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普通群众视疲劳现况调查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如芝 朱昱 +5 位作者 张嘉璠 林娜 李小曼 林艳艳 郑景伟 吕帆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668-676,共9页
目的:调查现阶段我国普通群众视疲劳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6年6月至2017年1月通过现场填写和网上填写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普通群众进行视疲劳调查研究。调查表涵盖了“眼部不舒服”“眼... 目的:调查现阶段我国普通群众视疲劳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6年6月至2017年1月通过现场填写和网上填写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普通群众进行视疲劳调查研究。调查表涵盖了“眼部不舒服”“眼部干涩”等在内的3个维度共计13个条目。结果:在中国24个省163个城市收集了1909份有效问卷。“用眼时感觉到眼部不舒服”和“有眼部干涩”为最常见的2个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3.28%和16.26%。40岁以上人群眼部不舒服和眼部干涩发生率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χ2=13.359,P<0.001;χ2=9.870,P=0.002)。出现“眼部干涩”症状的人群中,“眼部不舒服”的发生率为44.85%,而出现“眼部不舒服”症状的人群中,54.66%具有“眼部干涩”的表现。2个眼部不适症状有显著相关性(r=0.407,P=0.01)。“出现重影或模糊”与“出现视物模糊,眨眼后又变清晰”为最常见的2个视觉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51%和11.95%。“难以专心致志、需重复阅读”“感觉阅读速度减慢”为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3.05%和13.13%。年龄增加是上述视觉症状和全身症状的危险因素(OR=1.02,P=0.008;OR=1.02,P<0.001)。结论:我国普通群众出现视疲劳各种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包括眼部不适症状、视觉症状及全身症状。近距离用眼时间和年龄是影响视疲劳眼部不适症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眼部不适 视觉症状 全身症状
原文传递
某校大学生视屏终端操作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莉 姜敏敏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效果,建立大学生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浙江省某高校大一年级学生10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人。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实施干预三步骤... [目的]探讨大学生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效果,建立大学生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浙江省某高校大一年级学生10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人。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实施干预三步骤的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VDT操作视觉症状的检出率、干预组VDT操作用眼生活行为方式危险因素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VDT视觉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实施6个月的健康管理后各项VDT视觉症状检出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VDT视觉症状检出率、VDT操作用眼生活行为方式危险因素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干预组视觉健康管理总有效率为84.91%。[结论]大学生VDT操作视觉健康管理对改善大学生VDT操作视觉健康问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视屏显示终端 视觉健康管理 视觉症状 干眼 近视
原文传递
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1例报道
3
作者 符书昊 肖以钦 +1 位作者 韩翔 杨仕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例罕见的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提示对于严重视力下降伴有疼痛的老年患者,视神经无水肿、萎缩表现的,应考虑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头痛 视觉症状 下颌运动障碍
下载PDF
不同配置模式下机采棉脱叶催熟视觉症状及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国蕾 陈兵 +5 位作者 刘景德 王静 余渝 韩焕勇 王方永 李天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3-1793,共11页
【目的】分析机采棉脱叶和吐絮视觉症状和影响因素,研究不同脱叶剂在棉田的脱叶催熟规律,为脱叶剂在新疆早熟棉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脱叶剂处理,在每个处理内外行选择长势均匀的棉株进行挂牌调查,分析取样叶和... 【目的】分析机采棉脱叶和吐絮视觉症状和影响因素,研究不同脱叶剂在棉田的脱叶催熟规律,为脱叶剂在新疆早熟棉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脱叶剂处理,在每个处理内外行选择长势均匀的棉株进行挂牌调查,分析取样叶和棉铃。【结果】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是上层先掉小叶、新叶,后掉大叶、老叶、主茎叶,间隔3~5 d;中下层先掉主茎叶、大叶、老叶,后掉其他叶,间隔3~5 d;整体棉株主茎叶、铃对位叶先脱落,其他叶片,如铃上位叶、铃下位叶后脱落,间隔3~5 d。棉铃吐絮顺序是自下而上,内行快于外行1~2 d。叶片脱落过程中叶片颜色由绿色4~5 d后变成褐红色再过3~4 d后变成黄色,形态上由正常4~5 d后形成斑点,4~5 d后斑点连片,再过4~5 d后整叶老化干枯。离层在喷药后3~5 d先从下部裂开,再过3~5 d后断裂,形成完整离层。叶片脱落和棉铃吐絮顺序受到棉花品种(生育期121~125 d)、配置(66 cm+10 cm或76 cm+76 cm)、施药时间(9月5~15日)、药剂浓度(225~525 mL/hm 2)、药剂种类、温度(日均温>18℃,最低温度>12℃)、雨、风(>3级)、草害、病虫害、支撑点(>1)及外界碰撞等内外因素的影响。【结论】喷药后3~5 d开始出现脱叶和吐絮加快症状,20 d后脱叶基本稳定,脱叶率83%~99%以上,吐絮率增加到8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剂 脱叶吐絮规律 视觉症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俊文 彭艳红 +7 位作者 冯瑰丽 叶志超 胡祎民 陈月英 史本涛 毛向明 李贤新 陈泽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51-854,862,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VPSS)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相关性,评估VPSS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症状严重程度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门诊选取274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IPSS和VPSS评分,VPSS包括Q1... 目的分析新型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VPSS)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相关性,评估VPSS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症状严重程度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门诊选取274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IPSS和VPSS评分,VPSS包括Q1(尿频)、Q2(夜尿)、Q3(尿线症状)和Q4(生活质量)4个问题,分别统计每个问题的得分及总分,并测量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运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LSD多重检验、SNK检验及Mantel-Haenszel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VPSS评分用时显著少于IPSS评分(84svs.187s,P<0.001),VPSS总分、Q3、Q4与Qmax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552,P<0.000 1;r=-0.633,P<0.000 1;r=-0.553,P<0.000 1);Q3、Q4与VPSS总分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16,P<0.000 1;r=0.799,P<0.000 1)。Q3的分组中,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 1);Qmax≤15mL/s的百分率明显与VPSS Q3得分呈线性递增关系。结论 VPSS与IPSS、Qmax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而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评估中,VPSS较IPSS更适合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及读写能力较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最大尿流率 平均尿流率
下载PDF
近视患者SMILE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凯旋 吴小影 +6 位作者 文丹 肖巴伊 刘双珍 尹叶薇 李晨玲 胡生发 唐艳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激光治疗中心接受SMILE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术前矫正视力≥5.0。所有...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激光治疗中心接受SMILE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术前矫正视力≥5.0。所有患者按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中度近视(≥-6.00D)组38例(76眼),高度近视(<-6.00D)组20例(40眼)。所有患者按优势眼分为主导眼组58例(58眼)和非主导眼组58例(58眼)。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调节功能(包括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双眼调节灵活度、调节反应)及聚散功能(隐斜、正/负融像范围、集合近点)变化。组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①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SE均较术前减小(P<0.05)。低中度近视组术后3个月主导眼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均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1、3个月双眼调节灵活度较术前增大(P<0.05),高度近视组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双眼调节灵活度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调节幅度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低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术后远/近距隐斜、正/负融像范围、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术后集合近点均较术前增大(P<0.05)。结论:SMILE手术对低中度近视患者术后调节功能及聚散功能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调节 聚散 双眼视觉功能
原文传递
青年人群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郝婷 白莹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mptom,VDTS)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视疲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40岁的VDTS患者共62例62眼纳入研究,其中男25例,女37例。使用问卷调查、眼科查体和视功能检查收集资料,根...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mptom,VDTS)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视疲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40岁的VDTS患者共62例62眼纳入研究,其中男25例,女37例。使用问卷调查、眼科查体和视功能检查收集资料,根据视疲劳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人群VDTS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人群不同程度的VDTS患者在工作俯视角、年龄、VDT累积使用时间、环境照明、正相对调节、集合近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境照明(OR=0.967,95%CI:0.957~0.981)是视疲劳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青年人群VDTS的严重程度主要受环境照明影响,建议针对环境照明制定预防VDTS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 视功能 青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