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距离的C2C电子商务虚拟商圈分析——以位于北京的淘宝网化妆品零售为例 被引量:56
1
作者 余金艳 刘卫东 王亮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0-1388,共9页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物流配送的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选取位于北京的50家淘...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物流配送的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选取位于北京的50家淘宝网化妆品C2C电子商务卖家,分析其近6个月的交易信息,基于时间距离地图,研究其虚拟商圈形态特征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C2C电子商务在时间距离地图上的虚拟商圈,呈现出与传统零售业商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特征:信息技术降低空间摩擦,使得虚拟商圈辐射范围较广;"时间距离"影响了消费决策,虚拟商圈呈现出近圆形圈层;但"时间距离"的"摩擦阻力"不是消费决策唯一影响因素,虚拟商圈的渗透性、重叠性、动态变化较传统商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电子商务 时间距离 虚拟商圈 北京
原文传递
面向体验经济的智慧商圈:理论阐释和建设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钮钦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智慧商圈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整合传统商圈的商业服务,实现业态融合互补、信息互联互通、客户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体验环境或服务生态系统,是传统商圈与虚拟商圈融合发展的新型商圈形态。从内容框架来...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智慧商圈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整合传统商圈的商业服务,实现业态融合互补、信息互联互通、客户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体验环境或服务生态系统,是传统商圈与虚拟商圈融合发展的新型商圈形态。从内容框架来看,智慧商圈一般包括数据中心、智慧导引、智慧交通、智慧营销等内容,由实体商圈与虚拟商圈服务平台两部分组成;从特征来看,智慧商圈在功能目标、要素驱动、经营业态、空间形态和推动主体方面与传统商圈存在明显区别。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新型商业服务解决方案,智慧商圈的创新模式体现在新服务概念、新顾客交互作用、新服务价值网络、新收益分配模型和新服务交付系统等六个维度。随着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智慧商圈建设实践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开,既取得了成绩,也出现了建设理念缺乏整体性、建设策略线上线下融合不足、消费体验环境欠佳和制度规范滞后等问题。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智慧商圈的建设路径应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以多赢性的价值网络构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二是以多元化的服务体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三是以多层次的制度规范保障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商圈 虚拟商圈 体验经济 服务生态系统 创新模式
下载PDF
虚拟商圈成长: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红涛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针对当前虚拟商圈成长现象,本文主要对虚拟商圈成长曲线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并从需求、平台、服务和商家四个角度初步构建了影响商圈成长的概念模型。通过收集部分B2B和B2C网站平台的商家数量、网站反链数、近一周日均IP访问量及网... 针对当前虚拟商圈成长现象,本文主要对虚拟商圈成长曲线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并从需求、平台、服务和商家四个角度初步构建了影响商圈成长的概念模型。通过收集部分B2B和B2C网站平台的商家数量、网站反链数、近一周日均IP访问量及网站PR值,深入分析平台因素和需求因素对虚拟商圈成长的影响;通过收集B2C网站综合物流能力、支付种类数及商品种类数深入分析物流因素、支付因素和商品种类数对虚拟商圈成长的影响,最终分析得出这些因素与虚拟商圈规模的正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商圈 成长性 聚集效应
下载PDF
云南省滇中地区虚拟水贸易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艳玲 王新华 饶碧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3-55,共3页
云南省滇中地区因缺水,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湖的生态环境。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采用建立虚拟水帐户的方式,定量评价云南省滇中地区虚拟水贸易流量格局。通过计算农作物、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和该地区虚拟水贸易量,发现... 云南省滇中地区因缺水,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湖的生态环境。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采用建立虚拟水帐户的方式,定量评价云南省滇中地区虚拟水贸易流量格局。通过计算农作物、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和该地区虚拟水贸易量,发现消耗水资源最多的是粮食作物,因此,建议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减少水稻大宗农产品生产规模,从水资源富余地区进口粮食,缓解自身水资源紧缺压力,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系统和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虚拟水含量 滇中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