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以来史剧观的深化与史剧理论建构的委顿
1
作者 伏涤修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5-15,共11页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历史剧的见解也越来越深化、多元。在历史剧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政治化的“古为今用”的创作观念到注重“现代意识”“主体意识”;在历史剧与历史的关系上,从强调“历史真实”...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历史剧的见解也越来越深化、多元。在历史剧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政治化的“古为今用”的创作观念到注重“现代意识”“主体意识”;在历史剧与历史的关系上,从强调“历史真实”进而提出以“历史可能性及假定性”为基础;在历史剧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从“历史表现需要”到拒绝史学奴役的“历史审美需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史剧理论体系建构在近几年呈现出委顿状态:新史剧观的表述不够系统完整,对于后现代史学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基本处于茫然、漠视状态,新史剧观对历史剧创作只是提供了可能性、或然性而非必然性,传统史剧观影响依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剧观 现代主体意识 历史可能性 历史假定性 历史审美真实
下载PDF
新编历史剧创作对传统史剧观的突破
2
作者 陈丽芬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传统史剧观遵循“历史真实”和“古为今用”两大原则,在历史剧创作中影响深远。“历史真实”原则束缚了创作主体的发挥,造成创作手法的单一。“古为今用”原则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主题内涵比较狭隘,限制历史剧艺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传统史剧观遵循“历史真实”和“古为今用”两大原则,在历史剧创作中影响深远。“历史真实”原则束缚了创作主体的发挥,造成创作手法的单一。“古为今用”原则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主题内涵比较狭隘,限制历史剧艺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史剧观的“古为今用”原则在表现知识分子复杂内心世界中被成功突围,作家的主体意识在系列新编历史文人史剧中彰显出来,历史剧创作主题向文化、人性、审美多维度展开。郭启宏的“传神史剧论”与大量表现复杂人性的历史剧突破了传统史剧观下人物塑造的“二元对立”模式,使人物形象走向复杂人性的刻画与深层心理的挖掘。罗怀臻的新史剧观认为,历史的虚构和假设也可以作为历史剧创作的素材和依托,由此开辟寓言史剧创作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传统史剧观 突破 历史真实 古为今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