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
杨亦鸣
梁丹丹
顾介鑫
翁旭初
封世文
|
《语言科学》
|
2002 |
41
|
|
2
|
附着事件、附着动词及相关句法语义 |
税昌锡
|
《汉语学报》
|
2008 |
10
|
|
3
|
基于灾害风险普查知识库的台风灾害链知识图谱构建 |
朱海铭
林广发
张明锋
张润川
曾念霖
蔡文欣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 |
张泽宁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 |
1
|
|
5
|
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词间差异研究——对“语义结构理论”和“固化假说”的再检验 |
莫俊华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4
|
|
6
|
长距离“自己”的语义—语用解释 |
吴童杰
|
《现代语文》
|
2023 |
0 |
|
7
|
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模式——也谈动词多义衍生 |
彭玉海
于鑫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8
|
现代汉语作格动词的类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
胡思琪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譬喻”句法语义历时演变研究 |
张萍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从三个平面看“V有”和“V了”之差异 |
罗建邦
范美群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英汉非宾格动词现象研究 |
唐晓晔
|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从“踢”的动作方式和论元互动看其语义演变 |
胡丽珍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3
|
|
13
|
俄语动词前缀的语义聚合研究 |
徐红
孙友慧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4
|
“请”字两种用法的辨识 |
李琳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5
|
汉语动词的时间特征对其进行体的约束和影响 |
杨丽姣
刘亚丽
肖航
|
《红河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6
|
多义动词的框架语义学阐释——以动词“代表”为例 |
王勇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17
|
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义探微 |
郑丽
|
《闽江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8
|
小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及其特点 |
于燕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8 |
2
|
|
19
|
动词重叠“VV”式句法语义研究述评 |
苑晓鹤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20
|
动词语义中的预设问题探析 |
彭玉海
彭欢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