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选β-CD包合荆芥、连翘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鹏 李佳佳 +3 位作者 魏艳婷 张华谭 王红芳 李春花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21期72-76,共5页
以β-环糊精为材料,筛选包合荆芥、连翘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包合。比较研磨、超声、搅拌三种包合方法对挥发油的包和效果,最终优选出最佳包合方法为研磨法其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6,加5倍量水,包合时间为60 m... 以β-环糊精为材料,筛选包合荆芥、连翘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包合。比较研磨、超声、搅拌三种包合方法对挥发油的包和效果,最终优选出最佳包合方法为研磨法其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6,加5倍量水,包合时间为60 min;经UV、TLC、DSC以及显微成像进行表征后分析结果均显示挥发油与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该工艺制备的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高,工艺简便、可靠,为羚羊感冒方开发及现代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挥发油 连翘挥发油 正交实验 Β-环糊精包合
下载PDF
桃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92
2
作者 张妍妍 韦建华 +3 位作者 卢澄生 何泽源 甘金月 冯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4-241,共8页
桃仁为我国传统常用活血类中药材,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贵州、湖北等省。以山东产质优。桃仁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类、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甾醇类、桃仁蛋白等成分,传统认为桃仁氰苷中的苦杏仁苷是其特征性成... 桃仁为我国传统常用活血类中药材,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贵州、湖北等省。以山东产质优。桃仁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类、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甾醇类、桃仁蛋白等成分,传统认为桃仁氰苷中的苦杏仁苷是其特征性成分。对桃仁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氰苷、黄酮、桃仁蛋白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桃仁进行挥发油、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甾醇类、桃仁蛋白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桃仁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挥发油 氰苷 黄酮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肉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36
3
作者 侯小涛 郝二伟 +10 位作者 秦健峰 韦金锐 焦杨 易湘茜 黄丽贞 谢金玲 罗花 张笮晦 林瑜 邓家刚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4,共15页
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2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 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2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肉桂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多酚类、二萜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肉桂进行挥发油、多酚类、黄烷醇类、二萜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多酚类、黄烷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肉桂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挥发油 多酚 黄酮 二萜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4
作者 何育佩 郝二伟 +4 位作者 谢金玲 韦玮 秦健峰 侯小涛 邓家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57-3968,共12页
紫苏为我国传统的解表药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脂肪酸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色素等成分。因其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传统上常用于风寒表证、脾胃气滞、呕吐、鱼蟹中毒等疾病的治疗。... 紫苏为我国传统的解表药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脂肪酸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色素等成分。因其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传统上常用于风寒表证、脾胃气滞、呕吐、鱼蟹中毒等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紫苏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止咳平喘、抑菌、解热、止痛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镇静、抗氧化、抗抑郁、降血压、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药理活性。对紫苏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紫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油 黄酮 止咳 抑菌 镇静 抗氧化 调节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当归挥发油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0
5
作者 杜俊蓉 白波 +2 位作者 余彦 汪程远 钱忠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400-1406,共7页
对当归挥发油提取、化学成分分析鉴定、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新进展做一综述.以当归挥发油为关键词检索了1994~2004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1997~2004年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数据库),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 对当归挥发油提取、化学成分分析鉴定、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新进展做一综述.以当归挥发油为关键词检索了1994~2004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1997~2004年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数据库),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比较了多种当归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方法.对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的多项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包括当归挥发油毒性、对子宫平滑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常见的当归挥发油提取方法有3种,不同提取方法下挥发油的收率不同.其化学成分复杂,研究者不断分离得到新的化学成分.当归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作用,能够抑制多种机制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当归挥发油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并且具有平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目前当归挥发油主要应用于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对当归挥发油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研究新进展
下载PDF
细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6
作者 吴昊 温晓茵 +3 位作者 颜鹏 沈水容 刘晓东 赖克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细辛是一味传统的解表药,其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类、甾体类、多糖类和挥发油(萜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等。因其具有发表散寒之功,传统上常用于痰饮咳喘、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病证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 细辛是一味传统的解表药,其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类、甾体类、多糖类和挥发油(萜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等。因其具有发表散寒之功,传统上常用于痰饮咳喘、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病证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镇痛、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抗菌、镇静、抗氧化、抗抑郁、降血压、抑制癌细胞等作用。目前,有关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成分,而关于其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化学成分类别划分比较笼统,化学成分在不同细辛药用部位及基原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太清楚,且毒性相对较小的细辛非挥发性成分药理研究较少。因此,笔者系统检索了细辛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提炼与分析,以期为细辛的进一步研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挥发油 非挥发性组分 药理作用 药效物质基础 抗炎 止咳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从柴胡中萃取挥发油及其皂甙的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葛发欢 李莹 +5 位作者 谢健鸣 李菁 马国俊 陈友鸿 林毅超 李笑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同时 ,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萃取压力为 2 0MPa ,温度 30℃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6 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0℃ ;萃取时间 4h ,CO2 流量为每1kg原料 10~ 2 0kg·h-1。柴胡皂甙的萃取压力是 30MPa ,温度 6 5℃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5 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3℃ ;萃取时间 3h ,CO2 流量为每 1kg原料 2 0~ 2 5kg·h-1。结论 :超临界CO2 提取挥发油比传统法优越 ,表现在收率大大提高 ,提取时间短等方面。挥发油由己醛等 2 2个化学成分组成。加入乙醇等夹带剂 ,并升高压力和温度 ,才能提出柴胡皂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柴胡 挥发油 皂甙
下载PDF
薇甘菊挥发油的化感潜力 被引量:92
8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2 位作者 孔垂华 赵辉 庞雄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300-1302,共3页
外来植物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Kunth .)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杂草 ,其挥发油对植物、真菌和细菌均具有生物活性 ,对植物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尤其显著 .随着薇甘菊挥发油浓度 (2 0 0、4 0 0、80 0、16 0 0mg·L-1)的增加 ,... 外来植物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Kunth .)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杂草 ,其挥发油对植物、真菌和细菌均具有生物活性 ,对植物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尤其显著 .随着薇甘菊挥发油浓度 (2 0 0、4 0 0、80 0、16 0 0mg·L-1)的增加 ,6种受试植物幼苗的生长随之明显减弱 .薇甘菊挥发油 (2 5 0 0 g·hm-2 )土壤处理 ,受试的 6种植物鲜重明显减少 ,出苗时间推迟 1~ 2d .薇甘菊挥发油在中等浓度 (40 0mg·L-1)时 ,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抑菌率为 5 3.38%;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抑菌率为2 8.6 6 %;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抑菌率为 18.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挥发油 化感潜力
下载PDF
三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6
9
作者 冯娅茹 张文婷 +6 位作者 李二文 刘雯雪 梅雪 罗隽 杨冉冉 马志强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804-4818,共15页
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为临床常用药材,近年来关注度一直较高。三棱中主要含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血栓、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从本草考证、化... 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为临床常用药材,近年来关注度一直较高。三棱中主要含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血栓、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3个方面对三棱近10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今后三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本草考证 挥发油 苯丙素类 黄酮类 抗血栓 抗炎镇痛活性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高良姜及其近缘植物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钱浩泉 李彩君 谢培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建立高良姜所含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以资鉴别高良姜的质量优劣。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建立高良姜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结果与结论 :道地药材高良姜及不同地区收集的市场商品具有相当稳定的、相似程度很高的指纹图... 目的 :建立高良姜所含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以资鉴别高良姜的质量优劣。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建立高良姜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结果与结论 :道地药材高良姜及不同地区收集的市场商品具有相当稳定的、相似程度很高的指纹图谱 ,与混淆品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5
11
作者 黄罗生 顾燕飞 李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5-1611,共7页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是一类与水不混溶,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来源不同,功效各异,在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及促进药物吸收等多方面都具有作用。近年来,...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是一类与水不混溶,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来源不同,功效各异,在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及促进药物吸收等多方面都具有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就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促吸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芳香性药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促吸收
原文传递
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80
12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2 位作者 孔垂华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
用GC/MS分析了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了 2 2个化合物 ,单萜和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是其主要成分 ,并研究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在 5~ 10 μl·株 -1的用量时 ,它们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猿叶... 用GC/MS分析了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了 2 2个化合物 ,单萜和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是其主要成分 ,并研究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在 5~ 10 μl·株 -1的用量时 ,它们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毒力 ,在 5 0 0、75 0、10 0 0mg·L-1浓度时 ,对萝卜蚜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5 0 .0 %、5 9.86 %和 6 2 .5 1% .然而 ,在 5 0 0mg·L-1浓度时 ,对萝卜蚜、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不同受试虫态却无熏蒸毒杀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挥发油 昆虫 生活活性
下载PDF
菊花解热、降压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74
13
作者 戴敏 刘青云 +1 位作者 李道中 刘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菊花解热、降压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大鼠肛温表测定体温、大鼠颈动脉插管法测定血压值。结果:菊花挥发油(0.8ml/Kg)灌胃给药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有明显降温效应;总黄酮(57mg/kg)静脉给药对大鼠血压值有显著降... 目的:探讨菊花解热、降压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大鼠肛温表测定体温、大鼠颈动脉插管法测定血压值。结果:菊花挥发油(0.8ml/Kg)灌胃给药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有明显降温效应;总黄酮(57mg/kg)静脉给药对大鼠血压值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菊花挥发油解热、总黄酮降压是其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挥发油 总黄酮 解热 降压
下载PDF
GC-MS法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魏刚 符红 +1 位作者 王淑英 李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 :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 (石牌、高要、海南藿香 ) ,组织培养广藿香 ,以及超临界提取广藿香、广藿香对照品共 2 1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 目的 :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 :采用GC 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 (石牌、高要、海南藿香 ) ,组织培养广藿香 ,以及超临界提取广藿香、广藿香对照品共 2 1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2 1个广藿香样品均含有 β 广藿香烯、β 榄香烯、顺式 石竹烯、反式 石竹烯、刺蕊草烯、α 愈创木烯、α 广藿香烯、δ 愈创木烯、未鉴定A、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等主要成分 ,以上 11种主成分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 80 %左右。石牌藿香与高要、海南藿香比 ,11个成分的相对含量 (除顺式 石竹烯、反式 石竹烯外 ) ,均有显著性差异 ;高要藿香与海南藿香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1个主要成分的出峰先后顺序及相对含量极具特征性 ,形成了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 (地貌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C法 广藿香挥发油 指纹特征图谱 广藿香醇 广藿香酮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传统功效与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5
作者 王雅琪 杨园珍 +2 位作者 伍振峰 熊耀坤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461,共7页
中药挥发油作为芳香中药的特色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作用于局部或全身以防治疾病。中药挥发油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大量医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复方中多有收载,是中药发挥药效的关键物质基础。目前,中药挥发油的研究仍处于探... 中药挥发油作为芳香中药的特色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作用于局部或全身以防治疾病。中药挥发油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大量医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复方中多有收载,是中药发挥药效的关键物质基础。目前,中药挥发油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中药挥发油传统治疗理念及应用方法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以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活性两方面对中药挥发油在中药材中的分布、传统应用方法、性质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中药挥发油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历史传承及现代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芳香中药 功效 传统应用方法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中药半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王锐 倪京满 马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57-459,共3页
本文采用自制“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用中药半夏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出65个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中一些得率高的物质具有活性,如茴香脑。
关键词 半夏 辉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 质谱法
下载PDF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植物、真菌和昆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9
17
作者 凌冰 张茂新 +2 位作者 孔垂华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44-746,共3页
飞机草挥发油对 5种植物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受抑制的大小排序为黑麦草 >白菜 >萝卜 >四季豆 >水稻 .中等浓度 (80 0mg·L-1)飞机草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 飞机草挥发油对 5种植物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受抑制的大小排序为黑麦草 >白菜 >萝卜 >四季豆 >水稻 .中等浓度 (80 0mg·L-1)飞机草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其抑菌率分别为 6 1.4 0 %、2 9.2 7%和 14 .4 4 % .10~ 2 0 μl·株 -1的飞机草挥发油对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有显著的驱避产卵作用 .经GC/MS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萜类化合物 ,如反式 石竹烯 (16 .5 8% )、δ 杜松烯 (15 .85 % )、α 可巴烯 (11.5 8% )、氧化石竹烯 (9.6 3% )、大根香叶烯 (4 .96 % )和α 艹律 草烯 (4 .32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挥发油 化学组成 植物 真菌 昆虫 生长
下载PDF
独活挥发油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范莉 李林 何慧凤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独活挥发油的抗炎、镇痛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独活挥发油高、低剂量可显著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 目的观察独活挥发油的抗炎、镇痛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独活挥发油高、低剂量可显著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独活挥发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可达76.8%;独活挥发油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独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挥发油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五批国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9
19
作者 梅文莉 曾艳波 +1 位作者 刘俊 戴好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五批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五批沉香样品所提挥发油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首次报道从国产沉香挥发油中发现了苍术醇、圆柚酮、缬草烯酸...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五批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五批沉香样品所提挥发油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首次报道从国产沉香挥发油中发现了苍术醇、圆柚酮、缬草烯酸、velleral、愈创醇、γ-古芸烯、γ-蛇床烯、绿花白千层醇、异香橙烯环氧化物、朱栾倍半萜和α-木香醇等倍半萜成分,以及2,4-二叔丁基苯酚、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苯基丙酸、1-苄氧基-8-萘酚、茴香基丙酮等芳香族成分。比较了五批国产沉香样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异同,建议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作为评价沉香质量的一个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沉香 挥发油 GC—MS 倍半萜 芳香族化合物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原永芳 周践 +1 位作者 郑晓梅 李玲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选择川芎中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并与工业上川芎的水蒸汽蒸馏制备方法作比较,以提高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方法: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中药川芎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摸索出... 目的:选择川芎中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并与工业上川芎的水蒸汽蒸馏制备方法作比较,以提高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率。方法: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中药川芎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摸索出川芎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4.5MPa,温度60℃,改性剂乙醇0.3ml,静态萃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量10ml,以水作为吸收。结论: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该法具有耗时少,提取完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川芎 挥发油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