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邓海军 赵艳群 +1 位作者 罗文娟 陶发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08-713,共6页
目的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的剂... 目的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的剂量学分布特征。方法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4-05-01-2015-10-31接受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在同一套CT图像上设计共面七野均分IMRT和共面二弧VMA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45Gy/25次,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要求,并基于MATLAB平台编程获取计划统计结果,在靶区95%的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分析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相关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等。结果 VMAT技术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差异较大,小肠V_(30)和V_(20)、膀胱V_(40)、股骨头V_(20)和V_(30)、骨盆V_(20)和V_(30)、马尾D_(max)均优于IMRT计划(P<0.05),所有器官的D_(max)和D_(mean)(除直肠偏高外)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VMAT计划体内>15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小,<15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大,P<0.05。两种治疗计划对整个骨盆受照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的是髂骨和髋骨,骶骨的平均剂量D_(mean)均高于髂骨和髋骨,P<0.05。VMAT技术放疗的机器平均跳数(558±8)MU和平均治疗时间(2.6±0.3)min明显偏少,平均分别减小了71%和73%,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和VMAT两种治疗计划,靶区均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但VMAT计划对特定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更佳,且放疗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降低。从剂量学角度分析,VMAT技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IMRT VMAT 剂量学
原文传递
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和静态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瑞 习勉 +5 位作者 李巧巧 赵磊 黄晓波 何立儒 胡永红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有效治疗时间(TT)等。【结果】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均优于3DCRT。对于正常组织,三组计划中肺、心脏的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但IMRT与VMAT可较3DCRT更好的保护脊髓。3DCRT、IMRT、VMAT的MU分别为537±92、601±122、682±139,有效治疗时间(min)分别为3.9±0.3、6.0±0.7、4.7±0.7(P<0.05)。【结论】与3DCRT相比,VMAT与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均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但VMAT较IMRT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食管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VMAT与IMRT放疗技术间比较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矛 金海国 +4 位作者 卜明伟 孙宝胜 孙术全 苏清秀 李玉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2959-2963,共5页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与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讨论VMAT的剂量学特性,分析VMA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10例颅...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与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讨论VMAT的剂量学特性,分析VMA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10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作VMAT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全部为PTV:60 Gy/30f。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分布图、DVH图、适形度指数(CI)、均匀指数(HI)、治疗时间、治疗跳数(MU)、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均较好,CI、HI数相近(P>0.05),但VMAT组的治疗时间和MU均优于IMRT组(P<0.05)。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两组计划的脑干与视交叉的平均剂量相近(P>0.05),而视神经、视网膜、晶体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平均剂量,VMAT组明显低于IMRT组(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术后的放射治疗中,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相近。VMAT的优势在于大大缩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MU,同时减少了部分危及器官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AT IMRT 脑胶质瘤
下载PDF
COMPASS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柏朋刚 李奇欣 +3 位作者 陈开强 张秀春 王雅智 黄星武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例鼻咽癌病例在Masterplan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旋转调强计划设计,然后将治疗计划分别传输至COMPASS系统和控制加速器运行的MOSAIQ网络上。比较计划系... 目的探讨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例鼻咽癌病例在Masterplan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旋转调强计划设计,然后将治疗计划分别传输至COMPASS系统和控制加速器运行的MOSAIQ网络上。比较计划系统计算结果和COMPASS实际测量结果差异的主要指标,如靶区的平均剂量(D_mean)、95%体积剂量(D_95%)和γ值,脊髓、脑干的D_mean和D_1%,左右腮腺的D_mean、V_30。结果计划系统计算结果和COMPASS实际测量的结果二者在靶区的1通过率均〉95%,各个靶区的D_95%平均偏差大多〈3%,各个靶区D_mean的偏差平均值在1%以内。脊髓和脑干的D_1%的平均偏差分别为(4.3±3.0)%和(5.9±2.9)%,二者D_mean。的平均偏差分别为(5.3±3.0)%和(8.0±3.5)%。COMPASS测量的脊髓和脑干的剂量都比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小。左右腮腺D_mean。差异的平均值分别为(6.1±3.1)%、(4.7±4.4)%,‰的差异分别为(9.4±7.5)%和(9.4±9.9)%。结论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是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工具,可以快速、直观地分析出靶区和正常器官理论和实际照射情况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SS系统 容积旋转调强 剂量验证
原文传递
不同调强方式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彩容 阴晓娟 +3 位作者 张秀春 陈开强 陈明 陈俊强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 对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静态调强(IM 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对比研究.方法 对20例IMRT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行VMAT(单弧和双弧)计划的重新设计.在单弧的VMAT计划中,对其中5例患者行不同子野间隔(4°... 目的 对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静态调强(IM 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对比研究.方法 对20例IMRT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行VMAT(单弧和双弧)计划的重新设计.在单弧的VMAT计划中,对其中5例患者行不同子野间隔(4°、3°、2°)以及不同计划系统(Monaco和MasterPlan)的计划设计.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参数.结果 双弧VMAT计划各项靶区剂量学参数明显好于IMRT计划和单弧VMAT计划(P<0.05),靶区均匀性(HI)(P<0.05)和适形度(CI)(P<0.05)最好.危及器官参数VMAT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AR的受照剂量,但是IMRT对肺组织和正常组织(E-P)的低剂量保护要优于VMAT (P<0.05);不同子野间隔的VMAT计划中,2°相对于3°和4°其OAR的受照剂量是减小的(P<0.05),除了心脏的Dmean;不同计划系统设计的VMAT计划,以Monaco对OAR的保护为最优(P<0.05);VMAT的机器跳数少于IMRT,而且有效节省了治疗时间.结论 VMAT方式相对于IMRT能够实现更好的靶区覆盖、均匀性和适形度,同时能降低脊髓、肺组织、心脏和E-P的受照剂量;对于VMAT来说,双弧技术、小子野角度间隔能够进一步地改善靶区和OAR的受照剂量;此外,在物理参数和优化参数一致的前提下,Monaco可以更好地保护O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食管癌 剂量学
原文传递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易金玲 金献测 +5 位作者 周永强 阎华伟 韩策 吴志勤 黄珂靖 谢聪颖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859-3865,共7页
目的:比较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方法:对8位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了7野IMRT计划,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比较分析各计划参数,并对各计划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鼻咽癌的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靶区... 目的:比较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方法:对8位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了7野IMRT计划,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比较分析各计划参数,并对各计划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鼻咽癌的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分别为百分之99.00±0.79,89.92±6.32和97.98±1.29;γ分析相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百分之91.91±4.64,97.65±1.45和97.36±2.25。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优化时间分别为:4.74±1.06,20.8±4.83和40.36±12.55分钟;所需要的出束时间分别为:11.01±0.43,1.75±0.07和4.01±0.28分钟;所需的MU平均值分别为1020.88±106.95,425.88±25.34和566.38±54.38。结论:对于鼻咽癌病人,单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不够,双弧VMAT计划可获得与IMRT相似的靶区覆盖率,同时减少所需的MU与出束时间。现有加速器与计划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和执行VMAT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调强弧形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下载PDF
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蕊 孙颖 +5 位作者 黄劭敏 尹文晶 唐玲珑 刘立志 林爱华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5-840,855,共7页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相比常规静态调强(s-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及治疗效率。【方法】选取52名病理确诊且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肿瘤靶区处方剂量7...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相比常规静态调强(s-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及治疗效率。【方法】选取52名病理确诊且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肿瘤靶区处方剂量70 Gy/33次,亚临床病灶区60 Gy/33次,预防照射区56 Gy/33次。每例患者采用相同剂量学限制条件分别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及常规调强计划设计(Monaco计划系统)。通过其剂量学对比分析评估:①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②危及器官剂量分布;③治疗时间及治疗跳数。【结果】两组计划均有较好靶区剂量覆盖,但PTV70常规调强组相比容积旋转的均匀性(VMAT vs.s-IMRT,1.09±0.02 vs.1.07±0.02;P<0.001)和适形性(VMAT vs.s-IMRT,0.48±0.15 vs.0.54±0.13;P<0.001)更优;同时VMAT组在正常组织上也未显示剂量学优势,VMAT组脑干剂量较s-IMRT组剂量略低(VMATvs.s-IMRT,57.99±6.43 vs.58.22±5.78;P<0.001),但脊髓,腮腺及喉的剂量较s-IMRT组高(P<0.05)。VMAT单次治疗时间(7.0 min)较IMRT(13 min)显著缩短,但平均治疗跳数(VMAT vs.s-IMRT,644±172 vs.654±180;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可达到常规静态调强较相似的剂量分布,但治疗时间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 常规静态调强 剂量学 治疗效率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在上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婷婷 张西志 +4 位作者 花威 汪步海 李军 张先稳 茅冬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在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利用瓦里安Eclipse 8.6计划系统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单弧360°Rapid Arc放疗计划和五野均分的dIM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在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利用瓦里安Eclipse 8.6计划系统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单弧360°Rapid Arc放疗计划和五野均分的dIM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统计GTV和PTV的相关剂量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肺、脊髓、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总机器跳数(MU)、总治疗时间。结果 Rapid Arc与dIMRT计划中GTV的D2、D98、HI、CI和V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的D2、HI、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计划的GTV和PTV更具优势;Rapid Arc和dIMRT脊髓D1分别为(3644.15±72.89)cGy和(3810.69±97.51)cGy(P<0.05),肺V20为(13.65±2.19)%和(15.14±1.24)%(P>0.05),平均剂量为(893.95±102.43)cGy和(882.86±120.67)cGy(P>0.05);Rapid Arc计划与dIM-RT计划MU分别为482±36和763±89,治疗时间为(102±19)s和(336±41)s。结论 Rapid Arc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具有较少MU和总治疗时间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可以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靶区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培培 曹永珍 《中国辐射卫生》 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固定野调强(d IMR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不适合行腔内照射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制定7野调强放疗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固定野调强(d IMR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不适合行腔内照射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制定7野调强放疗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统计GTV和PTV的相关参数、适行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结果 VMAT技术GTV的平均剂量略高于7IMRT且具有统计学意义,GTV的D2、D98、C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V中的D2、D98、Dmean、CI、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MAT技术直肠的V40、V46、Dmean优于7IM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0、V20、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计划在小肠、膀胱、股骨头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VMAT技术机器跳数较7IMRT减少35.68%,平均治疗时间减少61.5%。结论 VMAT技术在剂量分布上与7IMRT相当或略优,但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固定野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固定铅门模式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动态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贺先桃 王占宇 +3 位作者 谭军文 龙雨松 李钢 冯永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8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模式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动态调强放疗(d IMRT)的剂量学差异及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左、右侧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各10例,使用Raystation 4.7.5治疗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和Eclipse 11.0治疗...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模式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动态调强放疗(d IMRT)的剂量学差异及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左、右侧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各10例,使用Raystation 4.7.5治疗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和Eclipse 11.0治疗计划系统制定7野d IMRT计划,两种计划均采用合适的固定铅门技术,靶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 F。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机器跳数、治疗出束时间以及剂量验证γ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均优于d IMRT计划,前者剂量均匀性显著提升,且靶区内无剂量热点;两种计划的最小剂量、适形指数、靶区覆盖率基本相近(P>0.05)。主要危及器官双肺、心脏等的整体受照剂量VMAT计划明显低于d IMRT,尤其患侧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V_5、V_(20)及心脏的V_(30)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整体受量VMAT计划偏高。VMAT计划单次照射的机器跳数比d IMRT平均减少了59%,治疗出束时间平均减少了60%。两种计划的γ通过率均满足治疗要求(>95%)。结论: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但VMAT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其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可明显降低主要危及器官的整体受照剂量,尤其降低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且显著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容积旋转调强 动态调强 固定铅门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苏晓科 胡艳微 +1 位作者 谷晓华 王倩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78,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52.05 Gy,高于7IMRT技术的51.46 Gy(P<0.05),靶区的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优于7IMRT技术,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7IMR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膀胱的V_(30)、V_(50)、D_(mean)较7IM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性上,两种放疗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AT技术较IMRT技术可得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容积旋转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技术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丹明 王黎 +2 位作者 孙新臣 穆庆霞 王沛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比较中晚期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IMRT和VMAT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MRT组18例,VMAT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 目的:比较中晚期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IMRT和VMAT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MRT组18例,VMAT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除血液毒性外,两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IMRT和VMAT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100.0%,总生存率时间分别为25.6月(95%CI:22.2~26.9)和25.8月(95%CI:22.5~29.2);无进展生存率时间分别为25.1月(95%CI:21.8~28.4)和23.5月(95%CI:20.3~26.7);局部复发率时间分别为27.1月(95%CI:23.6~30.5)和23.1月(95%CI:19.9~26.4);远处转移率时间分别为18.9月(95%CI:15.3~22.5)和18.2月(95%CI:15.7~2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能够获得与IMRT相同的临床疗效,VMAT计划可以降低急性血液毒性,没有增加其它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适形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 血液毒性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彦秋 韩阿蒙 +5 位作者 李金旺 顾涛 付占昭 毛羽 张子健 杨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探讨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6年10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初次接受VMAT治疗的肺癌患者,共计40例。...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探讨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6年10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初次接受VMAT治疗的肺癌患者,共计40例。比较发生RP和未发生R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物理参数,随访时间大于10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及RTOG标准明确RP,探讨上述因素与大于或等于2级RP的关系。结果:发生2级及以上RP患者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手术、肿瘤位置、是否吸烟、是否化疗及放疗前有无阻塞性肺炎症等临床因素与RP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V_5、V_10、V_13、V_15、V_20、V_25、V_30、V_35、V_40、平均剂量(D_(mean))、处方剂量(D_p)和PTV体积大小等物理因素中,V_5、V_10、V_13、V_15与RP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23,0.012,0.004),其余物理因素与RP发生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中只有V_5与RP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OR=29.571)。结论:肺癌患者进行VMAT放射治疗时,V_5与RP的发生显著相关。肺癌患者放射治疗选择ARC治疗方式时,应严格限制低剂量受照体积V_5、V_10、V_13、V_15,尤其是V_5,使RP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肺癌 放射性肺炎 临床因素 物理因素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耀文 郑安平 +4 位作者 董尚文 王慧涛 张强 郑志勇 曹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02-1906,1910,共6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ola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2-04-10-2013-11-05收治的20例T2-4N0-1M0胸上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ola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2-04-10-2013-11-05收治的20例T2-4N0-1M0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使用患者定位CT图像与靶区分别制定VMAT和IMRT两套放疗计划。利用Oncentra 4.1计划系统,每位患者均给予PTV 5 040cGy,PGTV推量900cGy,总量为5 940c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PTV及GTV相关剂量参数、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脊髓及肺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总治疗时间。记录正常身体V5来评估低剂量辐射增加的健康组织体积。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治疗要求。GTV:VMAT计划的D2、D98、Dmean、V100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更接近于1,适形度优于IMRT计划,P<0.05;两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V:VMAT计划的D2、HI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D98、CI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HI和CI均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Dmean、V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的脊髓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的双肺V5、V15、V20和ML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10和V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双肺V15、V20低于IMRT计划,双肺V5、MLD高于IMRT计划。VMAT计划中External的V5、V10、V15和V30相对IMRT计划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中正常身体的V5较IMRT增加了约12%。VMAT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MAT计划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可以达到或优于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具有缩短总治疗时间和减少MU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剂量学
原文传递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黎 习勉 +3 位作者 孙文钊 梁健 黄晓延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姜庆丰 柏森 +5 位作者 傅玉川 李光俊 张洪 艾平 李贤富 谭榜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索VMA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 目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索VMA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胸壁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ADAC Pinnacle9.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VMAT计划,Elekta公司Synergy直线加速器执行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及重要危及器官(肺、心脏、对侧乳腺、甲状腺、肱骨头等)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切线野适形计划及VMA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双90°弧段VMAT计划较单240°弧段或单360°弧段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优于CRT,分别为0.63:0.44和1.11:1.15,差异具有显著性。VMAT分别降低患侧肺平均V20、V30、V40体积8%、10%、11%;但VMAT组患侧肺低剂量区V5平均增加16%,V10则差异无显著性。心脏平均剂量VMAT和CRT分别为5.2 Gy和4.1 Gy。心脏高于20 Gy、30 Gy的体积VMAT:CRT分别为3%:5%、1%:3%。心脏、全肺及除靶区以外的正常组织平均受照射低剂量区(≤10 Gy)体积VMAT高于CRT组,高剂量区(≥20 Gy)体积VMAT低于CRT组。VMAT治疗时间平均为152(107~214)s,CRT治疗时间平均为231(152~43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分次治疗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VMAT(450 MU)、CRT(489 M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是可行的,VMAT较CRT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和更小的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对类似乳腺的偏人体中心的放疗靶区,采用两段小角度VMAT治疗弧,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 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乳腺癌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不同弧数目计划间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7
17
作者 龙雨松 谭军文 +2 位作者 王占宇 贺先桃 梁卫学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6期58-62,71,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中弧数目对治疗计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弧数目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定位CT图像,由放疗医师勾画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给予靶区5 040 cGy/28次的处方剂量,用Ray... 目的:研究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中弧数目对治疗计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弧数目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定位CT图像,由放疗医师勾画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给予靶区5 040 cGy/28次的处方剂量,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针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单弧、双弧和三弧计划,比较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性,记录计划设计优化所需时间,分析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并对完成后的计划进行剂量验证,分析弧数目对通过率的影响。结果:10例宫颈癌患者的单弧、双弧和三弧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随着弧数目的增加,靶区分布更优,危及器官直肠、膀胱、股骨头受到40、4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_(40)、V_(45)及平均剂量D_(mean)逐渐降低,正常组织在接近处方剂量部分的35、40、4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_(35)、V_(40)、V_(45)随弧数目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弧数目的增加,计划单次优化时间和出束时间随之增加,但三者的机器跳数相差较小;3种计划的剂量验证通过率均达99.5%以上,且差异较小。结论: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随着弧数目的增加,其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具优势,但是治疗时间也随之延长,相应的费用也随之增加。因此,需综合考虑选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弧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弧数目 剂量学 危及器官 靶区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混合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蔡俊涛 陈凡 +4 位作者 王财 冯瑞兴 殷麟 常巧梅 王晓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相比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通常能降低肺中高剂量区的照射体积,但是却增加了肺...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相比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通常能降低肺中高剂量区的照射体积,但是却增加了肺低剂量区的照射体积。本研究探讨NSCLC应用IMRT和VMAT混合照射技术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旨在降低肺的受照剂量体积,预防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6-08-01—2017-05-3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2例首程行放射治疗NSCLC患者,分别设计混合IMRT/VMAT(H-IMRT/VMAT)、VMAT和IMRT 3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Gy/30f。将H-IMRT/VMAT计划分别与VMAT和IMRT比较,评估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剂量体积参数。结果 H-IMRT/VMAT、VMAT和IMRT的PTV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077±0.014、0.044±0.012和0.070±0.022(P1<0.001,P2=0.082),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分别为0.815±0.033、0.846±0.041和0.811±0.039(P1=0.012,P2=0.814)。VMAT的靶区HI和CI最优,而H-IMRT/VMAT与IMRT相当。H-IMRT/VMAT在双肺保护方面优于其余两种计划,H-IMRT/VMAT计划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双肺V5、V10分别为(13.42±2.25)Gy、(55.47±10.75)%、(36.58±8.69)%,均优于VMAT计划(14.56±2.36)Gy、(63.07±9.57)%、(47.62±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而H-IMRT/VMAT双肺V20(21.57±4.77)%,优于IMRT(23.5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双肺和心脏V30、V40的值H-IMRT/VMAT计划与其余两种计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MRT/VMAT脊髓Dmax(34.54±6.60)Gy稍低于VMAT(35.60±4.24)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而与IMRT(36.19±5.63)Gy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H-IMRT/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接近IMRT,相比VMAT和IMRT对降低肺中低剂量区(V20、V10、V5)和MLD优势明显,可以更好的保护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混合照射技术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剂量 放射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艳 孙萍 +2 位作者 王国庆 赵西侠 胡晓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663-3667,共5页
目的: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分别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5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肿瘤医院首程收... 目的: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分别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5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肿瘤医院首程收治112例中晚期子宫颈癌(诊断为Ⅱb-Ⅳa期)患者,随机分为VMAT和IMRT 2组,同步给予铂类增敏化疗及后装治疗,观察2种治疗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1年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急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远期不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及肠炎),VMAT明显优于IMRT。结论:两种放疗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相同,但从长远意义上讲VMAT能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有效降低放射损伤,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下载PDF
乳腺癌放疗中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应用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利彬 张小清 +3 位作者 杨海松 黄家文 倪敏 吴君心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应用千伏级CBCT研究乳腺体架固定与真空垫网膜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乳腺体架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 目的:应用千伏级CBCT研究乳腺体架固定与真空垫网膜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乳腺体架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两组患者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在线匹配,得出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对两组患者摆位误差行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患者每周扫描一次CBCT,连续扫描4周,对其结果行q检验,验证4次扫描的重复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7±3.61)、(0.63±4.19)、(-0.37±5.05)mm,对照组的分别为(0.64±3.25)、(-2.03±4.51)、(2.47±2.67)mm,两组在上述方向比较,t=-0.46、2.55、-2.79,P=0.650、0.014、0.007,Y轴和Z轴有统计学意义。乳腺托架患者X、Y、Z三个轴4次扫描重复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X轴方向,两种固定方式无差别,在Y轴和Z轴方向,采用乳腺体架固定方式优于采用体部固定底板+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而且采用乳腺托架的患者重复性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乳腺体架 真空垫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