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化学流变特性 被引量:51
1
作者 石凤 段跃新 +1 位作者 梁志勇 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2,共7页
进行了RTM工艺专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及工艺过程研究。采用DSC热分析技术和粘度测量手段,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特性以及固化过程中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对等温粘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双阿累尼乌斯粘度模型和工程... 进行了RTM工艺专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及工艺过程研究。采用DSC热分析技术和粘度测量手段,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特性以及固化过程中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对等温粘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双阿累尼乌斯粘度模型和工程粘度模型。对比所建立的两种粘度模型,结果显示两种模型都可以适用于RTM工艺注射阶段,工程模型在粘度转折点附近的预测精度要优于双阿累尼乌斯粘度方程。同时建立了恒温温度-凝胶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验证了所建立的工程模型在工程中的实用性,并指出了工程粘度模型的使用范围在固化体系交联结构形成之前,所建立的工程粘度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体系RTM工艺的粘度变化和工艺过程,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拟分析以及工艺参数的准确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RTM工艺 流变特性 粘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被引量:31
2
作者 郭绪强 荣淑霞 +1 位作者 杨继涛 郭天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结合两参数PengRobi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并能...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结合两参数PengRobi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并能够连续通过临界点。在宽广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对22种烷烃及二氧化碳、氮气共计4250个数据点的粘度进行了计算,绝对平均误差为701%;通过引入vanderWals单流体混合规则,将PR粘度模型应用于明确烃类混合物及油气藏流体粘度的计算。三个二元烃类混合物2441个数据点的绝对平均误差为1571%;9种天然气及22种油藏原油粘度计算值的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98%和1399%,计算结果优于现有的油气藏流体粘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状态方程 粘度模型 油藏 原油 流体粘度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催化型固化剂体系的粘度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石凤 段跃新 +2 位作者 曾秀妮 梁志勇 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9,共8页
研究了催化型固化剂用量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变化的影响规律。根据对树脂固化特性和等温粘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树脂体系的工程粘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体系的粘度-时间-温度关系,反映了固化剂用量对固化过程中体系粘度变... 研究了催化型固化剂用量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变化的影响规律。根据对树脂固化特性和等温粘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树脂体系的工程粘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体系的粘度-时间-温度关系,反映了固化剂用量对固化过程中体系粘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拟分析及工艺参数的准确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催化型固化剂 粘度模型 工艺窗口
下载PDF
塑料流变性能及其数据库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杰 王鹏驹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9-64,共6页
本文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加工工艺条件与塑料熔体流变性能的关系,选用粘性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获得流变特性参数,介绍了数据库中流变性能的查询方式和库结构。
关键词 流变性 数据库 粘性 模型 塑料
下载PDF
注射成型中塑料熔体充填流动的粘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谷诤巍 杨慎华 +1 位作者 寇淑清 付沛福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5,共3页
对比研究了Cross_Exp 和Cross_WLF两种粘度模型 。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塑料熔体 充填流动 粘度模型 Cross-Exp Cross-WLF
下载PDF
酸性气藏气体粘度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学锋 林永茂 +2 位作者 黄时祯 王颖 张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根据酸性气体粘度的预测方法,对比了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经验公式和图版法在预测酸性气体粘度时的准确性。同时,利用酸性气体对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进行有效性校验。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预测模型误差较大... 根据酸性气体粘度的预测方法,对比了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经验公式和图版法在预测酸性气体粘度时的准确性。同时,利用酸性气体对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进行有效性校验。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预测模型误差较大,而LBC经验关系能较准确地确定酸性气体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状态方程 粘度模型 酸性气体粘度 预测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油气藏流体粘度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国强 陈爽 +2 位作者 郭绪强 杨军 邵晓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优选出精度较高的粘度预测模型,提高油气藏流体粘度预测的准确性,总结了油气工业中常用的LBC粘度模型、CS粘度模型、LLS粘度模型、PT粘度模型和PR粘度模型。应用各种粘度模型分析对比纯组分、组分明确的二元混合物、油气藏流体及其... 为了优选出精度较高的粘度预测模型,提高油气藏流体粘度预测的准确性,总结了油气工业中常用的LBC粘度模型、CS粘度模型、LLS粘度模型、PT粘度模型和PR粘度模型。应用各种粘度模型分析对比纯组分、组分明确的二元混合物、油气藏流体及其注CO2等多种体系的粘度预测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对纯组分粘度预测时,PR粘度模型总平均误差最小;对CH4-C3H8和CH4-nC4H10二元体系粘度预测时,CS粘度模型效果最佳;对CH4-nC10H22二元体系粘度预测时,PT粘度模型总平均误差最小;对凝析气和油藏原油粘度预测时,PR粘度模型预测精度最佳;对注CO2原油体系粘度预测时,PR粘度模型总平均误差最小。推荐使用PR粘度模型计算油气藏流体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流体 粘度 粘度模型 总平均误差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熔体Cross黏度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晓东 刘保臣 +2 位作者 刘春太 赵振峰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对传统的高聚物熔体Cross黏度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一方面采用新的数学表达式消除其非牛顿指数表达上的歧义性,将牛顿和非牛顿模型更好地统一在一个模型中,使得改进后的新模型定义更严谨。另一方面,采用分段函数精确表示低剪切速率时熔体... 对传统的高聚物熔体Cross黏度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一方面采用新的数学表达式消除其非牛顿指数表达上的歧义性,将牛顿和非牛顿模型更好地统一在一个模型中,使得改进后的新模型定义更严谨。另一方面,采用分段函数精确表示低剪切速率时熔体黏度的牛顿区,并增加一个调控参数提高模型在非牛顿区的拟合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逼近聚合物熔体的黏度曲线,提高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熔体 黏度模型 Cross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低温固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相 洪晓斌 谢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共5页
研究了用于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的低温固化双酚F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根据对等温黏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其工程黏度模型,并通过积分变换将模型推广到非恒温条件下使用。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体系固化... 研究了用于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的低温固化双酚F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根据对等温黏度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其工程黏度模型,并通过积分变换将模型推广到非恒温条件下使用。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体系固化产物玻璃化温度达111.9℃,拉伸强度78.5 MPa,弯曲强度106 MPa。所建立的模型可有效地预测VARTM工艺的黏度变化和工艺窗口,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拟分析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环氧树脂 VARTM工艺 化学流变性 黏度模型 工艺窗口
原文传递
聚合物熔体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颜家华 彭玉成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8-226,共9页
总结和评述了聚合物熔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着重介绍分子链缠结动力学的结构网络本构理论.
关键词 本构方程 聚合物熔体 缠结动力学 粘度模型
下载PDF
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粘度计算模型优选与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晗 吴晓东 +3 位作者 张庆生 赵宇新 史晓贞 方越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7-160,10,共4页
通过试验可以测定高含硫天然气的粘度,但费用高,危险性大。以室内试验数据和Elsharkawy提供的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未校正的Dempsey模型、Lee模型、LBC模型、DS模型、Londono模型,以及YJS校正法、Standing校正法和Elsharkawy校正法,计算... 通过试验可以测定高含硫天然气的粘度,但费用高,危险性大。以室内试验数据和Elsharkawy提供的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未校正的Dempsey模型、Lee模型、LBC模型、DS模型、Londono模型,以及YJS校正法、Standing校正法和Elsharkawy校正法,计算了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的粘度,并与试验测试值进行对比,评价出各种粘度计算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Dempsey模型及Dempsey模型结合Standing校正方法计算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粘度较为准确,但随着H2S含量的增加,两种模型计算误差均随之增大,但校正后Dempsey模型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未校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高含硫 粘度模型 校正方法 评价
下载PDF
用于CO_2-原油体系的改进型黏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廉黎明 秦积舜 +3 位作者 杨思玉 杨永智 李实 陈兴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6,共6页
针对LBC(Lohrenz-Bray-Clark)、CS(Pedersen)及PR(Peng-Robinson)黏度预测模型不能同时兼顾精度、理论性以及计算简便性的问题,考虑温度、压力和组分相互作用等影响因素,对基于PR状态方程的黏度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用于高温高... 针对LBC(Lohrenz-Bray-Clark)、CS(Pedersen)及PR(Peng-Robinson)黏度预测模型不能同时兼顾精度、理论性以及计算简便性的问题,考虑温度、压力和组分相互作用等影响因素,对基于PR状态方程的黏度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CO2-原油体系的新黏度预测模型。将模型中的无因次量由常量改进为与体系温度相关联的函数形式,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引入二元相互作用因子和CO2有效摩尔分数,修正了用于混合体系计算时的黏度混合法则。以油田现场油样实测气相和液相组分数据为基础,在油藏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模型改进前后计算黏度的精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黏度预测模型不仅计算简便,而且精度显著提高,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原油体系 黏度预测模型 PR状态方程 黏度混合法则
下载PDF
基于熔体结构的高温灰渣粘度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友辉 孙学信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9-81,共3页
从影响结渣物化特性的灰熔体结构入手,针对不同的化学组成以及不同离子在熔体结构中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灰熔体的结构模型以及定量指标P/M.研究了灰熔体结构指标P/M与灰渣熔体粘温特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熔体结构... 从影响结渣物化特性的灰熔体结构入手,针对不同的化学组成以及不同离子在熔体结构中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灰熔体的结构模型以及定量指标P/M.研究了灰熔体结构指标P/M与灰渣熔体粘温特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熔体结构的高温灰渣粘度模型,并与以往的指标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渣 熔体结构 粘度模型 煤灰
下载PDF
快速RTM成型工艺用环氧树脂化学流变及固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刚 徐海兵 +4 位作者 刘东 林新耀 涂丽艳 祝颖丹 颜春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针对快速RTM成型工艺对树脂性能的要求,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化学流变行为和固化行为。根据其流变行为,发现采用双Arrhenius黏度模型方程可以有效预测树脂的成型工艺窗口;根据其固化反应行为,通过Malek方法,确定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为自催化... 针对快速RTM成型工艺对树脂性能的要求,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化学流变行为和固化行为。根据其流变行为,发现采用双Arrhenius黏度模型方程可以有效预测树脂的成型工艺窗口;根据其固化反应行为,通过Malek方法,确定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为自催化反应,采用Sestak-Berggren双参数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对其固化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模型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快速RTM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RTM工艺 快速固化环氧树脂 黏度模型 固化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杰 朱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30-35,共6页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中应用的石油乳状液黏度模型,包括黏度-含水率模型、黏度-剪切速率模型以及黏度-含水率-剪切速率模型。研究表明:化学驱中生成的乳状液的黏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体系的...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中应用的石油乳状液黏度模型,包括黏度-含水率模型、黏度-剪切速率模型以及黏度-含水率-剪切速率模型。研究表明:化学驱中生成的乳状液的黏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体系的含水率(或含油率)、剪切速率和温度;对于不同的含水条件,乳状液的黏度表达式不同;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将出现黏度突变的临界含水率,此临界点对应水包油型与油包水型乳状液之间的转变。建立了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中对应不同含水阶段的乳状液黏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乳状液 油藏数值模拟 黏度模型 含水率 剪切速率
下载PDF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仿真分析的喂料粘度模型参数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炳炎 王麟 +1 位作者 谢磊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针对喂料粘度模型参数求解和现有模流分析软件无拟合功能的问题, 引入 Cross WLF七参数模型对MIM中非牛顿流体流动过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自适应快速遗传算法拟合该模型参数, 开发了粘度模型参数拟合求解器, 得到了W Ni Fe高密度粉末喂... 针对喂料粘度模型参数求解和现有模流分析软件无拟合功能的问题, 引入 Cross WLF七参数模型对MIM中非牛顿流体流动过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自适应快速遗传算法拟合该模型参数, 开发了粘度模型参数拟合求解器, 得到了W Ni Fe高密度粉末喂料和316L 不锈钢喂料粘度模型的7 个参数, 拟合结果的复合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8 489和0.998 200。研究结果为高密度类零件和不锈钢类的质量预测、模具和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必须的材料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遗传算法 参数拟合 粘度模型
下载PDF
利用时温等效原理修正的VARTM用双酚F型环氧树脂体系化学流变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相 谢凯 洪晓斌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A40/DDM/DMTDA复合体系固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建立了该体系在恒温和动态升温情况下的双阿伦尼乌斯黏度模型。以100℃为参考温度,研究了该体系的时温等效效应,通过转换因子aT的偏移预测了其它温度点的黏度-时间... 研究了A40/DDM/DMTDA复合体系固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建立了该体系在恒温和动态升温情况下的双阿伦尼乌斯黏度模型。以100℃为参考温度,研究了该体系的时温等效效应,通过转换因子aT的偏移预测了其它温度点的黏度-时间曲线。并应用时温等效原理,修正了所建立的恒温模型,克服了原模型在黏度值较大时与实验值的偏差。修正后的双阿伦尼乌斯模型的黏度预测值在较大的黏度范围内与实验结果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可有效地预测VARTM工艺过程的黏度变化,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拟分析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环氧树脂 VARTM工艺 化学流变性 黏度模型 时温等效原理
原文传递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黏度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光辉 葛际江 +1 位作者 张贵才 申金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6-181,共6页
聚合物微球通过延迟膨胀后的增黏作用及吸附、滞留堵塞窜流孔道,这一调剖机制与体系黏度密切相关。基于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阳离子微球,通过测量吸水膨胀后微球的黏度,考察交联剂浓度、阳离子度对微球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聚合物微球通过延迟膨胀后的增黏作用及吸附、滞留堵塞窜流孔道,这一调剖机制与体系黏度密切相关。基于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阳离子微球,通过测量吸水膨胀后微球的黏度,考察交联剂浓度、阳离子度对微球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的稳定交联剂浓度是颗粒空间结构形成及增强相互作用的重要条件;阳离子度为10%即有较好的增黏作用;微球质量浓度在0.1%~1%的范围内,不同阳离子度微球的黏度变化符合Tan修改的KriegerDougherty模型,该模型扩大了现有模型的浓度范围,其中比体积参数k及其下降指数m的变化可以衡量颗粒之间缠连作用及反离子造成的渗透失胀的程度。Herschel-Bulkely方程的黏性指数可以衡量电黏作用最强时的微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球 调剖 黏度模型
下载PDF
RTM用乙烯基酯树脂化学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卫生 孙超明 +2 位作者 王文晶 杨凯 张翠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RTM用改性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行为。采用DTA热分析技术和黏度测量手段,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特性以及固化过程中温度-黏度的关系,根据树脂的化学反应流变特性,建立了树脂体系恒温条件下的双阿伦尼乌斯黏度模型。研究... 研究了RTM用改性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行为。采用DTA热分析技术和黏度测量手段,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特性以及固化过程中温度-黏度的关系,根据树脂的化学反应流变特性,建立了树脂体系恒温条件下的双阿伦尼乌斯黏度模型。研究表明,模型对树脂恒温条件下其黏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揭示树脂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为合理制定RTM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脂 固化特性 流变特性 黏度模型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size and pressure on the modified viscosity of water in microchannels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o-Miao Liu Yan P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The phenomenon that flow resistances are higher in micro scale flow than in normal flow is clarified through the liquid viscosity.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eionized water flow in fused silica microtubes w... The phenomenon that flow resistances are higher in micro scale flow than in normal flow is clarified through the liquid viscosity.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eionized water flow in fused silica microtubes with the in- ner radii of 2.5 μm, 5μm, 7.5μm, and 10 μm,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gradient along the axis of tube is analyzed, which gradually becomes nonlinear as the radius of the microtube decreases. From the correlation, a viscosity model of water flow derived from the radius of microtube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is pro- posed. The flow results modified by the viscosity model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experiments, which are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Hagen-Poiseuille equation. The experimental water flow velocity in a fused silica microtube with diameter of 5.03 μm, which has not been used in the fitting and derivation of the viscosity model, is proved to be comsistent with the viscosity model, showing a rather good match with a relative difference of 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UBE viscosity model Pressure gradientHagen-Poiseulle equ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