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宏宇
杨广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
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戊二醛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杀菌率与温度正相关,低药物浓度时(0.45 mg/L),30℃水体中的杀菌率在24 h达到90%以上,而较低温度(20℃)实现90%杀菌率需要27 h;当浓度升至1.8 mg/L时,30℃、5 h杀菌率可以达到90%,20℃时则需要延长至7 h;当更高药物浓度(18 mg/L)时,30℃、20 min可实现90%以上杀菌率,20℃时所需时间相应延长至30 min。戊二醛对副溶血弧菌灭菌效果的影响也呈现相似规律性,当药物浓度0.18 mg/L时,杀菌率分别在15 h(30℃)和18 h(20℃)达到90%以上;当药物浓度1.8 mg/L和18 mg/L时,30℃水体中分别于100 min和3 min达到90%以上的杀菌率;20℃时时间延长至180 min和5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使用戊二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GA)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杀菌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中华鳖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研究
2
作者
刘晓丽
王恬畅
+2 位作者
蒋红艳
殷蕊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23年第11期42-46,F0002,共6页
自保定阜平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29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5株益生菌的拮抗实验...
自保定阜平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29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5株益生菌的拮抗实验,得出此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等其它17种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益生菌在一定浓度下对其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氏气单胞菌IscR异源表达调控大肠杆菌氧化应激耐受
3
作者
孙灵敏
郑渊哲
+4 位作者
李宏
李娟娟
唐燕琼
马香
刘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4-3660,共7页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以该重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特定浓度的IPTG,诱导重组菌株中IscR蛋白表达,并采用0、0.5、1.0、1.5、2.0 mmol/L 5个H_(2)O_(2)终浓度对BL21-pET28a-iscR和转入空载质粒的对照菌株BL21-pET28a处理30 min,最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点板试验,观察经不同H_(2)O_(2)浓度处理后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菌株BL21-pET28a相比,在相同H_(2)O_(2)终浓度处理情况下,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的生长能力均较强,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来源的IscR蛋白可以异源表达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初步证明维氏气单胞菌IscR蛋白参与细菌响应氧化应激胁迫的调节,为后续进一步探究IscR蛋白参与病原菌环境适应和毒力等功能,并解析细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IscR
pET28a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戴瑜来
戴杨鑫
+3 位作者
许宝青
林启存
马恒甲
蔡丽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5,120,共5页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了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SJTJYCA01,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缘清晰整齐,无晕环,其头部直径在45~60 nm,尾部长16~26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噬菌体的最适MOI为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40 min,裂解量为57;在温度40℃以下和pH 5~10较为稳定。综上所述,SJTJYCA01为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该噬菌体能很好的适应水产养殖环境,在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丰富了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菌种资源,并为进一步探索噬菌体防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维氏气单胞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宏宇
杨广
机构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出处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金
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项目(编号ITTFRS2021000-011)”
天津市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淡水养殖产业营养需求与饲料(编号ITTFRS2021000-011)”。
文摘
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戊二醛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杀菌率与温度正相关,低药物浓度时(0.45 mg/L),30℃水体中的杀菌率在24 h达到90%以上,而较低温度(20℃)实现90%杀菌率需要27 h;当浓度升至1.8 mg/L时,30℃、5 h杀菌率可以达到90%,20℃时则需要延长至7 h;当更高药物浓度(18 mg/L)时,30℃、20 min可实现90%以上杀菌率,20℃时所需时间相应延长至30 min。戊二醛对副溶血弧菌灭菌效果的影响也呈现相似规律性,当药物浓度0.18 mg/L时,杀菌率分别在15 h(30℃)和18 h(20℃)达到90%以上;当药物浓度1.8 mg/L和18 mg/L时,30℃水体中分别于100 min和3 min达到90%以上的杀菌率;20℃时时间延长至180 min和5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使用戊二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度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GA)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杀菌率
Keywords
Temperature
Glutaraldehyde
Aeromonas
veroni
i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actericidal rate(BR)
分类号
S94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中华鳖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研究
2
作者
刘晓丽
王恬畅
蒋红艳
殷蕊
宫春光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河北渔业》
2023年第11期42-46,F0002,共6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编号:HBCT2023220207)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编号:CARS-45)
文摘
自保定阜平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29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5株益生菌的拮抗实验,得出此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等其它17种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益生菌在一定浓度下对其具有拮抗作用。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试验
Keywords
Pelodiscus sinensis
Aeromonas
veroni
i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tagonistic assay
分类号
S947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氏气单胞菌IscR异源表达调控大肠杆菌氧化应激耐受
3
作者
孙灵敏
郑渊哲
李宏
李娟娟
唐燕琼
马香
刘柱
机构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4-36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1960027)资助。
文摘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以该重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特定浓度的IPTG,诱导重组菌株中IscR蛋白表达,并采用0、0.5、1.0、1.5、2.0 mmol/L 5个H_(2)O_(2)终浓度对BL21-pET28a-iscR和转入空载质粒的对照菌株BL21-pET28a处理30 min,最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点板试验,观察经不同H_(2)O_(2)浓度处理后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菌株BL21-pET28a相比,在相同H_(2)O_(2)终浓度处理情况下,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的生长能力均较强,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来源的IscR蛋白可以异源表达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初步证明维氏气单胞菌IscR蛋白参与细菌响应氧化应激胁迫的调节,为后续进一步探究IscR蛋白参与病原菌环境适应和毒力等功能,并解析细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IscR
pET28a
过氧化氢
Keywords
Aeromonas
veroni
IscR
pET28a
Hydrogen peroxide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戴瑜来
戴杨鑫
许宝青
林启存
马恒甲
蔡丽娟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5,120,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45)
杭州市农业科研自主申报项目(20180432B25)。
文摘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了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SJTJYCA01,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缘清晰整齐,无晕环,其头部直径在45~60 nm,尾部长16~26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噬菌体的最适MOI为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40 min,裂解量为57;在温度40℃以下和pH 5~10较为稳定。综上所述,SJTJYCA01为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该噬菌体能很好的适应水产养殖环境,在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丰富了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菌种资源,并为进一步探索噬菌体防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鲫鱼
维氏气单胞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rucian carp
Aeromonas
veroni
i
phage
isol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42.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
刘宏宇
杨广
《黑龙江水产》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株中华鳖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研究
刘晓丽
王恬畅
蒋红艳
殷蕊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维氏气单胞菌IscR异源表达调控大肠杆菌氧化应激耐受
孙灵敏
郑渊哲
李宏
李娟娟
唐燕琼
马香
刘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戴瑜来
戴杨鑫
许宝青
林启存
马恒甲
蔡丽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