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石晶 刘桂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妇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中医证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汉族妇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36例、肝经湿热型38例,正常中国汉族妇女62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PCR-SSP方法进行...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妇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中医证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汉族妇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36例、肝经湿热型38例,正常中国汉族妇女62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PCR-SSP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关联检测分析。结果:HLA-B*15等位基因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两组中出现的频率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HLA-B*40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呈低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LA-DRB1*12等位基因在外阴鳞状上皮肝经湿热型出现频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HLA-A*02基因的出现频率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中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中国汉族妇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与肝经湿热型,HLA-B*15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HLA-B*40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性基因。HLA-DR12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经湿热型鳞状上皮增生的易感基因,而与肝肾阴虚型无关;HLA-A*02等位基因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的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HLA 肝经湿热证 肝肾阴虚证
下载PDF
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浸润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阳 马涛 武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1-56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免疫和微循环改变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 目的通过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免疫和微循环改变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阳性细胞在2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4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中的表达,取10例正常外阴皮肤作对照。结果 CD4+T细胞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外阴皮肤(P均<0.05)。CD8+T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P<0.05)。CD34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较正常外阴皮肤稍增多,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晚期病变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真皮内细胞免疫无明显增强,炎性细胞浸润可能与微血管的扩张有关。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组织内存在免疫应答过度,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破坏,进一步证明外阴硬化性苔藓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晚期的胶原纤维化和细胞透明样变,导致微血管数目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吸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藓 CD4+T细胞 CD8+T细胞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星妹 任红莲 何淑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4期471-473,共3页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组慢性疾病,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共同制定的新外阴皮肤疾病分类法,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及其他皮肤病。因其病因不明确,临床上许多...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组慢性疾病,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共同制定的新外阴皮肤疾病分类法,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及其他皮肤病。因其病因不明确,临床上许多治疗方法虽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但复发率较高。故临床医师正努力探索各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该文就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皮肤病
下载PDF
凝集素受体在外阴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武昕 李祁伟 +2 位作者 郭科军 赵杨 李慧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的变化与外阴表皮细胞良性或恶性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组织化学技术,应用12种凝集素研究60例外阴良、恶性疾病中细胞膜糖基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从正常外阴表皮到外阴鳞状细胞癌凝集素M...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的变化与外阴表皮细胞良性或恶性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组织化学技术,应用12种凝集素研究60例外阴良、恶性疾病中细胞膜糖基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从正常外阴表皮到外阴鳞状细胞癌凝集素MPA,ConA,WGA和RCA表达分布无明显的变化。凝集素DBA,LTA和SBA表达均阴性。仅凝集素UEA-1,PNA,VVA,DSA和HPA的表达发生改变。在正常外阴表皮的基底细胞UEA-1,PNA和HPA染色呈阴性,而在外阴鳞状细胞癌出现UEA-1和PNA的阳性表达。在外阴正常表皮VVA和DSA均无表达,但在外阴鳞状细胞增生,外阴尖锐湿疣和外阴鳞状细胞癌中出现不同程度和分布的表达。结论岩澡糖是外阴角朊细胞终末分化的一种标志物;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残基随着外阴表皮细胞的分化而逐渐出现;在外阴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出现Tn和T抗原的表达;凝集素UEA,VVA,PNA和HPA是外阴表皮良性或恶性增殖的一种好的组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组织化学 外阴鳞状细胞增生 外阴尖锐湿疣 外阴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bFGF、FGFR-1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赖慧敏 邓新粮 +1 位作者 薛敏 孙信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HIFU)治疗对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中bFGF和FGF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患者治疗前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HIFU)治疗对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中bFGF和FGF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患者治疗前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表达。结果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病损区皮肤bFGF及FGFR-1表达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明显降低(分别为16.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治疗后1月,bFGF及FGFR-1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分别为86.7%、80%)(P<0.01),患者治疗后3个月病变部位bFGF、FGFR-1表达与外阴正常部位皮肤及正常女性外阴皮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IFU能有效提高组织中bFGF、FGFR-1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2.bFGF、FGFR-1表达的降低可能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BFGF FGFR-1
原文传递
中药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春梅 周玉红 +1 位作者 孙小丽 罗喜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3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43例经病理确诊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采用自拟中药坐浴,早晚2次,每次坐浴20 min,连续用药3个月,经期停用。用药3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瘙痒、干燥、脱屑及不良...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43例经病理确诊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采用自拟中药坐浴,早晚2次,每次坐浴20 min,连续用药3个月,经期停用。用药3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瘙痒、干燥、脱屑及不良反应。结果 143例患者完成观察,平均年龄(36.52±8.12)岁,治疗后1个月、3个月、停药3个月后外阴瘙痒评分(3.39±0.88)、(2.83±0.97)、(3.17±1.45)分与治疗前(9.01±1.1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燥、脱屑评分(1.85±0.94)、(0.56±0.79)、(0.95±0.23)分与治疗前(3.05±1.6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总体满意率97.9%。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有年轻化趋势,中药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瘙痒、干燥、脱屑等改善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坐浴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视觉模拟评分 阴痒
下载PDF
中药外洗方剂结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少妤 何若英 谢剑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566-567,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外洗方剂结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和单用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涂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熏温坐浴后局部外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治疗;...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外洗方剂结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和单用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涂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熏温坐浴后局部外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温水坐浴后局部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结果治疗组明显好转率为88.89%,对照组明显好转率为4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洗方剂结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效果优于单用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中药外洗方剂 复方地塞米松乳膏
下载PDF
氦氖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钱丹 姜芳燕 +2 位作者 吴鲜花 黄玲 何舰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4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上饶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氦氖激光治...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上饶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氦氖激光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瘙痒、干燥、脱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与药物相关的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氦氖激光联合中药熏洗可改善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氦氖激光 中药熏洗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评定 复发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文芳 陈雅莉 +1 位作者 刘菊英 邱建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8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紫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地奈德乳膏治...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紫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4.35%)低于对照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1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能够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地奈德乳膏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复发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