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域社会资本、互动与新农保参保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玉锋 吴中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8,共7页
运用2010年对陕西、山东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村域社会资本和社会互动解释。结果表明,在村域社会资本各因素中,村域信任、交往因子对农民参保有显著促进作用,村域认同因子不利于农民参保,村域互惠... 运用2010年对陕西、山东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村域社会资本和社会互动解释。结果表明,在村域社会资本各因素中,村域信任、交往因子对农民参保有显著促进作用,村域认同因子不利于农民参保,村域互惠、亲属联系和凝聚力因子的作用则不明显。村域社会互动中的内生互动不利于农民参保行为的发生,情景互动有助于推动农民参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社会资本 社会互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下载PDF
清代“乡地”制度考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光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78,共15页
清代雍乾以后里甲制度趋于废弛,"乡地"成为各地的主体性乡村职役组织。乡地不同于保甲,是一种职能全面的地域性乡役组织,一般以村、庄等自然聚落为基层单位,其上置各级"地方"。各地乡地组织的生成途径互有不同,有... 清代雍乾以后里甲制度趋于废弛,"乡地"成为各地的主体性乡村职役组织。乡地不同于保甲,是一种职能全面的地域性乡役组织,一般以村、庄等自然聚落为基层单位,其上置各级"地方"。各地乡地组织的生成途径互有不同,有些是出于原有地域性乡役组织的转化,有些是出于里甲组织的地域化演变,有些是伴随里甲制度的废除而创建,有些则长期与里甲组织共存,此外,有些地方的乡地通过编联保甲得到充实,呈现次生形态。乡地组织承担的职能包括催征田赋杂税、摊派征发差徭、报告刑事和治安事件、在民事诉讼和刑事案件审理中承担各种责任、进行道德教化和调节民事纠纷、办理保甲和统计户口、办理抗灾赈济事务,以及奉官府饬令办理各种临时性事务。清中期以后的乡地制度,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实用主义特征,可以反映中国政治发展中国家组织逐渐向乡村社会延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乡役组织 乡地 保甲 里甲
下载PDF
南方低山丘陵区村域森林景观及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甜 张旭东 +3 位作者 丁丽霞 何云核 白彦锋 姜春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目的]探索南方低山丘陵区农村地区科学的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森林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方法]基于高分辨率GF-2数据和实地调查,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为研究对象,对其森林景... [目的]探索南方低山丘陵区农村地区科学的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森林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方法]基于高分辨率GF-2数据和实地调查,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为研究对象,对其森林景观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昔口村森林面积占村域总面积的80.80%,主要林分类型有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香榧林,村域内天然林、人工混交林面积小,以人工单层纯林为主,林下植被盖度偏低,植物多样性明显丧失。大部分乔木树高、胸径偏低。[结论]昔口村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多样性较低,若持续传统的造林、经营方式,势必会导致林分退化、地力衰退等问题。建议对现存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进行封育、改造,促进其向优质的常绿阔叶林转化,对马尾松生态公益林进行改造,引种补植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用材林、经济林采用小面积种植的方式,选择当地乡土阔叶树种、适生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作为绿色隔离带与小面积用材林、经济林镶嵌种植,并辅以科学的抚育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森林景观 植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结构 森林恢复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村镇山洪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高丹 张建平 +2 位作者 赵旭升 范光伟 邓长涛 《人民珠江》 2017年第4期35-42,81,共9页
海南岛中部地区山地高耸,地形梯级变化明显,加之夏秋季节台风活动频发带来大量暴雨,极易引起山洪暴发。以海南省琼中县为研究区,通过GIS方法分析各类典型因子的山洪致灾机理,在山洪灾害风险性、易损性评估架构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 海南岛中部地区山地高耸,地形梯级变化明显,加之夏秋季节台风活动频发带来大量暴雨,极易引起山洪暴发。以海南省琼中县为研究区,通过GIS方法分析各类典型因子的山洪致灾机理,在山洪灾害风险性、易损性评估架构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指标权重,建立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琼中县山洪灾害风险分区。结合山洪灾害调查成果,较充分考虑了导致山洪爆发的因素和行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各因素与历史灾害的相关性建立指标体系,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合理。结果表明琼中县定安河、乘坡河源头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较高,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型,其成果对村镇小流域的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水利防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评估 村镇小流域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倪建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如何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阐述村域工业可持续发...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如何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阐述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权重大小及综合评价方法,由此探究指标体系的政策含义,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工业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村域范围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以重庆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闵婕 杨庆媛 翁才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283-290,共8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空间格局优化 多因素叠加 村域
下载PDF
提高农村地区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与治疗效果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万军 赵晓军 《医学动物防制》 2010年第1期88-88,90,共2页
目的提高农村地区肺结核病人转诊率、发现率和治愈率,控制结核病流行。方法全面开展乡村干部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实施项目化疗方案和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方案相结合模式和包片管理模式,治疗管理肺结核... 目的提高农村地区肺结核病人转诊率、发现率和治愈率,控制结核病流行。方法全面开展乡村干部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实施项目化疗方案和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方案相结合模式和包片管理模式,治疗管理肺结核病人。结果提高了农村地区大众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了病人发现率和治疗效果。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肺结核病人 发现率 治疗效果 模式研究
原文传递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 被引量:60
8
作者 朱琳 黎磊 +1 位作者 刘素 李裕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549,共15页
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 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地多功能利用助推乡村振兴途径。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因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发生变化,并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政策等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趋势往往不同;(2)江家堰村经历了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阶段,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态复合功能,生活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土地利用功能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3)大城市郊区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产业转型、区域政策及土地利用主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多功能属性,促进乡村价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土地利用功能 影响机制 大城市郊区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村域人地系统状态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以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村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流动。研究表明,三个调研村域人地系统稳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农户行为对村域人类活动无序程度及其承载容量影响不同。从微观地域、微观个体视角,提出了村域人地系统相应的调控措施:高效利用农家庭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农户行为,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村域 系统熵 熵变 熵流
下载PDF
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静 丁金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乡村的地域特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殊表现。苏南水乡在其独特的水网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乡村的地域特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殊表现。苏南水乡在其独特的水网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建设逐渐迷失自己的方向,导致乡村地域特色逐渐消逝,成为"千村一面"的城市向外扩张的一部分。通过对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并剖析目前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乡村特色缺失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的乡村地域特色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水网地区 乡村 地域特色 保护 发展
下载PDF
日本渔村地域体验学习事业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骥 韩兴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3期99-102,共4页
日本在地域振兴和渔村活力恢复的事业上,将渔村地域的体验学习作为新的关注点。文章介绍了日本渔村开展体验学习的具体情况,以日本恩纳村为例,总结其在体验学习中的管理运营方式以及对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探讨其成功... 日本在地域振兴和渔村活力恢复的事业上,将渔村地域的体验学习作为新的关注点。文章介绍了日本渔村开展体验学习的具体情况,以日本恩纳村为例,总结其在体验学习中的管理运营方式以及对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探讨其成功经验,对比我国渔村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为我国渔村休闲渔业在教育和文化推进方面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 渔村地域 渔村活力 日本
下载PDF
试论徽州古村落景观的人文特色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寅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徽州古村落中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表现为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景观选择,以人的命运为核心的景观构造,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景观意境。因而景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则是徽州古村落景观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徽州古村落 景观 人文特色
下载PDF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可持续农业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卫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4,共5页
可持续农业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我国部分贫穷的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还没有摆脱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加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向乡村的转移,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已... 可持续农业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我国部分贫穷的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还没有摆脱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加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向乡村的转移,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扎实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可持续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 自然生态环境 建设新农村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
原文传递
注重公众参与的安置区规划设计——以广州南沙广隆安置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秀伟 《规划师》 2005年第9期25-26,共2页
广州南沙广隆安置区规划中,采取了公众参与贯穿其全过程的做法,通过前期策划研究、形成初步方案及进行公众咨询反馈活动, 最终形成了可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多种选择的实施方案,实现了经济实用与美观舒适的平衡与统一。
关键词 村民安置区 公众参与 经济实用
下载PDF
广西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及其出路——以广西合寨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志华 吴国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2,共6页
以合寨村为代表的广西的村民自治遭遇经济发展滞后、制度流于形式、市场经济冲击等问题。从实际出发,广西村民自治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基层实践,在于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政治参与热情的调动。具体说来,即在于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利... 以合寨村为代表的广西的村民自治遭遇经济发展滞后、制度流于形式、市场经济冲击等问题。从实际出发,广西村民自治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基层实践,在于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政治参与热情的调动。具体说来,即在于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好村委干部的组织和桥梁中介作用,依靠并充分挖掘广大农民的参与主体地位和内在动力;三者有机结合、系统联动,合作实现村民自治制度的脱困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困境 新农村建设 广西合寨村
下载PDF
村民自治视野下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为例
16
作者 廖林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39,共6页
以白族妇女为例,选取较具典型性的千年白族村——诺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政治参与置于村民自治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可发现,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参与意识较为淡漠、参与层次较低、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等,且其参与... 以白族妇女为例,选取较具典型性的千年白族村——诺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政治参与置于村民自治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可发现,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参与意识较为淡漠、参与层次较低、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等,且其参与深受社会经济、体制、文化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而欲完善其政治参与,则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强化政府与妇联组织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政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远地区农村 白族妇女 政治参与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寒地村镇公共开放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青 于婷婷 刘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9,共6页
村镇公共开放空间是农户活动的物质空间依托,是连接村镇功能体系的空间桥梁。由于长久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村镇公共空间出现空间布局失衡、功能单一、设施不合理等问题。寒地村镇受到气候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户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更... 村镇公共开放空间是农户活动的物质空间依托,是连接村镇功能体系的空间桥梁。由于长久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村镇公共空间出现空间布局失衡、功能单一、设施不合理等问题。寒地村镇受到气候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户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更低,相应降低了村镇的活力。选取东三省及内蒙古北部地区的典型村镇作为研究区域,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农户调查 寒地村镇 公共开放空间 优化设计策略
下载PDF
美丽乡村交互性趣味公共环境设施研究——以南沙莲溪村滨水区栏杆设计为例
18
作者 史建岚 韩晓晖 《科技风》 2021年第8期112-114,共3页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而乡村地域文化是乡风文明、村容风貌建设的基础。其中公共环境设施不仅要满足乡村现代旅游开发的各类基本使用需求,而且还要成为体现村容村貌,保护和弘扬...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而乡村地域文化是乡风文明、村容风貌建设的基础。其中公共环境设施不仅要满足乡村现代旅游开发的各类基本使用需求,而且还要成为体现村容村貌,保护和弘扬农村特色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互动性的公共环境设施能有效引导人们参与到设施的设计理念中,并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去发挥和感受自己的想象。有趣味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让人产生愉悦的同时,对设施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响应,这对打造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文化 趣味 载体 创新
下载PDF
山区村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测度研究——以桐城市石窑村为例
19
作者 汪勇政 占安庭 +1 位作者 余浩然 孙小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是乡村经济发展基础性工作,从微观地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桐城市石窑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访谈数据,建立山区村域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分类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198...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是乡村经济发展基础性工作,从微观地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桐城市石窑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访谈数据,建立山区村域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分类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1980—2020年石窑村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特征、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对乡村振兴的启示。1980年以来,石窑村经历了土地利用结构转型和功能转型。在结构形态上,以林地、耕地、园地和宅基地转变为主,其他类型土地小幅度变化;在功能形态上,土地利用经历了单一的基本功能增强-减弱的阶段性演变,呈现复合功能增强的趋势性变化特征。自然区位是土地利用转型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是土地利用转型的外部驱动力,村民理性选择是土地利用转型的内在动力,政策因素是驱动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推力,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地利用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山区 村域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盐津县碳系统分析及减碳策略
20
作者 尹倩倩 黄东俊 翟辉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5期98-100,共3页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地位和重要性正逐步凸显,但我国对县域镇村体系的低碳研究却极少。本研究在剖析了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县域碳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盐津县县域碳系统通过定量化的测算来验证盐津县碳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地位和重要性正逐步凸显,但我国对县域镇村体系的低碳研究却极少。本研究在剖析了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县域碳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盐津县县域碳系统通过定量化的测算来验证盐津县碳系统的排放情况,基于此制订出符合盐津县发展要求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减碳策略,以期对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统分析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盐津县 减碳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