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污染与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庆云 张武 王式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利用2000年7月—2001年5月兰州逐日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其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同时利用1980—2000年冬季兰州能见度的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能见度趋势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具... 利用2000年7月—2001年5月兰州逐日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其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同时利用1980—2000年冬季兰州能见度的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能见度趋势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年际变化呈增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能见度要明显好于80年代。污染指数与能见度基本呈现负相关。印度副高脊线偏北,东亚大槽明显,即亚洲地区环流经向度大时,大气能见度增加,空气污染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大气能见度 环流 趋势预报 兰州市
下载PDF
基于3种能见度方案山东地区雾天气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夏凡 李昌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3期48-57,共10页
基于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快速更新循环(Rapid Update Cycle,RUC)模式系统,选取SW(Stoelinga and Warner)方案、RUC方案与FSL(Forecast Systems Laboratory)方案3种能见度方案,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 基于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快速更新循环(Rapid Update Cycle,RUC)模式系统,选取SW(Stoelinga and Warner)方案、RUC方案与FSL(Forecast Systems Laboratory)方案3种能见度方案,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山东地区的25次雾天气个例进行预报试验,包括能见度的定量化预报和雾天气的有、无诊断预报,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并分析不同能见度方案对雾天气预报效果不佳的原因,对RUC方案进行订正。结果表明:SW方案模拟的能见度平均绝对误差为9—12 km,RUC方案和FSL方案模拟的能见度平均绝对误差均为2—4 km。对于山东地区大部分雾天气预报试验,SW方案和FSL方案雾天气预报的确报率高于误报率,均对雾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RUC方案雾天气预报的确报率和误报率均为0,对雾天气没有预报能力。综合山东地区能见度与雾天气的预报效果可知,FSL方案更适合作为WRF-RUC模式业务中雾天气的预报产品。模拟能见度对相对湿度的预报误差过于敏感、未考虑空气中的污染物对能见度的影响及计算公式未进行本地化订正是能见度方案对雾天气预报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订正后的RUC方案模拟的能见度平均绝对误差较原始方案减小,且提高了雾天气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WRF-RUC模式 预报试验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算法的能见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东昌 赵文芳 +1 位作者 聂凯 张舸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5-1041,共7页
为了提高能见度预报的准确率,尤其是低能见度预报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随机森林和LightGBM的能见度预测模型。首先,以数值模式系统的气象预报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PM2.5浓度观测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特征向... 为了提高能见度预报的准确率,尤其是低能见度预报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随机森林和LightGBM的能见度预测模型。首先,以数值模式系统的气象预报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PM2.5浓度观测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特征向量;其次,针对不同时间跨度的缺失数据,设计了3种缺失值处理方法对缺失值进行替代,生成用于训练和测试的连续性较好的数据样本集;最后,建立基于LightGBM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并用网络搜索法对其进行参数优化。把所提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多元线性回归(MLR)、人工神经网络(ANN)在性能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等级的能见度,应用LightGBM的能见度预测模型获得预兆得分(TS)均较高,而对于<2 km的低能见度,该模型对各观测站点的能见度预测值与各观测站点的能见度实况值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75,平均均方误差为6.49。可见基于LightGBM的预测模型能有效提高能见度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测 集成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LightGBM算法
下载PDF
多元逐步回归与卡尔曼滤波法在霾预报中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咸云浩 张恒德 +1 位作者 谢永华 杨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82-1489,共8页
针对目前霾预报的重要性和霾客观预报准确率较低,提出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霾客观预报订正技术。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控制因变量的物理因子,建立能见度预报方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根据实况资料对多元逐步回归算法中回... 针对目前霾预报的重要性和霾客观预报准确率较低,提出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霾客观预报订正技术。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控制因变量的物理因子,建立能见度预报方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根据实况资料对多元逐步回归算法中回归系数进行订正,建立霾客观预报订正模型。以北京站、广州站、南京站、杭州站四个站为例,对站点进行预报实验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业务上运行的雾-霾数值预报系统(CUACE)进行对比,提出的多元逐步回归与卡尔曼滤波法的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逐步回归 卡尔曼滤波 预报模型 能见度 霾预报
下载PDF
华南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及客观预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超 马学款 张恒德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利用2000-2016年华南219个县级气象观测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发生低能见度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特征,归纳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报指标。将与能见度以及能见度变化相关的气象要素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E... 利用2000-2016年华南219个县级气象观测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发生低能见度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特征,归纳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报指标。将与能见度以及能见度变化相关的气象要素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EC集合预报数据集获得能见度集合预报结果,通过对其离散度的统计分析以及经验公式最终获得具有泛用性、可靠性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集。通过输入EC确定场数据,获得华南219县级站长时效精细化能见度预报结果,2017年上半年的能见度预报试验显示,模型预报结果的误差与TS评分均优于CUACE模式能见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 神经网络 集合预报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青岛近海能见度算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荣珍 李欣 +3 位作者 时晓曚 任兆鹏 郝燕 戴京笛 《海洋气象学报》 2018年第2期28-35,共8页
采用GFS背景场资料和ADAS资料同化系统,使用WRF模式对2014—2016年青岛近海17个海雾个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3种能见度算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FSL(Forecast Systems Laboratory)算法对于沿海站、岸基站雾的预报较SW99(Steolinga and Wa... 采用GFS背景场资料和ADAS资料同化系统,使用WRF模式对2014—2016年青岛近海17个海雾个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3种能见度算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FSL(Forecast Systems Laboratory)算法对于沿海站、岸基站雾的预报较SW99(Steolinga and Warner 1999)算法有优势;对于海岛站而言,SW99算法则优于FSL算法。混合算法CVIS(Combined Visibility)较单一算法预报雾准确率有所提高。3种能见度算法基本上是高估能见度的,SW99算法能见度预报均方根误差最大。另外,SW99算法对沿海站、岸基站雾开始时间预报较实况多偏晚,结束时间预报较实况多偏早,持续时间预报较实况多偏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能见度预报 青岛近海海雾 SW99算法 FSL算法 CVIS算法
下载PDF
浙江中部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梅 许洪泽 方婉珍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卫星云图对2009年4月6日早晨浙江中部一次大范围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后暖脊的大气环流背景有利于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和中层增温,易形成逆温,为大雾生成提... 利用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卫星云图对2009年4月6日早晨浙江中部一次大范围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后暖脊的大气环流背景有利于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和中层增温,易形成逆温,为大雾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边界层逆温层或等温层的形成与维持对雾的发展持续具有重要作用;凝结核、低层湍流混合是山区能见度较城镇大的主要原因;交叉温度可用来预示整个潜在雾层的湿度状态,温度与交叉温度差值可作为了解大雾生成、发展、消散过程的一项指标;模式产品能提供雾形成的环境条件;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有助于预测雾的形成、发展、消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湍流混合 预报
下载PDF
基于近似支持向量机的能见度释用预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波 胡邦辉 +2 位作者 王学忠 黄泓 王举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利用2008—2010年逐年12月、次年1月的T_(511)L_(6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采用近似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建立了南京、杭州和衢州站分类和回归结合的能见度释用预报模型(简称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利用2011年12月、次年1月资料作... 利用2008—2010年逐年12月、次年1月的T_(511)L_(6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采用近似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建立了南京、杭州和衢州站分类和回归结合的能见度释用预报模型(简称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利用2011年12月、次年1月资料作为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试报检验,并与不分类条件下的纯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的预报效果好于纯回归模型,在24、36、48、60和72 h试报中,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的南京、杭州和衢州三站平均的准确率依次为75.5%、83.7%、72.1%、75.4%和78.0%,在除48 h的其余4个预报时次中,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的三站平均的准确率均高于纯回归模型。分类和回归结合模型在单站能见度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支持向量机 分类和回归结合的模型 能见度 预报
下载PDF
霾天能见度参数化方案改进及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秀娟 李梓铭 徐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88-1696,共9页
为了选择适合京津冀地区能见度预报的参数化方案,为霾的预报提供更准确的能见度预报产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改进了基于气溶胶体积浓度建立的Chen等能见度参数化方案(S1),并利用2017年2月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化学子系统(RMAPS-... 为了选择适合京津冀地区能见度预报的参数化方案,为霾的预报提供更准确的能见度预报产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改进了基于气溶胶体积浓度建立的Chen等能见度参数化方案(S1),并利用2017年2月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化学子系统(RMAPS-CHEM v1. 0)的预报结果,对比评估了该方案与基于PM_(2.5)浓度建立的参数化方案(S2)和Mie散射计算方案(S3)在京津冀地区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①模式系统对京津冀地区的PM_(2.5)浓度预报总体较好,预报值与观测值非常接近,二者的相关系数在大部分地区可达0. 8以上,小时相对湿度的预报值与观测值相关在0. 78以上,平均误差低于3. 91%.②三套方案计算的能见度都能较好地预报出2017年2月京津冀地区能见度的时间演变趋势,且在大部分时间三者计算的能见度都非常接近.总体上S1计算的能见度最低,S3计算的能见度最高,S2居中.在京津冀大部分地区,S1的均方根误差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最低,S3的最高,S2居中且在北京地区表现最佳.③能见度大于10 km时三套方案计算结果都偏低,其中S3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低,能见度低于10 km时,特别是对出现频率较高的1~5 km低能见度的预报,S1方案的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都是最低的,更适合京津冀地区霾天气能见度的预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参数化方案 数值预报 预报检验
原文传递
基于EC细网格产品在乌鲁木齐机场低能见度预测中的释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楠 朱蕾 +2 位作者 周建军 刘倩 杨洪儒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2期81-89,共9页
利用2015-2018年乌鲁木齐机场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报)、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提取与低能见度相关性高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采用SVM方法... 利用2015-2018年乌鲁木齐机场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报)、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提取与低能见度相关性高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采用SVM方法,分别基于Poly、RBF核函数建立乌鲁木齐机场未来21 h能见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预报因子区间分类的SVM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试验结果较好;以RBF为函数建立的SVM模型(SVM-RBF)预报能力更好,其训练样本预测的TS评分0.84,准确率89.20%。(2)SVM-RBF模型的检验样本中,预报准确样本的预报误差整体偏小;在漏报样本中则有能见度越低、预报误差越大的特点,模型的振荡性明显。(3)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SVM-RBF模型对天气过程的预报表现,发现模型对于特定天气形势下引发的低能见度天气,预报误差较小且预报提前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报 支持向量机 预报因子 EC细网格产品 预测模型检验
下载PDF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在低能见度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楠 谢国权 +3 位作者 阮小建 任晨平 姜舒婕 张玮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5期34-41,共8页
利用浙江省义乌市2015—2019年逐小时气象观测数据(相对湿度、风速、地气温差、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数据,分析了义乌地区低能见度天气(观测能见度<10 km)的分布特征和气象要素条件。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利用浙江省义乌市2015—2019年逐小时气象观测数据(相对湿度、风速、地气温差、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数据,分析了义乌地区低能见度天气(观测能见度<10 km)的分布特征和气象要素条件。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模型对逐小时能见度进行模拟,分别对比了观测能见度作为输入变量与否的模拟效果;根据义乌地区低能见度天气条件的特征,将模拟时段分为三个时期(11月至翌年2月,3—6月,7—10月),对比了分时期模拟的效果;以及评估了模型的预报步长。结果表明:高湿、高污染、气温高于地温和低风速是义乌地区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特征。LSTM模型对单站能见度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当输入参数中加入历史观测能见度时,能大幅提高模拟准确度,日均能见度模拟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0.63 km,平均绝对误差MAE=0.51 km,拟合优度R^(2)=0.99;分时期进行模拟能得到更精准的模拟结果。本研究中选用的输入要素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模拟效果最好,RMSE=2.35 km,MAE=1.46 km,低能见度均方根误差RMSE_10 km=1.81 km,低能见度平均绝对误差MAE_10 km=1.13 km,R^(2)=0.83;3—6月的模拟中,输入变量中不加AQI模拟效果更好,这意味着3—6月义乌地区的低能见度天气以雾天气为主导,加入过多变量并不一定能提高模型准确度;随着预报步长增大,模型预报效果变差,预测步长等于3 h,R^(2)=0.71,预测结果已不具备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预报模型 空气质量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的北京市能见度预报对比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开鹏 黄萌 +3 位作者 樊旭 马晓玲 杨子凡 尚可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2-526,共5页
在研究北京市能见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环境监测站2015-2017年的空气污染物检测数据及同期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数值资料,筛选出主要的预报因子,分别用神经网络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报模型,并进行试预报检验.... 在研究北京市能见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环境监测站2015-2017年的空气污染物检测数据及同期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数值资料,筛选出主要的预报因子,分别用神经网络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报模型,并进行试预报检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报效果优于多元逐步回归,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75%(多元逐步回归为66%).神经网络在0~10 km能见度预报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预测数据与观测值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报 神经网络 多元逐步回归
下载PDF
雾霾天气变化特征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庄颜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年第3期58-62,共5页
根据雾霾在形成机理、相对湿度、天空中景观的颜色及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阐述了雾和霾的判别方法,并通过对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2012-01-26~29的一次灰霾天气过程观测资料的分析得知,城市雾与霾往往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在气... 根据雾霾在形成机理、相对湿度、天空中景观的颜色及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阐述了雾和霾的判别方法,并通过对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2012-01-26~29的一次灰霾天气过程观测资料的分析得知,城市雾与霾往往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在气象观测业务中,除按照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判识外,还可结合《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QX/T113-2010)的指标进行判别,做好精细化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能见度 预报
下载PDF
机场能见度临近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博 林师卓 王立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4-1441,共8页
能见度是保障机场航班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之一。为精准预测能见度,使用2020年天津机场气象和常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构建基于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Infor... 能见度是保障机场航班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之一。为精准预测能见度,使用2020年天津机场气象和常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构建基于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Informer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并将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VIF PCA Informer模型比单一的Informer和简单组合模型效果更优,能更好地捕捉长时间序列特征的关系。相比于单一的Informer、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模型,VIF PCA Informer模型均方根误差下降了0.2141~0.3486,平均绝对误差下降了0.1842~0.275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下降了0.3224~0.5270;VIF PCA Informer模型对能见度的临近预测(1 h)更为精准。使用高效的机场能见度预测模型可在保障航班安全高效运行方面发挥较大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能见度预报 INFORMER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机场能见度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刘晴 潘子宇 +2 位作者 李银洁 魏莱 陈丹妮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8期13-16,22,共5页
在雾霾天气下,基于图像处理的能见度检测方法仍然在不断研究中,对能见度估算值的精度依然具有提升空间。文章以大数据为基础,改进VGG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视频数据的特征并利用Adam进行算法优化,充分挖掘监控视频数据信息,以达到提高精度及... 在雾霾天气下,基于图像处理的能见度检测方法仍然在不断研究中,对能见度估算值的精度依然具有提升空间。文章以大数据为基础,改进VGG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视频数据的特征并利用Adam进行算法优化,充分挖掘监控视频数据信息,以达到提高精度及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相比于ResNet,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视频数据的时空信息,在预测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这项研究对提升机场能见度预测的效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机场监控视频
下载PDF
能见度集合预报及后处理技术应用
16
作者 谢超 马学款 +2 位作者 王继康 饶晓琴 张碧辉 《气象科技》 2024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基于污染物情况、环流系统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生成了能见度集合预报产品。在2022年冬季的TS评分检验中,预报产品优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模式(ECMWF)的能见度预报产品。利用概率匹配、最优百分位和神... 基于污染物情况、环流系统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生成了能见度集合预报产品。在2022年冬季的TS评分检验中,预报产品优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模式(ECMWF)的能见度预报产品。利用概率匹配、最优百分位和神经网络三种后处理方法生成后处理产品,这些产品的TS评分优于集合预报产品。预报输入的ECMWF模式2 m湿度与实况的偏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利用集成方法对三种后处理产品进行集成,其TS评分结果在低能见度区间总体接近或略优于原始产品。生成的能见度集合预报后处理最优集成预报产品成功提高了对中期延伸期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CAMx模式 集合预报 后处理 最优集成
下载PDF
TimeGAN-Informer长时机场能见度预测
17
作者 马愈昭 张宇航 王凌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17-2527,共11页
能见度的预测对机场的业务决策、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能见度预测模型预测时间较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imeGAN Informer(Tim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Informer)的机场能见度预测方法。利用2018—2022... 能见度的预测对机场的业务决策、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能见度预测模型预测时间较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imeGAN Informer(Tim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Informer)的机场能见度预测方法。利用2018—2022年气象和污染物数据,通过相关系数法和递归特征消除法提取出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TimeGAN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对数据进行扩充,并将Informer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应用于能见度预测。结果显示:当预测步长为1 d、2 d、3 d时,TimeGAN Informer的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2.42、3.13、3.57,比Informer分别降低了0.29、0.27、0.28,比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分别降低了0.28、0.49、0.6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3.03、3.7、4.09,比Informer分别降低了0.38、0.22、0.24,比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分别降低了0.3、0.5、1.04;百分误差小于30%的分别占测试样本集的78.07%、70.68%、63.84%。尽管随着步长的增加预测效果变差,但在预测步长为3 d时,多数样本的预测误差仍小于30%,实现了对机场区域较为准确的长时能见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能见度预报 数据扩充 INFORMER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基于环境模式PM_(2.5)的渤海及其西岸能见度预报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子颖 杨旭 +5 位作者 吕妍 孙枚玲 林毅 邱晓滨 韩素芹 姚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0-273,共14页
基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渤海及其西岸地区能见度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区域海岸陆能见度演变特征及其预报方法,并通过引入PM_(2.5)浓度及建立相应的消光方程,提升该地区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渤海及其西岸地区海岸陆... 基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渤海及其西岸地区能见度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区域海岸陆能见度演变特征及其预报方法,并通过引入PM_(2.5)浓度及建立相应的消光方程,提升该地区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渤海及其西岸地区海岸陆能见度演变特征存在差异,就年平均能见度而言,海上(含港口)高于陆地,并且前者的能见度日变化较后者更趋平缓,低能见度(<3 km)天气陆地主要出现在0:00—8:00,海上(含港口)则全天均有可能出现,海上(含港口)0~500 m低能见度天气多于陆地,500~3000 m低能见度天气少于陆地.渤海及其西岸地区能见度预报需要考虑气溶胶消光的影响,欧洲数值模式(ECMWF)和天津气象台主观能见度预报产品,在该区域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2~0.3,相对误差为40%~50%.引入天津环境模式PM_(2.5)浓度预报,基于ECMWF相对湿度和环境模式液态水含量,通过消光方程可以较好地改进预报该区域能见度的效果,其产品陆地和港口能见度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在0.8和0.5以上,相对误差分别为20%和40%左右,小于3 km小时预报准确率在50%左右,日最低能见度小于3 km的预报准确率在70%以上,海上相比陆地预报准确率偏低1/3.基于海气耦合技术和气溶胶同化技术可进一步精细提升海上和陆地能见度预报能力,冬季试验表明,增加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和气溶胶三维变分技术,渤海能见度日值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72,相对误差降至26.0%,陆地能见度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95,相对误差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报 渤海及其西岸地区 环境气象模式 海气耦合模式 预报准确率
原文传递
多元动态逐步回归方法在北京地区能见度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邢楠 赵玮 +2 位作者 付宗钰 王媛媛 亢妍妍 《干旱气象》 2020年第4期665-673,共9页
基于2016年冬季的观测资料和ECMWF细网格240 h气象要素预报资料,选用与能见度变化相关的水汽、动力、热力等因素作为预报因子,利用多元动态逐步回归方程对北京地区未来10 d的能见度进行预报研究。同时将能见度分为3个等级:<1 km、1~1... 基于2016年冬季的观测资料和ECMWF细网格240 h气象要素预报资料,选用与能见度变化相关的水汽、动力、热力等因素作为预报因子,利用多元动态逐步回归方程对北京地区未来10 d的能见度进行预报研究。同时将能见度分为3个等级:<1 km、1~10 km(低能见度)和≥10 km,并从区域平均、空间分布及3次低能见度过程个例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多元动态逐步回归方法对北京地区的能见度及其变化趋势均有一定预报能力且效果稳定,其中≥10 km等级的能见度预报效果最好,TS评分为64.2%,其次是1~10 km,TS评分为53.1%,最后是<1 km,TS评分为51.3%;两个低能见度等级中平原地区预报效果优于山区,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而≥10 km等级的呈相反变化,预报效果山区优于平原地区;北京地区3次雾霾过程个例预报也证实动态逐步回归方法能够较好预报北京地区持续性低能见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预报 动态逐步回归方法 分级检验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大气能见度临近预报技术
20
作者 魏海文 张骞 +1 位作者 柳娜 宫玉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58,163,共7页
针对大气能见度变化具有突变性以及复杂非线性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对复杂非线性过程拟合能力强且对映射关系变化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为算法框架,将某省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5年的地面能见度及相关要素数据预... 针对大气能见度变化具有突变性以及复杂非线性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对复杂非线性过程拟合能力强且对映射关系变化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为算法框架,将某省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5年的地面能见度及相关要素数据预处理后形成本地化能见度数据集,通过该数据集对网络进行1~4 h预报时效的训练、测试与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GRU神经网络的大气能见度短临预报算法其均衡平均数(F1-score)、准确率(accuracy)和风险评分(TS-score)指标明显优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临近K指数(KNN)与支撑向量机(SVM)大气能见度短临预报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神经网络 数据集 门控循环单元 天气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