晓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2期290-295,302,共7页
利用1961-2008年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计算其区域旱涝指数(W,简称W指数),主要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选取5个典型干旱、湿润年的NCEP/NCAR资料,对比分析其500hPa环流形势的异同;选取前一... 利用1961-2008年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计算其区域旱涝指数(W,简称W指数),主要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选取5个典型干旱、湿润年的NCEP/NCAR资料,对比分析其500hPa环流形势的异同;选取前一年500hPa部分环流特征量与当年W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和各季的W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波动,均有旱涝交替、连旱或连涝的特征。M-K突变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年、季W指数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中期。分析典型干旱与湿润年500hPa距平场表明,干旱年东欧至西西伯利亚为较强的正距平,新疆受暖脊控制,湿润年则相反。若前一年极涡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而西太副高强度偏强,面积偏大,并盛行纬向环流,次年W指数则容易偏大,即易出现涝年。科学准确认识该地区旱涝规律,把握未来旱涝趋势变化,及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是防御旱涝夺丰收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数(w指数) 线性趋势 突变检测 环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