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水溶液中的囊泡形成(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玺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83-585,共3页
1:1烷基羧酸钠-溴化烷基三甲铵混合水溶液的浓度在cmc以上时,能自发或超声分散形成一类新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囊泡(单层膜),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突出囊泡形成能力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组合变化所显现的多样特性,皆预示出混合功能有序组... 1:1烷基羧酸钠-溴化烷基三甲铵混合水溶液的浓度在cmc以上时,能自发或超声分散形成一类新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囊泡(单层膜),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突出囊泡形成能力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组合变化所显现的多样特性,皆预示出混合功能有序组合体研究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混合物 胶团 囊泡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基于外壳蛋白复合物Ⅱ囊泡的蛋白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董晓敏 刘延峰 +2 位作者 刘龙 堵国成 李江华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7,40,共8页
在酿酒酵母中,外壳蛋白复合物Ⅱ(COPⅡ)包裹的囊泡是蛋白质从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体的媒介,其中COPⅡ囊泡介导的运输是蛋白分泌途径中至关重要的一步。COPⅡ囊泡的运输包括囊泡形成、出芽、束缚和融合。整个过程需要外壳蛋白亚基、三磷... 在酿酒酵母中,外壳蛋白复合物Ⅱ(COPⅡ)包裹的囊泡是蛋白质从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体的媒介,其中COPⅡ囊泡介导的运输是蛋白分泌途径中至关重要的一步。COPⅡ囊泡的运输包括囊泡形成、出芽、束缚和融合。整个过程需要外壳蛋白亚基、三磷酸鸟苷(GTP)、束缚因子等多种组分的参与,且部分组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确保了蛋白质的正确运输。研究对COPⅡ囊泡整个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外壳亚基组装、蛋白质捕获以及膜融合等一系列调控机制进行较系统综述,有望为改造酿酒酵母中蛋白分泌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COPⅡ复合物 囊泡形成 囊泡融合
下载PDF
盐引发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囊泡自发形成 被引量:8
3
作者 翟利民 王慧 +2 位作者 徐健 张龙军 赵梅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无盐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的复配体系中只有混合胶束存在,而盐的加入即可以引发体系中囊泡的自发形成,这使得囊泡的形成变得更加简单.引发机理可以归因于盐对离... 在无盐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的复配体系中只有混合胶束存在,而盐的加入即可以引发体系中囊泡的自发形成,这使得囊泡的形成变得更加简单.引发机理可以归因于盐对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双电层的压缩作用,减少了极性头的面积,加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参与使得堆积参数P增加,导致了半径更大的聚集体的形成.制作了SDBS/TX-100/盐水拟三元相图,通过目测和表面张力的变化确定了囊泡形成的带状区域,并用负染色电镜(TEM)对囊泡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盐度以及相同盐度下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囊泡粒径的影响,发现囊泡的粒径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同一盐度下,囊泡的粒径基本不受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自发形成 盐引发 负染色电镜 动态光散射 单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下载PDF
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自组装行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青霄 王铮 +2 位作者 尹玉华 蒋润 李宝会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1-1358,共8页
利用布朗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组成的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这种两亲性分子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考察了两亲性分子浓度、疏溶剂纳米粒子直径、聚合物链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聚合物链的链长以... 利用布朗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组成的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这种两亲性分子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考察了两亲性分子浓度、疏溶剂纳米粒子直径、聚合物链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聚合物链的链长以及溶剂性质对组装结构的影响.构建了随不同参数变化的形态相图.我们观察到2种囊泡形成路径,并且通过控制两亲性分子浓度,能实现2种路径之间的转变,并将本研究的模拟结果与已报道的相关实验观测和模拟结果做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两亲性分子 自组装 溶液 囊泡形成路径
原文传递
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合成及其浮力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宁 储昭升 +2 位作者 代然 孔祥云 施春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伪空胞的合成与破裂是蓝藻浮力调节的主要方式.为研究固氮蓝藻浮力的形成及其调节能力,以螺旋鱼腥藻为代表,在外压作用下将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压破,分别在氮限制〔ρ(TN)为1.65 mg/L,ρ(TP)为1.780 mg/L〕、磷限制〔ρ(TN)为16.50 mg/L,ρ... 伪空胞的合成与破裂是蓝藻浮力调节的主要方式.为研究固氮蓝藻浮力的形成及其调节能力,以螺旋鱼腥藻为代表,在外压作用下将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压破,分别在氮限制〔ρ(TN)为1.65 mg/L,ρ(TP)为1.780 mg/L〕、磷限制〔ρ(TN)为16.50 mg/L,ρ(TP)为0.178 mg/L〕条件下研究伪空胞的合成、藻细胞垂向迁移及漂浮特性.结果表明:螺旋鱼腥藻的伪空胞完全破裂后,在氮限制条件下,藻细胞恢复浮力(漂浮率>50%)需56 h,伪空胞含量恢复到初始水平(2.47×10-7μL/cell)需要72 h;而在磷限制条件下伪空胞含量无法恢复到初始水平;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最大垂向迁移速率分别为1.4和0.8 m/d,磷限制条件对螺旋鱼腥藻伪空胞的合成及恢复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空胞合成 迁移速率 漂浮率
下载PDF
盐或尿素引发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囊泡自发形成(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长刚 刘杰 +1 位作者 李干佐 陈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3,共6页
在无盐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PT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在某些比例得到自发形成的囊泡,而盐或尿素的加入可以扩大自发形成囊泡的比例范围,首次用尿素诱导了囊泡的自发形成,采用负染色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 在无盐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PT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在某些比例得到自发形成的囊泡,而盐或尿素的加入可以扩大自发形成囊泡的比例范围,首次用尿素诱导了囊泡的自发形成,采用负染色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方法对囊泡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分子几何堆积因子f对盐和尿素诱导囊泡自发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形成囊泡 尿素或盐诱导 负染色透射电镜 动态光散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