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倍吟 魏程科 李应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硝基-L-精氨酸灌胃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各给药组给予相...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硝基-L-精氨酸灌胃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8周。采用无创血压检测系统检测给药前后大鼠尾动脉收缩压;ELISA检测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组织CRP 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收缩压、ET-1、VCAM-1、CRP水平及其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ET-1、VCAM-1、CRP水平及其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当归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炎症反应起到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高血压 炎症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人结肠癌LOVO细胞自噬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丽娟 罗建云 +3 位作者 宋润泽 王丽娟 张安平 臧凯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VOAS)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OAS(6.25,12.5,25,50和100μg·mL^(-1))作用于人结肠癌LOVO细胞48 h,CCK8比色法检测VOAS对LOV...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VOAS)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VOAS(6.25,12.5,25,50和100μg·mL^(-1))作用于人结肠癌LOVO细胞48 h,CCK8比色法检测VOAS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将VOAS 50μg·mL^(-1)作用于LOVO细胞,AO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Western blotting观察VOAS对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Atg5及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6.25~100μg·mL^(-1)的VOAS能够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50μg·mL^(-1)的VOAS能够促进LOVO细胞的自噬,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Beclin-1及Atg5的表达,同时下调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论VOAS能够促进人结肠癌LOVO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LOVO细胞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当归挥发油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月盈 邓翠莉 +4 位作者 张力升 罗晶 张韧 刘娜 刁远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7-1128,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adix,VOASR)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VOASR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adix,VOASR)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VOASR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百分含量排前5位的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VOASR 5个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收集VaD疾病相关靶点。对VOASR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与VaD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二者共同靶点即为VOASR干预VaD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分析判断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的Bioconductor软件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VOASR干预VaD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5个主要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进一步筛选出VOASR治疗VaD的核心靶点。(2)体内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OASR组(105 mg·kg^(-1)),每组6只。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UCCAO)构建VaD小鼠模型;术后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持续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VaD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多巴胺受体D2(DRD2)、单胺氧化酶A(MAO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VOASR中相对百分含量排前5位的核心化学成分分别为(E)-Ligustilide(E-藁本内酯)、Z-Butylidenephthalide(Z-正丁烯基苯酞)、Senkyunolide H(洋川芎内酯H)、Spathulenol(桉油烯醇)、3-Butylphthalide[3-丁基-1(3H)-异苯并呋喃酮],占总含量的97.32%。共筛选得到VOASR中5个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92个,VaD疾病相关靶点1181个,得到共同靶点(交集靶点)31个。分析得到VOASR治疗VaD的关键靶点包括VEGFA、PTGS2、ICAM1、VCAM1、F2、FG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血管性痴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E-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H 多巴胺受体D2 单胺氧化酶A 小鼠
原文传递
当归挥发油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娣 张微 +1 位作者 张佳思 叶红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386-2390,2396,共6页
目的分析当归挥发油对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HCT116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人CRC HCT116细胞按照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 4个当归挥发油浓度分为对照组、当归挥发油25μg/ml组、50μg/ml组、100μg... 目的分析当归挥发油对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HCT116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人CRC HCT116细胞按照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 4个当归挥发油浓度分为对照组、当归挥发油25μg/ml组、50μg/ml组、100μg/ml组。MTT、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RC HCT116细胞凋亡率;Western bol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Recombinant 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变化情况。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当归挥发油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当归挥发油剂量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细胞增殖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HCT116细胞增殖率随当归挥发油剂量的上升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细胞迁移、侵袭个数明显高于当归挥发油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凋亡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当归挥发油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ol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各组HCT116细胞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挥发油能够显著抑制人CRC 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同时能够提高细胞凋亡率,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参与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