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室出血单侧与双侧脑室外引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云翔 谢江涛 +1 位作者 党连锋 费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33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双... 目的研究单侧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33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较单侧侧脑室外引流的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用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 GOS评分
下载PDF
红外线水平定位仪引导在侧脑室额角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家璋 包陆君 +2 位作者 谢才兰 陈均昌 刘海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727-1730,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水平定位仪引导侧脑室额角穿刺的优点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今34例侧脑室穿刺置管病人资料,其中1组(观察组)12例病人在双红外线水平定位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另1组(对照组)22例病人根据传统徒手穿... 目的探讨红外线水平定位仪引导侧脑室额角穿刺的优点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今34例侧脑室穿刺置管病人资料,其中1组(观察组)12例病人在双红外线水平定位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另1组(对照组)22例病人根据传统徒手穿刺方法进行穿刺,对两组病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管头位置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2例病人1次穿刺成功10例(83.3%),穿刺2次2例,对照组22例病人一次穿刺成功17例(77.3%),穿刺2次2例,穿刺2次以上2例,穿刺失败1例。术后引流管头位置:观察组12例均在侧脑室额角(100%),8例位置居中,偏深1例,偏外1例,偏深并偏外2例;对照组23例病人引流管头在同侧脑室额角12例(54.5%),其中1例偏外,进入对侧脑室2例,中央区靠边1例,脑实质内1例,三角区4例,中央区内后侧1例,三脑室1例。并发症:观察组中穿刺道出血2例(1例自己拔管导致出血),出血增加2例。对照组中穿刺道出血3例,出血增加3例,引流不通畅3例,颅内感染2例。引流时间(脑室腹腔分流术除外):观察组:2~20天,平均5.6天,≤3天3例,3~7天5例,≥7天4例。对照组:1~17天,平均6天,≤3天4例,3~7天4例,≥7天11例。疗效评价:观察组:治愈6例,好转3例,治愈好转率75%,未愈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3例,治愈好转率59.1%,未愈7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红外线引导行侧脑室额角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脑室穿刺方法,值得推荐使用,尤其适于基层医院、急诊手术及低年资神经外科医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定位仪 侧脑室 穿刺 脑出血
下载PDF
Left to Right Extracardial Shunt to Control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 Report of 3 Cases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成硅 杨辰垣 +3 位作者 张凯伦 孙宗权 肖诗亮 蓝鸿钧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3 cases of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treated by extracardial bypas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 1994 to Dec. 1995. Remained aneurysmal wall enc...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3 cases of hemorrhage of ascending aorta and left ventricl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treated by extracardial bypas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 1994 to Dec. 1995. Remained aneurysmal wall enclosing conduit graft was used as a sac bypassed to right atrium to form a extracardial left-toright shunt in order to control bleeding and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satisfactory. The bypass and hemodynamically ignorable shunt can close spontaneously without complications with recovery of coagulation system. The technique may find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t-to-right extracardial shunt hemorrhage ascending aorta left ventricle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袁淼 曾令勇 +3 位作者 翟安林 苟志勇 王帆 朱黎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脑室出血铸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脑室出血铸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脑室血肿廓清时间、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情况、术后术区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观察术前、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巴氏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脑室血肿廓清时间和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区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TNF-α、IL-6、CRP、GFAP、S100-β、NSE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 GCS、BI、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微创 侧脑室 引流 脑室出血
下载PDF
血清FGFR-1、T-AOC、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胡金婷 成惠林 +2 位作者 励宁 王霞 顾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总抗氧化能力(T-AOC)、乙酰肝素酶(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90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总抗氧化能力(T-AOC)、乙酰肝素酶(HPA)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的90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发病后30 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分,n=48)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分,n=42);另选同期的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FGFR-1、T-AOC、HPA水平,分析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FGFR-1、T-AOC、HPA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R-1、T-AOC、HPA对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血清FGFR-1、T-AOC水平分别为(3.42±0.58)μg/mL、(3.03±1.14)U/mL,均低于对照组[(8.08±1.57)μg/mL、(5.98±1.72)U/mL],HPA水平为(5.69±1.06)ng/mL,高于对照组[(1.25±0.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R-1、T-AOC水平分别为(5.72±1.24)μg/mL、(2.05±0.67)U/mL,低于预后良好组[(10.36±2.51)μg/mL、(4.21±1.36)U/mL],HPA水平为(8.46±2.25)ng/mL,高于预后良好组[(3.72±1.1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危重脑室出血患者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血肿体积均与血清FGFR-1、T-AOC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HP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FGFR-1、T-AOC、HPA均是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FGFR-1、T-AOC联合HPA预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结论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FGFR-1、T-AOC水平均明显降低,HPA水平明显升高,三者均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判断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脑室出血 危重 总抗氧化能力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显微手术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波 苏卢海 张世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2802-2806,共5页
目的探讨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改良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21例经急诊手术治疗的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随后采用... 目的探讨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改良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21例经急诊手术治疗的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随后采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蚓部入路清除血肿并行改良寰枕减压术,术后通过调控侧脑室外引流管流速精准控制颅内压。结果术后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20例存活患者术后随访6~17个月,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90分以上者8例,60~90分者6例,30~60分者4例,不足30分者2例。随访期间无脑积水复发及后颅窝积液病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的新理念结合改良的显微手术术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暴发型第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救治成功率,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传统术式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型 第四脑室 血肿 显微手术 改良
原文传递
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13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3
7
作者 熊友生 卢洁 +1 位作者 吴伟 涂江龙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脑室出血分布与闭塞血管范围无关,复发性出血与闭塞动脉范围有关,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脑室出血分布与闭塞血管范围无关,复发性出血与闭塞动脉范围有关,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均可清晰地显示闭塞动脉和新生细小血管丛。结论:Moyamoya病是脑室出血原因之一,MRA或DSA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MOYAMOYA病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根据DTI成像技术对脑周围神经纤维的重建来选择侧脑室穿刺的最佳深度与角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苇航 武波 +5 位作者 王新慧 赵迎静 钟升 周保林 金铮 金日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脑神经纤维束重建,以此确定不同位置行侧脑室穿刺时的最佳角度与深度。同时为侧脑室穿刺提供一个最佳适宜的并可供选择的部位。方法选取120例成年人脑部扫描标本,其中90例标本来自CT扫描,另外30例来自DT...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脑神经纤维束重建,以此确定不同位置行侧脑室穿刺时的最佳角度与深度。同时为侧脑室穿刺提供一个最佳适宜的并可供选择的部位。方法选取120例成年人脑部扫描标本,其中90例标本来自CT扫描,另外30例来自DTI成像。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进行测量,找出在侧脑室穿刺手术中最佳的穿刺角度与穿刺深度,同时对与侧脑室有关的位置关系和大小还有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不同与否进行了测量比对。结果大脑左右两半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上缘与下缘的垂直距离是22.2±0.5mm,侧脑室长度为124.1±2.1mm。在额叶穿刺入路中,穿刺深度和角度分别是105.2mm至109.4mm和71.6±2.7°。在枕叶穿刺入路中,穿刺的深度和角度分别是90.7mm至111.4mm和15.3±1.8°。以上两种方法是传统穿刺入路途径利用CT和DTI技术所测量的结果。在顶叶穿刺入路中,穿刺的深度和角度分别为124.4mm至130.2mm和56.6±2.0度,此方法是根据DTI重建技术第一次新开创的一个侧脑室穿刺方法。结论最佳的顶叶穿刺将对脑部造成最小的损害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功能的完整。DTI图像结合脑神经纤维束重建对侧脑室穿刺起到重大作用,可以帮助神经外科医生确定最佳的穿佳穿刺角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弥散张量成像 侧脑室穿刺 脑室出血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与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 被引量:2
9
作者 金辉 秦碧勇 +2 位作者 陈光辉 李小丽 周少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软通道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25例分成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组(n=14)和侧脑室引流组(n=11)。以治疗后28天SSS和死亡率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 d行(... 目的:观察不同软通道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25例分成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组(n=14)和侧脑室引流组(n=11)。以治疗后28天SSS和死亡率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 d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时和入院后14d及28d行(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roke scal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后SSS评分14d(t=3.65 P<0.01)及30d(t=4.0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引流术,其作为治疗小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技术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术 侧脑室引流 小脑出血
原文传递
双侧脑室外引流并腰大池置管治疗全脑室出血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雪丰 张桂清 +2 位作者 李国栋 段小平 王玉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侧脑室持续体外引流及脑室内尿激酶灌注并配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净化治疗108例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治疗期间严格控制感染.结果 90例存活,18例死亡.90例复查CT显示脑室积血于... 目的 探讨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侧脑室持续体外引流及脑室内尿激酶灌注并配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净化治疗108例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治疗期间严格控制感染.结果 90例存活,18例死亡.90例复查CT显示脑室积血于4~12 d消失.6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54例,轻瘫18例,重瘫18例,CT示脑室系统正常.结论 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微侵袭并且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尤其适合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体外引流 尿激酶 脑脊液 腰椎穿刺术
下载PDF
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椎穿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波 伍爱平 高添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后2 h行尿激酶灌注,术后第1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3例(44.2%),中残11例(21.2%),重残5例(9.6%),死亡13例(25.0%)。结论采用本法治疗,能...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后2 h行尿激酶灌注,术后第1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3例(44.2%),中残11例(21.2%),重残5例(9.6%),死亡13例(25.0%)。结论采用本法治疗,能达到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积水、加速脑水肿廓清、清除脑室内积血的目的,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腰椎穿刺
原文传递
自发性脑室出血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会召 刘士云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对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过去 11年间的 5 0例内、外科治疗的病人 ,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讨论。结果 临床上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尿失禁、眼位异常、四肢瘫痪及双侧病理征阳性者预后差。意识障碍... 目的 对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过去 11年间的 5 0例内、外科治疗的病人 ,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讨论。结果 临床上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尿失禁、眼位异常、四肢瘫痪及双侧病理征阳性者预后差。意识障碍出现越早 ,程度越重 ,死亡率越高 ,脑室内积血范围直接影响预后。头颅CT示全脑室积血死亡率高达 60 % ;外科穿刺引流能减少死亡率。结论 对脑室出血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经采取措施积极穿刺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室出血 治疗 预后 尿激酶 头颅CT检查
下载PDF
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侧脑室前角穿刺精准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成龙 符益刚 +2 位作者 曹玉福 王汉东 陈茂刚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6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侧脑室前角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孙树杰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改良侧脑室前角穿刺。结果1次穿刺...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侧脑室前角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孙树杰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改良侧脑室前角穿刺。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45例在同侧侧脑室前角,3例在对侧侧脑室前角;平均穿刺置管深度为7.0±0.3cm,偏开角为0°~10°;穿刺道周围出血发生率为0;癫痫发生率为0。结论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改良侧脑室前角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方便的脑室穿刺方法,尤其适用于狭小脑室,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体定向 侧脑室 脑出血
下载PDF
CT导向侧脑室引流伴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
14
作者 王文献 岳恒志 +3 位作者 孙传顺 李树栋 段建航 聂方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评估CT导向细针引流及尿激酶治疗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脑室引流组及对照组 ,均为 60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侧脑室引流组基本痊愈 17例 ,显著进步 2 9例 ,进步 5例 ,死亡 9例 ,病死... 目的 :评估CT导向细针引流及尿激酶治疗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脑室引流组及对照组 ,均为 60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侧脑室引流组基本痊愈 17例 ,显著进步 2 9例 ,进步 5例 ,死亡 9例 ,病死率为 15 .0 % ,存活的 5 1例患者住院 3 5d期间肢体肌力均提高了Ⅱ级。对照组 (保守治疗组 ) ,基本痊愈 0例 ,显著进步 1例 ,进步 3例 ,无变化 8例 ,死亡 48例 ,病死率为 80 .0 % ,存活的 12例中仅 3例在病后 3 5d内瘫痪肢体肌力改善Ⅱ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T导向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注入和 (或 )腰穿置管间断放液等方法治疗脑室出血 ,安全简便、且穿刺准确率较高、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向 侧脑室引流 脑室出血 尿激酶 治疗
下载PDF
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对脑室出血时颅内压的影响
15
作者 黄兴城 罗晓阳 +1 位作者 吴润华 安美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5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运用肾上腺素进行脑室冲洗,以探讨其对脑室出血时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测定74例脑室出血患者运用保守、侧脑室引流、肾上腺素脑室冲洗方法后的血压、心率、脑脊液引流量和颅内压。结果保守治疗组高颅内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下降,... 目的通过运用肾上腺素进行脑室冲洗,以探讨其对脑室出血时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测定74例脑室出血患者运用保守、侧脑室引流、肾上腺素脑室冲洗方法后的血压、心率、脑脊液引流量和颅内压。结果保守治疗组高颅内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下降,侧脑室引流后血压下降、心率升高;侧脑室肾上腺素冲洗后出现脑脊液引流量下降、颅内压无明显变化。结论侧脑室引流可以控制颅内压,逆转其心血管的反应;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可减少出血和脑脊液的分泌,颅内压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肾上腺素 脑脊液 引流 颅内压
下载PDF
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临床探讨
16
作者 陈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182-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10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传统Dandy's钻颅器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34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10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传统Dandy's钻颅器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29%,死亡率仅为2.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59%,死亡率为14.7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置管引流术 脑室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42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17
作者 杨渭林 原涛 +2 位作者 沈佳 俞国灿 毛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并取得相应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根据GOS评定:愈后良好19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结论外伤性脑室...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并取得相应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根据GOS评定:愈后良好19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结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应根据影像学改变.必要时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脑室 出血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瘤临床分析
18
作者 徐伟东 周新民 +2 位作者 潘鹤鸣 王其平 冯东侠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18期2157-2158,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例CT检查均有第四脑室出血;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可显示动脉瘤的具体部位及大小。3例均后颅窝...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例CT检查均有第四脑室出血;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可显示动脉瘤的具体部位及大小。3例均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蒂。术后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瘤 脑室出血 外科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
19
作者 王桂芝 王秀梅 管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212-213,共2页
目的总结30例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方法对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术后6个月的康复情况。结果存活25例(完全依赖3例、重度依赖3例、中度依赖3例、轻度依赖6例、独立10例),死亡5例,存活率83.3%。结... 目的总结30例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方法对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术后6个月的康复情况。结果存活25例(完全依赖3例、重度依赖3例、中度依赖3例、轻度依赖6例、独立10例),死亡5例,存活率83.3%。结论积极防治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可使手术致残率及死亡率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引流术 脑室出血 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表达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28
20
作者 袁淼 翟安林 +1 位作者 王帆 苟志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表达、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表达、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观察组采用侧脑室三角区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2d、3d、1周、2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C-反应蛋白(CRP);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TNF-a的表达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CRP的表达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三角区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较侧脑室钻孔引流术能明显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钻孔外引流 血肿清除术 丘脑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A C反应蛋白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