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降雨过程风廓线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楠 胡明宝 +2 位作者 徐芬 孙磊 李妙英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应用风廓线雷达监测降水天气,通过对2006年南京地区一次春季降雨过程的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与自动站雨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统计,研究降水发生、维持和消亡期间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分析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速度谱... 为应用风廓线雷达监测降水天气,通过对2006年南京地区一次春季降雨过程的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与自动站雨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统计,研究降水发生、维持和消亡期间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分析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速度谱宽与降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降雨临近时,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廓线上的空洞逐渐消失,当降雨结束时空洞再次出现,且伴随着低空急流的出现降水明显增强。随着降雨的发生,风廓线雷达产品的垂直速度、速度谱宽和折射率结构常数值均明显增大。整个降水期间,550 m高度层以下的垂直速度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450—950 m高度层之间的速度谱宽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可见垂直速度、速度谱宽的变化与降水强度关系密切;当垂直负速度变小或速度谱宽变大时,降水增强的可能性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速度谱宽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风廓线雷达应用于降雨天气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水平风廓线 垂直速度 速度谱宽 折射率结构常数 降雨过程
下载PDF
2013年夏季宁夏一次强降水过程风廓线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崔洋 +3 位作者 谭志强 晁瑗 杨婧 张肃诏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93-199,共7页
2013年7月9日宁夏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及常规观测资料,对本次过程最强降水时段雷达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武站700 hPa附近存在12 m/s以上的偏东风急流和大小为0.0... 2013年7月9日宁夏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及常规观测资料,对本次过程最强降水时段雷达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武站700 hPa附近存在12 m/s以上的偏东风急流和大小为0.033 s-1的风切变,是灵武站最大小时雨强大于银川站的主要原因;银川站从地面到900 m高度以下大气水汽含量较少,导致银川站累积降水量小于灵武站;在最强降水时段,灵武站风廓线雷达产品的中低层速度谱宽维持在1.2 m/s并接地,最大速度谱宽出现在700 hPa,达2.0 m/s;信噪比达到35 dB的高度层超过10个;700 hPa以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达1.0×10-10及中低层向下垂直速度达10 m/s。研究结果揭示了风廓线雷达产品与强降水过程之间的联系,可作为灵武站是否出现强降水的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水平风廓线 速度谱宽 信噪比 折射率结构常数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基于多延迟相关参数的信号处理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振仟 胡明宝 +1 位作者 何田勇 魏浩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针对传统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受平均噪声功率影响的问题,提出采用多阶延迟自相关参数计算天气雷达回波数据。由于一阶、二阶、三阶延迟自相关参数不受雷达噪声影响,因此采用多阶延迟自相关参数算法可以避免由于平均噪声功率不合适对回... 针对传统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受平均噪声功率影响的问题,提出采用多阶延迟自相关参数计算天气雷达回波数据。由于一阶、二阶、三阶延迟自相关参数不受雷达噪声影响,因此采用多阶延迟自相关参数算法可以避免由于平均噪声功率不合适对回波数据质量造成的影响,而且可以省去计算平均噪声功率这项复杂工作。分别采用传统信号处理算法、Lag1&2算法、Lag1&3算法对实测I/Q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数据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小于5dB回波区域,Lag1&2算法、Lag1&3算法输出的谱宽数据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在信噪比大于10dB回波区域,3种信号处理算法输出谱宽数据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信号处理 平均噪声功率 多阶延迟自相关函数 速度谱宽数据
下载PDF
云雷达反演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及其与飞机观测数据的对比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黎平 宗蓉 +1 位作者 齐彦斌 刘健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1,共8页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度谱宽数据进行了液态水含量和滴谱参数的反演试验,并与飞机观测的滴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 mm雷达观测得到的3个量与雨滴谱分析得到的关系比较接近;层状云粒子尺度、数密度和含水量从云顶到云的回波强中心有明显的变化,粒子尺度的增加是回波强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毫米波雷达反演得到的降水微物理参数和飞机观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降水微物理参数 毫米波云雷达和飞机观测 降水粒子下落速度和谱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