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克氏针定位经皮内镜内侧椎间孔椎间盘切除
1
作者 刘欢 丁其瑞 +3 位作者 葛运如 孙鹏 王守国 费昊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锚定定位经皮内镜内侧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本院脊柱... [目的]探讨克氏针锚定定位经皮内镜内侧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应用可视化环锯行PEMFD治疗的93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48例采用克氏针锚定定位结合可视化环锯PEMFD,另外45例行常规可视化环锯PEMF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锚定组在手术时间[(44.9±3.2)min vs(54.3±3.3)min,P<0.001]和透视次数[(3.4±1.1)次vs(7.0±1.4)次,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4±5.0)个月,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分级,两组间临床结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6%vs 88.9%,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椎管面积较术前均显著增大(P<0.05),而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间上述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椎间盘的Pfirrmann评级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Pfirrmann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路内镜技术治疗LDH术中采用克氏针锚定定位椎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可显著提升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锚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 可视化环锯
原文传递
可视化环锯在椎间孔镜侧路关节突成形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杰 刁文博 +4 位作者 李益明 孙中仪 林浩 汪海滨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242-2246,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组(...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组(直视组) 31例,透视引导下逐级环锯关节突成形组(透视组) 30例。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及透视次数,以及临床的影像评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透视下引导环锯组有2例患者伤及行走神经根,致一过性感觉障碍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直视组通道建立时间显著短于透视组[(34.13±5.32) min vs (44.43±6.14) min,P<0.05],直视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透视组[(3.23±0.81)次vs (9.80±1.19)次,P<0.05]。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均未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两组患者VAS、ODI及JOA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直视组和透视组患者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0%vs 86.67%,P>0.05)。影像测量方面,两组患者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角较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无显著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可显著提升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PETD) 关节突成形 可视化环锯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可视环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扬 孔鹏 +4 位作者 魏传付 汲长蛟 何建刚 高成 张建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1-97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可视环锯与骨钻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行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PETD)治疗的8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可视环锯与骨钻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行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PETD)治疗的8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42例应用可视环锯,45例应用骨钻。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环锯组在透视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显著低于骨钻组(P<0.05);环锯组骨去除量、出血量显著高于骨钻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镜下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和OD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相同随访点VAS和ODI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价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环锯组术后椎间孔面积显著高于骨钻组(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随访未见病椎不稳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可视环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及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 可视环锯
原文传递
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成国 杨勇 +4 位作者 孙宜保 常晓盼 代耀军 陈爽 卢中道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评价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年—2021年7月腰椎间盘脱出症在本科接受经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可视环... [目的]评价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年—2021年7月腰椎间盘脱出症在本科接受经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可视环锯椎间孔成形(可视组),28例采用不可视环锯(不可视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可视组在手术时间[(63.2±5.3)min vs(75.8±7.4)min,P<0.001]、术中失血量[(51.8±3.4)ml vs(59.2±4.9)ml,P<0.001]、术中透视次数[(4.2±0.6)次vs(10.5±1.2)次,P<0.001]均显著优于不可视组,但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7.4±6.5)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值均显著减少(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椎管占位率显著减小(P<0.05),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Cobb角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观察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椎间孔成形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视环锯实现按需靶向成形,具有减少X线透视次数,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穿刺成形出血量、减低患者术中疼痛感,提升患者术中体验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脱出症 可视环锯 靶向椎间孔成形 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原文传递
可视化环锯椎板间开窗内镜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海涛 韩大鹏 +5 位作者 张洪涛 魏帅帅 马宗雷 周大鹏 宫子阳 关家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椎板间开窗CT定位内镜椎间盘切除术(CT guided endoscopic discectomy, CTE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入路CTE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椎板间开窗CT定位内镜椎间盘切除术(CT guided endoscopic discectomy, CTE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入路CTE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直接穿刺突破黄韧带,30例采用可视化环锯椎板间开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采用VAS、ODI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CT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的椎管面积和突出物侵占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直接穿刺组有3例(10.00%)发生硬膜囊损伤,而可视环锯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损伤。可视化环锯组CT扫描次数和术中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直接穿刺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47个月,术后两组的VAS、ODI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减少(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可视环锯组为93.33%,直接穿刺为90.00%。影像方面,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椎管面积均显著增大,而突出物占比明显缩小(P<0.05)。[结论]可视化环锯椎板间开窗CTE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能减少术中CT扫描次数、减轻术中疼痛,扩大了后路椎板间入路CTED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CT定位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CTED) 椎板间入路 可视化环锯
原文传递
Endo-LOVE技术中应用可视环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凯 陈红梅 +1 位作者 崔洪鹏 丁宇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Endo-LOVE)中采用可视环锯行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采用Endo-LOVE手术方式治疗的6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均应用可视环锯进行椎管... 目的 探讨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Endo-LOVE)中采用可视环锯行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采用Endo-LOVE手术方式治疗的6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均应用可视环锯进行椎管扩大成形。统计平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间点,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Oswestry指数(ODI)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使用改良MacNab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Endo-LOVE术式中应用可视环锯的技术优势。结果 6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6.9±12.4) min,术中出血量(10.7±6.1) mL,术中透视次数(3.1±1.2)次,平均住院日(6.4±1.0) d,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1 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及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62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 可视环锯在Endo-LOVE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压范围广,可视化操作,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满意,可在脊柱内镜手术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 可视环锯 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
下载PDF
可视化环锯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杨磊 陈锋 +1 位作者 吴晓飞 刘宁 《中医正骨》 2024年第8期35-4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可视化环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 目的:系统评价可视化环锯辅助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比较可视化环锯和传统环锯辅助PETD治疗LDH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2项、回顾性临床研究8项;共涉及756例患者,其中可视化环锯组377例、传统环锯组3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环锯组相比,可视化环锯组手术时间更短[MD=-10.40,95%CI(-12.08,-8.71),P=0.000]、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更少[MD=-6.67,95%CI(-6.94,-6.40),P=0.000;MD=-2.22,95%CI(-3.56,-0.89),P=0.001]、腿部疼痛缓解更明显[MD=-0.28,95%CI(-0.43,0.14),P=0.000]。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相较于传统环锯辅助PETD,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PETD治疗LDH,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减轻腿部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检查 可视化环锯 专题Meta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与开放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8
作者 汤玮 丁兆利 +2 位作者 潘伟 韩庆龙 周东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比较Endo-Surgi Plus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and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开放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Endo-Surgi Plus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and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开放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内镜组(31例),开放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21.0)min vs(178.4±22.9)min,P<0.001]、术中出血量[(7.1±3.6)ml vs(220.0±140.9)ml,P<0.001]、术后下地时间[(1.5±0.4)d vs(6.4±1.8)d,P<0.001]、住院时间[(3.0±1.2)d vs(9.4±3.1)d,P<0.001]均显著少于开放组。随时间推移,两组腰痛、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MacNab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硬膜囊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ULBD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安全、微创、康复快等优点,且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短期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urgi Plus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Endo-ULBD) 腰椎管狭窄症 可视化环锯
原文传递
可视环锯在经椎间孔镜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偲茂 熊小明 +5 位作者 万趸 邓轩赓 石华刚 顾韬 侯伟 孙育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镜外环锯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58例患者接受经椎间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9例采用可视环锯技术,29例采用常规TESSYS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可视镜外环锯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58例患者接受经椎间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9例采用可视环锯技术,29例采用常规TESSYS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内脏损伤。术中二次椎间孔成形,可视组4例(13.79%),常规组12例(4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事件比较,可视组有2例髓核残留,常规组有4例神经损伤,1例骨块残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组手术时间、关节突成形时间及透视次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4.56±5.62)个月,可视组和常规组分别有2例和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依据MacNab疗效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可视组为89.66%,常规组为86.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镜外环锯在经椎间孔内镜术中应用具有简化操作、减少射线暴露、提高椎间孔成形准确性的优点,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手段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摘除 椎间孔成形 可视镜外环锯
原文传递
可视化环锯减压在老年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全脊柱内镜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晋辉 许龙 +9 位作者 王振飞 夏梦娇 黄森 雷雁 何博 席健伟 董明会 陈涛 马超 刘光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7期673-677,共5页
目的评价可视化环锯减压在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1-10诊治的15例单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在全脊柱内镜下用可视化环锯环钻进行椎板开窗减压,其... 目的评价可视化环锯减压在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1-10诊治的15例单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在全脊柱内镜下用可视化环锯环钻进行椎板开窗减压,其他步骤包括穿刺定位、建立工作套管和神经腹侧减压操作按照常规技术完成。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NDI指数、JOA评分、影像学参数。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3个月。术后颈椎CT与MRI显示手术节段颈椎管减压充分,脊髓及神经根未受压。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结果:优12例,良2例,可1例。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NDI指数、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上述观察指标较术后第3天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体间角度位移、椎体间水平位移、节段角度、颈椎曲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颈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时,术中使用可视化环锯减压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特别是对于患有骨质疏松且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骨质疏松 脊柱内镜 可视化环锯 老年
原文传递
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辛大森 程才 +2 位作者 孙洪江 高书明 王路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7-101,109,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46例行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患者的资料,男25例,女21例;年龄72~85岁,平均(77.5... 目的探讨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46例行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患者的资料,男25例,女21例;年龄72~85岁,平均(77.5±2.6)岁。责任节段L_(4~5)35例、L_(5)S_(1)11例。使用脊柱内镜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镜外环锯行椎间孔扩大再造成形,使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背侧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孔内增生韧带。对伴随腰椎间盘明显突出者,术中摘除突出髓核,使狭窄的椎间孔充分扩大成形。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信息。完善术后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评估腰椎稳定性,腰椎正位X线片评估腰椎侧凸变化,腰椎CT观察椎间孔减压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疼痛程度。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腰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术后1年按照腰椎MacNab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22.38±4.64)mL,手术时间(52.95±4.98)min,术后住院时间(3.00±0.45)d。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腰椎CT显示椎间孔区减压充分;术后复查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复查腰椎正位X线片显示侧凸较术前无进展。4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32±2.55)个月。按MacNab标准,优39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91.30%。术后1、6、12个月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可视环锯 退变性腰椎侧凸 椎间孔狭窄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治疗高髂嵴人群腰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王照卿 韦宝堂 +4 位作者 韩琦 韦善华 龙振江 陈颖颖 韦永安 《微创医学》 2023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治疗高髂脊人群腰5/骶1(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L5/S1椎间盘切除的100例患者,按是否存在高髂嵴把患者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治疗高髂脊人群腰5/骶1(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L5/S1椎间盘切除的100例患者,按是否存在高髂嵴把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腿痛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而观察组上述各时点的VAS评分、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vs.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环锯椎间孔成形术可有效而安全地应用于经皮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L5/S1椎间盘切除,但高髂嵴可导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增加,仍为影响手术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可视化环锯 椎间孔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