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14
1
作者 廖军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相结合,同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弱化、传统村落保护等同于... 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相结合,同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弱化、传统村落保护等同于保护民居与文物性建筑、村落民俗文化流失严重、公众参与缺乏、中外可借鉴的村落保护经验有限及特色危机等困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了传统村落新活力,为传统村落发展构建了新型城乡关系,为传统村落提供了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思维。应发挥传统村落对于保护传承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及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保护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42
2
作者 童成林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其保护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快速城镇化影响下传统村落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发展要求,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探索了传统...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其保护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快速城镇化影响下传统村落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发展要求,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探索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新型城镇化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8
3
作者 崔海洋 苟志宏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6-73,共8页
作为乡村社会的宝贵财富,传统村落是历史的结晶和文化的载体,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就是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及其活化和传承;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传统村落可... 作为乡村社会的宝贵财富,传统村落是历史的结晶和文化的载体,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就是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及其活化和传承;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再生长和自生长。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路径、保护效果评估、保护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等方面。但是已有结果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传统村落。因此,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国外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保护与利用方法路径,将是今后进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 可持续发展 措施 效果
原文传递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五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9,共5页
文章在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互相促进的总体思路,从强化政府主导、... 文章在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互相促进的总体思路,从强化政府主导、立足村民主体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推动了传统村落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策略 赣州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欣华 杨兆萍 刘旭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6,共6页
古村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特殊旅游地正日益受到关注,古村落旅游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国家从保护、继承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台了古村落中的精品———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规定。以相关概... 古村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特殊旅游地正日益受到关注,古村落旅游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国家从保护、继承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台了古村落中的精品———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规定。以相关概念和古村落旅游进展为基础,探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吐鲁番地区吐峪沟乡麻扎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以资源评价和旅游定位为前提,结合麻扎村实际提出双村模式旅游保护设想和体验性旅游开发模式。旨在探讨历史文化名村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同时为我国西部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旅游 历史文化名村 麻扎村 保护与开发 体验性旅游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法探索——以江苏省泰州市俞垛镇仓场村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汪涛 李弘正 王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0-96,共7页
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有机融合的独特载体,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延续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有机融合的独特载体,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延续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对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耦合性认知,结合长期规划实践分析现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法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化认知资源价值、精准化保护传统资源、动态化传承传统文脉及创新性发展宜居宜业村落四大规划策略,进而相应地形成了“六步曲”规划编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江苏省典型传统村落样本——仓场村进行实证分析,论证四大规划策略下“六步曲”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保护发展 规划方法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保存发展之道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5,共7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古村落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日本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早于中国,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调查和研究是日本古村落研究、保护、开发的典型案例,正...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古村落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日本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早于中国,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调查和研究是日本古村落研究、保护、开发的典型案例,正是在各方保护与研究的推动下,合掌造聚落才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合掌造聚落被发现、研究、保存和开发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我国古村落的研究、保护、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合掌造聚落 古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 保存发展
下载PDF
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来自CiteSpace的佐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久林 储金龙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12期17-23,共7页
传统村落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败颓势。文章通过梳理经典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程... 传统村落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败颓势。文章通过梳理经典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程与特征、知识群组的识别、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梳理。简要评述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系统总结了传统村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五位一体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提出了中国传统村落应当立足于既有研究基础,综合多学科视角,把握研究热点与趋势,不断完善理论、创新方法,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研究理论体系,更新传统村落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全域旅游中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陆巷样本 被引量:20
9
作者 许少辉 刘小欢 董丽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4-216,共3页
陆巷村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村落空间格局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深厚文化基础。在全域旅游热度日益高涨的浪潮下,陆巷村逐渐成为乡村文化旅游聚焦的... 陆巷村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村落空间格局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深厚文化基础。在全域旅游热度日益高涨的浪潮下,陆巷村逐渐成为乡村文化旅游聚焦的热门目的地,陆巷村的文化产业、休闲农业、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随着陆巷村原住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逐渐苏醒,原住村民对传统村落的情感依恋逐渐加深,原住村民与外来游客在总体上相处得非常融洽,原住村民与外来游客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文化事业任重而道远,陆巷村在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中民居、祠堂、牌坊的产权复杂影响古建筑保护修缮的资金责任归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十分匮乏,急剧的开发性建设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冲击较大。面对挑战与机遇,陆巷村敏锐地抓住了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时代契机,在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中较好地处理了以传统村落保护促进文化经济发展、以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传统村落 保护和发展 陆巷样本
下载PDF
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问题与路径——以云南丽江的几个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福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3,共9页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多年来抓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村民受益不浅。但当下也面临外来商户进村办民宿,村民出租宅院不经...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多年来抓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村民受益不浅。但当下也面临外来商户进村办民宿,村民出租宅院不经营,在往逐渐变成主要是外来商户经营民宿的“客栈村”方向发展,有的村民获得经济效益后在城里买房。不管农村的发展是采取哪种方式,是引进有实力的外来公司与村社进行旅游方面的合作,还是通过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合作社等方式开展旅游经营,还是村民自办客栈,或是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受益,最重要的一点,其前提都是要留住村民,让村民共同参与进行社区的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振兴乡村,裨益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 存在问题
下载PDF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福建河坑村土楼群自然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隽宇 陆瑶 陈梦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4,共6页
相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所含要素更加丰富,并有着特定而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往往具有整体性功能和多样化利用价值。以世界文化遗产——河坑村土楼群为例,通过对村落历史沿革、选址布局及生态山水环境等方面的梳理分析... 相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所含要素更加丰富,并有着特定而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往往具有整体性功能和多样化利用价值。以世界文化遗产——河坑村土楼群为例,通过对村落历史沿革、选址布局及生态山水环境等方面的梳理分析,重点剖析自然景观构成要素与现状风貌,并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景观与稻田景观类型。最后在整体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改善、适度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河坑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 自然景观资源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路与治理框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唐晓岚 刘思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4,共7页
乡村文化景观是指在农户在乡村共同体中生产、生活和交往而形成特定的文化载体和特定文化空间组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路首先要凸显农户的多样化诉求,避免“千村一貌”的文化景观设计。因此,从文化景观对农户的影... 乡村文化景观是指在农户在乡村共同体中生产、生活和交往而形成特定的文化载体和特定文化空间组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路首先要凸显农户的多样化诉求,避免“千村一貌”的文化景观设计。因此,从文化景观对农户的影响来解读地域文化,可以深层透视地域文化景观产生、发展和传承的治理价值。因此,开展文化景观治理的研究,要在“一纵一横”的研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保护人地关系为基础的文化景观机制,同时推演时间叙事为主轴的发展脉络,再造文化生态为主体的文化景观。对于乡村文化景观治理的框架而言,首先要搭建文化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厘定乡村文化景观层次分析评价的标准,建构乡村文化景观地理信息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文化景观 文化地理学 保护发展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策略探究——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应魁 塞尔江.哈力克 王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6期84-91,共8页
随着目前极大多数传统村落都以发展旅游作为产业规划定位,古村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又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引进生态学领域的共生理论观点以此构建古村落传统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共生体系,明确古村落保护... 随着目前极大多数传统村落都以发展旅游作为产业规划定位,古村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又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引进生态学领域的共生理论观点以此构建古村落传统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共生体系,明确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共生的三要素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古村共生三要素现状及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试探究出从本质上协调共生单元、从外在内容上强化共生环境、从关键上优化共生模式三大策略,并提出具体的规划更新方法,以期为当前旅游业置入背景下的古村聚落保护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保护 旅游发展 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
下载PDF
基于村落发展类型的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村落景观保护与空间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斌 吴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应根据村落的发展类型区别对待,划分出一产发展型、二产转向型、三产转向型和生态恢复型4类村落,并分别提出其生产性、生活性景观的保护及空间发展策略。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例,在分析该地区村落景观近现代衍... 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应根据村落的发展类型区别对待,划分出一产发展型、二产转向型、三产转向型和生态恢复型4类村落,并分别提出其生产性、生活性景观的保护及空间发展策略。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例,在分析该地区村落景观近现代衍变的基础上,着重对该地区的景观资源开发型、一产发展型和生态恢复型共4个村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规划 村落景观 发展类型 景观保护 空间发展
下载PDF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郏县临沣寨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范晓琳 苗琨 吕锐 《华中建筑》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古村落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众多社会、历史信息。然而现存的古村落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改变。该文以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为例,结合其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探讨如何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并在保... 古村落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众多社会、历史信息。然而现存的古村落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改变。该文以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为例,结合其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探讨如何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从而使古村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临沣寨 保护 发展
下载PDF
云南乐居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发展策略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亚美 何俊萍 《华中建筑》 2013年第5期173-176,共4页
乐居村是一个经历了历史沉淀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村落,由于各种因素,居民大多现已搬迁至新村,搬迁后的老村传统村落的发展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现状问题,总结了乐居村落的保护体系和旅游... 乐居村是一个经历了历史沉淀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村落,由于各种因素,居民大多现已搬迁至新村,搬迁后的老村传统村落的发展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现状问题,总结了乐居村落的保护体系和旅游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居村 传统村落 保护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以原型辨识为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以豫南新县西河大湾村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磊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4,84,共8页
传统村落是一种极为敏感和特殊的遗存资源类型。一方面,地域开发需要借助其优秀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来提升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开发过程需要时刻秉持和监控保护与开发的优先级。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如何在历史地位突出、遗存破损严重、史证信... 传统村落是一种极为敏感和特殊的遗存资源类型。一方面,地域开发需要借助其优秀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来提升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开发过程需要时刻秉持和监控保护与开发的优先级。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如何在历史地位突出、遗存破损严重、史证信息缺乏、干扰因素众多的复杂背景下,精准提炼出最富代表性的风貌特质,重要而紧迫。研究围绕原型辨识的概念,通过对原型基本属性、发散模式、要素关联等细节的分析和案例的实证,系统阐述益于检验既有开发准适度及后续调整深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传统村落 文化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谁的祠堂?何为遗产?——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启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实物载体祠堂,是岭南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作为一种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遗产",由于历史原因,它的权属和文化遗产价值,存在认知上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遗产保护... 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实物载体祠堂,是岭南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作为一种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遗产",由于历史原因,它的权属和文化遗产价值,存在认知上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一系列失当处理。因此,如何充分保障文化遗产所有者的权益,鼓励社区参与,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祠堂 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探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勇 韩力 侯全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了解决历史文化名村胡家大庄村存在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废弃、村落传统格局受到破坏、传统风貌受到侵蚀、传统民俗文化失传、村庄的历史记忆消逝、村庄人口流失等问题,同时实现村庄的发展,在"社区营造"的视角下,从"人... 为了解决历史文化名村胡家大庄村存在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废弃、村落传统格局受到破坏、传统风貌受到侵蚀、传统民俗文化失传、村庄的历史记忆消逝、村庄人口流失等问题,同时实现村庄的发展,在"社区营造"的视角下,从"人、文、地、景、产"5个方面对村庄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研究,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传统格局和古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公共空间改善和景观再造、特色产业的创新经营。结果表明:采用"社区营造"理论制定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发展策略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地方特色的作用,解决了胡家大庄村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为类似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与发展策略 社区营造 胡家大庄村
下载PDF
基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休闲农业规划研究——以诸葛村休闲农业带规划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建国 孟明浩 +2 位作者 崔会平 俞益武 张明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5-1929,共5页
城市扩张、旅游发展和村民生活质量改善,一直是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试图通过在外围构建休闲农业产业来破解诸葛古村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规划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形成古村落核心区—休闲农业带—外围生态恢复区的圈层发展模... 城市扩张、旅游发展和村民生活质量改善,一直是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试图通过在外围构建休闲农业产业来破解诸葛古村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规划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形成古村落核心区—休闲农业带—外围生态恢复区的圈层发展模式,打造古村落的生态围墙,化解城市扩张对古村落的威胁。中圈层休闲农业产业带将布局旅游功能区,各旅游功能区可有效提升诸葛村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减轻旅游对村民生活的冲击,促进村民就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古村落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村落 保护与发展 休闲农业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