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清香型汾酒挥发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波 张鑫 +4 位作者 王凤仙 高晓娟 樊杉杉 陈双 徐岩 《酿酒科技》 2021年第10期86-94,共9页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中挥发性组分的解析对于明晰清香型汾酒的风味特征和健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联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及正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清香型汾酒中挥...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中挥发性组分的解析对于明晰清香型汾酒的风味特征和健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联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及正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清香型汾酒中挥发性组分种类特征进行了系统解析。基于多级鉴定策略和白酒挥发性数据库比对分析,在典型清香型汾酒样品中鉴定出挥发性组分1224种,表明了清香型汾酒中挥发性组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一步通过多种检索比对方式在清香型汾酒中确认出具有潜在香气活性的香气化合物358种和潜在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化合物241种。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清香型汾酒风味特征和健康特征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汾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组分 香气化合物 生物活性组分
下载PDF
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叶昆 缪恩铭 +5 位作者 耿永勤 魏玉玲 徐济仓 李雪梅 丁中涛 周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7-552,共6页
为了研究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行为,采用在线有氧热裂解-冷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模拟卷烟燃吸状态对灵香草浸膏进行了热裂解分析,并对灵香草浸膏热裂解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产物中共鉴定出64种... 为了研究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行为,采用在线有氧热裂解-冷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模拟卷烟燃吸状态对灵香草浸膏进行了热裂解分析,并对灵香草浸膏热裂解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产物中共鉴定出64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8.27%,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灵香草浸膏热裂解后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多于裂解前(45个),说明灵香草浸膏经热裂解生成了新的化合物。热裂解前后共有的化合物有20个,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新植二烯、5-(羟甲基)-2-呋喃甲醛、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等化合物。在线有氧裂解模式更接近烟用添加剂样品的真实裂解状态,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冷阱捕集 挥发性成分 灵香草 热裂解
下载PDF
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在酱油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谭丽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1-206,共6页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世界植物蛋白调味液共17个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进行比较。发现酿造酱油特征组分以醇类、醛类、酸类为主,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组分以醛类、...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世界植物蛋白调味液共17个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进行比较。发现酿造酱油特征组分以醇类、醛类、酸类为主,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组分以醛类、酚类、杂环化合物为主,而配制酱油挥发性成分则兼有前两者的特征组分。以17个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区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识别模型,为建立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鉴别技术打下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挥发性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4种枸橼类柑橘果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文彬 岳建强 +5 位作者 张碧蓉 闫素云 段敏仙 史文斌 罗心平 周先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81,共16页
【目的】系统比较4种枸橼类柑橘果皮挥发性成分并筛选差异特征挥发性成分,对利用枸橼类柑橘种质资源及促进柑橘精油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云柠1号柠檬、红柠檬、香水柠檬和香... 【目的】系统比较4种枸橼类柑橘果皮挥发性成分并筛选差异特征挥发性成分,对利用枸橼类柑橘种质资源及促进柑橘精油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云柠1号柠檬、红柠檬、香水柠檬和香橼果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在云柠1号柠檬、红柠檬、香水柠檬和香橼果皮中共检测出85种挥发性成分,依次检测出72种、57种、58种、58种;从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看,云柠1号柠檬>香水柠檬>红柠檬>香橼。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将4种枸橼类柑橘品种有效区分;以VIP≥1,p<0.05为基准,筛选得到12种差异特征挥发性成分,其中云柠1号柠檬果皮中γ-松油烯、β-桧烯、柠檬醛、β-蒎烯、α-蒎烯、橙花醛的含量显著积累;红柠檬果皮中(Z)-α-佛手柑油烯、α-金合欢烯的含量显著积累,其中α-金合欢烯是红柠檬果皮中所特有的;香水柠檬果皮中D-柠檬烯、香茅醛含量显著积累;香橼果皮中香叶醇、紫苏醛含量显著积累。【结论】不同枸橼类柑橘果皮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其中D-柠檬烯、γ-松油烯、β-桧烯、香茅醛、柠檬醛、香叶醇、(Z)-α-佛手柑油烯、β-蒎烯、α-蒎烯、α-合金欢烯、紫苏醛、橙花醛可作为这4种枸橼类柑橘果皮的差异特征挥发性成分。云柠1号柠檬和香水柠檬香气成分丰富,可作为优异的柑橘香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 果皮 GC-MS 挥发性成分 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产地香叶油中挥发性成分的GC-TOF/MS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杨斌 李智宇 +7 位作者 陈启迪 刘剑 朱瑞芝 冒德寿 候静林 曲荣芬 刘强 王凯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6,共5页
为探讨不同产地香叶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挥发性成分定性,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比对,从法国、广西和云南3个产地的香叶油中分别鉴定出91、71和63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24%、99.35%... 为探讨不同产地香叶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挥发性成分定性,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比对,从法国、广西和云南3个产地的香叶油中分别鉴定出91、71和63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24%、99.35%和98.15%。不同产地香叶油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者共有成分46个,且主要的共有成分为香茅醇、甲酸香茅酯、香叶醇、甲酸香叶酯、芳樟醇、玫瑰醚等化合物。通过保留指数来鉴定香叶油中挥发性成分,提高化合物定性的准确性。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香叶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油 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中部烟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越立 栾新博 +9 位作者 陈泽鹏 王天龙 罗静 陈东豪 张曙 彭依怡 李丽 黄观荣 颜健 黎平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烟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不同成熟度烟叶为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不同成熟度的烟...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烟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不同成熟度烟叶为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不同成熟度的烟叶明显分为3簇。发现未熟烟叶中的γ-谷甾醇和香叶基香叶醇的含量显著高于欠熟烟叶和成熟烟叶,随成熟度呈下降趋势;成熟烟叶中的圆柚酮、烟碱、香酸、氢化肉桂酸、木香醇、麦斯明、间甲基苯甲酸和2-丁基萘的含量显著高于未熟烟叶和欠熟烟叶,随成熟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本研究为烟叶充分利用及提高卷烟工艺技术水平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烟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光照对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石文婷 伍贤进 +2 位作者 王玺 卢红梅 梁逸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光照生长条件的鱼腥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相似度评价以探究不同光照挥发油成分的异同。直观推导...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光照生长条件的鱼腥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与相似度评价以探究不同光照挥发油成分的异同。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HELP)分辨重叠色谱峰,NIST标准质谱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t-检验比较不同光照组成分含量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3种光照下的鱼腥草挥发油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共有化合物26种。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减少,非萜类含量增多,倍半萜类变化不大。癸酰乙醛和甲基正壬酮在全光照组的含量明显低于遮光组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遮光有利于鱼腥草挥发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鱼腥草药材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与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光照 鱼腥草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GC-MS法检测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聪 刘守金 +1 位作者 杨柳 胡江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细茎石斛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细茎石斛花茶质控标准以及与其他石斛花区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回流法从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细茎石斛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细茎石斛花茶质控标准以及与其他石斛花区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回流法从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了91个色谱峰,鉴定出72个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二十一烷(38.957%)、二十三烷(13.558%)、二十二烷(5.245%)、2-十七烷酮(2.072%)等。云南产细茎石斛花的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烷烃、烯烃、醇、酮、酸、酯、酚等,其中长链烷烃含量最多,该研究为对云南产细茎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茎石斛 石斛花茶 挥发性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HS-SPME-GC-MS法分析鉴定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晶玲 江汉美 曹晨阳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2-537,共6页
目的对九里香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九里香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九里香根、茎、叶中共鉴定出7... 目的对九里香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九里香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九里香根、茎、叶中共鉴定出7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有8种,根、茎、叶含有的特有成分分别为23、27和32种。结论HS-SPME-GC-MS法适用于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经鉴定,部分挥发性成分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研究结果为后续九里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香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带阱顶空-气质联用法分析福建特色茶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惠贞 梁晖 +5 位作者 刘秀彩 刘泽春 余玉梅 张建平 谢卫 张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63,共5页
为提高干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检测的方法灵敏度,建立带阱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优化带阱顶空仪检测参数,对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岩茶(肉桂)福建特色茶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优化后的带阱顶空最佳... 为提高干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检测的方法灵敏度,建立带阱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优化带阱顶空仪检测参数,对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岩茶(肉桂)福建特色茶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优化后的带阱顶空最佳平衡温度为100℃,带阱顶空平衡时间为30 min。3种干茶样品中检出醛类、酮类、酯类、醇类、杂环类、碳氢化合物共6类41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醛类、酯类、醇类3大类占总量的80%以上;3种干茶中各类挥发香味成分检出含量规律有所差别,其香味成分的种类及释放量不仅与茶叶品种有关,很大程度上也受加工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阱顶空 气质联用仪 福建特色茶叶 挥发性香味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