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宏宇 杨广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 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戊二醛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杀菌率与温度正相关,低药物浓度时(0.45 mg/L),30℃水体中的杀菌率在24 h达到90%以上,而较低温度(20℃)实现90%杀菌率需要27 h;当浓度升至1.8 mg/L时,30℃、5 h杀菌率可以达到90%,20℃时则需要延长至7 h;当更高药物浓度(18 mg/L)时,30℃、20 min可实现90%以上杀菌率,20℃时所需时间相应延长至30 min。戊二醛对副溶血弧菌灭菌效果的影响也呈现相似规律性,当药物浓度0.18 mg/L时,杀菌率分别在15 h(30℃)和18 h(20℃)达到90%以上;当药物浓度1.8 mg/L和18 mg/L时,30℃水体中分别于100 min和3 min达到90%以上的杀菌率;20℃时时间延长至180 min和5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使用戊二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GA)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杀菌率
下载PDF
一株中华鳖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研究
2
作者 刘晓丽 王恬畅 +2 位作者 蒋红艳 殷蕊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23年第11期42-46,F0002,共6页
自保定阜平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29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5株益生菌的拮抗实验... 自保定阜平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29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5株益生菌的拮抗实验,得出此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等其它17种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益生菌在一定浓度下对其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试验
下载PDF
维氏气单胞菌IscR异源表达调控大肠杆菌氧化应激耐受
3
作者 孙灵敏 郑渊哲 +4 位作者 李宏 李娟娟 唐燕琼 马香 刘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4-3660,共7页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以该重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特定浓度的IPTG,诱导重组菌株中IscR蛋白表达,并采用0、0.5、1.0、1.5、2.0 mmol/L 5个H_(2)O_(2)终浓度对BL21-pET28a-iscR和转入空载质粒的对照菌株BL21-pET28a处理30 min,最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点板试验,观察经不同H_(2)O_(2)浓度处理后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菌株BL21-pET28a相比,在相同H_(2)O_(2)终浓度处理情况下,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的生长能力均较强,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来源的IscR蛋白可以异源表达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初步证明维氏气单胞菌IscR蛋白参与细菌响应氧化应激胁迫的调节,为后续进一步探究IscR蛋白参与病原菌环境适应和毒力等功能,并解析细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IscR pET28a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戴瑜来 戴杨鑫 +3 位作者 许宝青 林启存 马恒甲 蔡丽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5,120,共5页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了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SJTJYCA01,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缘清晰整齐,无晕环,其头部直径在45~60 nm,尾部长16~26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噬菌体的最适MOI为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40 min,裂解量为57;在温度40℃以下和pH 5~10较为稳定。综上所述,SJTJYCA01为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该噬菌体能很好的适应水产养殖环境,在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丰富了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菌种资源,并为进一步探索噬菌体防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维氏气单胞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