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食醋的功能性与新型功能性食醋的开发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幼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该文对酿造食醋、食醋的功能性及近年来中外食醋科技工作者对新型功能性食醋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新型功能性食醋的设计,如以粮食新资源为原料的功能性食醋、糖类功能醋、果蔬类功能醋等共19种。
关键词 食醋 功能性 固态发酵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新型保健饮料——果醋的酿造技术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巨秀 师俊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6,共4页
果醋营养丰富 ,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与医疗价值。本文从生产历史与现状、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果醋的生产概况与发展前景。适用于果醋加工的水果品种很多 ,其共同特点是营养丰富 ,含糖量、含酸量较高。果醋加工的工艺方法... 果醋营养丰富 ,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与医疗价值。本文从生产历史与现状、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果醋的生产概况与发展前景。适用于果醋加工的水果品种很多 ,其共同特点是营养丰富 ,含糖量、含酸量较高。果醋加工的工艺方法较多 ,主要可分为液态发酵、固液发酵及固态发酵法三种。每种发酵工艺均有自己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醋 保健饮料 酿造技术 食醋
下载PDF
香附醋制前后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29
3
作者 卢君蓉 李文兵 +4 位作者 王世宇 傅超美 周莉江 严鑫 季宁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醋制对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醋制前后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的含量,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 32),检测波长242 nm,流... 目的:研究醋制对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醋制前后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的含量,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 32),检测波长242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30℃.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香附烯酮、圆柚酮及α-香附酮线性范围依次为0.260 ~0.912,0.028 ~0.098,0.082~ 0.286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4%,97.87%,99.12%,RSD依次为1.48%,2.03%,1.37%.11个产地香附生品中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2 ~4.80,0.04 ~0.20,0.70 ~ 1.99 mg·g^-1;醋制后3种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1.55 ~4.96,0.04~ 0.19,0.61 ~1.97 mg·g^-1.结论:不同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醋制后香附烯酮含量升高,圆柚酮和α-香附酮含量降低,为香附的醋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制工艺 香附烯酮 圆柚酮 Α-香附酮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的五味子醋制前后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苏联麟 李昱 +7 位作者 徐祯 王吓长 郝敏 黄紫炎 陆兔林 季德 童黄锦 毛春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43-4653,共11页
目的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 目的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 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醋制 质量标志物 UPLC-Q/TOF-MS 多元统计分析 网络药理学 木脂素 生物信息学 成分-靶点-通路 5-羟甲基糠醛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酯丁
原文传递
中药醋制入肝减毒、增效现代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彭新 陈晓辉 +2 位作者 周浩 李凯 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0-194,共5页
醋制是以醋为辅料炮制中药的方法统称,是体现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的典型代表,其理论基础"醋制入肝"是指导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之一。近些年来,学者围绕中药在醋制前后成分变化、药效学机制、药代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大... 醋制是以醋为辅料炮制中药的方法统称,是体现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的典型代表,其理论基础"醋制入肝"是指导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之一。近些年来,学者围绕中药在醋制前后成分变化、药效学机制、药代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对"醋制入肝"理论的科学阐释。从醋制减毒、增效角度就近些年来醋制中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醋制入肝"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深入开展"醋制入肝"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制 醋制入肝 增效减毒 饮片 药性理论
下载PDF
李子保健果醋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4-166,共3页
探讨了以李子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李子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果汁的初始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10%,发酵7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 探讨了以李子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李子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果汁的初始糖度16%,酵母菌接种量10%,发酵7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8%,发酵8d.,酿制出的李子果醋香味独特,品位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果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生产工艺
下载PDF
红心火龙果营养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晓怡 何艳梅 +3 位作者 覃丽娟 郑惠霓 何小珍 王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94,共4页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火龙果果醋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经实验结果证明:其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8%,发酵时间6天;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33℃,恒温发酵6天,起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火龙果果醋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经实验结果证明:其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8%,发酵时间6天;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33℃,恒温发酵6天,起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量10%。在此工艺条件下能生产出色泽棕红、风味突出、果香浓郁、酸味柔和的火龙果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火龙果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醋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嗅觉评价结合挥发性成分分析优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炮制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邓雨娇 李燕 +3 位作者 贺亚男 张定堃 许润春 马鸿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筛选较优炮制品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探究炮制去腥矫臭的作用机制。结果志愿者评分结果显示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38、1.25、2.88与3.04。电子鼻结果显示,醋炙品、酒炙品、麸炒品与生品间的欧式距离分别为7.34、3.77、1.60,但醋炙品的散点分布方向与酒炙品、麸炒品方向相反,提示可能作用机制有异。整合分析主客观评价数据,确定醋炙为最优去腥矫臭炮制方法。ROAV法确认美洲大蠊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癸醛、苯乙醛、(E,E)-2,4-壬二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肉豆蔻醛。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4种炮制品可被明显区分开,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生品与醋炙品中存在7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己醛、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醋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醋炙品含量较生品均有减少,其中关键性腥臭味成分己醛减少最为明显。结论醋炙为改善美洲大蠊腥臭气味的较优方法,其炮制机制是通过降低己醛等挥发性腥臭气味成分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炮制 去腥矫臭 腥臭气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 醋炙 己醛
原文传递
香附醋制前后对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淑雯 胡志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香附醋制前后对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香附醋制止痛"机理。方法观察大鼠在疼痛行为学方面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香附生品与醋制品含药血清对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目的通过研究香附醋制前后对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香附醋制止痛"机理。方法观察大鼠在疼痛行为学方面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香附生品与醋制品含药血清对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附生品、醋制品均可减少大鼠缩腿、舔爪累计时间,且醋制品作用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痛刺激后鞘内注射香附生品及醋制品含药血清均可减少c-fos蛋白表达,与生品比较,醋制品能明显减少c-fos蛋白表达。结论香附醋制后可通过减少c-fos蛋白表达,阻止痛信号在脊髓内的传导,从而增强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制 脊髓c-fos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的醋制五味子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胆汁代谢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苏联麟 李平 +5 位作者 程雪 丁喜炎 郝敏 陆兔林 毛春芹 张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考察五味子醋制前后对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寻找抗肝损伤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期探讨五味子醋制增强保肝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 目的考察五味子醋制前后对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寻找抗肝损伤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期探讨五味子醋制增强保肝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鉴定肝损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对照组、模型组、生五味子及醋五味子组胆汁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5-膦酰-L-赖氨酸、13-羟酸、tracylglycerol(64:2)、3b,17a-dihydroxy-5a-androstane、12-酮基脱氧胆酸、乙酰左旋肉碱、磷脂酰甘油酯、溶血磷脂酰胆碱8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大鼠给予生、醋五味子后可使上述生物标志物代谢水平向正常状态转归,且醋五味子的调节作用强于生五味子,表明五味子经醋制增强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这些代谢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醋制 胆汁 代谢组学 UPLC-Q/TOF-MS
原文传递
生乳香及醋制品对家兔血小板粘附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管红珍 彭智聪 张少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乳香及醋制前后对动物血小板粘附性的影响。方法: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测定血小板粘附性。结果:醋制后使乳香降低血小板粘附作用加强。结论:乳香生用活血;醋制祛瘀。
关键词 生乳香 醋制 血小板粘附性 家兔
下载PDF
五味子醋制过程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慧 佟鑫 +1 位作者 裴启洋 贾天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2-35,共4页
目的:考察醋五味子炮制过程中蒸制及烘制时间对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完善醋五味子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 目的:考察醋五味子炮制过程中蒸制及烘制时间对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完善醋五味子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 17 min,50% A; 17 ~ 25 min,50%~55% A;25 ~ 30 min,55% ~ 75% A;30 ~ 55 min,75% A;55~65 min,75% ~ 50%A),检测波长254 nm.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蒸制和烘干时间对醋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蒸制及烘制时间对醋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20%米醋闷润1.5h,蒸制3h,于50℃烘制11 h;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24%,0.151%,0.085%,0.125%,0.185%,0.046%.结论:五味子醋制后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发生了一定变化,除五味子酯甲含量略有上升外,其他5种成分含量均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五味子蒸制后不宜久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类 醋制工艺 蒸制时间 烘干时间
原文传递
沙棘果醋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牛广财 朱丹 +3 位作者 魏文毅 王欣 王鹤霖 杨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26-228,233,共4页
以沙棘汁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沙棘原醋,再调配成沙棘果醋饮料。以沙棘原醋用量、沙棘果汁用量、蜂蜜用量、蔗糖糖浆用量为实验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沙棘果醋饮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经正交实验得出每100mL... 以沙棘汁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沙棘原醋,再调配成沙棘果醋饮料。以沙棘原醋用量、沙棘果汁用量、蜂蜜用量、蔗糖糖浆用量为实验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沙棘果醋饮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经正交实验得出每100mL沙棘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棘原醋8mL,沙棘果汁15mL,蜂蜜3g,蔗糖糖浆10g。经过调配、过滤、灌装后,在100℃下杀菌5min。生产的沙棘果醋饮料色泽亮丽,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沙棘果香、醋香和蜂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果醋饮料 正交实验 配方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苹果甘薯复合果粮醋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全亮 刘芳 +1 位作者 胡彪 申衍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2,共3页
探讨了苹果甘薯复合果粮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果粮醋最佳工艺参数,其最佳果粮比为2∶1;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6%,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10%,发酵5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8%vol... 探讨了苹果甘薯复合果粮醋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果粮醋最佳工艺参数,其最佳果粮比为2∶1;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6%,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10%,发酵5d左右;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8%vol,发酵温度32℃,接种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粮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醋制降低京大戟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毒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雨诞 颜晓静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比较京大戟醋制前后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的毒性差异,初步探讨京大戟醋制减毒机制。方法:以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京大戟醋制前后对IEC-6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醋制前后对细胞形... 目的:比较京大戟醋制前后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的毒性差异,初步探讨京大戟醋制减毒机制。方法:以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京大戟醋制前后对IEC-6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醋制前后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HCS)分析醋制降低肠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增殖抑制实验显示京大戟生品具有较强的肠细胞毒性(P<0.01),HCS分析结果显示京大戟可显著降低细胞核Hoechst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P<0.05,P<0.01),并显著增加Annexin V-FITC和PI荧光强度、细胞膜通透性荧光强度(P<0.01,P<0.01,P<0.01);醋制后与京大戟生品各剂量组比较,京大戟醋品可显著降低京大戟生品对肠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加细胞核Hoechst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P<0.05,P<0.05),降低Annexin V-FITC和PI荧光强度、细胞膜通透性荧光强度(P<0.01,P<0.01,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醋制可降低京大戟对肠细胞的毒性,其可能机制为通过降低京大戟对IEC-6细胞膜通透性,从而为进一步阐明京大戟醋制减毒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大戟 醋制 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 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HCS)
原文传递
香附醋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卢君蓉 王世宇 +3 位作者 傅超美 陈秋薇 盛菲亚 聂英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优选醋制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以醋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α-香附酮、木犀草素及挥发油含量的综合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醋制香附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 g,醋25 mL用15 mL水... 目的:优选醋制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以醋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α-香附酮、木犀草素及挥发油含量的综合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醋制香附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 g,醋25 mL用15 mL水稀释后与药材拌匀,闷润6 h,150℃炒制8 min。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其醋制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制 Α-香附酮 木犀草素 挥发油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醋制降低京大戟细胞毒性部位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雨诞 陈海鹰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6,共2页
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峻下逐水药。其性寒,味苦,有毒。由于其生品毒性较大,故采用醋制法降低京大戟的毒性,缓和其泻下作用[2]。... 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峻下逐水药。其性寒,味苦,有毒。由于其生品毒性较大,故采用醋制法降低京大戟的毒性,缓和其泻下作用[2]。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已经证实京大戟的细胞毒性部位为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3],但有关醋制降低京大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缺乏明确的揭示。因此,本实验拟采用整体动物模型,通过多次给予小鼠京大戟生品和醋品细胞毒性部位提取物,比较醋制前后对小鼠的肝组织形态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初步探讨醋制降低京大戟对小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京大戟醋制减毒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大戟 醋制 细胞毒性部位 肝毒性 氧化损伤 减毒
下载PDF
炮制辅料醋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昱 苏联麟 +5 位作者 季德 毛春芹 崔秀梅 隋丞琳 陆兔林 赵晓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083-4088,共6页
醋制法是中药炮制特色方法之一,炮制辅料醋的质量对醋制饮片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对炮制辅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该文通过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及专著,对炮制辅料醋的历代功效记载,品种考证及醋制法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考证,同... 醋制法是中药炮制特色方法之一,炮制辅料醋的质量对醋制饮片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对炮制辅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该文通过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及专著,对炮制辅料醋的历代功效记载,品种考证及醋制法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考证,同时对目前国内辅料醋的相关标准及辅料用醋现状进行了整理总结。经文献考证,醋的功效主要为活血行气,散瘀解毒,开胃养肝;传统饮片醋制过程中均选择米醋进行炮制,现今符合古代要求的辅料用醋应当是以米为原料,以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米醋为主;目前各省市炮规中辅料醋多参考食品标准,缺乏辅料醋整体性、专属性的质量考察指标,辅料标准亟待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此外,多数饮片厂家缺乏对辅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也是一大有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整理总结,以期为炮制辅料用醋标准化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辅料 历史沿革 研究现状 综述
原文传递
乳香醋炙前后对血瘀模型大鼠改善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琳琳 刘振丽 +3 位作者 王淳 彭诗涛 宁张弛 宋志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5-549,581,共6页
目的:比较乳香醋炙前后对血瘀模型大鼠的活血作用。方法:采用全血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体外评价,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2%氢氧化钾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为阳性药组,电阻法测定乳香和醋乳香供试品溶液对大鼠体外... 目的:比较乳香醋炙前后对血瘀模型大鼠的活血作用。方法:采用全血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体外评价,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2%氢氧化钾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为阳性药组,电阻法测定乳香和醋乳香供试品溶液对大鼠体外全血血小板聚合值的影响。体内评价采用30只清洁级SD大鼠,除正常组外以注射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刺激的方法建立寒凝血瘀动物模型,将24只血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乳香组、醋乳香组及阳性药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阳性药组给予阿司匹林0.5%CMC-Na混悬液,乳香组和醋乳香组分别给予临床等效剂量乳香及醋乳香的0.5%CMC-Na混悬液进行干预,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醋乳香组和乳香组的全血血小板聚合值和斜率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醋乳香的抑制全血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乳香。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醋乳香组低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FIB显著下降,而TT和PT值显著提升(P<0.05,P<0.01);乳香组仅有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P<0.05),TT值显著上升(P<0.01)。结论:乳香和醋乳香均具有抑制全血血小板聚集、改善寒凝血瘀大鼠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作用,且醋炙后的改善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醋炙 血瘀证 增效
下载PDF
狼毒醋制前后对小鼠肠道毒性及结肠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莲 郁红礼 +5 位作者 王奎龙 吴皓 王卫 张元斌 于生 尹厚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16-2521,共6页
为研究狼毒炮制前后毒性变化规律,以氯仿为提取溶剂,富集狼毒二萜类成分毒性部位,并将氯仿提取后药渣以95%乙醇及水依次提取,得非氯仿部位;并以相同方法提取狼毒醋制后的氯仿提取部位。小鼠灌胃给药,以粪便含水量、十二指肠及结肠含水... 为研究狼毒炮制前后毒性变化规律,以氯仿为提取溶剂,富集狼毒二萜类成分毒性部位,并将氯仿提取后药渣以95%乙醇及水依次提取,得非氯仿部位;并以相同方法提取狼毒醋制后的氯仿提取部位。小鼠灌胃给药,以粪便含水量、十二指肠及结肠含水量及小鼠结肠组织的水通道蛋白AQP1,AQP3,AQP4蛋白表达水平为指标,考察氯仿提取部位与非氯仿部位,及醋制前后狼毒的肠道毒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狼毒氯仿毒性部位可导致小鼠粪便及十二指肠、结肠肠道含水量显著升高,并导致结肠AQ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QP3,AQP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氯仿部位的肠道毒性作用显著高于非氯仿部位;醋制后粪便含水量、十二指肠及结肠含水量均显著下降,结肠中AQPs蛋白表达趋向正常。结果表明狼毒氯仿毒性部位可导致小鼠腹泻、肠道水肿,其肠道毒性作用与其干扰结肠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促使肠道水液转运失常相关;醋制能够降低狼毒的肠道毒性,表明中药传统醋制法炮制狼毒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醋制法 肠道毒性 水通道蛋白 醋制减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