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及中基性脉岩形成时代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范洪海 王德滋 +3 位作者 沈渭洲 刘昌实 汪相 凌洪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1,共6页
单颗粒锆石 U - 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 ,在相山西部 (尤其是邹家山矿床 )两火山旋回的界面之间 ,存在另一类潜火山岩的侵位 ,其形成年龄为 136 .0± 2 .6 Ma,岩性为潜流纹英安斑岩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心相碎斑熔岩中的花岗质“... 单颗粒锆石 U - 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 ,在相山西部 (尤其是邹家山矿床 )两火山旋回的界面之间 ,存在另一类潜火山岩的侵位 ,其形成年龄为 136 .0± 2 .6 Ma,岩性为潜流纹英安斑岩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心相碎斑熔岩中的花岗质“团块”属潜火山岩 ,其形成年龄为 134.2± 1.9Ma。火山期后的潜石英二长斑岩及煌斑岩脉的形成年龄分别为 12 9.5± 2 .0 Ma及 12 5 .1± 3.1Ma,从而揭示相山地区的伸展、裂解作用从早白垩世就开始了 ,明显早于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杂岩 中基性脉岩 形成时代 江西 形成年龄 潜火山岩 同位素定年 单颗粒锆石 火山旋回 英安斑岩 碎斑熔岩 煌斑岩脉 相山地区 早白垩世 裂解作用 沿海地区 花岗质 矿床 侵位 岩性 石英 伸展
下载PDF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6
2
作者 范洪海 凌洪飞 +3 位作者 沈渭洲 王德滋 刘昌实 姜耀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5-402,共8页
对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 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基底变质岩 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 :相山两旋回火山岩及火山期后的次火山岩具有较低的 εNd(t)值 (- 7.4 6~ - 9.4 0 )、较高的 ISr值 (0 .70 80 1~ 0 .712 0 1)和较古老的 Nd模式年龄 ... 对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 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基底变质岩 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 :相山两旋回火山岩及火山期后的次火山岩具有较低的 εNd(t)值 (- 7.4 6~ - 9.4 0 )、较高的 ISr值 (0 .70 80 1~ 0 .712 0 1)和较古老的 Nd模式年龄 (1.5 4~ 1.70 Ga) ,且相对富集放射成因铅 (2 0 6 Pb/2 0 4 Pb、2 0 7Pb/2 0 4 Pb、2 0 8Pb/2 0 4 Pb分别为 17.6 86~ 18.32 3、15 .5 2 3~ 15 .730、38.14 3~38.936 )。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与该区出露的基底变质沉积岩在 Nd、Pb同位素组成上既有明显的相似性 ,又有一定差别。因此 ,相山火山 -侵入杂岩的源区主要为地壳岩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钕同位素 锶同位素 铅同位素
下载PDF
湘南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42
3
作者 付建明 马昌前 +2 位作者 谢才富 张业明 彭松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5-23,共9页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LREE,Ga,Y,Nb,Zr等大离子高场强元素及亏损Ni,Cr,Eu,Ti,V,P,Sr等,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与一般A型花岗岩来源于I型花岗岩或大量抽提了S型花岗岩物质后的地壳源区不同,西山火山侵入杂岩的I(Sr)(0.71612~0.71823)较高,εNd(-7.0~-8.0)较低,钕模式年龄(1 517~1 600Ma)略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钕模式年龄,显示其直接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是中侏罗世晚期挤压造山作用趋于结束,造山带崩塌,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热流值上升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造山后花岗质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A型花岗岩 花岗质岩石 地壳 形成环境 地球化学 西山 湘南 来源 典型
下载PDF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中晚期盆地火山-侵入杂岩活动序列确认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余达淦 叶发旺 王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盆地座落在124.51±11.9Ma(Rb-Sr等时线)石溪组火山岩系之上,是一个由湖进到湖退、具完整2级层序的湖相盆地;盆地湖进期沉积岩中穿插有斑岩岩脉群(正长斑岩、花岗斑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10.83±3.16Ma,U-Pb...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盆地座落在124.51±11.9Ma(Rb-Sr等时线)石溪组火山岩系之上,是一个由湖进到湖退、具完整2级层序的湖相盆地;盆地湖进期沉积岩中穿插有斑岩岩脉群(正长斑岩、花岗斑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10.83±3.16Ma,U-Pb不一致曲线下交点105.4±1.3Ma,盆地最大湖面时期伴有碱性玄武岩的溢出,K-Ar年龄为100~104Ma,盆地湖退时期伴有亚碱性拉斑玄武岩溢出,K-Ar年龄为98~103Ma。同位素年代学无法区分其早晚,但野外迭置关系及沉积岩序可判别出早晚,这就构成了伴随盆地形成过程的火山-侵入杂岩活动序列,即中酸性岩脉→碱性玄武岩→拉斑岩武岩,该序列对探索该区早白垩中晚期拉张盆地的成因机制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火山-侵入杂岩 活动序列 早白垩世 江西 成因机制 拉张盆地 玄武岩
下载PDF
江西相山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精确年代学与演化序列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福生 杨庆坤 +5 位作者 谢财富 孟祥金 周万蓬 姜勇彪 张树明 吴志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4-707,共24页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一侵入杂岩体,构成了两个完整的喷发-溢流(侵出)-侵入的岩浆活动亚旋回。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一侵入杂岩体,构成了两个完整的喷发-溢流(侵出)-侵入的岩浆活动亚旋回。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IMS、LA—ICP—MS技术对主要岩类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建立了火山-侵入杂岩体的演化序列。结果表明,打鼓顶组熔结凝灰岩代表了相山火山一侵入活动的最早期产物,其锆石U—Pb年龄为140.7±2.7Ma、140.1±1.8Ma和138.2±1.6Ma,第一亚旋回主体流纹英安岩的锆石U-Pb年龄135.0±1.8Ma。鹅湖岭组熔结凝灰岩代表了火山一侵入活动的第二亚旋回的开始,其U-Pb年龄为135.6±1.2Ma,第二亚旋回主体碎斑熔岩的锆石U—Pb年龄133.6±1.3Ma,沙洲单元的粗斑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属于该亚旋回最晚期的侵入岩,其锆石U-Pb年龄代表了相山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时间(分别为133.4±1.2Ma和133.9±1.1Ma)。相山早白垩世火山一侵入活动延续时间较短,整体上呈现一个连续的过程,初始时间在141Ma附近,结束时间在132Ma左右。概言之,第一亚旋回(141—135Ma)以形成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为主,第二亚旋回(135—132Ma)以熔结凝灰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地质特征也与两个亚旋回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演化序列 火山-侵入杂岩体 相山
下载PDF
粤东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与侵入岩的成因关系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晓春 岳书仓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84-192,共9页
粤东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了遍及全区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与侵入岩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为火山-侵入杂岩.与不同学者划分的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比较,区内火山-侵入杂岩,尤其是花岗岩,具有... 粤东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了遍及全区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与侵入岩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为火山-侵入杂岩.与不同学者划分的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比较,区内火山-侵入杂岩,尤其是花岗岩,具有互型与S型或同溶型与改造型的过渡性特征,表明由于地球演化的复杂性,不同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岩作用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花岗岩类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存在着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套用在某一区域研究所获得的分类准则及所提出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火山岩 侵入岩 中生代
下载PDF
江西两类火山侵入杂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 被引量:17
7
作者 沈渭洲 陈繁荣 +1 位作者 刘昌实 王德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江西地区存在陆壳重熔和同熔两种类型火山侵入杂岩。它们具有明显不同的同位素组成:陆壳重熔型具有低的ε_(Nd)值,高的(^(87)Sr/^(86)Sr)_i,^(207)Pb/^(204)Pb和δ^(18)O值,同熔型具有高的ε_(Nd)值,低的(^(87)Sr/^(86)Sr)_i,^(207)Pb/^... 江西地区存在陆壳重熔和同熔两种类型火山侵入杂岩。它们具有明显不同的同位素组成:陆壳重熔型具有低的ε_(Nd)值,高的(^(87)Sr/^(86)Sr)_i,^(207)Pb/^(204)Pb和δ^(18)O值,同熔型具有高的ε_(Nd)值,低的(^(87)Sr/^(86)Sr)_i,^(207)Pb/^(204)Pb和δ^(18)O值。它们的主、微量元素组成也具有类似的区别。这些差异反映它们的物质来源不同:陆壳重熔型以地壳物质为主,上地壳端员约占70%,同熔型以地幔物质为主,上地壳端员仅占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杂岩 火山岩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全文增补中
赣杭构造带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沔 杨水源 +4 位作者 左仁广 赵葵东 姜耀辉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9-768,共10页
黑云母、斜长石等矿物可作为寄主岩石的岩浆演化的指示剂。本文借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通过对赣杭构造带中相山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的斜长石环带不明显,并且主... 黑云母、斜长石等矿物可作为寄主岩石的岩浆演化的指示剂。本文借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通过对赣杭构造带中相山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的斜长石环带不明显,并且主要是中长石;石英二长斑岩中黑云母矿物成分为镁质黑云母和铁质黑云母,化学成分更为接近研究区镁铁质微粒包体中黑云母的成分,而碎斑熔岩及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的镁含量较低。结合黑云母、斜长石矿物的化学特征及前人的工作研究,相山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没有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而石英二长斑岩有一定量的地幔物质的加入,并且这个地幔物质的加入发生在石英二长斑岩的黑云母开始结晶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斜长石 火山侵入杂岩 相山 赣杭构造带
下载PDF
浙江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混合作用——暗色包体中长石环带的证据 被引量:13
9
作者 颜丽丽 贺振宇 +1 位作者 刘磊 赵志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6-473,共8页
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 浙江雁荡山是中国东南部燕山晚期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央侵入相石英正长斑岩的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斑晶和基质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复杂环带的成因和相关的岩浆作用过程。斑晶斜长石由熔蚀的核部和表面干净的幔部组成,边部包裹有钾长石膜。核部斜长石呈浑圆状或港湾状,内部发育筛状结构,An成分显著低于幔部斜长石,代表来自酸性岩浆房中早期结晶的斜长石捕掳晶。同时,幔部斜长石与自形、表面干净的基质斜长石具有类似的An含量,且两者均含有针状磷灰石的包裹体,应结晶自与暗色微粒包体相应的基性岩浆。长石的复杂结构记录了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演化过程。岩浆混合之后的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岩浆房的压力突然减小,温压条件达到钾长石结晶的区域,在石英正长斑岩的斑晶斜长石和暗色包体中的斑晶与基质斜长石外均形成钾长石膜,构成反环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荡山 火山-侵入杂岩 暗色微粒包体 斜长石环带 岩浆混合
下载PDF
赣东北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勇 余达淦 《江西地质》 2000年第4期251-255,共5页
赣东北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本区在早白垩世处于陆内造山向陆内拉张过渡的一个构造环境。赣东北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正是在这样一个过渡性构造环境中形成的“过渡型岩浆岩建造” ,它兼有二个... 赣东北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本区在早白垩世处于陆内造山向陆内拉张过渡的一个构造环境。赣东北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正是在这样一个过渡性构造环境中形成的“过渡型岩浆岩建造” ,它兼有二个岩浆岩体系的特征 ,但又不典型。其特点与成熟陆壳背景下的同熔系列花岗岩的特点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微量元素 早白垩世 过渡型岩浆岩建造 赣东北地区
下载PDF
广丰盆地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平华 吴仁贵 +1 位作者 余达淦 周万蓬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21-327,共7页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侵入杂岩可能是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杂岩中基性岩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岩石,中酸性岩石亦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的岩石,其中(橄榄)玄粗岩与钾长斑岩、...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侵入杂岩可能是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杂岩中基性岩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岩石,中酸性岩石亦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的岩石,其中(橄榄)玄粗岩与钾长斑岩、橄辉粗玄岩与花岗斑岩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具有相似性。这些信息对揭示本区早白垩世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早白垩世 稀土元素 广丰盆地
下载PDF
浙江青田地区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传万 彭亚鸣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5期540-548,共9页
浙江青田地区广泛发育一套中生代的火山─侵入杂岩。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该火山岩、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痕量元素等判别,青田地区火山岩与钙碱性花岗岩同源,属大陆弧火山岩、花岗岩类,青田碱性花... 浙江青田地区广泛发育一套中生代的火山─侵入杂岩。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该火山岩、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痕量元素等判别,青田地区火山岩与钙碱性花岗岩同源,属大陆弧火山岩、花岗岩类,青田碱性花岗岩属大陆造陆抬升花岗岩,它们均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青田地区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与中生代库拉板块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地球化学 板块构造
下载PDF
Cu-An Metallogenic Series Related to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es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4
13
作者 Zhai Yusheng(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Yao Shuzhen(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The Cu - An co - existence ore deposits related to intermediate- acidic volcanic - intrusive complexes are widespread in eastern China.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5 types: (1) sharn type, (2 )porphyry type, (3)vein type... The Cu - An co - existence ore deposits related to intermediate- acidic volcanic - intrusive complexes are widespread in eastern China.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5 types: (1) sharn type, (2 )porphyry type, (3)vein type, (4 )breccia pipe type and (5)stratabound type. All of those have intimate spatial, temporal and genetic relations formed by the Mesozoic tertonicmatic -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in cert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The magmatic and Cu-An metallogenic ager were predominately in Late Mesozoic (179-90 Ma), and in the period of 150-120 Ma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reached the Peak. The main geological Settings of Cu-An ore-forming Processes are: (1) continental margins, including the Peripheral depression of the continental Plate, (2) deep fault zones in the continental Plate,(3)continental rift belt. The magmatic activities were under the combined control of basement fault (s )and superficial fault (s ), and mostly formed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 basins. The regional Cu-An metallogenic zones occur along the deep fault zones in WNW - EW direction,such as the Tongling metallogenic subzone, or in NE-NNE direction, such as the Dexing metallogenic subzone. Most of Cu- An ore deposits are related to subvolcanic stocks consist of quartz diorite, granodiorite, quartz porphyry, andesite porphyry, trachyte porphyry and other rocks, which belong to the calc- alkaline series and the I - type granitoid. The spatial zoning of matals from the center to periphery of the stocks is: CU (Mo )→ Cu,Au→Cu, Ph, Zn,An →Ph, Zn, Ag →Ph, Ag. There is a typical venical metallic zoning (from surface to 3 000m in depth ) in Yinshan Cu-An-Ph-Zn-Ag ore deposit, northeastern Jianx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n ore deposit metallogenic series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Mesozoic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毛登锡铜矿区成矿火山──侵入杂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耀武 史裕先 王耀胜 《内蒙古地质》 1996年第Z1期26-35,共10页
毛登锡铜矿区出露的一套火山一侵入杂岩为中生代同源岩浆近同期多次喷发、侵入而形成的浅成一超浅成岩系,属燕山期区域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所形成,岩浆来源为硅铝质地壳的重熔。该杂岩在岩石化学特征上,具有富SiO2、K2O、和H... 毛登锡铜矿区出露的一套火山一侵入杂岩为中生代同源岩浆近同期多次喷发、侵入而形成的浅成一超浅成岩系,属燕山期区域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所形成,岩浆来源为硅铝质地壳的重熔。该杂岩在岩石化学特征上,具有富SiO2、K2O、和H2O-且K2O含量明显偏高而MgO偏低的特点,分异指数DI值一般大于90,属典型的S型亚碱性岩系。稀土元素以∑REE高、显著的负Eu异常、分馏强烈和低Sm/Nd值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含成矿元素W、Mo、Sn和矿化剂元素F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一侵入杂岩 地球化学研究 毛登地区
下载PDF
闽北东坑火山盆地白垩纪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成因与金成矿
15
作者 徐丽娟 徐夕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1-2399,共19页
火山岩和侵入岩是许多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和流体的重要来源。中生代时期华南陆块经历了强烈的岩浆—热液活动,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火山—侵入杂岩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笔者等选取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闽北政和县东... 火山岩和侵入岩是许多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和流体的重要来源。中生代时期华南陆块经历了强烈的岩浆—热液活动,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火山—侵入杂岩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笔者等选取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闽北政和县东坑火山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相学、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等方法,来探讨该火山盆地中火山岩和侵入岩的成因联系、岩浆演化过程以及它们与盆地内同时期金矿的关系。东坑火山盆地由多种岩性的火山岩和空间上与其密切共生的浅成侵入相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携带暗色微粒包体的花岗岩脉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东坑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均形成于白垩纪(101.0±0.9~97.3±1.2 Ma),其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较均一[n(^(87)Sr)/n(^(86)Sr)]_(i){=0.7085~0.7104;ε_(Nd)(t)=-8.83~-7.34},但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ε_(Hf)(t)=-14.0~3.3]。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为富碱、富钾的准铝—弱过铝质岩石,这些岩石具有连续线性变化的主量元素特征、右倾的稀土配分曲线、弱至中等的Eu负异常(Eu/Eu∗=0.19~0.83)、较高的氧逸度(lgfO_(2)=-17.44~-4.18)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的特征。综合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东坑火山盆地中的火山—侵入杂岩是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涌促使地壳源岩发生重新熔融并与之混合,不断演化,最终侵位于地壳浅表的产物。岩浆的源区组成、结晶分异和高氧逸度条件等共同造就了该盆地及周围同时期金的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坑火山盆地 火山—侵入杂岩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岩石成因
下载PDF
赣-杭带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成因:浅部地壳岩浆储库活化的产物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志国 陈璟元 +2 位作者 杨进辉 张吉衡 孙大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54,共18页
A型花岗岩是一类特殊的花岗岩,其独特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使其有别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钙碱性花岗岩。虽然前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A型花岗岩成因模型,但是它的成因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总结了赣-杭带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A型... A型花岗岩是一类特殊的花岗岩,其独特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使其有别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钙碱性花岗岩。虽然前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A型花岗岩成因模型,但是它的成因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总结了赣-杭带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A型花岗岩及相关花岗岩类岩石的数据(年代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试图通过建立火山岩与侵入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从而限定这些A型花岗岩的成因。对于硅质火山-侵入杂岩(例如相山火山-侵入杂岩),我们的研究表明硅质火山岩较硅质侵入岩具有更高的分异程度。硅质火山岩代表了从岩浆储库中抽离的高硅熔体,硅质侵入岩代表了岩浆储库中的残余堆晶。对于赣-杭带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及相关岩石,本文根据岩石结构,将其划分为斑状-似斑状花岗岩和等粒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的数据表明,两类花岗岩均由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与地幔来源基性岩浆混合所形成。而且二类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形成时代、相似的矿物组成及类似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连续的主微量元素变化趋势,这些特征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来自于同一岩浆储库,而它们岩石特征的差别是由岩浆储库内的晶体-熔体分异所主导。斑状-似斑状花岗岩以低SiO 2含量和Rb/Sr比值,高Sr、Ba含量和Eu/Eu*值为特征,代表残余的岩浆储库;等粒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并且具有极高的SiO 2含量和Rb/Sr比值,极低的Sr、Ba含量以及Eu/Eu*比值,表明它们是从岩浆储库中抽离至浅部地壳的高硅熔体。斑状-似斑状花岗岩中广泛发育暗色包体,而且等粒花岗岩中广泛发育晶洞构造,这些特征表明,幔源基性岩浆的注入和粒间熔体中挥发份的出溶作用导致先前存在的岩浆储库活化,使得高硅熔体抽离岩浆储库并向上迁移,到达地壳浅部后形成了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的等粒花岗岩,而残余堆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火山-侵入杂岩 岩浆储库 岩浆演化 华南
下载PDF
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继顺 何绍勋 肖禧砥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地处湖南省古丈县境内,江南古陆的西北缘,主要由超浅成的辉长-辉绿岩、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组成。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属碱性-钙碱性系列的板块内... 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地处湖南省古丈县境内,江南古陆的西北缘,主要由超浅成的辉长-辉绿岩、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组成。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万岩基性火山-侵入杂岩属碱性-钙碱性系列的板块内部(即大陆内部)火山作用的产物,形成于雪峰期大陆拉张伸展构造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岩 地球化学 伸展构造 火山岩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in Yanbei,Jiangxi Province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滋 沈渭洲 +1 位作者 刘昌实 熊小林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1期1367-1378,共12页
A detailed study of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on the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in Yanbei, Jiangxi Province is reported.All rocks of the complex have similar crystallization age,relatively high(^(87)Sr/ ^(88)Sr)_i and... A detailed study of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on the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in Yanbei, Jiangxi Province is reported.All rocks of the complex have similar crystallization age,relatively high(^(87)Sr/ ^(88)Sr)_i and δ^(18)O,high ^(207)Pb/^(204)Pb,lower ε_(Nd)and old Nd model age.They also possess high Rb/Sr and F/ Cl,weak Ce and intense Eu negative anomalies.These characteristic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 volcanic- intrusive complex is the product of the evolution of cognate magma,and the initial magma was form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Early-Middle 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 TRACE ELEMENT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Yanbei
原文传递
碱性长石中Al—Si分布的计算方法讨论——以江西相山及山东七宝山火山-侵入杂岩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1-606,共6页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率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及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1989)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线衍射资料作系...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率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及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1989)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线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本文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利用060峰、204峰的方法和利用113峰、060峰的方法)对相山及七宝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存在较大冷却速率变化梯度的碱性长石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态研究。对这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利用204峰及060峰求解碱性长石的Al—Si分布,所获结果与其所处地质情况不符,甚至出现矛盾;而用113峰及060峰获得的Al—Si分布与所处地质情况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长石 火山-侵入杂岩 杂岩 元素分布
下载PDF
扬子东南缘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以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春花 闫全人 +4 位作者 陈辉明 向忠金 张旭 张福神 宛胜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位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最西端,具有明显的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叠加特征,其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流纹英安岩和边缘相碎斑熔岩锆石LA-ICP-MS U...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位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最西端,具有明显的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叠加特征,其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流纹英安岩和边缘相碎斑熔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其岩石地球化学、地质构造特征,认为相山火山盆地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强烈转换时间为133.87±0.76 Ma至132.01±0.7 Ma之间,可代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强烈转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锆石LA-ICP-MS定年 构造体制转换 相山火山盆地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