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国恩先生的文学史观及其对早期文学史的建构——兼论20世纪上半期文学史观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2,共12页
游国恩在20世纪的文学史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位置。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史观大体可分为传统文道派的广义文学观与辞章派的狭义文学观,以及源于新文学派的纯文学观这样三大类型。游国恩的文学史观有一个从六朝派的文学观向折中于上述各种广... 游国恩在20世纪的文学史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位置。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史观大体可分为传统文道派的广义文学观与辞章派的狭义文学观,以及源于新文学派的纯文学观这样三大类型。游国恩的文学史观有一个从六朝派的文学观向折中于上述各种广狭义文学观的发展过程。其间章学诚的观点对其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游氏根据章氏著作、辞章两分之说来确立文学史的对象。其最早对先秦文学的叙述,仍然采取早期诸家上古三代的叙述框架。文章也对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以治化与辞章来梳理中国文学史的学术贡献做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国恩 文学史观 先秦文学 章学诚 林传甲
原文传递
“走出”与“融入”——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启示
2
作者 王敏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李晓峰和刘大先所著《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一书是学界对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认为该著作不仅深化了以往对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探讨、理论建设,更关注到了之前... 李晓峰和刘大先所著《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一书是学界对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认为该著作不仅深化了以往对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探讨、理论建设,更关注到了之前容易被学界忽视的很多前沿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如何"走出"狭窄视域、陈旧观念、空泛理论和单一民族文学研究,从而真正"融入"国家知识体系,汇入前沿文学批评潮流、关注具体文本和族际文学关系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展望,同时亦对重写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走出 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