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分期种植患者资料,对纳入病例的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当日垂...目的通过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分期种植患者资料,对纳入病例的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当日垂直向骨高度、术后6个月垂直向骨高度及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高度有显著性降低,降低量为0.56±0.25mm;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的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量无明显差异;在不同剩余牙槽骨高度情况下,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量有统计学差异,RBH大于5mm的患者相对RBH小于5mm的患者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显著增加;上颌窦宽度与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呈正相关。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存在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现象;剩余牙槽骨高度大于5mm时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显著增加;上颌窦宽度与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呈正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分期种植患者资料,对纳入病例的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当日垂直向骨高度、术后6个月垂直向骨高度及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高度有显著性降低,降低量为0.56±0.25mm;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的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量无明显差异;在不同剩余牙槽骨高度情况下,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变化量有统计学差异,RBH大于5mm的患者相对RBH小于5mm的患者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显著增加;上颌窦宽度与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呈正相关。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6个月较术后当日存在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现象;剩余牙槽骨高度大于5mm时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显著增加;上颌窦宽度与垂直向骨增量的降低值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