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b色彩空间和模板匹配的实时交通灯识别算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成 谭乃强 刘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1-1254,共4页
交通灯的识别是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一种实时交通灯识别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形态学预处理,然后对三种色彩的交通灯取样,利用交通灯在色彩方面的特征,在对红、黄、绿色彩描述更为清晰的Lab色彩空间,查找交通灯的候选区... 交通灯的识别是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一种实时交通灯识别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形态学预处理,然后对三种色彩的交通灯取样,利用交通灯在色彩方面的特征,在对红、黄、绿色彩描述更为清晰的Lab色彩空间,查找交通灯的候选区域。根据交通灯在结构上被一个黑色矩形框包围的特征,设计出三种交通灯模板,使用模板匹配对候选区域进行确认。最后使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时准确地识别出交通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交通灯识别 形态学操作 Lab色彩空间 模板匹配
下载PDF
机械手视觉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7
2
作者 耿瑞芳 曹柳林 +1 位作者 耿盛 林佩瑜 《仪器仪表用户》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它采用Blob分析法可以求取任意形状目标物的中心坐标及其任一斜边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对微小或缓慢运动的目标物定位。系统硬件平台是内含TMS320C64XX系列DSP的智能摄像机...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它采用Blob分析法可以求取任意形状目标物的中心坐标及其任一斜边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对微小或缓慢运动的目标物定位。系统硬件平台是内含TMS320C64XX系列DSP的智能摄像机。利用VC智能摄像机来完成场景图像的采集及量化任务,并利用其自带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平台编写了相应的目标定位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实际项目中对目标姿态信息的需要,目标识别率达到100%,定位相对误差小于5%。本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修改应用程序可将该系统应用于不同的工业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尤其是图像测量、表面检测.汽车制造业检测、产品包装和印刷业的质量检测、运动轨迹分析与跟踪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DSP 智能摄像机 目标定位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磁钢片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江 任锟 +1 位作者 帅英琦 陈英豪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1541-1546,共6页
针对磁钢片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以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对磁钢片缺陷种类及缺陷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磁钢片缺陷检测流程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磁钢片缺陷检测算法,实现了磁钢片缺陷检测自动化。通过二值化和闭... 针对磁钢片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以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对磁钢片缺陷种类及缺陷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磁钢片缺陷检测流程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磁钢片缺陷检测算法,实现了磁钢片缺陷检测自动化。通过二值化和闭操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目标区域面积与模板区域面积进行了比较,实现了零件掉角和粘连缺陷检测。通过采用均值滤波算法对初始图像平滑处理,对所得图像与模板图像对应像素灰度值进行了作差运算,选出了差值大于规定值的区域,实现了磁钢片裂纹和结晶缺陷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人工检测,实验所采用的算法能够准确判断磁钢掉角、粘连、结晶以及裂纹缺陷,较传统人工目测检测方法准确率提高10%,并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二值化 闭操作 均值滤波 缺陷检测 磁钢
下载PDF
密封橡胶圈缺陷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春 江伟荣 吕淑琴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438-442,共5页
密封橡胶圈的缺陷检测主要是靠人工目测,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密封橡胶圈产品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图像,然后利用改进中值滤波对图像去噪,再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Canny边缘检测,最后应... 密封橡胶圈的缺陷检测主要是靠人工目测,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密封橡胶圈产品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图像,然后利用改进中值滤波对图像去噪,再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Canny边缘检测,最后应用数学形态学膨胀操作突显缺陷,使得缺陷更清晰突出。该方法相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非接触、可在线、客观、自动化等突出优点,适合现代制造业的产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边缘检测 形态学操作
下载PDF
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以跑 汪育文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小角度外斜视患者(远距客观外斜视≤25PD且近距客观外斜视≤35PD),随机选取有意愿在... 目的观察和探讨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小角度外斜视患者(远距客观外斜视≤25PD且近距客观外斜视≤35PD),随机选取有意愿在医院内行每周2-3次视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仅予配镜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7-14岁,排除眼部其他疾病,视力正常。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调节功能、主观和客观斜视度、融像功能、立体视功能、Newcastel Control Score(NCS)等的检查和评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定义治愈标准为:日常无显性斜视,有良好融像功能,具有远距、近距立体视觉。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术前斜视度、术后时间、远距和近距外斜角度、融像功能、立体视检查结果分布、NCS、近视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远距客观外斜视度、近距客观外斜视度、远距主观外斜视度、近距主观外斜视度、远距集合功能、近距集合功能、集合近点、NCS等的改变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3.00、-3.33、-4.25、5.81、7.01、-6.40、-7.84,P〈0.05);治疗组立体视改善率(TNO、Titmus、Optec3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19.95、34.9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P〈0.01)。治疗组经视功能训练后,远距客观外斜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视功能参数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斜视度≤20PD患者的治愈率(77%)优于外斜视度〉20PD患者(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功能训练 双眼视 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
原文传递
铁路远程瞭望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宁滨 余祖俊 +1 位作者 朱力强 王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2-69,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铁路远程瞭望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铁路沿线安装相机和现场图像处理单元对线路现场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识别是否存在异物等状态。现场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和状态发送给远程瞭望服务器进行存储。列车上安装的车载终端或工作人员... 本文提出一种铁路远程瞭望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铁路沿线安装相机和现场图像处理单元对线路现场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识别是否存在异物等状态。现场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和状态发送给远程瞭望服务器进行存储。列车上安装的车载终端或工作人员的手持终端可以自主定位,并根据当前位置向远程瞭望服务器请求列车前方较远距离的线路图像和线路状态并进行显示。该系统可以扩展司机视野,作为现有行车控制系统的补充,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同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rkov随机场的异物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Markov随机场建立动态背景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异物识别的准确性。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限界内线路异物的识别,并能够实现系统预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远程瞭望 计算机视觉 运行安全
下载PDF
机械性眼外伤720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赖文军 蒋星 杨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99-700,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 ,探讨眼外伤诊治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 对 72 0例眼外伤的性别、年龄、职业、外伤性质、致伤原因、并发症及后果等因素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 ,男∶女 =4 5 3∶1,单眼∶... 目的 通过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 ,探讨眼外伤诊治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 对 72 0例眼外伤的性别、年龄、职业、外伤性质、致伤原因、并发症及后果等因素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 ,男∶女 =4 5 3∶1,单眼∶双眼 =4 1∶1,多发年龄 2 1~ 40岁 ,职业依次为农民、工人、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致伤物种类主要为异物 ;致伤性质主要为挫伤、穿孔伤 ;治疗前视力高于 0 1者只有 3 2 3眼占 3 7 5 % ,治疗后有 492眼占 5 7 1% ,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 ,及时合理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眼外伤 相关因素 并发症 致伤原因 预防
下载PDF
横移对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俊雄 王凯 +2 位作者 张良 孙哲 张春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为提高大田农用机械作业速度、精准作业能力和行跟随控制系统模块化,基于视觉和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研发了可以搭载不同机具的横移对行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横移对行装置由上位机实时采集作物行视觉信息并处理发送给下位机,由下位机核心... 为提高大田农用机械作业速度、精准作业能力和行跟随控制系统模块化,基于视觉和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研发了可以搭载不同机具的横移对行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横移对行装置由上位机实时采集作物行视觉信息并处理发送给下位机,由下位机核心处理器MC9S12DG128单片机精确控制液压系统驱动对行机构的横移对行,既减少了拖拉机频繁转向操作和对作物垄的破坏,又降低了作业农机具对作物的损伤.利用直线位移传感器采集横移机构中动子相对于定子的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于显示器上,指导驾驶员调整拖拉机转向.试验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为0.58,1.22和2.19 km·h-1时,与未使用对行装置时相比,对行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7.9%,29.1%和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移对行 机器视觉 液压伺服 机器人技术 精准作业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识别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洪全 谭蕾 +4 位作者 姜浩 郑亚强 马庆 董强 王新星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防范施工作业和石油化工生产作业中监护人离岗带来的安全隐患,使用重新训练的YOLOv8模型智能分析施工现场的监控视频,对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行为进行识别。设计出一套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识别判断流程:接入施工视频后,使用YOLOv8识别出... 为防范施工作业和石油化工生产作业中监护人离岗带来的安全隐患,使用重新训练的YOLOv8模型智能分析施工现场的监控视频,对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行为进行识别。设计出一套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识别判断流程:接入施工视频后,使用YOLOv8识别出人员、马甲、施工标志物、施工区域标志物等,判断施工作业是否正在进行,确定出施工区域和监护人应在区域,检测监护人并判断监护人是否在施工区域内,一旦监护人离岗即时发出报警信息,实现自动判定施工区域内是否有监护人。该流程中将可变区域识别方法引入YOLOv8中,只对区域内目标进行识别,避免了区域外目标对判断的干扰。施工作业监护人离岗识别模型可对施工时的监护人离岗进行准确高效地识别,识别成功率达到90%,可满足施工安全监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视频分析 施工作业 监护人离岗 行为识别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田间农机作业无人化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晓伟 骆庭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96-100,共5页
本研究以农田田块为管理对象,设计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掌握田间农机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作业农机类型、对应农事活动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具体而言,以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通过机器视觉方法,自动捕捉并识别田间农机,从而获取准确的田块... 本研究以农田田块为管理对象,设计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掌握田间农机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作业农机类型、对应农事活动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具体而言,以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通过机器视觉方法,自动捕捉并识别田间农机,从而获取准确的田块作业农机类型及其所关联的生产信息。整个系统集成了感知设备、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软件平台,其构成简单,环境通用性强,可以为农场的无人化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为生产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机器视觉 农业机械识别 农机作业
下载PDF
一种摄像机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维 许海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82-2587,共6页
提出一种摄像机姿态估计方法,线性确定摄像机姿态及标定相机矩阵。将n个控制点组成n-1个独立矢量,根据成像过程,构建起基于矢量运算的摄像机姿态和相机矩阵的线性约束方程。依据线性理论,及旋转阵R的正交性化简、表达约束方程,通过矢量... 提出一种摄像机姿态估计方法,线性确定摄像机姿态及标定相机矩阵。将n个控制点组成n-1个独立矢量,根据成像过程,构建起基于矢量运算的摄像机姿态和相机矩阵的线性约束方程。依据线性理论,及旋转阵R的正交性化简、表达约束方程,通过矢量运算给出摄像机姿态和相机矩阵的解析解,模拟和真实实验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姿态估计 PNP问题 P5P问题 矢量运算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违规行为识别方法
12
作者 吴旭辉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9期38-39,45,共3页
由于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存在设备布局多样性,导致识别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违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有效处理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图像,提取出与违规行为密切相关的特征。然后构... 由于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存在设备布局多样性,导致识别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违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有效处理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图像,提取出与违规行为密切相关的特征。然后构建一个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违规行为识别模型,实现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违规行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违规行为,且误差范围较小,大部分动作样本的平均识别误差在10像素以内,最大识别误差也控制在25像素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电力营销 计量现场 现场作业 违规行为识别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防止电力操作走错间隔图像识别模型
13
作者 沈晓兵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8期108-112,共5页
构建基于机器视觉的防止电力操作走错间隔图像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电力操作标志牌,减少因操作人员走错间隔引发的误操作事故。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构建防止电力操作走错间隔图像识别模型,基于GoogLeNet结构对防止走错间隔标志牌图像实施... 构建基于机器视觉的防止电力操作走错间隔图像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电力操作标志牌,减少因操作人员走错间隔引发的误操作事故。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构建防止电力操作走错间隔图像识别模型,基于GoogLeNet结构对防止走错间隔标志牌图像实施图像扫描与特征提取;利用投影法通过标志牌图像的水平分割,获得2个仅有一行字符的子图像,将子图像的单行字符逐个分割,获取多个单个字符;采用基于SIFT变换的目标识别方法对分割后的标志牌图像字符进行目标识别,防止操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清晰准确提取防止走错间隔标志牌的图像特征,可有效避免尺度变换、磨损、污渍等外在因素对图像识别精度及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水平分割 电力操作 图像特征提取 走错间隔 目标识别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槟榔核中心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杰 张乐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在槟榔的自动化加工工艺中去核与点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准确检测出槟榔核中心的位置,才能高效地实现槟榔的去核与点卤。针对目前槟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槟榔内轮廓检测效率不高、检测结果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在槟榔的自动化加工工艺中去核与点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准确检测出槟榔核中心的位置,才能高效地实现槟榔的去核与点卤。针对目前槟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槟榔内轮廓检测效率不高、检测结果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槟榔核中心自动化检测方法。采集到的槟榔图片经过预处理后,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的方法获取槟榔的前景信息并检测槟榔的边缘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槟榔椭圆形状的代数描述计算出槟榔核中心位置坐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检测出不同背景下多种形貌的槟榔核中心位置,在摆盘的槟榔图片中,槟榔核中心位置的检出率为100%,平均检测时间为0.39 ms,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槟榔核中心检测 CANNY边缘检测 形态学运算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兰 陈一兵 +1 位作者 秦伟 张月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3411-3412,共2页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对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对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72只眼(50例)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对胬肉进入角膜缘长度的测定,对62只患眼进行手术前后屈光度的对比。结果:72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光,与胬肉进入角膜缘...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对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对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72只眼(50例)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对胬肉进入角膜缘长度的测定,对62只患眼进行手术前后屈光度的对比。结果:72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光,与胬肉进入角膜缘长度相关,以顺规性散光为主。胬肉切除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下降,视力提高。结论:翼状胬肉可引起顺规性散光,散光程度与胬肉大小有显著相关性。胬肉切除术可使角膜散光得以改善,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视力 角膜 散光 手术
下载PDF
核心素养培育:学校课堂教学的新使命——吉林省小学“学科教学改进计划”愿景、理念与行动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明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58,共5页
"为素养而教"是我国下一个10年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是新时期课堂教学转型的新使命。"学科教学改进计划",旨在"推进省域课程教学改革走向纵深,引领县(区)深化教学研究,助力学校破解校本实践诸多问题,实现核心素养... "为素养而教"是我国下一个10年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是新时期课堂教学转型的新使命。"学科教学改进计划",旨在"推进省域课程教学改革走向纵深,引领县(区)深化教学研究,助力学校破解校本实践诸多问题,实现核心素养"落地"。"计划"提出了形成高校与学校合作研究新机制、建构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教学操作模型、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等愿景目标;建立了学科教学通法探索与教学个性化实践相结合、课时案例研究与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相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研读与教学实践改进相结合、教学改进与教师成长同步的项目实施理念;建构了"五步"整体实施思路,确定了清晰的教学改进技术路线、教学改进方式和成果推广等系列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学改进计划 核心素养 愿景 理念 行动策略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的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安全监控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亚力 王丹 秦荣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8-90,共3页
为了提高近海支持船(OSV)靠泊作业的安全性,需要进行靠泊作业的安全监控设计,提出基于智能视觉的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安全监控技术。对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进行三维图像采集,在计算机视觉下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边缘轮廓特征提取,结合关键点... 为了提高近海支持船(OSV)靠泊作业的安全性,需要进行靠泊作业的安全监控设计,提出基于智能视觉的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安全监控技术。对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进行三维图像采集,在计算机视觉下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边缘轮廓特征提取,结合关键点的帧扫描技术进行靠泊作业的关键点判断和危险状态识别报警。进行视觉分析和监控,在三维视觉下进行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的过程重构,实现安全监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近海支持船靠泊作业的智能视觉监控,能准确进行危险报警和船舶靠泊位置的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 近海支持船 靠泊作业 安全监控
下载PDF
宪政视野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运行的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4-79,共6页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现代基层民主的新制度模式,其制度中所体现的宪政价值丰富,其良性运行以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建设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宪政意义。但是在宪政的视域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在微观的国家基层的宪政...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现代基层民主的新制度模式,其制度中所体现的宪政价值丰富,其良性运行以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建设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宪政意义。但是在宪政的视域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在微观的国家基层的宪政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的运行,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施行中民主外部运行的手段性和方法性,忽视农村内部民主管理过程中农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民主权利的保障;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层面的实践和运行,忽视在法治层面的施行和保障;重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中国家基层公共权力传输的单方性,忽视国家基层公共权力与农民民主权利"沟通与协商"的平衡性。对此应进行深刻的反思,结合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面临的基层民主政治和宪政环境的实际状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予以规范和完善,确保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良性运行,在国家与农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视野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运行的反思
下载PDF
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学文 王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技术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以及深海探测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回顾多年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技术的基础上,从基于几何驱动的控制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两个方向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的控制方法,介绍了控... 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技术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以及深海探测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回顾多年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技术的基础上,从基于几何驱动的控制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两个方向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的控制方法,介绍了控制的原理,总结了每一类自主作业控制的研究成果,并对每种控制方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视觉驱动机械臂自主作业在关键领域中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讨论了海洋开发与探测领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视觉驱动 自主作业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客运列车移动作业流程智能化提升方案 被引量:2
20
作者 衣帅 戴琳琳 +2 位作者 阎志远 吕占民 董兴芝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4,共6页
近年来铁路客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铁路服务质量和旅客出行体验。为进一步提升客运列车移动作业效率和水平,探讨机器视觉在列车移动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既有铁路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数据传输通道能力,提出了基... 近年来铁路客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铁路服务质量和旅客出行体验。为进一步提升客运列车移动作业效率和水平,探讨机器视觉在列车移动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既有铁路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数据传输通道能力,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客运列车移动作业流程智能化提升方案设计。音视频记录仪采集旅客人脸图像,实时传输给站车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车票信息显示在终端屏幕辅助检票;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实时分析监控视频,自动检测旅客异常行为,并将异常信息通过站车网推送至乘务人员站车终端;站车终端增加人脸识别功能,在乘务人员登乘、进行重要操作时进行身份核验,以技术创新推动作业流程的创新,助推铁路客运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站车系统 移动作业 人脸识别 异常行为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