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结合小剂量双氯酚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红 吴焕淦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下载PDF
平衡针法治疗产后腰痛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华 王宝成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中医门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平衡针法治疗(平衡针组)和传统针法治疗(传统针组),每组31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中医门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平衡针法治疗(平衡针组)和传统针法治疗(传统针组),每组31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6 d后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3、6 d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3 d后,平衡针组VAS评分较传统针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d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3、6 d后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产后腰痛,与传统针法相比较,可以在短期内较快缓解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痛 平衡针法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膳食调理、按摩穴位、恢复指导、起居指导、中医锻炼。连续干预2个月为1疗程。观...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膳食调理、按摩穴位、恢复指导、起居指导、中医锻炼。连续干预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颈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干预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SDS、S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VAS、NPQ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焦虑情绪 生活质量 中医综合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颈痛量表评分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弘广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8至2017-10收治的肺癌患者132例,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单孔组采取腋中线第5肋间约3 cm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多孔组则方便完成手术,不限操作孔数目。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8至2017-10收治的肺癌患者132例,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单孔组采取腋中线第5肋间约3 cm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多孔组则方便完成手术,不限操作孔数目。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来比较术后疼痛。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多于多孔胸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单孔组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3.91±0.39,3.04±0.13,1.53±0.09)低于多孔组(5.78±0.48,4.41±0.19,2.7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和多孔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缓解更快,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和淋巴结清扫能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长,需要熟练配合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术后并发症 非小细胞肺癌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汪利凤 肖萍 徐森胤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9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IL-1β、TNF-α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安全性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镇痛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恒 张茜 +6 位作者 崔静静 郑旭光 辛爱雪 王莹莹 孙国明 马占桥 王建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B超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于入室即刻、手术结束... 目的观察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1月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B超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于入室即刻、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2组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疼痛评分。于术前及术后48 h测定2组血浆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患者一般生命体征。比较2组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断指再植成活情况。结果术后6 h、24 h和48 h,2组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2组血浆ET-1、MDA水平高于术前,SOD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血浆ET-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帕瑞昔布钠 镇痛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内皮素-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修复烧伤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思思 邹同荣 +2 位作者 李兴波 岑瑛 吴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168例修复烧伤难愈创面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84),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168例修复烧伤难愈创面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84),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创面愈合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渗湿纱布(层)、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1 d后VAS、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水平均低于修复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皮肤过敏、局部疼痛、炎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及红疹红肿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用于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脂肪移植 烧伤创面 修复 应用效果 视觉模拟疼痛 温哥华瘢痕量表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邢海林 项冬 +1 位作者 李云祥 谢国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12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例),右美托咪定80μg+罗哌卡因200 mg+地佐辛5 mg加入...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12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例),右美托咪定80μg+罗哌卡因200 mg+地佐辛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对照组(C组,n=61例),罗哌卡因200 mg+地佐辛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观察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清醒时T 1(术后4 h)、T 2(术后8 h)、T 3(术后12 h)、T 4(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Ramsay镇静评分、脉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VAS和Ramsay评分组间比较、各时点比较及组别与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在T 1、T 2、T 3、T 4四个时点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HR的组间比较、各时点比较及组别与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RR和SpO 2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在T 1、T 2和T 3三个时间点的HR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和P=0.047);D组患者没有出现术后躁动,C组患者则有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D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为88.71%,显著高于C组的59.02%(P<0.01)。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PCEA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满意度,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子宫切除 硬膜外自控镇痛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RAMSAY镇静评分
下载PDF
麻醉全深度监护仪疼痛指数在食管癌术后疼痛评估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子珒 王智渊 +3 位作者 顾珏 曹佳 柯芳 袁红斌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全深度监护仪监测疼痛指数(pain index,PI)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疼痛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37例。分别于术后2、6、24、48h采用疼痛VA... 目的探讨麻醉全深度监护仪监测疼痛指数(pain index,PI)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疼痛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37例。分别于术后2、6、24、48h采用疼痛VAS评分和麻醉全深度监护仪监测的PI评估静息痛和咳嗽痛,分析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加权Kappa检验结果显示,术后2、6、24h两种方法评估静息痛的一致性均较高(κ值分别为0.622、0.611、0.602,P值均为0.01),术后48h评估静息痛的一致性中等(κ值为0.513,P=0.01)。术后2、6、24、48h,两种方法评估咳嗽痛的一致性均较高(κ值分别为0.843、0.743、0.737、0.707,P值均为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术后2、6、24、48h静息痛和咳嗽痛的疼痛VAS评分与PI值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1);术后2、6、24h两种方法评估静息痛的r2值均>术后48h,表明术后2、6、24h时静息痛的疼痛VAS评分与PI值的相关性优于术后48h。术后2、6、24、48h两种方法评估咳嗽痛的r2值均显著>静息痛同时间,表明在术后2、6、24、48h时咳嗽痛的疼痛VAS评分与PI值的相关性优于静息痛。结论疼痛VAS评分与PI评估静息痛和咳嗽痛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PI可有效评估患者在各种状态下的疼痛程度,更合理指导临床镇痛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测定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疼痛指数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4期2163-2167,共5页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5月医院诊断为放射性口腔炎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5月医院诊断为放射性口腔炎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出现放射性口腔炎后接受集束化护理,可缓解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调节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炎 集束化护理 口腔黏膜损伤程度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负性情绪
下载PDF
Efficacy of 2 Drops versus 3 Drops Proparacaine 0.5% Ophthalmic Solution for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A Comparative Study
11
作者 Tanie Natung Jacqueline Syiem +3 位作者 Avonuo Keditsu Nilotpal Saikia Ranendra Hajong Laura Amanda Lyngdoh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5年第3期94-100,共7页
Background and Aim: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s routinely done under topical anaesthesia in many centres. No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number of drops of topical anaest... Background and Aim: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s routinely done under topical anaesthesia in many centres. No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number of drops of topical anaesthetics effective for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has been don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2 drops versus 3 drops proparacaine 0.5% ophthalmic solution for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Methods: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cataract undergoing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were randomis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n = 53) received 3 drops of proparacaine 0.5% whereas group 2 (n = 47) received 2 drops of the same solution before the start of surger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Each patient’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ain was measured using a 10 point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VAS). Patient’s cooperation during the surgery was assessed using a 3 point score. Both the evaluating resident doctor and patients were blinded. Results: In group 1, 73.6% patients scored 0, 20.8% scored 1 and 5.7% scored 2 of VAS respectively and in group 2, 89.4%, 6.4%, 4.3% patients scored 0, 1 and 2 of VAS respectively. In patient cooperation, 90.1% and 9.4% patients in group 1 scored 1 and 2 respectively whereas 87.2% and 12.8% patients scored 1 and 2 respectively in group 2.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VAS (P = 0.0.55) and patient cooperation score (P = 0.597)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mean VAS score was 1.24 ± 0.534 and the mean patient cooperation score was 1.11 ± 0.314. The mean total surgical time was 25.11 ± 2.68 minutes. No additional drops were required for either group. Conclusions: Topical anaesthesia with both 2 drops and 3 drops proparacaine 0.5% ophthalmic solution is effective for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dditional anaesthesia may be unnecessary in thes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ical ANAESTHESIA Proparacaine 5% OPHTHALMIC SOLUTION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下载PDF
固定正畸患者首次治疗后24h正畸疼痛评分与咬合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任云丹 刘娟 +2 位作者 贾莹 张军梅 陈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641-3643,共3页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首次治疗后24h正畸疼痛评分与咬合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自愿受试者78例,统一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分别计测粘戴固定矫治器前(T0)与粘戴24h后(T1)静息牙痛视觉模拟评分(SO-VAS)和用力紧咬时的咬合牙痛视觉模...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首次治疗后24h正畸疼痛评分与咬合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自愿受试者78例,统一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分别计测粘戴固定矫治器前(T0)与粘戴24h后(T1)静息牙痛视觉模拟评分(SO-VAS)和用力紧咬时的咬合牙痛视觉模拟评分(BO-VAS)、咀嚼效能(ME)、咀嚼次数(MT)、最大咬合力(MF)及咬合速率(SO),观察矫治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并探讨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1)固定正畸24h后患者BO-VAS和SO-VAS均上升,且BO-VAS[(59.49±19.06)mm]明显高于SO-VAS[(23.21±20.80)mm]。固定矫治24h后,患者出现咬合功能障碍,表现为ME、MT、MF及SO与T0比较均降低(P<0.05)。(2)BO-VAS与ME、MT、MF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SO-VAS与咬合功能障碍之间未表现相关关系。结论固定正畸后首日,咬合功能障碍分级与疼痛分级之间无明显量级对应关系,VAS分级尚不能完全代表咬合功能障碍等级,但用BO-VAS反映患者咬合功能障碍程度的可信度高于SO-V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疼痛测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 咬合功能
下载PDF
BIS对吗啡镇痛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立文 熊滨 韩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气管插管患者镇痛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36名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给予吗啡静脉滴定注射。用药后清醒者归入A组,入睡者为S组。在用药前、用药后20、40、60min记录BIS、Ramsay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目的研究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气管插管患者镇痛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36名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给予吗啡静脉滴定注射。用药后清醒者归入A组,入睡者为S组。在用药前、用药后20、40、60min记录BIS、Ramsay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用药后S组比A组BIS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VAS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两组VAS的构成情况有显著差异(P=0.04)。两组BIS与RS均呈负相关(分别为A组P<0.01,r=-0.80;S组P<0.01,r=-0.83)。S组BIS与VAS呈正相关(P<0.05,r=0.58),A组BIS与VAS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BIS不能准确反映的吗啡静脉滴定注射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插管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吗啡
下载PDF
仿真模拟手指在会阴裂伤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新凰 肖霞 +1 位作者 黄燕芬 林晓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究仿真模拟手指在会阴裂伤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产后会阴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模拟手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后... 目的探究仿真模拟手指在会阴裂伤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产后会阴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模拟手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后1天、2天以及3天疼痛评分情况,伤口暴露以及感染发生率、伤口恢复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1天、2天以及3天疼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伤口暴露以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裂伤产妇护理中模拟手指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伤口恢复时间,缓解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会阴裂伤 模拟手指护理 VAS视觉模拟疼痛评量表 伤口感染 7782树脂塑胶材料
下载PDF
刺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2例
15
作者 王晅 何雅婷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5-36,共2页
采用局部梅花针重叩、三棱针点刺出血的方法,观察刺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2例,与局部针灸治疗对比,应用视觉模拟法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刺络治疗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02%。说明... 采用局部梅花针重叩、三棱针点刺出血的方法,观察刺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2例,与局部针灸治疗对比,应用视觉模拟法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刺络治疗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02%。说明刺络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刺络疗法 视觉模拟法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焦娟 唐晓颇 +5 位作者 员晶 刘栩 刘慧 张春艳 王丽英 姜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雷公藤外敷剂缓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174例疾病中度活动的RA患者随机分为外敷剂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87例,肿痛关节部... 目的观察复方雷公藤外敷剂缓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174例疾病中度活动的RA患者随机分为外敷剂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87例,肿痛关节部位涂抹外用药物,每次20g,每日1次,共8周。以患者报告的关节疼痛缓解做为主要疗效指标,并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后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pain,VAS)、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of 28joints,DAS28)、患者健康总体评价,治疗前后检测ESR及hs-CRP。治疗中观察女性月经变化情况,并采用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皮肤刺激进行评价。采用意向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缓解率[79例(90.8%)]高于对照组[60例(69.0%),P=0.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及治疗后疼痛VAS、DAS28评分、总体VAS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及hs-CR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疼痛VAS、DAS28评分、患者健康总体评价、ESR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发生8例不良事件,其中5例皮肤过敏、1例不能忍受药物气味、2例轻度肝损伤;对照组共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2例皮肤过敏,1例轻度肝损伤。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女性患者报道月经变化。结论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外敷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缓解RA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可作为缓解RA关节疼痛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雷公藤外敷剂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外治疗法 患者报告的关节疼痛缓解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患者健康总体评价
原文传递
耳穴压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世英 袁冬 +1 位作者 吴秀梅 尹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推拿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耳穴压豆...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推拿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耳穴压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和睡眠问题,疼痛情况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表示,睡眠问题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表示。结果干预前,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和SRSS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和SRSS睡眠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SRSS睡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和SRSS睡眠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压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很好,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和睡眠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疗法 神经根型 颈椎病 护理干预 效果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