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方位P波属性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92
1
作者 曲寿利 季玉新 +3 位作者 王鑫 王秀玲 陈新荣 慎国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7,共8页
本 文总结了国外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的方法原理,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随 方位角的周期变化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RVA )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受噪声的影响较大,有时不稳定;... 本 文总结了国外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的方法原理,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随 方位角的周期变化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RVA )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受噪声的影响较大,有时不稳定;速度随方位角变化法(VVA)比较稳 定,但只能识别大套储层,对于识别薄储层的分辨率不够。鉴于此因,文中提出了波阻抗随 方位变化(IPVA)检测裂缝的新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在各向异性介质中,速度是方位角的余 弦函数,波阻抗(IP)也必然是方位角的余弦函数。”文中结合罗家地区的泥岩裂隙地震地质 特征,设计了10线256炮块状砖墙式全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在三维资料的保真、保幅和地表一致性处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64次覆盖的CMP道集进行扩大面元,形成了512次超CMP道集 ;分别对9个方位角进行了速度分析、NMO校正、振幅标定、方位AVO叠加、方位波阻抗反演 、VVA(RVA)及IPVA裂缝属性分析。应用效果表明,IPVA法与RVA(VVA)法相比,得到的解的稳 定性和分辨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隙 速度 振幅 波阻抗 方位角 油气藏 地震勘探 P波
下载PDF
北京地区几个造林树种耗水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马履一 王华田 林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于 2 0 0 0— 2 0 0 1年 ,在北京西山地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对油松、侧柏、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等树种的蒸腾耗水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树种之间在耗水量、耗水节律、耗水生态对策 ,以及耗...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于 2 0 0 0— 2 0 0 1年 ,在北京西山地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对油松、侧柏、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等树种的蒸腾耗水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树种之间在耗水量、耗水节律、耗水生态对策 ,以及耗水的调节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 ,树木的叶片蒸腾速率、树干木质部边材宽度、边材导管分布与形态特征、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对单木耗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 ,油松液流通量显著大于侧柏 ;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 4个树种中栾树单木耗水速率最高 ,其次是臭椿 ,刺槐和君迁子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耗水性 造林树种 边材液流通量 边材液流密度 蒸腾速率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被引量:79
3
作者 梁培瑜 王烜 马芳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62,共8页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和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于水体富营养化模拟、预测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条件能直接作用于水华藻类细胞,影响其生长繁殖与种间竞争,同时改变水体环境及...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和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于水体富营养化模拟、预测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条件能直接作用于水华藻类细胞,影响其生长繁殖与种间竞争,同时改变水体环境及营养盐的状况.其中,流速不仅对藻类的生长聚集与分布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同时还能影响水体营养物质与优势藻的种类;流量则主要通过单位时间内水量的变化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消亡;水体扰动直接作用于水体中藻类细胞与藻团,加强藻类的聚集,同时影响营养物质的混合与运移,从而使水体富营养化得以发生并持续.本文综述了流速、流量和水体扰动等水动力因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最后指出:不同水动力条件对营养盐存在形态、藻类生长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影响机理和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滞后性规律与临界值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富营养化 流速 流量 水体扰动 藻类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王素华 王树立 赵志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1期64-67,共4页
用激光测速仪详细测量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场特性 ,着重研究了旋流角对速度分布和对脉动速度的影响及其与流量的偶合关系 ,并对速度分布对换热性能及阻力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模型换热器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壳体尺寸为2 0 0... 用激光测速仪详细测量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场特性 ,着重研究了旋流角对速度分布和对脉动速度的影响及其与流量的偶合关系 ,并对速度分布对换热性能及阻力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模型换热器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壳体尺寸为2 0 0mm× 6mm× 3 0 0 0mm(外径×壁厚×长度 ) ,换热管外径为 1 5mm ,共 52根 ,均匀布置。折流板倾斜角度取 3 0 ,3 5,4 0 ,4 2°四种 ,双头布置。实验介质为常温下自来水 ,流量测量采用转子流量计 ,流量范围为 3~ 2 0m3/h。一般情况下 ,随着旋流角的减小 ,切向速度分量增大 ,脉动速度也相应增大 ,有利于换热 ;流量增加使速度沿径向分布趋于均匀。但螺旋角减小 ,流动损失也随之增加 ,尤其在旋流角小于 3 5°以后 ,流动损失增加幅度加快。综合考虑 ,建议使用螺旋板角度为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流动特性 激光测速
下载PDF
自平衡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1
5
作者 屠运武 徐俊艳 +1 位作者 张培仁 张志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39-841,共3页
应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自平衡两轮电动车进行力学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状态反馈等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控制算法。CPU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计算控制系统平衡所需的脉宽调制(PWM)信号,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转矩,使车... 应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自平衡两轮电动车进行力学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状态反馈等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控制算法。CPU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计算控制系统平衡所需的脉宽调制(PWM)信号,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转矩,使车体在各种运行状态下保持平衡。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文中给出了一组仿真和实测曲线,证明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系统状态方程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转矩 状态方程 仿真
下载PDF
Relocation of the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 sequence 被引量:66
6
作者 HUANG Yuan WU JianPing +1 位作者 ZHANG TianZhong ZHANG DongN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12期1703-1711,共8页
We relocated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2706 aftershocks with M≥2.0 using double-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obtained relocations of 2553 event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crustal and upper mantl... We relocated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2706 aftershocks with M≥2.0 using double-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obtained relocations of 2553 event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we used different velocity models for the east and west side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In the relocation process, we added seismic data from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close to the shocks to constrain focal depths. The precisions in E-W, N-S, and U-D directions after relocation are 0.6, 0.7, and 2.5 km respectively. The relo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tershock epi-center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distributed in NE-SW direction, with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330 km. The aftershocks were concentrated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central faul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xcluding those on the north of Qingchuan, which obviously deviated from the surface fault and passed through Pingwu-Qingchuan fault in the north. The dominant focal depths of the aftershocks are between 5 and 20 km, the average depth is 13.3 km, and the depth of the relocated main shock is 16.0 km. The depth profile reveals that focal depth distribution in some of the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angle westward dipping. The rupture mode of the main shock features reverse faulting in the south, with a large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no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ARTHQUAKE RELOCATION regional velocity model first ARRIVAL
原文传递
Crustal deformation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1998—2004 based on GPS data 被引量:62
7
作者 Zhao Bin Huang Yong +3 位作者 Zhang Caihong Wang Wei Tan Kai Du Rinl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1期7-15,共9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solving moderate amounts of crustal motion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based on a large volum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data during 1998e2014. A state-of-the-art GPS processing strategy...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solving moderate amounts of crustal motion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based on a large volum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data during 1998e2014. A state-of-the-art GPS processing strategy was used to resolve position time series and velocities from carrier beat phases for all available data. Position time series were closely analyzed to estimate linear constant,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postseismic motions, and other parameters. We present coseismic offsets inferred from the GPS data for the 2010 Yushu and 2014 Yutian earthquakes, and also illustrate transient postseismic motions following the 2001 Kokoxili, 2008 Wenchuan, and 2011 Tohoku-Oki earthquakes. Since not all GPS position time series dominated by postseismic motions can be modeled and corrected reasonably, we present contemporary horizontal velocities from 2009 to 2014 for campaign stations and from 1998 to 2014 for continuous stations, irrespective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s. Our study concludes that we need to accumulate observations over a greater duration and apply accurate postseismic modeling to correct for transient displacement in order to resolve reasonable interseismic velo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ocity field Coseismic deformation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Error analysis Chinese mainland
下载PDF
空气冲击波在坑道内走时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庞伟宾 何翔 +1 位作者 李茂生 任辉启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3-576,共4页
介绍了内爆炸试验的发展及现状,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可以对高能炸药在坑道内爆炸的空气冲击波到时进行预计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爆点在固定横截面的直通道口外、口内及口部处爆炸的情况。利用该公式可以求出空气冲击波在坑道中传播速度... 介绍了内爆炸试验的发展及现状,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可以对高能炸药在坑道内爆炸的空气冲击波到时进行预计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爆点在固定横截面的直通道口外、口内及口部处爆炸的情况。利用该公式可以求出空气冲击波在坑道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空气冲击波 走时规律 内爆炸实验 防护结构设计 爆炸荷载
下载PDF
岩石弹性波速度和饱和度、孔隙流体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52
9
作者 史謌 沈文略 杨东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在实验室对 6种砂岩进行了连续的进水和失水实验 .测量了两个过程的纵波速度VP、横波速度VS 进水和失水速率随饱和度SW 的变化 ;分析了低饱和度时流体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 .实验表明 ,进水和失水过程显示不同的纵、横波速度与饱和度关... 在实验室对 6种砂岩进行了连续的进水和失水实验 .测量了两个过程的纵波速度VP、横波速度VS 进水和失水速率随饱和度SW 的变化 ;分析了低饱和度时流体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 .实验表明 ,进水和失水过程显示不同的纵、横波速度与饱和度关系 ,速度不仅与饱和度有关 ,还与不同饱和阶段的孔隙流体分布有关 ,而且也是水和岩石骨架之间的物理及化学作用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波速 饱和度 孔隙流体 岩石物理 砂岩 进水过程 失水过程
下载PDF
水中气泡上升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程文 周孝德 +1 位作者 郭瑾珑 李华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曝气在活性污泥处理方法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水中气泡上升速度对曝气作用的影响又至关重要。通过实验研究了水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分析了气泡直径与上升速度的关系 ,验证了气泡上升速度在雷诺数为 30 0左右存在极大值。
关键词 曝气池 污水处理 气泡上升速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液压锥阀流场的有限元法解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高殿荣 王益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4,56,共4页
本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限元方法,对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液压锥阀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给出锥阀流场的速度矢量图和流线图谱。这对于进一步分析阀口处的噪声和能量损失、优化设计间内流道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液压锥阀 流场 有限元法 速度 流线
下载PDF
飞机风挡鸟撞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志林 姚卫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0,共4页
建立了鸟体模型和风挡玻璃破坏准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挡鸟撞动响应分析方法。并对某型号风挡进行了鸟撞动响应分析,得出了鸟的运动轨迹和风挡的位移、应力、应变响应以及风挡玻璃的鸟撞临界速度,经与试验结果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关键词 风挡 鸟撞 耦合解法 解耦解法 临界速度
下载PDF
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A地区储层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玉梅 季玉新 +2 位作者 李东波 慎国强 陈松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4期69-76,共8页
随着地震属性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预测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震属性技术对储层的预测主要是利用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 ,造成地震反射速度、振幅、频率等一系列基于几何的、运动学的、动力... 随着地震属性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预测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震属性技术对储层的预测主要是利用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 ,造成地震反射速度、振幅、频率等一系列基于几何的、运动学的、动力学的地震属性的变化。通过分析属性参数的纵横向变化 ,从而确定储层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特性。主要以A地区为例 ,根据该地区含气储层具有的低速、低密度的特征 ,结合地球物理模型研究结果 ,综合利用多种地震属性技术 ,预测该区有利含气储层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技术 速度 相干 含气储层 储层预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河道内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张文鸽 黄强 蒋晓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结合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水力学与栖息地模型,以黄河干流兰州-石嘴山河段为研究样区及该河段的关键鱼种黄河鲤鱼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及水深二水力学因子进行研究,推求该研究样区兰州、安宁渡、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五断面对象物种的流... 结合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水力学与栖息地模型,以黄河干流兰州-石嘴山河段为研究样区及该河段的关键鱼种黄河鲤鱼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及水深二水力学因子进行研究,推求该研究样区兰州、安宁渡、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五断面对象物种的流量与权重可使用面积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各断面1975-1985年汛前共11年生态、水文及断面资料的分析计算,归纳出研究断面汛前适合的生态流量分别为195、220、220、220、175 m3/s,计算结果在Tennant法界定的生态流量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态流量 物理栖息地 水深 流速 权重可使用面积
下载PDF
川芎嗪活血化瘀与微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Micro-VTR方法应用之一 被引量:46
15
作者 常立功 岳屹立 周洪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用改良Rosata方法造成家兔实验性腹腔淤血症。用显微电视录像反复再生静画步进法测量川芎嗪对淤血前后肠系膜10μm以下毛细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可使血淤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多,开放毛细血管数增多;可抑... 用改良Rosata方法造成家兔实验性腹腔淤血症。用显微电视录像反复再生静画步进法测量川芎嗪对淤血前后肠系膜10μm以下毛细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可使血淤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多,开放毛细血管数增多;可抑制白细胞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血症 血流速度 川芎嗪
下载PDF
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 method for geological predi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52
16
作者 Zhao Yonggui Jiang Hui Zhao Xiaope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69-74,共6页
Typical existing methods of tunnel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clude negative apparent velocity, horizontal seismic profile, and the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TSP) method as this technology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home... Typical existing methods of tunnel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clude negative apparent velocity, horizontal seismic profile, and the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TSP) method as this technology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nsidering simpler observational methods and data processing, it is har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seismic velocity of the wall rock in the front of the tunnel face. Therefore, applying these defective methods may result in inaccurate geological inferences which will not provide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classifying the wall rock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 (TST) method using a spatial observation arrangement and migration and travel time inversion image process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nalyzing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wall rock in the front of the tunnel face and realize accurate imaging of the g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tunnel wall rock. This method is very appropriate for geological prediction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geological prediction TST technology velocity analysis seismic migration travel time inversion and image.
下载PDF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洁敏 章莺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三维摄影 ,对我国部分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前者在助跑与起跳衔接阶段的质心水平速度较低 ,倒 1步身体内倾角度变化呈大—小趋势 ... 通过三维摄影 ,对我国部分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前者在助跑与起跳衔接阶段的质心水平速度较低 ,倒 1步身体内倾角度变化呈大—小趋势 ;在起跳阶段 ,起跳腿着地时的质心水平速度低 ,身体质心垂直加速距离较短以及起跳腿缓冲蹬伸时间比例不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等。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起跳 质心 速度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建立速度模型的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井西利 杨长春 李幼铭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目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中 ,全局反演的层析成像方法存在稳定性和走时拾取困难 ,以及局部反演的偏移速度分析大多存在假设条件过于苛刻等问题 ,通过分析 ,提出了利用地震同相轴的多种信息进行层析反演 ,并在反演中加入富有地... 针对目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中 ,全局反演的层析成像方法存在稳定性和走时拾取困难 ,以及局部反演的偏移速度分析大多存在假设条件过于苛刻等问题 ,通过分析 ,提出了利用地震同相轴的多种信息进行层析反演 ,并在反演中加入富有地质含义的倾角信息以增加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利用类似于叠加速度谱的斜率速度谱来拾取地震同相轴的斜率 ,抛开了层位反演要求拾取同一同相轴这一实际应用难度很大的条件 ,使拾取方便 ,算法稳定。通过理论试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 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方法 研究 拾取 偏移 倾角
下载PDF
涡流分级机流场特性分析及分级过程 被引量:41
19
作者 刘家祥 何廷树 夏靖波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489,共5页
利用流体运动方程和平面强旋转流的流动特性分析了涡流分级机内空气流动特性和气固两相流运动特性。指出涡流分级机内主气流作二维运动 ,主气流速度场就时均值而言是一个点汇和一个Rankine涡的叠加 ,这将引起Tailer柱效应 ,形成均匀力... 利用流体运动方程和平面强旋转流的流动特性分析了涡流分级机内空气流动特性和气固两相流运动特性。指出涡流分级机内主气流作二维运动 ,主气流速度场就时均值而言是一个点汇和一个Rankine涡的叠加 ,这将引起Tailer柱效应 ,形成均匀力场 ,有利于分级效率和精度提高。分析了涡流分级机的分级过程 ,并用“空气动力筛”概念说明分级原理。提出了改散物料分散性、改进流场均匀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分级机 气固两相流 流场分布 分级过程
下载PDF
饱和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杨峻 吴世明 蔡袁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采用实用修改 Biot 模型,考虑土颗粒和孔隙流体的压缩性,建立了饱和土中弹性波弥散方程,进而利用数值方法全面探讨了饱和土中两种压缩波(P_1波和 P_2波)及一种剪切波(S 波)的波速和衰减与频率及饱和土参数(孔隙率、渗透性、流体粘滞性)... 采用实用修改 Biot 模型,考虑土颗粒和孔隙流体的压缩性,建立了饱和土中弹性波弥散方程,进而利用数值方法全面探讨了饱和土中两种压缩波(P_1波和 P_2波)及一种剪切波(S 波)的波速和衰减与频率及饱和土参数(孔隙率、渗透性、流体粘滞性)的关系,给出了各种波的典型广义弥散曲线和衰减曲线。研究揭示了饱和土中三种体波的传播特性,对于岩土工程波动勘测技术及相关领域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饱和土 波传播 波速 衰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