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梦莹 王宪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878-882,共5页
安宁疗护对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大陆安宁疗护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实施人员态度消极、患者及家属认知度不高、社会支持度低、护理模式缺乏等问题,并结合阻... 安宁疗护对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大陆安宁疗护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实施人员态度消极、患者及家属认知度不高、社会支持度低、护理模式缺乏等问题,并结合阻碍因素以及国外安宁疗护对我国大陆安宁疗护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临终 生死观 死亡教育 阻碍因素
下载PDF
我国的传统墓葬文化与现代墓园建设 被引量:31
2
作者 斯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通过传统生死观、丧葬习俗的研究,来阐述民族情感诸种复杂因素;对传统土葬的哲学诠释及形制特点的研究,解析墓地与自然、社会甚至信仰间的桥梁作用,并呈现出它的多元特征;秉承传统墓葬文化的内涵及现代意义的重新定义,寻求我国现代墓地... 通过传统生死观、丧葬习俗的研究,来阐述民族情感诸种复杂因素;对传统土葬的哲学诠释及形制特点的研究,解析墓地与自然、社会甚至信仰间的桥梁作用,并呈现出它的多元特征;秉承传统墓葬文化的内涵及现代意义的重新定义,寻求我国现代墓地景观建设的基本策略,用于指导墓地园林化建设,是中国传统墓葬的文化传承及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死观 丧葬习俗 墓地园林化
下载PDF
试析当代中国老年人生死观与生死态度之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金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6-41,102,共7页
当代中国老年人在生死观上表现为不怕死,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又呈现出恐惧的一面。此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解决老年人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一是要突破人们对死亡的避讳,二是避免用革命英雄主义... 当代中国老年人在生死观上表现为不怕死,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又呈现出恐惧的一面。此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解决老年人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一是要突破人们对死亡的避讳,二是避免用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看待自然死亡,三是要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其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死观 生死态度 生命教育
下载PDF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共6页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善、生死顺化、生死通达、生游死归"为主要观点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 道家 生死观
下载PDF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乐微 徐胜前 富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9期149-15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晚期肝癌并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晚期肝癌并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从生命意义角度开展死亡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死亡态度、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死亡态度各项目均比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后试验组焦虑-紧张、沮丧-抑郁、迷惑-慌乱等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能够改变晚期肝癌并肝性脑病患者生死观,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恐惧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 死亡教育 干预 晚期肝癌 肝性脑病 生死观
下载PDF
医学生生死观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楠 陈嘉熙 +2 位作者 李春梅 陈化 张春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3,共4页
为了解医学生的生死观,挖掘他们在对待生与死看法上的群体特点,提升高校生命教育的质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死观,发现医学生在自我认识、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人生价值与规划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通过调查... 为了解医学生的生死观,挖掘他们在对待生与死看法上的群体特点,提升高校生命教育的质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死观,发现医学生在自我认识、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人生价值与规划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通过调查抽样和统计学研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社会现状,建议通过转变医学生的生命观念,完善医科院校的生命教育体系,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的途径,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生死观 生命教育
下载PDF
蒙古族的死亡观与临终关怀 被引量:10
7
作者 包路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4,共9页
蒙古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这也是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从蒙古族人临终前后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这些仪式也集中体现了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对蒙古族而言,... 蒙古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这也是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从蒙古族人临终前后的一系列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这些仪式也集中体现了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观。对蒙古族而言,生死是一种正常的轮回,死亡是渺小的个体无力抵抗的自然规律,生命最终要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而灵魂却是生生不息的。我们要尊重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使医学的临终关怀救助和地方民族文化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死亡观 临终关怀
下载PDF
道家生死观的理论内涵及现代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刁生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道家生死观主要涵盖了贵生乐死、生死必然、生死自然、生死气化、生死齐同、不死不生等系列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道家生死观对现代人建立系统的生死哲学和科学的生死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道家生死观主要涵盖了贵生乐死、生死必然、生死自然、生死气化、生死齐同、不死不生等系列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道家生死观对现代人建立系统的生死哲学和科学的生死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生死观 理论内涵 现代价值
下载PDF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舒婉 朱春莹 +2 位作者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 生死认知 生命意义 生死观 生死教育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谈临终关怀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秋菊 刘强 +1 位作者 蒋辉 黄振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8期1033-1036,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临终理念和生命关怀精神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很多思想理念曾经在一定时期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深入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关怀精神的探析,推断其必然涉及对临终的人文情...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临终理念和生命关怀精神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很多思想理念曾经在一定时期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深入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关怀精神的探析,推断其必然涉及对临终的人文情怀,通过进一步梳理传统儒释道各家文化的生命伦理思想来分析阐述临终关怀的特点、方式,进而引出传统生命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 中医 儒释道 生死观 临终关怀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角下的生死观及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志荣 杜渐 +4 位作者 王昊 巩亚男 刘珍珠 徐祥芸 杨秋莉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第5期27-29,共3页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论述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生死观的内涵,并基于不同观点,论述叙事医学理论内涵及其视角下的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中医学思想出发论述生死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注重养生与临终关怀,倡导人...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论述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生死观的内涵,并基于不同观点,论述叙事医学理论内涵及其视角下的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中医学思想出发论述生死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注重养生与临终关怀,倡导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死观,增强医护人员的叙事能力,以提高临终人群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 叙事医学 中医学 临终关怀
原文传递
尊严死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玉莲 姚中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2期1586-1588,1595,共4页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迁,尊严死的出现与传统孝道文化产生了冲突,使得尊严死的推行遇到了挑战:孝道观念束缚、亲情观念约束、乐生恶死观念限制,强大的文化惯性。只有...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变迁,尊严死的出现与传统孝道文化产生了冲突,使得尊严死的推行遇到了挑战:孝道观念束缚、亲情观念约束、乐生恶死观念限制,强大的文化惯性。只有对以上挑战作出批判性分析,才能从传统观念、生活方式、代沟这三方面有效应对孝在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而厘清人们孝意识,使孝发挥应有价值,通过积极孝行实践优化生命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死 传统孝道文化 生前预嘱 生死观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9年民意调查数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卓 李莎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共13页
在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慢性病加速蔓延的背景下,提高生命末期的生活及死亡质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文章利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综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以跨学科视野对中国公众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其影响因... 在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慢性病加速蔓延的背景下,提高生命末期的生活及死亡质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文章利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综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以跨学科视野对中国公众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众对安乐死认知度与赞同度均较高,其中公众为自身决定安乐死的赞同度最高,其次是为父辈决定实施安乐死,再次是为子辈决定实施安乐死,为朋友决定实施安乐死的赞同度最低;大多数人将安乐死看作是实现生命权利、提高死亡质量和维护生命尊严的重要内容,癌症晚期患者在患者本人或家属申请下,由医生施行消极安乐死或人道而又柔和的积极安乐死行为更被认可;不同特征的群体对安乐死态度有较大差异,相比女性,男性更赞同安乐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更赞同安乐死,与排斥死亡的人相比,接受死亡的人群更赞同安乐死。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安乐死概念体系的深入研究、制度建设以及政府、学校等单位开展优死教育,进而提高生命质量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态度 老龄化 人口特征 生死观
下载PDF
医学生生死观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医药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亚 陈端颖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生命观与死亡观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北医药学院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医学生中,大部分对生活充满了生命意义感,但有接近20%学生有存在性空虚感;80%以上的学生... 目的了解医学生生命观与死亡观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北医药学院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医学生中,大部分对生活充满了生命意义感,但有接近20%学生有存在性空虚感;80%以上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但将近20%的学生存在死亡焦虑或死亡恐惧。大二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明显低于大一学生。结论应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在医学院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创建生命体验平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文化与生死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生死观 生死教育
下载PDF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书写
15
作者 周燕 胡作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莫里森作品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了其对黑人群体精神上和生活上需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生死观。结合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尝试就莫里森的几部代表性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死亡类型和意象进行分析,探究黑人如何完成对个... 莫里森作品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了其对黑人群体精神上和生活上需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生死观。结合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尝试就莫里森的几部代表性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死亡类型和意象进行分析,探究黑人如何完成对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从而更清楚地解悟莫里森如何借死亡的书写来再现黑人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重构黑人民族记忆,明晓莫里森主张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想以及赋予死亡的意义和情感指向,以期为研究与莫里森有相似政治际遇和生活经历的其他美国少数族裔小说家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死亡书写 死亡意象 生死观 多元文化
下载PDF
论现代生死观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瑞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9,共4页
"生"与"死"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生命的终极目标即是死亡,死则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辩证的否定要素。死亡的意义所依据的不仅仅是科学与逻辑,更需要求助于超越与智慧。因此,必须建构起生死哲学... "生"与"死"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生命的终极目标即是死亡,死则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辩证的否定要素。死亡的意义所依据的不仅仅是科学与逻辑,更需要求助于超越与智慧。因此,必须建构起生死哲学观,以提升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死亡 生死观 哲学意蕴
下载PDF
社会文化背景下史诗的英雄观与生死观——以《吉尔伽美什》和《伊利亚特》为例
17
作者 奚文漪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吉尔伽美什》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诞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下,讲述了国王吉尔伽美什与好友恩奇都一同斩杀恶兽保卫家园,并在恩奇都受惩罚死去后历经艰难险阻寻求永生的故事。《伊利亚特》据传是盲诗人荷马所著著名史诗,诞... 《吉尔伽美什》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诞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下,讲述了国王吉尔伽美什与好友恩奇都一同斩杀恶兽保卫家园,并在恩奇都受惩罚死去后历经艰难险阻寻求永生的故事。《伊利亚特》据传是盲诗人荷马所著著名史诗,诞生于爱琴海流域古希腊文明下,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被主帅阿伽门农所抢愤怒退出战役,又在挚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后重归战场复仇,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吉尔伽美什》和《伊利亚特》都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史诗作品,而两位主人公又具有极为相似的出生和经历。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别分析两部史诗中体现出的英雄观——何谓英雄和生死观——如何面对必然的死亡,进而分析它们各自的诞生背景和所属社会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在比较中探寻不同社会文化塑造英雄和对待生死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 《伊利亚特》 英雄观 生死观 社会文化差异
下载PDF
老年人生命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鹏 孙慕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2,F0003,共5页
老年人生命教育既包括生死教育,也包括生命健康教育。老龄社会为老年人生命教育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如老年人生命问题为其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以健康为中心”理念为其提供了理念基础,各种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社会... 老年人生命教育既包括生死教育,也包括生命健康教育。老龄社会为老年人生命教育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如老年人生命问题为其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以健康为中心”理念为其提供了理念基础,各种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传统中的重“生”观念、以“治疗为中心”的理念、教育体系不完备以及生命教育内容融入问题等,严重制约老年人生命教育开展。为此,应当以生活方式医学重构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理念,并在个人、社会及政府三个层面探索相关措施以推进老年人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老年人生命教育 生死观
下载PDF
老庄生死观探微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晓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22,共5页
无数的事实说明,人们越不安于死之必至的命运,其承受的内心痛苦也就越大,因为,死亡的降临决不会因为人们的不愿意而改变。在说服人们安于必死之“命”的方面,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其基本观念是:人们超越生死、获... 无数的事实说明,人们越不安于死之必至的命运,其承受的内心痛苦也就越大,因为,死亡的降临决不会因为人们的不愿意而改变。在说服人们安于必死之“命”的方面,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其基本观念是:人们超越生死、获得临终前心安坦荡的关键,在觉解生死之本质,从根本上意识到自我之生死皆由“命”而定,非人力所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 生死观 探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