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0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进展和挑战 被引量:12
1
作者 殷志斌 黄文洁 +1 位作者 伍欣宙 晏石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51,共20页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即整合质谱成像和代谢组学技术,对动/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内/外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和差异性空间分布进行精准测定。质谱成像技术因其具有无标记、非特异、高灵敏度、高化学覆盖、元素/分子同时检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即整合质谱成像和代谢组学技术,对动/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内/外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和差异性空间分布进行精准测定。质谱成像技术因其具有无标记、非特异、高灵敏度、高化学覆盖、元素/分子同时检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组织中各类代谢物、多肽和蛋白的时空分布研究。首先介绍了代谢组学和质谱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重点综述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在动物组织、植物组织和单细胞水平上的前沿应用。最后展望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的现有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是继代谢组学之后又一门新兴的分子成像组学技术,能够无标记、可视化检测动物组织中外源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植物组织中多种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途径和积累规律。该技术将推动靶向药物发现、病理机制解析和动植物生长发育密切关联的空间代谢网络调控等前沿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 代谢组学 空间分辨 可视化检测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微纳粉尘运动行为与微弱放电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薛乃凡 李庆民 +2 位作者 刘智鹏 常亚楠 梁瑞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380-3392,共13页
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S/GIL)装备在生产、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米-纳米尺度的粉尘,这种微尺度粉尘不易被检测到,其荷电运动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晰,带来的安全隐患隐蔽性强。该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S/GIL)装备在生产、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米-纳米尺度的粉尘,这种微尺度粉尘不易被检测到,其荷电运动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晰,带来的安全隐患隐蔽性强。该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粉尘的荷电运动行为与表征、粉尘浓度检测、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粉尘诱发微弱放电机制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微纳粉尘研究有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以及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针对微纳粉尘的随机荷电机制与时空动力学行为特性研究,在测量基础上须突破微纳粉尘的快速识别方法和空间浓度的有效检测技术,其中,微纳粉尘运动行为的可视化探测技术是发展方向。针对荷电微纳粉尘诱导微弱放电的物理机制,需利用放电光谱学特征,发展基于飞秒激光和太赫兹波技术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为处理GIS/GIL内微纳粉尘引发的绝缘缺陷与放电现象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纳米粉尘 随机荷电机制 时空动力学行为 可视化探测 微弱放电
下载PDF
基于磁异常信号的油田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龚大利 张嵩 +1 位作者 李辉 刘得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6,131,共5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准确检测输油、输气、输水管线及光缆、电缆的分布、走向及埋藏深度,提出基于磁异常信号的地下管线探测系统:首先,根据磁异常信号探测原理,建立地球磁场模型,进行管线探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其次,通过改变扫描时间...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准确检测输油、输气、输水管线及光缆、电缆的分布、走向及埋藏深度,提出基于磁异常信号的地下管线探测系统:首先,根据磁异常信号探测原理,建立地球磁场模型,进行管线探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其次,通过改变扫描时间间隔和探测方向,利用管线探测系统探测地下管线并分析探测结果;最后,分析地球磁场探测数据成像结果,验证管线探测系统对地下可疑物探测的有效性.现场结果表明,管线探测系统对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可达94.5%以上,具有探测精度高以及实时可视化探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信号 油田地下管线 管线探测系统 可视化探测 地球磁场模型
下载PDF
十二种食源性致病菌可见光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黎昊雁 章国祥 《检验检疫科学》 2009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利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技术,针对12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诊断方法。[方法]设计靶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的通用引物,反向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设计在两对引物之间的可变区,5’端标记氨基基... [目的]利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技术,针对12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诊断方法。[方法]设计靶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的通用引物,反向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设计在两对引物之间的可变区,5’端标记氨基基团。将探针点样于固相载体制备基因芯片,优化PCR反应体系后,PCR产物与芯片点制探针区域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化学显色直接观察结果,并评价反应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指标。收集临床样本28例,同时制备双盲模拟污染样本10例,对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结果]:本试验所建立的基因芯片方法可同时检测志贺菌、耶尔森氏菌、沙门菌、腊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氏菌、布鲁氏菌、变形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12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针对纯培养食源性致病菌反应体系的灵敏度为103cfu/mL,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为104cfu/mL;重复性好;采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方法检测28例临床样本,26例与常规培养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达到92.9%;双盲模拟样本的检测符合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基因芯片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模拟空间相关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
5
作者 尔天漪 蓝钰 +4 位作者 刘倍沁 王舒钥 赵亚丽 杨成佳 马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产生的影响。通过膜嵌入型荧光染料分子对外泌体进行活细胞荧光标记,以荧光强度为指标对条件培养基中的外泌体释放规律进行可视化监测。探究不同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对外泌体的数量和粒径的影响。结果首先,本实验证实模拟空间环境下受损胶质细胞释放的胞外囊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元,而外泌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确定神经系统外泌体可视化检测方案与传统外泌体验证方案的结论一致;其次,本实验建立了可用于半定量分析的外泌体数量和粒径经验曲线,为细胞培养基中外泌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本实验明确了培养基样本的最佳保存条件,为航天飞行后培养基样本的地基/天基在线分析奠定了基础。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实现外泌体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并用于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神经胶质细胞 外泌体 荧光探针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Integration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goaf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周全 黄俊杰 +2 位作者 罗贞焱 汪伟 秦亚光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985-1994,共10页
An integr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goaf was developed. It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such as laser scann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goaf, clo... An integr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goaf was developed. It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such as laser scann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goaf, cloud data de-noising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display and ope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model editing, profile generation, calculation of goaf volume and roof area, Boolean calculation among models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third party soft ware. Concerning this system with a concise interface, plentiful data input/output interfaces, it is featured with high integrat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s of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practice, in addition to being well-adapted, this system is favorably reliable and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F laser scanning visualiz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1 Introduction The goaf formed through underground min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ain disaster sources threatening mine safety production [1 2].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goaf detection and accurate acquisition of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the spatial position as well as the actual boundary and volume are important basis to analyze predict and control disasters caused by goaf. In recent years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effectively applied in goaf detection [3 4]. Large quantities of point cloud data that are acquired for goaf by mea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system are processed relying on relevant engineering software to generat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goaf. Then a general modeling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strument are introduced to perform subsequent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5 6]. Moreover related development is also carried out in fields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hazardous goaf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unstable failures in goaf extraction boundary acquisition in stope visualized computation of damage index aided design for pillar recovery and three-dimensional detection
下载PDF
用于高灵敏可视化检测松材线虫的闭管等温扩增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马雪萍 成思佳 +3 位作者 武海萍 宋沁馨 邹秉杰 周国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14,共8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的松材线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针对松材线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 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的松材线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针对松材线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管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SYBR Green I荧光显色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检测到低至10拷贝/管的松材线虫核酸片段,可对单条线虫进行检测,并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区分检测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由于整个反应恒温进行,无需热循环仪;闭管检测极大地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0 min,为松材线虫的现场快速筛检提供了一种简便、高灵敏、高特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闭管反应 高灵敏度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纤维素纸基比色传感器的制备及可视化检测Mn^(2+)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昆 侯正浩 +3 位作者 马志春 安盼 王丽欣 张绍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08-2315,共8页
利用天然纤维素(如商业滤纸)作为支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纸基比色传感器。首先通过表面溶胶-凝胶技术在纤维素滤纸表面沉积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及重金属离子络合指示剂4-(2-吡啶偶... 利用天然纤维素(如商业滤纸)作为支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纸基比色传感器。首先通过表面溶胶-凝胶技术在纤维素滤纸表面沉积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及重金属离子络合指示剂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钠盐(PAR-Na)交替组装到二氧化硅改性的纤维素滤纸上。所制得的纸基比色传感器用于Mn^(2+)的可视化比色检测,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当传感器识别Mn^(2+)后,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肉眼检测限为0.01 ppm。当加入1,10-邻菲咯啉和SCN^(-)作掩蔽剂时,传感器可选择性识别Mn^(2+)。此外,该纸基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滤纸 表面溶胶-凝胶 静电吸附 比色传感器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可视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娜 刘金霞 +1 位作者 李东 孙殿兴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 建立利用煮沸血清可视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方法. 方法 根据GenBank上提交的HBV的S基因序列比对后的相对保守区设计特异LAMP引物,分别用试剂盒法和煮沸法提取样本DNA.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检... 目的 建立利用煮沸血清可视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方法. 方法 根据GenBank上提交的HBV的S基因序列比对后的相对保守区设计特异LAMP引物,分别用试剂盒法和煮沸法提取样本DNA.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检测HBV标准毒株和临床样本来评价LAMP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将实验结果和PCR进行比较.同时,对LAMP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检测.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 结果 建立了最适LAMP反应条件,LAMP特异性高,没有产生非特异性扩增.无论使用哪种核酸提取方法,LAMP灵敏度均为10拷贝/管.染料羟基萘芬兰(HNB)的灵敏度和电泳检测、SYBR Green Ⅰ效果相当,而不似染料SYBR Green Ⅰ容易造成气溶胶污染.另外,以荧光定量PCR (FQ-PCR)为金标准,煮沸法的LAMP和FQ-PCR具有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2,P>0.05).然而,煮沸法的PCR和FQ-PCR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86,P<0.05). 结论 LAMP在检测HBV感染中有优于PCR的特点,利用LAMP技术有利于在现场或基层医院检测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环介导等温扩增 羟基萘酚蓝 可视化检测
原文传递
水产品中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0
作者 魏梦泽 韩姣姣 +6 位作者 芦晨阳 周君 陈炯 曲凌云 樊景凤 陈刚 苏秀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98,共8页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在低温储存的水产品中仍能存活并繁殖,是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和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在低温储存的水产品中仍能存活并繁殖,是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和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与可视化检测手段结合,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60min)和最适的Mg^2+(2.5mmol/L)添加量,建立了快速、高效、灵敏的RT-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检测表明: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5.4copies/反应,比PCR检测方法高200倍。该方法结合SYBR-GreenI染色,通过目测就可以直接鉴别荧光假单胞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直观,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活菌检测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闭管可视化检测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杉 马雪萍 +3 位作者 谢春梅 邹秉杰 齐谢敏 周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传统检测方法因操作繁琐等因素,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检测为例,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HBV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设计了配套的RPA产物可视化检测装置。方... 目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传统检测方法因操作繁琐等因素,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检测为例,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HBV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设计了配套的RPA产物可视化检测装置。方法首先设计了可用手机拍照采集图像并经肉眼可视化判读检测结果的RPA产物检测装置;然后根据HB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及探针,通过监测RPA反应的实时荧光曲线来比较各引物对的扩增效率来筛选最佳引物对并优化最适的反应条件,采用人工合成的HBV靶标质粒考察可视化检测的灵敏度,并通过检测人工合成的包含丙肝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核酸片段的质粒来考察了方法的特异性;通过与实时荧光扩增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RPA产物可视化检测装置的可行性;最终对20份经实时荧光PCR检测过的血清DNA样本进行RPA可视化检测来评价方法对临床实际样本检测的适用性。结果采用RPA产物可视化检测装置实现了手机拍照肉眼观察即可判定检测结果的阴阳性信号,HBV核酸RPA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可在39℃30 min内实现对低至1-10拷贝HBV DNA靶标的可视化检测,并且特异性良好;对20份血清DNA样本检测的结果与市售qPCR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初步验证了方法及装置的实用性。结论基于建立的HBV-RPA扩增体系,结合配套设计的RPA产物可视化检测装置,有望开发出低成本血液HBV核酸现场快速可视化筛查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可视化检测装置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受电弓监控视频弓网燃弧检测研究
12
作者 张晓飞 陈振 陆军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9期29-31,37,共4页
高速列车弓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列车电力输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弓网系统燃弧检测的准确性,探究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受电弓监控视频弓网燃弧检测方法,用于提取受电弓视频中的燃弧区域;同时,融合了VGG16网络,以改善图像... 高速列车弓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列车电力输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弓网系统燃弧检测的准确性,探究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受电弓监控视频弓网燃弧检测方法,用于提取受电弓视频中的燃弧区域;同时,融合了VGG16网络,以改善图像分类与定位的性能。在仿真测试中,模型成功检测386张,误检5张(其中被误检为无燃弧情况的2张),漏检12张。由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检测准确率为99.2%,查准率为99.2%,查全率为99.5%,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erRCNN 受电弓监控视频 燃弧检测 VGG16网络
下载PDF
可视化接地装置接地状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春龙 黎兴源 陈大春 《电气化铁道》 2020年第4期82-85,共4页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并使用Hough变换定位刀闸位置的方法,从而为变电所综合监控系统、车辆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提供一种判断接地刀闸位置的辅助手段,并利用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并使用Hough变换定位刀闸位置的方法,从而为变电所综合监控系统、车辆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提供一种判断接地刀闸位置的辅助手段,并利用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模型训练,从而提高刀闸区域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接地装置 图像识别 边缘检测
下载PDF
人运动的视觉分析综述 被引量:276
14
作者 王亮 胡卫明 谭铁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37,共13页
目前 ,人运动的视觉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主题之一 ,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跟踪、识别人并对其行为进行理解与描述 ,它在虚拟现实、视觉监控、感知接口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运动的视觉... 目前 ,人运动的视觉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主题之一 ,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跟踪、识别人并对其行为进行理解与描述 ,它在虚拟现实、视觉监控、感知接口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运动的视觉分析系统一般遵从下述的处理过程 :(1)运动检测 ,(2 )运动目标分类 ,(3)人的跟踪 ,(4)行为理解与描述 .该文将重点从此四个方面回顾人运动分析的发展水平和常用的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分析 运动检测 行为理解 计算机视觉 人运动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绿色柑橘视觉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1
15
作者 熊俊涛 刘振 +3 位作者 汤林越 林睿 卜榕彬 彭红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52,共8页
绿色柑橘具有与背景相似的颜色特征,自然环境下绿色柑橘的视觉检测比较困难。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利用Faster RCNN方法进行树上绿色柑橘的视觉检测研究。首先配置深度学习的试验环境,同时设计了绿色柑橘图像采集试验,建立了柑橘图像... 绿色柑橘具有与背景相似的颜色特征,自然环境下绿色柑橘的视觉检测比较困难。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利用Faster RCNN方法进行树上绿色柑橘的视觉检测研究。首先配置深度学习的试验环境,同时设计了绿色柑橘图像采集试验,建立了柑橘图像样本集,通过试验对批处理大小、学习速率和动量等超参数进行调优,确定合适的学习速率为0.01、批处理为128、动量系数为0.9,使用确定的超参数对模型进行了训练,最终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MAP)为85.49%。通过设计自然环境下不同光照条件、图像中不同尺寸柑橘、不同个数柑橘的Faster RCNN方法与Otsu分割法的柑橘检测对比试验,并定义F值作为对比评价指标,分析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Faster RCNN方法与Otsu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检测绿色柑橘的F值分别为77.45%和59.53%;不同个数柑橘果实检测结果的F值分别为82.58%和60.34%,不同尺寸柑橘检测结果的F值分别为73.53%和49.44%,表明所提方法对自然环境下绿色柑橘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为果园自动化生产和机器人采摘的视觉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柑橘 视觉检测 深度学习 FASTER RCNN
下载PDF
多视图合作的网络流量时序数据可视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颖 王权 +2 位作者 黄叶子 吴青 张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8-1198,共11页
网络安全可视化作为一个交叉应用研究领域,为传统网络安全数据分析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已有研究过于注重网络安全数据的可视表达,而忽视了对分析流程的支持.抽象了网络安全分析人员用网络流量时序数据检测网络异常的过程,提出了一个... 网络安全可视化作为一个交叉应用研究领域,为传统网络安全数据分析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已有研究过于注重网络安全数据的可视表达,而忽视了对分析流程的支持.抽象了网络安全分析人员用网络流量时序数据检测网络异常的过程,提出了一个自顶向下的网络流量时序分析流程模型.以该模型为指导,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多视图合作的网络流量时序数据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在分析端口扫描和DDo S攻击等常见网络异常的案例中,该系统中的4个协同交互、简单易用的可视视图,可以较好地支撑分析人员由整体到个体、由点到面以及由历史到未来的网络流量时序数据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可视化 可视分析 网络流量 时序数据 异常检测
下载PDF
布鲁氏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6
17
作者 许邹亮 南文龙 +6 位作者 周洁 陆明哲 郭玉广 谭鹏飞 毛开荣 彭大新 陈义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8期37-40,共4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了布鲁氏菌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引物,反应前加入染料羟基萘芬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63℃恒温反应60min,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分别...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了布鲁氏菌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引物,反应前加入染料羟基萘芬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63℃恒温反应60min,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分别评价所建立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对60份牛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阳性血清样本,经LAMP和B4/B5-PCR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最低检出限约为17fg布鲁氏菌基因组DNA。本方法特异性良好,布鲁氏菌反应管均出现特异性LAMP扩增反应,而猪大肠杆菌K99、巴氏杆菌C48-1、猪链球菌ST171、绿脓杆菌等对照组均未出现扩增。针对60份RBT阳性血清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LAMP和B4/B5-PCR这两种方法间的结果符合率为85.0%。B4/B5-PCR检测为阳性的43份样品,经本方法检测全部为阳性;B4/B5-PCR检测为阴性的17份样品,经本方法检测,9份为阳性,8份为阴性。LAMP的敏感性高于B4/B5-PCR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布鲁氏菌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兽医部门进行布鲁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CNN和注意力网络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被引量:27
18
作者 金侠挺 王耀南 +3 位作者 张辉 刘理 钟杭 贺振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12-2327,共16页
面向复杂多样的钢轨场景,本文扩展了最先进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框架DeepLab v3+到一个新的轻量级、可伸缩性的贝叶斯版本DeeperLab,实现表面缺陷的概率分割.具体地,Dropout被融入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使得从后验分布中生成蒙特卡罗样本;其... 面向复杂多样的钢轨场景,本文扩展了最先进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框架DeepLab v3+到一个新的轻量级、可伸缩性的贝叶斯版本DeeperLab,实现表面缺陷的概率分割.具体地,Dropout被融入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使得从后验分布中生成蒙特卡罗样本;其次,提出多尺度多速率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提取任意分辨率下的密集特征图谱;更简单有效的解码器细化目标的边界,计算Softmax概率的均值和方差作为分割预测和不确定性.为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基于在线前景-背景挖掘思想,提出损失注意力网络(Loss attention network,LAN)定位缺陷以计算惩罚系数,从而补偿和抑制DeeperLab的前景与背景损失,实现辅助监督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91.46%分割精度和0.18 s/帧的运行速度,相比其他方法更加快速鲁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表面缺陷 视觉检测 贝叶斯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类别不平衡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后农田和森林植被恢复遥感监测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赵旦 张淼 +2 位作者 于名召 曾源 吴炳方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8-970,共13页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评估5年来灾区农田和森林植被的恢复情况,利用逐年机载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星载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开展了灾区农林植被恢复状况监测。在农田恢复监测方面,结合200...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评估5年来灾区农田和森林植被的恢复情况,利用逐年机载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星载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开展了灾区农林植被恢复状况监测。在农田恢复监测方面,结合2008年地震发生后以及2013年5月中旬的机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式对汶川地震中受损农田的恢复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同时利用GVG(GPS、Video和GIS)农情采样系统的作物种植成数调查结果,分析了灾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灾区1592 ha受损农田,5年后仅有约17.5%得到了恢复和耕种使用。就耕地利用强度而言,重灾区耕地利用率较高,作物种植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在森林恢复状况监测方面,对典型区(岷江干旱河谷区和盆周山地区的3个重点区域)采用目视解译方式识别出森林变化,并结合大区域尺度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变化分析,对整个灾区的森林损毁和恢复情况做出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汶川县、什邡市和绵竹市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一些坡度较大的损毁区、次生灾害频发区的森林尚未恢复,大区域尺度的统计结果显示,地震重灾区的46381 ha重度损毁森林植被和177025 ha中度损毁森林植被区域,完全恢复的区域占13.52%和25.84%,部分恢复的区域都占到50%。在自然恢复较为困难的区域,如汶川县中部和东北部、都江堰市北部、彭州市北部、什邡市北部、绵竹市北部、安县北部及北川县南部等,需要加强人工干预。遥感监测方法既适用于震后的农田和森林恢复状况动态监测,也适用于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对灾区农田和森林植被破坏状况进行应急监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农林恢复 机载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目视解译 变化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HSI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及其在船只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叶聪颖 李翠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8,共5页
根据现有关于视觉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特征提取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并应用于海上目标检测.首先把输入的RGB图像转换到HSI空间上,采用高斯金字塔和center-surround算子获得HSI三个分量下各自多尺度... 根据现有关于视觉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特征提取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并应用于海上目标检测.首先把输入的RGB图像转换到HSI空间上,采用高斯金字塔和center-surround算子获得HSI三个分量下各自多尺度的视觉差异,通过对不同特征图的规格化和线性融合获得综合的显著图.该方法应用于多种海上目标图像均取得较好效果,背景中的海浪杂波得到了有效抑制,提取得到的显著区域包括了待检测的目标且范围较小,为后继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 力模型 视觉 船只 心理学研究 图像转换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颜色空间 计算模型 海浪杂波 目标图像 方法应用 线性融合 多尺度 D算子 金字塔 RGB 规格化 特征图 海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