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2
1
作者 赵娟娟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郑华 徐卫华 王效科 倪永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0-1436,共7页
调查方案的详细设计是植物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保证。城市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植被强烈人工化,城市植物及绿地的独特结构决定其调查方法应该在自然植物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是城市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方案的详细设计是植物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保证。城市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植被强烈人工化,城市植物及绿地的独特结构决定其调查方法应该在自然植物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是城市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城市植物调查方法。本文以大量文献和作者在城市植物调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植物研究中常用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并对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了系统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综述性归纳了一套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方法。本文将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抽样设计、样方设计和调查详细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抽样设计主要确定研究区的边界范围、面积、各级分层及辨识标准、各级分层的面积及边界以及取样量的分配方法等;样方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取样单位和样方面积;调查设计则主要涉及具体的调查项目、调查步骤、仪器设备、调查人员分工及调查精度的客观反映标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调查 城市生态 城市森林 调查方法 城市植被
原文传递
西藏珠峰-卓奥友峰普士拉地区高山稀疏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小地形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精云 神崎护 +3 位作者 王襄平 依田恭二 孙世洲 下田胜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一山坡上 (海拔 5 176 - 5 390m) ,设置 13个样方 ,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 13个样方 (面积 2 5 - 2 0 0m2 不...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一山坡上 (海拔 5 176 - 5 390m) ,设置 13个样方 ,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 13个样方 (面积 2 5 - 2 0 0m2 不等 )中 ,共记载物种 80个 (含变种和亚种 ) ,分别隶属于 4 7个属。出现频度较高的种有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矮兔耳草 (Lagotishumilis)、楔叶委陵菜 (Potentillacuneata)、华马先蒿 (Pedicularisoederivar.sinensis)、高山委陵菜 (Potentillapolyschista)、密生雪灵芝 (Arenariadensissima)等 ;含物种数较多的属有 :虎耳草属 (Saxifraga)、风毛菊属 (Saussurea)、嵩草属 (Kobresia)、委陵菜属 (Potentilla)、龙胆属 (Gentiana)、葶苈属 (Dra ba)等。随着海拔降低 ,物种和属的丰富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该地区 ,植被盖度能较好地指示生境条件。等级聚类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 ,转换物种丰富度 (TSR)和转换属丰富度 (TGR)增加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减小。利用物种矩阵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深度、植被盖度等环境变量进行CCA排序 ,结果分出 4类生境类型 ,它们较好地反映了群落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植被 群落调查 小地形 数量分类方法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在野外植被盖度调查中的应用——以阿拉善荒漠区灌木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万炜 肖生春 +4 位作者 陈小红 滕泽宇 丁爱军 韩超 颜长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156,共7页
无人机遥感是近几年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新兴起的观测技术手段。以阿拉善荒漠区灌木为研究对象,首次将无人机遥感应用到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在获得野外灌木植被样方调查数据及无人机超低空航拍获取的影像信息基础上,于室内首先对航拍影像... 无人机遥感是近几年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新兴起的观测技术手段。以阿拉善荒漠区灌木为研究对象,首次将无人机遥感应用到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在获得野外灌木植被样方调查数据及无人机超低空航拍获取的影像信息基础上,于室内首先对航拍影像进行拼接、正射校正、投影坐标配准等预处理;再通过Arc Sketch目视解译,提取各样方内灌木的类型及垂直投影面积数据;同时,在e Cognition的操作环境下,通过构建多个可见光波段颜色指数,并调节相应光谱阈值规则,从而自动识别并区分不同种类的灌木信息;最后,将两种无人机遥感方法所得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测量数据精度优于传统人工测量数据,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因此今后可以将无人机遥感的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于野外植被盖度调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植被盖度 植被调查 阿拉善荒漠 灌木
原文传递
太湖贡湖湾水生植被分布现状(2012年)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凯 李振国 +3 位作者 魏宏农 张静 马久远 王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8,共8页
贡湖湾是无锡和苏州两市的重要水源地,随着近些年太湖水质的急速恶化,贡湖湾蓝藻暴发现象日益严重,危及饮水安全.为提供贡湖湾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于2012年开展贡湖湾水生植被野外调查.对8个断面进行为期5天的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 贡湖湾是无锡和苏州两市的重要水源地,随着近些年太湖水质的急速恶化,贡湖湾蓝藻暴发现象日益严重,危及饮水安全.为提供贡湖湾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于2012年开展贡湖湾水生植被野外调查.对8个断面进行为期5天的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贡湖湾水生植物20科27属34种,单子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为优势分类群和生态型;(2)贡湖湾水生植被分布区面积占总水域面积的45.35%,为典型半草型湖泊;(3)共有8种水生植物群落分布,其中马来眼子菜群落分布区面积和生物量最大;(4)贡湖湾水生植被总体表现出北部无水生植被分布,东部生物量高、群落及物种组成复杂,其他区域生物量小、群落组成单一的分布格局.水质恶化和插网捕鱼对贡湖湾水生植被分布现状存在影响,过度清淤可能是造成北部水域裸露的原因.结合贡湖湾水生植被分布现状分析结果,建议在贡湖湾水生植被管理中要开展北部裸水区植被修复,促进湾口区域马来眼子菜群落生长,加强对"引江济太"工程上游来水和贡湖湾水质的监测,并注重外来入侵植物尤其是水盾草群落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贡湖湾 水生植被 植被调查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地形因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种类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莉英 栗清亚 +2 位作者 裴亮 吴辉 陈腊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127,共8页
【目的】研究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种类的主要地形因子。【方法】以南方红壤丘陵坡地果园水土保持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五点采样法取土,利用样方法开展植被调查,利用ArcGIS确定各采样点地形因子,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总氮(TN)、总磷(... 【目的】研究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种类的主要地形因子。【方法】以南方红壤丘陵坡地果园水土保持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五点采样法取土,利用样方法开展植被调查,利用ArcGIS确定各采样点地形因子,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总氮(TN)、总磷(TP)、总钾(TK)、有机质(TOC)、土壤含水率)和植物种数随地形因子(坡度、破向、坡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壤含水率表现为5°~10°>10°~15°>15°~25°>0°~5°,在0°~5°坡度等级下土壤含水率最低为(18.6%)。土壤TN、TP、TK、TOC量随坡度和坡向变化无显著差异。土壤TN、TK和土壤含水率在不同坡位处无显著差异,TP和TOC量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加。研究区内共有植物183种,植物种类数随坡度、坡向及坡位差异显著。植物种类数随坡度变化趋势为0°~5°>10°~15°>15°~25°>5°~10°;坡向上表现为阳坡多于阴坡;随坡位变化趋势为山坡>山顶,坡中>坡上>坡下。【结论】坡度是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坡位是土壤TP和TOC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被调查 土壤采样 坡度 坡向 坡位
下载PDF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Laotudingz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Liaoning Province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5期37-48,共12页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经调查和考证认为,该区系是长白植物区系内部,并具向华北植物区系过渡性。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包括地衣植物13科84种,苔藓植物50科204种,维管束植物12...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经调查和考证认为,该区系是长白植物区系内部,并具向华北植物区系过渡性。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包括地衣植物13科84种,苔藓植物50科204种,维管束植物120科1156种,真菌50科344种。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依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并按植物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演替的动态因素划分10个植被类型,植被分布因生态条件及海拔、坡向、群落本身内部结构、空间组合不同呈现植被分布规律。并依自然环境特点试拟该区植被演替系列。该保护区可为人类提供温带山地生态系统雏型及天然基因库,为科研教学场所和旅游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植被调查 老秃顶子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GIS与群落调查的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量测算 被引量:9
7
作者 江源 任斐鹏 +3 位作者 肖雁青 张文涛 李俞萍 熊兴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0-1089,共10页
以2007年北京地区236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和典型区域300株野生北柴胡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模拟、样方调查、GIS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野生北柴胡分布与资源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野生北柴胡在植物群落中的种群密度介于0—600... 以2007年北京地区236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和典型区域300株野生北柴胡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模拟、样方调查、GIS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野生北柴胡分布与资源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野生北柴胡在植物群落中的种群密度介于0—6000株/hm^2之间,产量密度介于0~683kg/km^2之间,密度最大的生境为海拔1800m左右的山顶杂草草甸;②不同生境下根生物量(Y)与植株地上形态特征株高(x1)、叶片数(x2)和分枝数(x3)显著相关;③北京地区北柴胡资源分布面积为752937hm^2,资源总量约为410t;④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的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怀柔、密云和平谷等地产量密度低,西部和中部地区密度较高,从垂直变化规律看,北柴胡分布的主要区域集中在海拔100—2000m的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产量密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总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调查 GIS 北柴胡资源量 北京地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相对花粉产量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飞 李宜垠 +1 位作者 伍婧 许耀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388-3400,共13页
相对花粉产量(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RPP)是指某一种花粉类型的绝对花粉产量与特定参照花粉类型绝对花粉产量的比值,是进行景观尺度古植被定量重建的重要输入参数.为了解蒿属(Artemisia)、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 相对花粉产量(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RPP)是指某一种花粉类型的绝对花粉产量与特定参照花粉类型绝对花粉产量的比值,是进行景观尺度古植被定量重建的重要输入参数.为了解蒿属(Artemisia)、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这5种草原植被中常见花粉类型的RPP,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浩特和苏尼特左旗3个地区开展了RPP对比研究的工作.三个地区均采用了分圈层植被盖度调查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并利用Tauber型花粉采集器采集花粉.结果发现:5种花粉类型的沉降速率依次为禾本科(0.032 m/s)、莎草科(0.027 m/s)、藜科(0.027 m/s)、蒿属(0.021 m/s)、菊科(0.019 m/s).藜科的RPP均比较大,而禾本科的RPP比较小.当选择蒿属作为参照花粉类型时(RPP为1.00),同一种花粉类型RPP的数值在不同草原地区有所不同: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菊科为0.33,禾本科为0.44,藜科为4.78,莎草科为1.21;在锡林浩特典型草原,菊科为4.72,禾本科为0.01,藜科为2.05,莎草科为1.31×10-3;在苏尼特左旗荒漠草原,菊科为6.72,禾本科为2.15,藜科为36.25,莎草科为0.41.不同地区的RPP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个地区不同的植被类型下所生长的植物种不同及模型计算所用样点的多少所致.三个地区的花粉相关源区(relevant source areas of pollen,RSAP)均很小,在20 m以内.研究表明,由于蒿属孢粉背景值过大,导致REVEALS(regional estimates of vegetation abundance from large sites)结果中,蒿属植物被明显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花粉产量 花粉沉降速率 花粉相关源区 植被调查 内蒙古草原
原文传递
四川省兰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秋蓉 黄永浩 +3 位作者 罗垚 李丽 黄鑫 胡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2期1-6,10,共7页
报道了近期在四川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与植被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兰科植物8种,包括华西羊耳蒜(Liparis pygmaea King&Pantl.)——100多年后再次在中国西部发现的物种;4个四川省新记录种,冷兰[Herminium humidicola(K.Y.Lang&D.S.Den... 报道了近期在四川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与植被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兰科植物8种,包括华西羊耳蒜(Liparis pygmaea King&Pantl.)——100多年后再次在中国西部发现的物种;4个四川省新记录种,冷兰[Herminium humidicola(K.Y.Lang&D.S.Deng)X.H.Jin,Schuit.,Raskoti&L.Q.Huang]、套叶兰[Oberonia sinica(S.C.Chen&K.Y.Lang)Ormerod]、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和河边绶草(Spiranthes sunii Boufford&Wen H.Zhang);另补充了近年发表的3个四川省兰科新记录种兜蕊兰(Androcorys ophioglossoides Schltr.)、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f.)和卡氏对叶兰(Neottia karoana Szlach.)的新分布地点。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这些兰科植物的发现为四川植物区系增加了新的组成成份,并为研究这些兰科植物的起源和扩散路线提供了新的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新分布 新记录 生物多样性 植被考察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珍稀濒危观赏植物园林应用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肇家 方发之 +4 位作者 吴二焕 桂慧颖 吴钟亲 徐建辉 罗湘粤 《热带林业》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珍稀濒危观赏性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合应用于海南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珍稀濒危观赏性植物共31科92属190种,分别为乔木42种、灌木4种、藤本3种、草本14... 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珍稀濒危观赏性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合应用于海南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珍稀濒危观赏性植物共31科92属190种,分别为乔木42种、灌木4种、藤本3种、草本141种。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值为Ⅰ级(Tj≥4.5)的有37种,其中乔木18种、灌木1种、草本18种,草本均为兰科植物;Ⅱ级(4.5>Tj≥4.0)的有12种,均为乔木;Ⅲ和Ⅳ级的有141种。综合评价值Ⅰ级的37种珍稀濒危观赏性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广泛的逆境适应能力、人工栽培技术成熟、繁殖栽培成本低、园林应用前景巨大等特点,可为海南园林绿化提供良好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珍稀濒危植物 植被调查 层次分析 综合评价值
下载PDF
艾丁湖流域植被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立 刘亮 张明江 《地下水》 2019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实地植被调查、无人机航拍、机民井调查和探井施工揭露潜水位的方法获取艾丁湖流域植被盖度、植被种类及地下水位数据,并定量分析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植被种类空间演替的规律。研究提出:疏叶骆驼刺的最适宜水位埋深... 采用实地植被调查、无人机航拍、机民井调查和探井施工揭露潜水位的方法获取艾丁湖流域植被盖度、植被种类及地下水位数据,并定量分析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植被种类空间演替的规律。研究提出:疏叶骆驼刺的最适宜水位埋深为4.5~5.8m,生长下限为0.7 m,植被空间演替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呈现由喜水植被过渡为耐旱植被的规律,出现芦苇/红柳-盐穗木-刺山柑/野西瓜-骆驼刺/白刺等优势植被逐渐交替的顺序,为研究西北地区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调查 地下水位 艾丁湖流域 空间演替
下载PDF
祁连山乌鞘岭地区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坤鹏 胡辉 +2 位作者 罗超 强平 邓媛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期79-84,88,共7页
植被组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乌鞘岭地区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在甘肃省祁连山东段乌鞘岭地区设置37个采样点开展实地考察,研究区域植被清单、植物频度、平均多优度及区域植被层盖度,... 植被组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乌鞘岭地区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在甘肃省祁连山东段乌鞘岭地区设置37个采样点开展实地考察,研究区域植被清单、植物频度、平均多优度及区域植被层盖度,探讨了植被与土地利用情况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植物共有25科42属48种,草本植物以早熟禾(Poa annua L.)为优势物种;灌木以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e L.)为优势物种;乔木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tia Kom)为优势物种。2)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到海拔和人类活动影响,海拔2 700~2 750 m地带的山区植物种类数最多,山区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植物物种丰富;河谷及低海拔平坦地带人类种植及放牧活动多,植物种类较少。3)植被总盖度与地形及人类活动关联性大,海拔较低的河谷及草原植被盖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区植被总盖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 植被调査 植被清单 频度 植被盖度
下载PDF
区域性公园植被调查及景观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首睿 梅晓东 袁惠燕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文章运用实地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5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公园(中塘公园、星海公园、莲池湖公园、白塘植物园,以及白鹭园)的植被种类进行调查,比较这5个公园中植被种类、配置方式的异同,分析其植物搭配效果,并结... 文章运用实地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5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公园(中塘公园、星海公园、莲池湖公园、白塘植物园,以及白鹭园)的植被种类进行调查,比较这5个公园中植被种类、配置方式的异同,分析其植物搭配效果,并结合园林种植设计原则,对区域性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以期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所选取的公园中,主要运用的植物种类共217种,隶属75科。其中,乔木类35科,106种,约占总数的48.9%;灌木类31科,72种,约占总数的33.3%;地被和草本类24科,39种,所占比例约为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调查 区域性公园 苏州工业园区 园林设计
下载PDF
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集与制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守业 徐海燕 +9 位作者 甘子鹏 梁冰妍 种碧莹 王莉 张博 李小明 李莉莎 毛楠 刘桂民 吴晓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1-436,共16页
泛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属于低温限制型生态系统,因而泛北极地区植被对全球变暖敏感。要明确泛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和机理,就需要高精度的植被类型分类数据作为基础资料。但是,目前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 泛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属于低温限制型生态系统,因而泛北极地区植被对全球变暖敏感。要明确泛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和机理,就需要高精度的植被类型分类数据作为基础资料。但是,目前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的结果还不完善。为更好地认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现状、发展历史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制图的数据来源、植被类型划分方法和植被类型制图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泛北极地区的植被调查从20世纪20年代就陆续开展,目前部分区域尺度上的地表覆盖类型的结果,但具体的植被类型制图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难题。主要原因包括植被野外调查实测数据较少和分布不均、植被类型分类标准不一、苔原植被群落的异质性大、制图技术和分类算法优化困难等。因此,在下一步泛北极植被类型制图工作中,需要制定标准化分类策略,规范数据获取及数据库的整理工作,并发展新的制图方法,从而促进植被类型制图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北极 植被类型变化 植被类型制图 气候变化 植被类型 植被调查 植被群落 植被数据库
原文传递
关牛蒡不同居群植物生物多样性及主要伴生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亮 窦德强 +1 位作者 康廷国 吕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860-1862,共3页
在对关牛蒡30个不同居群资源采集的基础上对其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鉴定出110个植物物种,并对其出现频率高于48%的5个主要物种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均为正关联,黄花蒿关联性最强。
关键词 牛蒡 居群 植被调查 伴生种
下载PDF
四川盆地路域边坡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亮 李绍才 +3 位作者 龙凤 罗双 李成俊 孙海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对四川盆地内14条道路的路域边坡植被进行调查,其中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3种类型。用TWINSPAN方法对其进行数量分类,并用CCA排序对路龄、海拔、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和基岩风化程度等影响植被组成和结构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估。结... 对四川盆地内14条道路的路域边坡植被进行调查,其中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3种类型。用TWINSPAN方法对其进行数量分类,并用CCA排序对路龄、海拔、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和基岩风化程度等影响植被组成和结构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路域边坡植被分为8个群丛,各群丛在排序图中的位置能反映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蒙氏置换检验表明物种与环境因子整体效果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排序结果较优;定量型环境因子中,路龄对植被组成和结构的解释占17.45%,海拔占14.62%,风化程度占14.53%,坡度占13.11%,坡向占11.78%,土壤厚度占11.60%,前四者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小,显著性水平达到极显著(P<0.01),坡向的显著性水平为显著(P<0.05),而土壤厚度解释能力受随机影响较大,显著性水平为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边坡 植被调查 数量分类 排序 TWINSPAN CCA
下载PDF
林下山参生态环境及伴生植物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连连 马艳 +6 位作者 许亮 胡灏禹 何波 张小波 许为民 白素涛 窦德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02-209,共8页
目的:对辽宁省境内铁岭市西丰县、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进行林下山参生态环境及伴生植物调查研究,对这些地区林下山参的发展提出建议,并为林下山参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以代表区域-样地... 目的:对辽宁省境内铁岭市西丰县、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进行林下山参生态环境及伴生植物调查研究,对这些地区林下山参的发展提出建议,并为林下山参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以代表区域-样地-样方的模式进行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记录各指标、计算相关参数并归纳总结。结果:在对42个样方中林下山参样品收集的基础上对其生态环境及伴生植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95个植物物种,并对其出现频率高于33%的6个主要物种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均为正关联,其中细辛关联性最强,其次为五味子,乔木层以椴树关联性最强。调查也发现这些地区存在大规模的种植基地较少散户较多、种质混杂、种植技术不规范及种植模式和经济创收来源单一等问题。结论:辽宁省西丰县、宽甸县及桓仁县等地生态环境优越,林下山参资源丰富。通过调查,全面地了解辽宁省境内代表区域的林下山参生态环境及其伴生植物情况,为进一步发展林下山参栽培产业提供了基础,为推动林下山参经济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山参 植被调查 伴生种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桑植石漠化林地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贵 童琪 +3 位作者 刘振华 吴敏 童方平 陈瑞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以湖南桑植县石漠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对3个不同石漠化等级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分析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并根据Jaccard群落相似性原理进行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间的相似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以湖南桑植县石漠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对3个不同石漠化等级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分析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并根据Jaccard群落相似性原理进行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间的相似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出现草本植物23科39种、木本植物26科38种,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百合科、禾本科以及凤尾蕨科,其种占植物种数的29.9%。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强,植物种类及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指数降低,但均匀度指数E、多样性指数H以及优势度指数D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只有丰富度指数R具有显著性差异;多样性指数H最高、为2.15;丰富度指数R最高、为5.03;均匀度指数E最高、为0.66;丰富度指数R大小排序为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相似度在科、属、种水平上差异表现一致,其大小排序均为中度与重度>轻度与中度>轻度与重度。从整体看,不同石漠化等级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值处于0.30~0.50之间,但随着石漠化等级间距的增加,群落相似度大体降低,因此轻度-重度之间群落相似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调查 植物多样性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琅琊山野芳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琤琤 梁苗苗 董元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对琅琊山野芳园景区植被进行了普查,分析了现有植被的观赏特性,并选择典型植物群落,对其群落结构、植被长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芳园景区共有植物36科51属58种,其中乔木19种,灌木28种,草本、藤本和水生植物11种;植被群落结构为"... 对琅琊山野芳园景区植被进行了普查,分析了现有植被的观赏特性,并选择典型植物群落,对其群落结构、植被长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芳园景区共有植物36科51属58种,其中乔木19种,灌木28种,草本、藤本和水生植物11种;植被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结构",总体长势佳,群落结构形式丰富,人工管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芳园 植物调查 群落
下载PDF
广东揭阳东湖公园植被调查及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海溶 余细红 +1 位作者 郑斌杰 林丽嘉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广东揭阳东湖公园植被进行调查,同时在进行植被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选取景观多样性、斑块数目、斑块面积、破碎度、优势度等指标对东湖公园植物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均匀性等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湖...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广东揭阳东湖公园植被进行调查,同时在进行植被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选取景观多样性、斑块数目、斑块面积、破碎度、优势度等指标对东湖公园植物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均匀性等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湖公园植被较丰富,景观整体布局基本合理,景观结构相对稳定,但植物配置需要加强,尤其需要突出季相变化,同时适当增加灌丛和草地的斑块,丰富空间景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公园 植被调查 景观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