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earfil SE Bond以及Super Bond C和B粘接纵折牙后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永佳 俞立英 +2 位作者 陈琼 王淑敏 熊焕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指导折裂牙粘接材料的选择。方法以美国商用有限元系统ALGOR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纵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Clearfil SE Bond以及Super Bond C和B粘接折裂牙,而后施加垂直和倾斜载荷以获取折裂牙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纵折牙粘接回... 目的指导折裂牙粘接材料的选择。方法以美国商用有限元系统ALGOR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纵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Clearfil SE Bond以及Super Bond C和B粘接折裂牙,而后施加垂直和倾斜载荷以获取折裂牙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纵折牙粘接回植后承受的应力及其变化趋势接近于健康牙;而以Clearfil SE Bond粘接治疗的牙体,承受应力变化的能力优于Super Bond C和B。结论纵折牙回植应选用与牙本质弹性模型更为接近的粘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折牙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PDF
牙纵折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朱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9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纵折后牙就诊时间与治疗预后。方法:选择46例纵折后牙病例,按就诊天数(<3天和>3天)分为2组。通过复位,结扎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结果:2组2年预后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纵折后牙修复早... 目的:分析比较纵折后牙就诊时间与治疗预后。方法:选择46例纵折后牙病例,按就诊天数(<3天和>3天)分为2组。通过复位,结扎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结果:2组2年预后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纵折后牙修复早发现、早治疗,辅以准确复位,牢固固定,彻底完善的根管治疗,严密及时的全冠修复,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纵折 就诊时间 预后
原文传递
弹性结扎法治疗后牙纵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瑞卿 李军科 张志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的:观察弹性结扎法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86颗纵折后牙,在根管治疗前采用弹性结扎法结扎固定患牙,待根管治疗完成后,去除结扎丝,行全冠修复。结果:治疗后1、2、3 a的成功率分别为97.67%、93.02%和88.37%。结论:劈裂牙在根管... 目的:观察弹性结扎法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86颗纵折后牙,在根管治疗前采用弹性结扎法结扎固定患牙,待根管治疗完成后,去除结扎丝,行全冠修复。结果:治疗后1、2、3 a的成功率分别为97.67%、93.02%和88.37%。结论:劈裂牙在根管治疗前进行弹性结扎,可有效防止治疗中和治疗后牙体折裂,有效保存患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纵折 弹性结扎 全冠修复
下载PDF
3种粘结剂在后牙纵折模型中粘结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婷 陈冲 郭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3-895,共3页
目的比较3种粘结材料对后牙纵折的粘结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人完整磨牙30颗,建立后牙纵折的实验模型。分别用IBond自酸蚀粘结剂(A组)、Super-Bond C&B粘结剂(B组)和帕娜碧亚-F粘结剂(C组)粘结,将粘好的折裂牙试样在37℃生理盐... 目的比较3种粘结材料对后牙纵折的粘结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人完整磨牙30颗,建立后牙纵折的实验模型。分别用IBond自酸蚀粘结剂(A组)、Super-Bond C&B粘结剂(B组)和帕娜碧亚-F粘结剂(C组)粘结,将粘好的折裂牙试样在37℃生理盐水中放置24h后,检测其拉伸强度。结果 IBond自酸蚀粘结剂的拉伸强度为(11.60±2.39)MPa,Super-Bond C&B粘结剂的拉伸强度为(22.67±3.58)MPa,帕娜碧亚-F粘结剂的拉伸强度为(16.80±2.18)MPa,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erbond C&B粘结离体纵裂后牙的拉伸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纵折 拉伸强度
下载PDF
后牙纵折模型中两种材料粘接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 吴佩玲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8期413-415,共3页
目的建立纵折后牙粘接模型,研究Super-Bond C&B粘接剂和IBond自酸蚀粘接剂对纵折后牙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完整人磨牙40颗,制成后牙纵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颗,分别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和IBond自酸蚀粘接剂粘... 目的建立纵折后牙粘接模型,研究Super-Bond C&B粘接剂和IBond自酸蚀粘接剂对纵折后牙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完整人磨牙40颗,制成后牙纵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颗,分别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和IBond自酸蚀粘接剂粘接断裂面,将粘好的折裂牙试样在37℃生理盐水中放置24h后,检测其剪切强度。结果 IBond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是(10.65±1.49)MPa,Super-Bond C&B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是(19.48±2.5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P<0.05)。立体显微镜观察显示,所有试件破坏均表现为牙本质与粘接剂界面之间的断裂,未见有牙本质的内聚破坏发生。结论 Super-Bond C&B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高于IBond粘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纵折模型 IBond粘接剂 Super-Bond C&B粘接剂 剪切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