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被引量:255
1
作者 刘沛林 董双双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8,共8页
引入“意象”(image)的概念,借助从感觉形式研究聚落空间形象的方法,对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多维空间立体图象作了初步研究。文章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①山水意象,②生态意象,③宗族意象,④趋吉意象等四个方面;... 引入“意象”(image)的概念,借助从感觉形式研究聚落空间形象的方法,对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多维空间立体图象作了初步研究。文章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①山水意象,②生态意象,③宗族意象,④趋吉意象等四个方面;并对不同地域古村落景观意象的差异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景观 可识别性 村落 空间意象 中国
下载PDF
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 被引量:288
2
作者 刘沛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采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 ,是对文化地理学关于“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景观之所以千差万别、多姿多彩 ,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景观形成的文化基因的不同 ,尤其是传统的原始图腾、... 采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 ,是对文化地理学关于“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景观之所以千差万别、多姿多彩 ,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景观形成的文化基因的不同 ,尤其是传统的原始图腾、民间傩戏、宗教信仰以及地方文化等因素对景观基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掌握聚落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 ,建立区域聚落景观的识别系统 ,有助于区域景观建设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文化景观 文化基因 景观识别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 被引量:108
3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林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将侗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为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的基础上,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通道芋头、黎平肇兴、三江高定3个侗寨的272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侗寨景观的4个基因均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萨坛&... 将侗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为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的基础上,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通道芋头、黎平肇兴、三江高定3个侗寨的272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侗寨景观的4个基因均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鼓楼"强弱顺序;2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是意向认同>情感认同>认知认同;3在地方认同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出生地、职业、收入、村落发展、教育程度、居民类型、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因素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明显;4在个人特征、社会经济、景观基因3个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对个人特征影响最明显,村落发展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强,萨坛对景观基因感知贡献最大;5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共变后通过景观基因感知对地方认同产生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地方认同 作用效应
下载PDF
“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省2个典型村为例 被引量:54
4
作者 李伯华 郑始年 +2 位作者 窦银娣 刘沛林 曾灿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2-1423,共12页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村转型背景下,如何留住这份'乡愁'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和通道皇都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演变路径和...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村转型背景下,如何留住这份'乡愁'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和通道皇都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演变路径和空间特征。研究显示:①自组织模式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机制较为灵活,实效性强,但短期稳定性差;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机制短期稳定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实效性。②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内生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双修'理念下沉发展较好,创新与适应能力强,但'双修'效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外部力量自上而下推动,'双修'效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整体呈环状格局,但内生力量较弱,理念下沉较差,主动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低。③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即文化基因修复为先,景观基因修补在后,整体呈波状起伏路径;他组织模式下的发展逻辑与自组织相反,整体呈阶梯式路径。④自组织模式在传统村落未来发展中能够稳固延续;他组织模式下,虽短期内可以延续,但随着内外主体的强弱转化,最终将被自组织模式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景观基因 文化基因 自组织 他组织 湖南
原文传递
以空间句法方法探寻传统村落的深层空间结构 被引量:41
5
作者 戴晓玲 浦欣成 董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7,共6页
传统村落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即深层空间结构?采用空间句法方法对27个传统村落进行建模分析,以2种算法表达2类不同的组构中心,即最小角度距离中心及最短欧式距离中心。研究发现,自然原生的村落具有双重高效的空间结构:其核... 传统村落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即深层空间结构?采用空间句法方法对27个传统村落进行建模分析,以2种算法表达2类不同的组构中心,即最小角度距离中心及最短欧式距离中心。研究发现,自然原生的村落具有双重高效的空间结构:其核心既利于熟悉路径的村民四处活动,也利于外来访客便捷地到达中心或在交易完毕后离开村庄。研究证实,传统村落在形态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公共空间网络与使用功能布局的同构关系,从而对深层结构的稳定性起到锚固作用。村落功能中心的位置具有结构惯性,成就其形态记忆的特质。通过空间句法量化方法及其可视化表达,对抽象的文化景观予以清晰的图示化表达,从而为历史村镇的延续性设计提供理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空间句法 结构惯性 中心性
下载PDF
南方地区传统村落形态及景观对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傅娟 许吉航 肖大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通过梳理典型村落案例,结合Googleearth航拍图和照片,从传统村落形态和景观两个角度研究南方地区的村落如何通过对地方水环境的利用和营造,发展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居住模式。与当地水环境相适应的村落形态包括带状、网状、团状、散点状... 通过梳理典型村落案例,结合Googleearth航拍图和照片,从传统村落形态和景观两个角度研究南方地区的村落如何通过对地方水环境的利用和营造,发展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居住模式。与当地水环境相适应的村落形态包括带状、网状、团状、散点状。与水密切相关的村落生产性景观包括山麓水稻田景观、洋面水稻田景观、洼地水塘景观、海洋沿岸景观。与水密切相关的村落生活性景观包括河道(河涌)景观、水塘(水井)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方地区 村落形态 村落景观 水环境
下载PDF
基于AVC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三岔村为例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秋鸟 邓华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8-303,共6页
为了解乡村景观资源,明确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劣,揭示乡村景观问题,进行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基于AVC理论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值,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构建综合... 为了解乡村景观资源,明确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劣,揭示乡村景观问题,进行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基于AVC理论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值,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怀柔区三岔村景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村吸引力和承载力较高,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但经济活力低下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为该区域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和进行乡村景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岔村 乡村景观 AVC理论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村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宜兴市8个村为例 被引量:29
8
作者 石诗源 鲍志良 张小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0-293,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宜兴市8个村庄为样本点,对村域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相应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密度、规模、形...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宜兴市8个村庄为样本点,对村域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相应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密度、规模、形状指数及用地扩展等特征存在差异;地形地貌、空间区位等自然因素是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政策措施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其发生改变的主要驱动力;各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宜兴市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及其旅游价值提升——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沛林 刘颖超 +1 位作者 杨立国 李雪静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240,共9页
通过梳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借鉴景观基因理论、传播学理论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路径的总体逻辑框架,并以张谷英村为例进行实证探索。形成以下结论:(1)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区别于一般景观... 通过梳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借鉴景观基因理论、传播学理论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路径的总体逻辑框架,并以张谷英村为例进行实证探索。形成以下结论:(1)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区别于一般景观传播,其传播方式更加高效、传统内容更精准、传播过程更系统,能够在数字旅游过程中将景观基因更好地传播给游客;(2)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路径的逻辑框架包括数字化传播内容、数字化传播方式和数字化传播受众三个部分,是在识别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方式进行采集、处理、展示,最终通过数字化体验传播给游客的综合过程;(3)以张谷英村为例进行实证,综合构建了从现实实体到数字虚拟,从地方知识到游客受众脑海意象的张谷英村景观基因数字化传播路径,该路径的效应不仅体现在传播价值上,也体现在引流价值、经济价值与保护价值等旅游价值提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数字化传播 数字旅游 虚拟旅游 旅游价值
原文传递
豫南传统村落景观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河南新县丁李湾村为例 被引量:25
10
作者 师永辉 毛学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176,共5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居住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新县丁李湾村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史料和实地访问调查,从形态学视角研究其景观格局特点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丁李湾村自形成、发展至衰落历经70... 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居住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新县丁李湾村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史料和实地访问调查,从形态学视角研究其景观格局特点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丁李湾村自形成、发展至衰落历经700多年,这其中受自然和当地传统宗族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丁李湾村完备的山-水-林-田-村景观格局反映出村民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其中对风水观念的重视是其创建吉祥家业的重要因素;目前,村落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传统民俗文化日渐衰落,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格局 驱动机制 新县丁李湾村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游客行为偏好的传统村落景观情境感知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琳 张佳琪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6,共5页
围绕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寻找景观情境感知与游客行为偏好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为主线,将景观感受旅游行为的主体与景观环境组织的客体相结合,基于景观感受行为理论,以安徽宏村、浙江诸葛八卦村和江西篁岭村为研... 围绕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寻找景观情境感知与游客行为偏好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为主线,将景观感受旅游行为的主体与景观环境组织的客体相结合,基于景观感受行为理论,以安徽宏村、浙江诸葛八卦村和江西篁岭村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游客的全游性/小空间性行为偏好、体验性/参与性行为偏好,以及重游性/推荐性行为偏好为线索,对传统村落景观情境的完整度、交互度和印象度进行了定量化的测度和评价,探讨了景观情境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偏好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和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游客行为 景观情境 感知价值
下载PDF
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调查及其运用——以贵州扁担山地区布依族聚落为例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加维 张凯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7,共5页
山地乡村绿化中大量运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且模仿城市植物造景的方式,使得村落的文化及景观特色得不到充分表达。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前提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剖析,以此为基础确定规划原则及目标,模拟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提炼出人... 山地乡村绿化中大量运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且模仿城市植物造景的方式,使得村落的文化及景观特色得不到充分表达。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前提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剖析,以此为基础确定规划原则及目标,模拟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提炼出人工配置模式。运用此方法,以贵州扁担山地区布依族聚落为例,通过对其植物景观格局及特点分析,模拟10个稳定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生成14个可供运用的人工群落配置模式及一类特殊的立体绿化模式。根据功能需求将不同模式运用于不同地点,可营造出山地布依族村落特色的植物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山地乡村 布依族 植物群落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下村民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依恋感知研究——以云南沙溪寺登村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琳 杨珂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人们体验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采用依恋量表问卷、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村民的传统村落景观...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人们体验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采用依恋量表问卷、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村民的传统村落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对自然古朴、保留了传统风貌、承载了集体记忆的景观具有强烈的依恋感知,而对功能、风貌、格局变化较大的村落景观则依恋感知较弱;且功能依赖维度的感知普遍低于情感认同维度。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提出以提高村民的场所依恋和情感认同促进传统村落景观内生性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建议,实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景观感知 场所依恋
下载PDF
农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以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的景观开发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顾小玲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3期91-92,共2页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生态建筑具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祖先智慧的结晶。在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日本著名乡村旅游观光胜地,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本文主要论述了合掌...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生态建筑具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祖先智慧的结晶。在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日本著名乡村旅游观光胜地,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本文主要论述了合掌村的农民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如何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资源建设自己的家乡和合掌村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掌村 生态建筑 农村景观 乡土文化 村落
下载PDF
近30年冀鲁豫农业村落民宅景观演化过程与机理 被引量:24
15
作者 房艳刚 梅林 +2 位作者 刘继生 胡亚娟 韩默然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33,共14页
在冀鲁豫三省选择3个不同特征的村落作详细案例,结合对其他村落的实地踏查,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近30年来该区域农业村落民宅景观的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30年来冀鲁豫农... 在冀鲁豫三省选择3个不同特征的村落作详细案例,结合对其他村落的实地踏查,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近30年来该区域农业村落民宅景观的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30年来冀鲁豫农业村落的民宅景观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民宅外观形态、样式、建筑材料与技术逐步现代化、去地方化,与泥土和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民宅内部格局的农业生产空间在经历了恢复和重组后逐渐弱化,生活空间的地位则持续提升,并逐步实现按代际、活动和性别的专门化和分隔化。家庭人口学特征是民宅演变代类差异产生的重要动力,家庭经济收入与民宅演变代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口流动对民宅演变代类差异的产生具有较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农业村落 乡村民宅景观 冀鲁豫 景观演化
原文传递
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4,72,共11页
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史首先得益于早期贵族和乡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营造和维护,以及某些中产阶级人士对生物多样性和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英国社会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传统村落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重构国家认同和国民品格形塑的... 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史首先得益于早期贵族和乡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营造和维护,以及某些中产阶级人士对生物多样性和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英国社会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传统村落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重构国家认同和国民品格形塑的战略资产;传统村落与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之间长期演化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传统村落延续的生命线,也是周边自然生态可持续维护的根本选择。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金赠予的国家乡村机构,授权国家信托和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基于国家利益从事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工作,合理设置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行动空间和角色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促成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行动,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自然景观 文化遗产 国家信托 乡村保护协会
原文传递
基于量化分析和公众感知的传统村落色彩景观优化研究——以闽南蟳埔村为例 被引量:23
17
作者 朱晓玥 张华荣 +1 位作者 兰思仁 黄启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9,共10页
色彩景观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色彩景观营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村落个性和风貌的塑造,影响公众对村落景观环境的感受.研究以闽南蟳埔村为例,开展色彩特征量化分析及公众感知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蟳埔村... 色彩景观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色彩景观营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村落个性和风貌的塑造,影响公众对村落景观环境的感受.研究以闽南蟳埔村为例,开展色彩特征量化分析及公众感知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蟳埔村环境基底色彩略艳丽明亮杂乱,人工色彩混乱,自然色彩单调,需创造更愉悦和谐、温馨传统的氛围;2)历史人文色彩较丰富艳丽明亮,传统服饰已失去传统色彩特征,传统建筑色彩具有闽南地域特征,需创造更素雅和谐传统的色彩风貌.建议通过色彩景观统筹规划与分级管理,强化蟳埔村地域传统色彩特征,合理规范人工色彩的管理控制,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色彩层次进行色彩景观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感知 传统村落 色彩景观 闽南 蟳埔村
下载PDF
古村落人居环境构建原型及文化景观环境营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夏门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慧敏 王树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运用传统古村落历史人居环境设计方法,对夏门古村落历史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走访,比较研究。结果夏门古村落其人居环境构建原型为"桃花源"+"坞堡",士族文化... 目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运用传统古村落历史人居环境设计方法,对夏门古村落历史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走访,比较研究。结果夏门古村落其人居环境构建原型为"桃花源"+"坞堡",士族文化与人居环境要素共同构成其文化景观环境。结论自然山水格局融汇士族文化思想,创造"文荫泽被"的理想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人居环境 夏门 文化景观 士族文化
下载PDF
肇庆广府古村落景观格局特点及其保护研究--以蕉园村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钟国庆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肇庆市古村落景观既具有广府古村落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色,即不似岭南水乡的村落处于纵横水网之中,而是山环水绕,呈现圈式布局的特点。那些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的古村落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以蕉园村为例,详细分析了这种威胁,并针... 肇庆市古村落景观既具有广府古村落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色,即不似岭南水乡的村落处于纵横水网之中,而是山环水绕,呈现圈式布局的特点。那些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的古村落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以蕉园村为例,详细分析了这种威胁,并针对其景观格局保护从政策和技术层面进行了研究。在技术层面,应用了图层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 古村落 景观格局 保护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中的古村落风貌保护研究——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叶定敏 文剑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6,共7页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结构整合,这对古村落以及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将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芙蓉村风貌保护的现状问题,探讨"自然·古村落·人"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 新型城镇化 风貌 保护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