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无机骨水泥对家兔内脏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建国 俞永林 +4 位作者 刘昌胜 郭瀚 周仲文 朱虹光 黄煌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镁骨水泥(magnesiumphosphate cement,MPC)及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植入家兔体内后对其内脏的毒性反应。方法把50只家兔分成两组MPC植入组(32只),CPC植入组(18只),每只家兔在植入前抽血查肝功能丙氨... 目的研究磷酸镁骨水泥(magnesiumphosphate cement,MPC)及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植入家兔体内后对其内脏的毒性反应。方法把50只家兔分成两组MPC植入组(32只),CPC植入组(18只),每只家兔在植入前抽血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把MPC和CPC分别植入家兔股骨髁部,在术后24h及1、2、4、8、12周抽血查肝、肾功能。家兔处死后取出肝脏、肾脏、心脏、脑组织等做病理检查。结果①MPC植入家兔前后相比较,其对家兔的肝、肾功能无影响;②CPC植入家兔前后相比较,其对家兔的肝、肾功能无影响;③分别对植入MPC和CPC的家兔的肝、肾功能相比较,差别无统计意义;④全部家兔肝、肾、心脏及脑组织无病理变化。结论MPC与CPC一样,对家兔内脏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骨水泥 磷酸钙骨水泥 内脏毒性
下载PDF
全塑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对大鼠静式吸入毒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培宁 刘香梅 +6 位作者 黄静怡 李光先 刘颖 孙侠 何树锋 梁俊杰 刘冬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7,共9页
目的研究全塑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对大鼠静式吸入毒性。方法将检疫合格的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30 d正常对照组、30 d染毒组、90 d正常对照组和90 d染毒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每天吸入1 h,分别染毒30 d和90 d。实验结束后,对... 目的研究全塑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对大鼠静式吸入毒性。方法将检疫合格的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30 d正常对照组、30 d染毒组、90 d正常对照组和90 d染毒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每天吸入1 h,分别染毒30 d和90 d。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剖检,检测凝血、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计算脏器系数,并对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30 d染毒组雄鼠凝血酶时间(TT)缩短(P<0.05),90 d染毒组雌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P<0.01)。30 d染毒组雌鼠血清Ca、P降低(P<0.05,P<0.01),雄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升高;90 d染毒组雌鼠血清BUN、P升高(P<0.05,P<0.01)及Na、Cl降低(P<0.01),雄鼠血清BUN、总蛋白(TP)升高(P<0.05)。30、90 d染毒组雄鼠肾上腺系数均增大(P<0.01)。30 d染毒组大鼠肝汇管区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3例,肺细小支气管上皮脱落3例,肾囊肿1例,睾丸个别曲细精管萎缩1例。90 d染毒组大鼠肝汇管区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6例,肺细小支气管上皮脱落2例,肾上腺束状带细胞灶性肥大1例,睾丸个别曲细精管萎缩2例,肾个别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2例、肾囊肿1例、透明管型4例、矿化1例、肾盂积水1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0 d吸入暴露全塑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对SD大鼠肝、肺、睾丸、肾影响较轻,90 d吸入暴露对大鼠肾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塑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 吸入毒性 大鼠 血液学 脏器毒性
下载PDF
2D-STI和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米蕊 郑国红 刘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女性左侧乳腺癌患者3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女性左侧乳腺癌患者3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n=20)和放化疗组(n=16)。单纯化疗组患者未接受胸壁放疗,放化疗组患者接受胸壁放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同期经常规体检、心电、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的健康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2D-STI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TDI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二尖瓣环侧壁早期舒张速度(lateral e')及室间隔侧早期舒张速度(septal e')。根据《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定义左室功能障碍,分析与左室功能障碍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GLS 17.59%,lateral e'13.53%,septal e'10.02%)相比,单纯化疗组(GLS 15.27%,lateral e'10.55%,septal e'8.25%)和放化疗组患者(GLS 14.34%,lateral e'9.41%,septal e'6.46%)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单纯化疗组(GLS 15.27%和septal e'8.25%)相比,放化疗组患者(GLS 14.34%和septal e'6.46%)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异常发生概率<15.10%定义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单纯化疗组和放化疗组患者中GLS异常发生概率分别为50.0%和37.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服用蒽环类药物剂量与GLS的关系为负相关(r=-0.51,P<0.05),并且GLS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剂量蒽环类药物(>300 mg/m^2)(OR=6.86,95%CI:1.48~40.35,P=0.03)。结论2D-STI以及TDI能够有效检测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事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剂量蒽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化疗相关性脏毒性事件 2D-STI TD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