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Ⅱ)
1
作者 刘晓莉 王新闻 +2 位作者 丁彩凤 邱智东 徐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发酵三七获得三七药性菌质,对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 目的: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发酵三七获得三七药性菌质,对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七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4(R)-假人参皂苷RT5(1),人参皂苷SG1(2),人参皂苷Rh12(3),人参皂苷Rb1(4),vina-ginsenoside R8(5),vina-ginsenoside R9(6)。结论: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三七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七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药性菌质 正丁醇部位 24(R)-假人参皂苷RT5 人参皂苷SG1 vina-ginsenoside R8 vina-ginsenoside R9
原文传递
竹节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静 付先芸 +3 位作者 蔡三金 袁丁 梅志刚 冯知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19-2830,共12页
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北、云南、贵州及四川等地,以湖北恩施分布最为丰富。因其既具有人参的补益作用又具三七的活血作用,常被作为民族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以及虚劳等气虚血瘀证。竹节参主要化学成分为... 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北、云南、贵州及四川等地,以湖北恩施分布最为丰富。因其既具有人参的补益作用又具三七的活血作用,常被作为民族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以及虚劳等气虚血瘀证。竹节参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糖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核苷类及无机盐类。研究显示,竹节参具有抗疲劳、保肝、镇静、保护心脑血管、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及抗炎等药理作用。对国内外关于竹节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越南参皂苷R1、越南参皂苷R2、竹节参皂苷Ⅳa和竹节参皂苷Ⅴ等化合物可作为竹节参的主要Q-Marker,为竹节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和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质量标志物 越南参皂苷R1 越南参皂苷R2 竹节参皂苷Ⅳa 竹节参皂苷Ⅴ 竹节参多糖 竹节参总皂苷 心脑血管系统调节 免疫调节 抗炎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6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温秀萍 翁艳鸿 +6 位作者 陈祖倩 许少华 许文 林青青 徐伟 林羽 陈在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在12 min内完成对绞股蓝药材中16个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CK、F_(2)、Rb_(1)、Rb_(3)、Rd、Rg_(2)、Rg_(3)、Rg_(5)、Rg_(6)、Rh_(4)、Rh_(8),绞股蓝皂苷A、XLVI、XLIX,三七皂...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在12 min内完成对绞股蓝药材中16个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CK、F_(2)、Rb_(1)、Rb_(3)、Rd、Rg_(2)、Rg_(3)、Rg_(5)、Rg_(6)、Rh_(4)、Rh_(8),绞股蓝皂苷A、XLVI、XLIX,三七皂苷Fd和越南人参皂苷R_(8))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PLC-MS/MS法,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CORTEC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45℃。结果:在所设定的色谱条件下,12 min内完成对绞股蓝药材中上述1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6),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6.2%~104.0%和1.5%~2.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考察均符合分析要求。含量测定结果发现,16个皂苷中,绞股蓝皂苷XLVI、A、XLIX和人参皂苷Rb_(3)含量较高,含量均值分别达到7.083、5.599、1.657、1.283 mg·g^(-1),且不同产地的绞股蓝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可分为Ⅰ、Ⅱ、Ⅲ3类。统计发现,越南人参皂苷R_(8),人参皂苷Rb_(1)、Rb_(3)、Rd、Rg_(3)、Rg_(5)、Rg_(6)、Rh_(8)、F_(2)、CK,绞股蓝皂苷XLVI和三七皂苷Fd成分含量在类型Ⅱ中高于类型Ⅰ和Ⅲ,而绞股蓝皂苷A与XLIX成分含量在Ⅲ类型中高于类型Ⅰ和Ⅱ。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在12 min内完成对绞股蓝中16个皂苷类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分离效果较好,可为完善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的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人参皂苷 绞股蓝皂苷 三七皂苷 越南人参皂苷R_(8)
原文传递
人参叶的皂苷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廷廷 李甫 +3 位作者 陈斌 邓赟 王明奎 李联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了解人参叶皂苷类化学成分,寻找其尚未发现的皂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12个皂苷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越南参皂苷R_3(1)、越南参皂苷R_4(2)、越南参皂苷R_8(3)、人... 为了解人参叶皂苷类化学成分,寻找其尚未发现的皂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12个皂苷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越南参皂苷R_3(1)、越南参皂苷R_4(2)、越南参皂苷R_8(3)、人参皂苷Rk1(4)、人参皂苷Rg_5(5)、5,6-去氢人参皂苷Rd(6)、人参皂苷Rb_1(7)、人参皂苷Rb_2(8)、人参皂苷Rc(9)、人参皂苷Re(10)、人参皂苷Rd(11)、人参皂苷Rg_1(12).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叶 越南参皂苷R3 人参皂苷Rk1 人参皂苷Rg5 5 6-去氢人参皂苷Rd
原文传递
越南人参皂苷R7抑制LPS及TNF-α联合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的激活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双 黄韬 +7 位作者 秦力悦 李鸿丽 兰云意 吴辉 张蓓蓓 石海莲 吴晓俊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8-1503,共6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越南人参皂苷R7(R7)对LPS及TNF-α联合诱导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的激活抑制作用及机制。取对数生长的C6细胞,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饥饿培养24 h后,使用0.25%胰酶将其消化收集,按1.5×106个/mL密度接入培养板中培养... 该研究旨在探讨越南人参皂苷R7(R7)对LPS及TNF-α联合诱导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的激活抑制作用及机制。取对数生长的C6细胞,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饥饿培养24 h后,使用0.25%胰酶将其消化收集,按1.5×106个/mL密度接入培养板中培养过夜。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无药物处理),模型组(LPS 1 mg·L^(-1),TNF-α10μg·L^(-1)处理24 h),给药组(分别用6.25,12.5,25,50,75μmol·L-1R7,4μmol·L^(-1)L-NMMA预处理2 h后,再经过LPS 1 mg·L^(-1),TNF-α10μg·L^(-1)刺激24 h)。处理之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IL-6,TNF-α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炎症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对比,R7量效相关性降低C6细胞的NO释放水平,其IC50约为34μmol·L^(-1);同时,R7减少LPS及TNF-α刺激造成的细胞增殖。50μmol·L-1R7可以显著降低iNOS(P<0.001),TNF-α(P<0.001),IL-1β(P<0.05)以及COX-2(P<0.001)的基因表达,不能下调IL-6的基因表达,但可以减少TNF-α(P<0.001)及IL-6(P<0.001)的释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剂量R7(25,50,10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NF-κB转录活性(P<0.05,P<0.01及P<0.001)。研究表明,R7可以抑制LPS及TNF-α联合诱导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及分泌,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转录活性相关,提示其在神经炎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越南人参皂苷R7 脂多糖 炎症因子 NF-κB 星形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珠子参质量
6
作者 李海燕 王慧然 +2 位作者 那丽莎 金春花 王加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16-3126,共11页
目的 采用HPLC法对珠子参Panax japonicus中多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 S-DA)及加权逼近理... 目的 采用HPLC法对珠子参Panax japonicus中多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 S-DA)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灰色关联度(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grey relation analysis,TOPSIS-GRA)融合模型对不同产地珠子参进行质量评价,以提高珠子参药材整体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采用外标法测定珠子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d2、竹节参皂苷V、楤木皂苷A、竹节参皂苷IVa、越南参皂苷R4、齐墩果酸、镰叶芹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定量检测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以珠子参中13种成分含量为变量,通过PCA降维获得主成分并实现对样品分组,在样品分组基础上采用OPLS-DA挖掘影响珠子参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建立加权TOPSIS-GRA融合模型对不同产地珠子参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珠子参中1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6%~100.06%(RSD<2.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符合《中国药典》 2020年版规定。PCA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9.757和1.976,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255%,15批珠子参聚为3组,呈现一定产地差异;OPLS-DA结果显示竹节参皂苷Ⅳa、竹节参皂苷V、人参皂苷Rd2、β-谷甾醇、楤木皂苷A和人参皂苷Re是影响珠子参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加权TOPSIS-GRA融合模型结果显示15批珠子参样品的平均相对贴近度(γi)为0.261 3~0.743 2,珠子参产品质量存在一定产地差异,同一产地差异较小,不同产地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同时聚类结果与PCA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珠子参中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OPLS-DA 加权TOPSIS 灰色关联度分析 质量评价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2 人参皂苷Rd2 竹节参皂苷Ⅴ 楤木皂苷A 竹节参皂苷Ⅳa 越南参皂苷R4 齐墩果酸 镰叶芹醇 豆甾醇 β-谷甾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