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部乡土小说中乡土语言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雪漠小说为例 |
何英
雷佳娣
|
《甘肃高师学报》
|
2024 |
0 |
|
2
|
为“文言”一辩——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
陈建华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3
|
张中民短篇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解读——以《雾·塔》《大声哭泣》《老人与狗》为例 |
吴媛媛
|
《郑州师范教育》
|
2023 |
1
|
|
4
|
贾平凹《废都》葛译本的乡土语言模因英译策略研究 |
古志鸿
唐杰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雪漠作品英译研究的两个维度 |
杨建新
|
《河西学院学报》
|
2023 |
0 |
|
6
|
重评胡适与“学衡派”关于语言的论争 |
朱利民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浅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区域色彩(英文) |
朱娥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1
|
|
8
|
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发生 |
袁国兴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9
|
章太炎的汉语言文学观 |
时世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民国时期白话旧体诗词选本的传播策略与诗学意义 |
梁艳青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6 |
1
|
|
11
|
两种理想的困境——析台湾话文论争兼及大陆国语运动 |
计璧瑞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07 |
2
|
|
12
|
《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话语的构建 |
曹文刚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白话文学语言与“五四”闲话风散文 |
王佳琴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4
|
《狼图腾》乡土语言的跨文化阐释 |
全树云
斯琴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5
|
新诗草创期的写实话语刍议 |
郭建军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文白之辨——译经史上文质之争的实质 |
孟昭连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7
|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
文贵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8
|
清末白话文运动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
胡全章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19
|
试论林白水的新闻思想 |
艾红红
齐立稳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0
|
作为“五四”白话文之源的黄遵宪的文学史贡献 |
周晓平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