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传明
张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从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来看,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是独树一帜、感人至深、罕有人及的,与其时代占据主导性的刻意彰显政治德性的小说不同,孙犁的美德书写既保持了其与传统私人性道德相接的连续性,又经历了"五四"人本主义新文化的...
从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来看,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是独树一帜、感人至深、罕有人及的,与其时代占据主导性的刻意彰显政治德性的小说不同,孙犁的美德书写既保持了其与传统私人性道德相接的连续性,又经历了"五四"人本主义新文化的洗礼,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开拓出了一种现代美德书写的新境界。面对当今现代性冲击下"空心人"的现实,美德伦理及其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日渐被人重视。对于文学史意义上的孙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庄子所说的"畸人",二是重情、嗜美的"雅人""诗人",三是颇具个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的创作是革命时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联通中国古代和五四新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的不可多得的桥梁和中介,他对现代中国文学具有独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美德书写
人文情怀
畸人
雅人
革命者
柔德之维
原文传递
魏晋时期“理”的演变与刘勰“立文体道”的观念
2
作者
张源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5-49,112,共6页
在魏晋玄佛合流思潮下,“理”经罗什门下的僧叡、僧肇等人的理解与诠释,逐渐成为完善体道观念、重塑体道思想的关键概念。竺道生经由注疏《法华经》对体道思想中的“理”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刘勰突破固守一经的旧有模式,透过道生“以...
在魏晋玄佛合流思潮下,“理”经罗什门下的僧叡、僧肇等人的理解与诠释,逐渐成为完善体道观念、重塑体道思想的关键概念。竺道生经由注疏《法华经》对体道思想中的“理”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刘勰突破固守一经的旧有模式,透过道生“以文诠理”的方式,在玄佛交汇的语境中构建起“立文体道”的观念。刘勰“立文体道”的观念对后世文学乃至道德传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思想
刘勰
穷理尽性
圣不异理
以文诠理
立文体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儒士的“立言”与追忆——以傅玄为例
3
作者
肖佳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76-79,共4页
中国古代儒士心目中的"立言"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立言的实践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魏晋儒士对立言的追求尤为集中和热烈。人的自觉、时代的剧烈动荡、儒玄地位的变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魏晋立言的涵义较先秦两汉更广,"立...
中国古代儒士心目中的"立言"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立言的实践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魏晋儒士对立言的追求尤为集中和热烈。人的自觉、时代的剧烈动荡、儒玄地位的变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魏晋立言的涵义较先秦两汉更广,"立一家之言",不止于儒家视域下的史书和子书,还包括篇章,这体现了魏晋文士对生命意识的思考和浓重的立言情结。傅玄以济国利民的壮志创作《傅子》来阐述治理国家的理论主张,以拟古诗追忆"文学之过去",感喟生命短暂,思考人生价值,传达了不朽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言”
追忆
不朽
魏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传明
张婧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116)
文摘
从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来看,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是独树一帜、感人至深、罕有人及的,与其时代占据主导性的刻意彰显政治德性的小说不同,孙犁的美德书写既保持了其与传统私人性道德相接的连续性,又经历了"五四"人本主义新文化的洗礼,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开拓出了一种现代美德书写的新境界。面对当今现代性冲击下"空心人"的现实,美德伦理及其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日渐被人重视。对于文学史意义上的孙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庄子所说的"畸人",二是重情、嗜美的"雅人""诗人",三是颇具个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的创作是革命时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联通中国古代和五四新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的不可多得的桥梁和中介,他对现代中国文学具有独到的贡献。
关键词
孙犁
美德书写
人文情怀
畸人
雅人
革命者
柔德之维
Keywords
Sun
Li
virtue
writing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abnormal
person
elegant
person
revolutionary
virtu
r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魏晋时期“理”的演变与刘勰“立文体道”的观念
2
作者
张源旺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5-49,11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学科视域下晋宋中观般若学的美学化研究”(编号:20ZWD002)。
文摘
在魏晋玄佛合流思潮下,“理”经罗什门下的僧叡、僧肇等人的理解与诠释,逐渐成为完善体道观念、重塑体道思想的关键概念。竺道生经由注疏《法华经》对体道思想中的“理”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刘勰突破固守一经的旧有模式,透过道生“以文诠理”的方式,在玄佛交汇的语境中构建起“立文体道”的观念。刘勰“立文体道”的观念对后世文学乃至道德传统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理”思想
刘勰
穷理尽性
圣不异理
以文诠理
立文体道
Keywords
neo-Confucianism
LIU
Xie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identity
of
realm
and
ontology
explic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through
writing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and
practicing
virtue
through
writ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儒士的“立言”与追忆——以傅玄为例
3
作者
肖佳琳
机构
华侨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76-79,共4页
基金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中国古代儒士心目中的"立言"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立言的实践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魏晋儒士对立言的追求尤为集中和热烈。人的自觉、时代的剧烈动荡、儒玄地位的变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魏晋立言的涵义较先秦两汉更广,"立一家之言",不止于儒家视域下的史书和子书,还包括篇章,这体现了魏晋文士对生命意识的思考和浓重的立言情结。傅玄以济国利民的壮志创作《傅子》来阐述治理国家的理论主张,以拟古诗追忆"文学之过去",感喟生命短暂,思考人生价值,传达了不朽的渴望。
关键词
“立言”
追忆
不朽
魏晋
Keywords
setting
virtue
in
writing
recalling
the
past
immortal
desire
Wei
and
Jin
Dynastie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耿传明
张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2
魏晋时期“理”的演变与刘勰“立文体道”的观念
张源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魏晋儒士的“立言”与追忆——以傅玄为例
肖佳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