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配比下超早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侧向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溦
李明
+1 位作者
吴甲一
冀天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超早期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向压力直接影响到模板设计,其大小受浇筑速度、混凝土配比、温度、模板表面性态、尺寸、形状、浇筑深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配比下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
超早期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向压力直接影响到模板设计,其大小受浇筑速度、混凝土配比、温度、模板表面性态、尺寸、形状、浇筑深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配比下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侧向压力竖向分布与静水压力相似,但明显小于静水压力;混凝土水灰比(质量比)越大,模板初始侧向压力越接近静水压力,侧向压力下降速度越快;超早期混凝土侧向压力的消散发生在潜伏期之后的水化反应阶段,此阶段水化产物的加速形成使材料具有自承载能力,因此侧向压力迅速下降并最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混凝土
模板
侧向压力
模型试验
配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切向作用机制
2
作者
崔溦
杨娜娜
宋慧芳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受混凝土组分、结构物表面性态、水化时间、相对运动速度、润滑条件等诸多方面影响,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条件下模板起拔力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受混凝土组分、结构物表面性态、水化时间、相对运动速度、润滑条件等诸多方面影响,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条件下模板起拔力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切向作用主要由粘结力和摩擦力组成,初始切向力主要来源于水泥砂浆的粘结作用;随水灰比减小,切向力与时间相关性增加;随混凝土水化进程,初始切向力增加明显,且切向力变化与时间相关性亦有所增加;拔板速度变化对切向力影响较小;润滑剂的使用可明显减小初始切向力,并可使中后期切向力随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建立了一个混凝土与模板相互作用的细观模型,从细观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混凝土
模板
切向作用力
模型试验
细观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配比下超早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侧向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溦
李明
吴甲一
冀天竹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21065
5127912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3JCQNJC06800)
文摘
超早期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向压力直接影响到模板设计,其大小受浇筑速度、混凝土配比、温度、模板表面性态、尺寸、形状、浇筑深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配比下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侧向压力竖向分布与静水压力相似,但明显小于静水压力;混凝土水灰比(质量比)越大,模板初始侧向压力越接近静水压力,侧向压力下降速度越快;超早期混凝土侧向压力的消散发生在潜伏期之后的水化反应阶段,此阶段水化产物的加速形成使材料具有自承载能力,因此侧向压力迅速下降并最终消失.
关键词
超早期混凝土
模板
侧向压力
模型试验
配比
Keywords
very
early
-
age
concrete
formwork
lateral
pressure
model
test
concrete
mix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切向作用机制
2
作者
崔溦
杨娜娜
宋慧芳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321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12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3JCQNJC06800)
文摘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受混凝土组分、结构物表面性态、水化时间、相对运动速度、润滑条件等诸多方面影响,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不同条件下模板起拔力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切向作用主要由粘结力和摩擦力组成,初始切向力主要来源于水泥砂浆的粘结作用;随水灰比减小,切向力与时间相关性增加;随混凝土水化进程,初始切向力增加明显,且切向力变化与时间相关性亦有所增加;拔板速度变化对切向力影响较小;润滑剂的使用可明显减小初始切向力,并可使中后期切向力随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建立了一个混凝土与模板相互作用的细观模型,从细观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超早期混凝土
模板
切向作用力
模型试验
细观模型
Keywords
very
early
-
age
concrete
formwork
tangential
force
model
test
micromechanical
model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配比下超早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侧向作用
崔溦
李明
吴甲一
冀天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早期混凝土与结构物之间的切向作用机制
崔溦
杨娜娜
宋慧芳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