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数据的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估算及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94
1
作者 吴云 曾源 +2 位作者 赵炎 吴炳方 武文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7-1424,共8页
本文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fc)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2000年-2... 本文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fc)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平原农业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fc介于60%~80%之间;永定河上游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fc小于30%;②近8年来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只有东南部的部分农田及城市扩展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③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当年3至8月的降水总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87,该时段内的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总体趋势较为相似,在绝大多数年份,两者的增减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动态变化 海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被引量:69
2
作者 郝蓉 白中科 +2 位作者 赵景逵 彭少麟 宋艳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70-1476,共7页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 ,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采用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985~ 2 0 0 1年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 ,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采用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985~ 2 0 0 1年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人工植被经过演变 ,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 ,并逐渐趋于动态的平衡。通过研究同一植物在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生长情况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得出该区人工植被的较好模式为 :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刺槐×沙棘和刺槐纯林。首次运用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均匀度 ,对该区主要复垦植被群落进行分析 ,进一步预测了人工植被的演替方向 :刺槐林→刺槐林、沙棘林→沙棘林、沙棘×刺槐→刺槐、刺槐×油松→刺槐×油松和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柠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 植被恢复 废弃地 大型露天煤矿 黄土区
下载PDF
2001-2011年甘南草地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63
3
作者 马琳雅 崔霞 +1 位作者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分析植被恢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11年每年5-10月的Terra/MODIS月植被指数数据,结合2006-2009年甘南草地调查资料建立了甘南州草地生长季的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对比研...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分析植被恢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11年每年5-10月的Terra/MODIS月植被指数数据,结合2006-2009年甘南草地调查资料建立了甘南州草地生长季的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草地植被覆盖度模型的精度,模拟分析了甘南州2001-2011年草地生长季期间不同等级的草地植被盖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面积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MODIS-EVI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使用更具优势,能很好地反映各类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对数函数(y=33.658ln x+112.65)可以较好地模拟甘南州草地植被盖度分布状况,总精度可达93.31%。近11年甘南州的草地植被盖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2003年和2008年草地植被覆盖明显偏低,2005年植被覆盖度最高,平均达78.43%。甘南州中西部及西南部地区的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东部更好。甘南州近11年以来草地植被均以高和较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其余等级的草地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相对较小(6.98%)且稳定。总体上,甘南草地具有由高植被盖度向较高植被盖度转换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植被覆盖度 变化动态 MODIS
下载PDF
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 被引量:53
4
作者 赵彩霞 郑大玮 何文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及风蚀气候侵蚀因子三者之间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 并利用该公式计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植物防风治沙性能的动态差异、总植被覆盖度及相应的总土壤风蚀量的动态 变化。结果表明在防风蚀的作用效应中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作物>一年生牧草;总时空植被覆盖度与总土 壤风蚀量呈"反相位"的动态变化;风蚀季节总植被覆盖度较低,介于0.11-0.14之间,低于20%的临界覆盖度,这 也是该地区风蚀危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间变化 防风蚀效应 风蚀量 水土保持功能
下载PDF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强 张勃 +3 位作者 戴声佩 邹悦 马中华 张亚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13-1620,共8页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连续25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5a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07/10a,其中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植被增速最明显,而西北荒漠区植被呈微弱下降趋势;②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度上升最快,比1982年提高了9.66%;③在1982年-1991年、1992年-2001年、2002年-2006年三个时期内,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增加了472994km2、451032km2、435196km2;而在相同的三个时期,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减少了197717km2、270192km2、182690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NDVI像元二分模型的矿区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被引量:42
6
作者 黎良财 邓利 +3 位作者 曹颖 肖万娟 陈翠玉 李宏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共6页
运用泗顶铅锌矿区TM/ETM1991年、1999年、2005年和2010年时间序列影像提取NDVI值,以像元二分模型由NDVI值反演出各时相植被覆盖度,在E NVI软件下进行植被覆盖度分级并计算各级覆盖度转移概率矩阵,进而监测矿区地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 运用泗顶铅锌矿区TM/ETM1991年、1999年、2005年和2010年时间序列影像提取NDVI值,以像元二分模型由NDVI值反演出各时相植被覆盖度,在E NVI软件下进行植被覆盖度分级并计算各级覆盖度转移概率矩阵,进而监测矿区地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 0年间矿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处于较高覆被,且呈现先快速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大部分中低覆被类型向较高覆被类型转移,较高覆被类型向高覆被类型转移。该方法可以快速、定量地反映矿区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泗顶铅锌矿区 动态监测
下载PDF
1998年~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郭建坤 黄国满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9,共6页
本文以10天合成的SPOT VEGETATION(VGT)NDVI时序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NDVI的年均值、均值变化的标准方差以及年际间的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1998至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明显的... 本文以10天合成的SPOT VEGETATION(VGT)NDVI时序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NDVI的年均值、均值变化的标准方差以及年际间的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1998至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明显的区域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39%,主要集中在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地区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中五个变化等级的区域面积占各区面积的比例进行统计显示,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和包头市的变化较大,其中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两个盟中都有近一半的区域(47%)为动态变化很大或较大的地区;连续6年的年均NDVI变化表现为前4年连续减少,年际间的变化率约为5%~6%,从2002年开始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上2003年全区的年均NDVI与1998年相比仍减少了10.5%;在耕地、林地、灌木和草地中,变化最大的是草地,在变化剧烈的地区,草地面积占了82%以上.在整个草地中有近33%的地方变化很大或较大,相比之下,林地变化较小或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动态监测 植被指数 SPOT vegetation
下载PDF
基于SPOT-VGT NDVI的矿区植被遥感监测方法 被引量:35
8
作者 马保东 陈绍杰 +1 位作者 吴立新 刘善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7,共4页
以SPOT-VGT NDVI为遥感数据源,结合中国北方矿区环境特点,研究矿区植被和土地荒漠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合成、植被变化趋势分析和土地荒漠化分级3方面。对每个像素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据直线斜率将NDVI变化程... 以SPOT-VGT NDVI为遥感数据源,结合中国北方矿区环境特点,研究矿区植被和土地荒漠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合成、植被变化趋势分析和土地荒漠化分级3方面。对每个像素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据直线斜率将NDVI变化程度分为7级;依据NDVI转换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将矿区土地荒漠化程度分为5级。以中国西北神东矿区为例,对该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环境 SPOT-VGT NDVI 植被覆盖度 动态监测 数字矿山
下载PDF
土壤线虫群落对闽北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邵军 蔡秋锦 阮宏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6-364,共9页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1),从...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荒地(Wj)、天然阔叶林(Cc)、针阔混交林(Clc)、针叶林(Pm);土壤线虫数量的季节波动明显,属数与个体密度均体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而夏季极显著少于其他季节(P<0.01);土壤线虫群落DG指数与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阔叶林、荒地、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而多样性顺序却表现为:荒地>天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根系生物量、土壤理化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并且线虫数量与根系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磷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分异及其动态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响应过程,能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物在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特征 土壤线虫 垂直分布 季节动态 生态响应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近20年新疆荒漠草地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宸 井长青 +3 位作者 邢文渊 邓小进 付皓宇 郭文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共14页
荒漠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通过确定新疆荒漠草地NDVI阈值,提取荒漠草地范围,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荒漠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通过确定新疆荒漠草地NDVI阈值,提取荒漠草地范围,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气象因子等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1999-2018年新疆荒漠草地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南北疆荒漠草地分布存在差异,研究期间总体面积减少明显,平均NDVI稳定,NPP呈上升趋势。2)全年及7-8月气象因子变化趋势不同,南北疆存在显著差异,全疆大部分区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趋势。3)从时间变化看,降水量、大型蒸发量和平均风速是新疆荒漠草地年际NDVI的重要影响因子,水分条件对生长季NDVI的影响更为明显;年蒸发量与荒漠草地NP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风速、降水量与荒漠草地NPP存在一定相关性。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气温、降水在空间上与荒漠草地NDVI、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较大,且降水影响面积更大。研究表明,新疆荒漠草地植被动态变化是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气温、降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中降水影响更为明显,水分条件是荒漠草地动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地 植被NDVI 气象因子 动态变化 响应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遥感时空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孙雷刚 刘剑锋 徐全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基于MODIS数据,采用基于像元尺度的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河北坝上地区近13 a的植被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空间分布上,坝上全区地表植被覆盖从西向东依次渐好,各分区域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时间上,近13 a以来坝... 基于MODIS数据,采用基于像元尺度的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河北坝上地区近13 a的植被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空间分布上,坝上全区地表植被覆盖从西向东依次渐好,各分区域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时间上,近13 a以来坝上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有改善的趋势,其中得到改善的区域占坝上总面积的51.35%,基本不变的区域占25.68%;同时,因坝上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植被生长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植被覆盖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较差,坝上全区每年的NDVI最大值合成数据的变异系数Cv平均值达到14.85%,Cv<10%的区域仅占坝上总面积的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 趋势分析 动态变化 河北坝上地区
下载PDF
西安市1995—2016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君 杨晓梅 +2 位作者 隋立春 康军梅 王志华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6期81-91,共11页
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了西安市1995—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西安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对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总体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市1995年、2002年、2009年、201... 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了西安市1995—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西安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对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总体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市1995年、2002年、2009年、2016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40%、50.03%、55.97%、59.42%,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1995—2016年极低覆盖度面积减少了1427.9337 km^2,极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了1252.9080 km^2,表明西安市自然生态环境明显转好。分区统计结果显示:南部山区秦岭和渭河洪冲积平原的植被生长保持稳定;沿山丘陵、黄土台塬区植被增长趋势显著;植被退化主要发生在新的建城市区域和主要发展开发区。景观格局分析显示:西安市在此20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斑块密度和斑块数量呈上升趋势,破碎化程度加大,这不仅表明西安市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同时也表明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向不利趋势方向发展。这提醒我们尽管西安市总体植被覆盖度变好,但仍需要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密切关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变化监测
下载PDF
2000—2016年陈巴尔虎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30
13
作者 闫萧萧 李晶 杨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9,共9页
为研究我国典型农牧交错区长时序地表生态变化特征,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数据,综合应用MVC、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T检验等方法,对陈巴尔虎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 为研究我国典型农牧交错区长时序地表生态变化特征,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数据,综合应用MVC、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T检验等方法,对陈巴尔虎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地形、人为因素等影响,陈巴尔虎旗地区植被覆盖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7年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58.81%减少到2016年的48.14%;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区域占55.66%,主要分布在宝日锡勒镇、巴彦库仁镇、鄂温克民族苏木。研究成果为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变化的累积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C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时空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动态变化监测
原文传递
2013—2018年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均力 肖昊 +1 位作者 沈占锋 白洁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5-992,共8页
荒漠河岸带植被在维护极端干旱区生态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及其变化过程,对生态保育恢复及输水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的荒漠河岸带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 ... 荒漠河岸带植被在维护极端干旱区生态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及其变化过程,对生态保育恢复及输水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的荒漠河岸带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 OLI、Sentinel-2A等数据构建植被覆被数据与典型监测断面植被指数时序数据,分析2013—2018年荒漠河岸带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地下水位数据分析荒漠河岸带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结果表明:2013—2018年间,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面积呈持续的增加趋势,其中灌木面积恢复最大。胡杨和草本距离河岸较近,沿河岸带植被恢复的区域分布位于距离河道1.0 km和2.5 km的范围,而灌木林恢复区域在双通道输水措施和地下水上升的影响下,沿河岸11 km范围内的灌木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加。通过对不同生态断面的3种主要植被的长势分析表明,当地下水埋深大于-5.75 m时,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出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时空分布 动态变化 生态输水 响应 塔里木河下游
原文传递
2001年以来甘肃民勤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滑永春 李增元 高志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7-343,共7页
以甘肃民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2001、2003、2005、2011、2013、2014年),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并使用2014年遥感影像,通过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ARVI、AFRISWIR1、AFRISWIR2... 以甘肃民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2001、2003、2005、2011、2013、2014年),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并使用2014年遥感影像,通过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ARVI、AFRISWIR1、AFRISWIR2三种植被指数提取的覆盖度。结果显示:AFRISWIR2求算的植被覆盖度相较于ARVI、AFRISWIR1,与实际的植被覆盖度线性回归关系最好,相关指数(R2)可以达到0.84,均方根误差(RMSE)为0.7。在对2001—2014年民勤植被变化研究中得出:低植被覆盖度面积在不断减少,高中覆盖度植被面积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重点植被变化区域和驱动力的分析可以得出,民勤石羊河治理工程和其他各种生态工程的实施,是民勤生态恢复最为本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民勤 甘肃
原文传递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特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兆丹 李斌 +4 位作者 方晰 项文化 田大伦 闫文德 雷丕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897-6908,共12页
利用湖南省4次(1983—1987年、1990—1995年、2003—2004年和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结合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主要树种碳含量实测数据,研究近20多年来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从1987年... 利用湖南省4次(1983—1987年、1990—1995年、2003—2004年和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结合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主要树种碳含量实测数据,研究近20多年来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从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汇为66.40×106tC,碳密度提高了5.65 tC/hm^2,阔叶林碳汇最大(48.43×10~6tC),其次是杉木林(9.54×10~6tC)和松木林(6.68×10~6tC),各乔木林植被碳密度波动较大;除过熟林外,各龄组乔木林均为碳汇,中龄林碳汇最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植被碳密度依次提高了4.75、4.09、0.83 tC/hm^2,成熟林、过熟林分别下降了6.87、13.88 tC/hm^2;天然林、人工林植被碳汇分别为41.01×10~6tC、25.39×10~6tC,碳密度分别提高了7.19、4.91 tC/hm^2。湖南省森林植被(包括疏林)碳汇为84.87×10~6tC,乔木林碳汇最大,其次是竹林,分别占湖南省森林植被碳汇的78.24%和33.31%,碳密度提高了6.24 tC/hm^2,各森林类型植被碳储量随其面积变化而变化。表明近20多年来,湖南省乔木林植被单位面积储碳能力明显提高,天然林在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内蒙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晓江 胡尔查 +1 位作者 李爱平 李全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65,共5页
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2000、2003、2006和2009年4个时相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MODIS NDVI)为数据源,对其进行大气辐射校正以及进行空间图像运算,生成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时序的植被覆盖度图,结合当地气象水文等数据分析大青山自然... 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2000、2003、2006和2009年4个时相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MODIS NDVI)为数据源,对其进行大气辐射校正以及进行空间图像运算,生成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时序的植被覆盖度图,结合当地气象水文等数据分析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有明显增加,除了低覆盖度植被面积显著减少外,其他覆盖度植被面积均有增加。其中,中低、中覆盖度植被增加面积更明显。(2)近10a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43.5%增加到了2009年的49.5%。(3)与2000年相比,2009年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14.07%、14.32%和12.97%。保护区建立以来,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MODIS NDVI 动态变化 大青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2000—2017年祁连山植被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23
18
作者 邱丽莎 张立峰 +2 位作者 何毅 刁振源 陈有东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针对近期祁连山植被时空变化特征了解欠缺的问题,利用线性趋势模拟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祁连山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植被NDVImax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18年间祁连山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 针对近期祁连山植被时空变化特征了解欠缺的问题,利用线性趋势模拟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祁连山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植被NDVImax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18年间祁连山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中西部地区植被覆盖显著改善,东部局部地区退化;生长季NDVImax年均变化率为0.908×10^-3,空间上植被改善面积占总面积的40.04%。祁连山生长季植被NDVImax与降水年际变化一致,与气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同季节NDVImax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差异显著;降水是限制祁连山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2015-2017年间祁连山植被覆盖有好转趋势,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外,人工修复和改善也是植被改善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植被动态 气候变化 MODIS NDVI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RS的武都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冬梅 孟兴民 +3 位作者 邢钊 赵彩霞 熊木齐 张佳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97,共6页
以1992、2006和2011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1992-2011年间武都区的植被覆盖度分别进行计算,分析了其年际间的动态变化,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以1992、2006和2011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1992-2011年间武都区的植被覆盖度分别进行计算,分析了其年际间的动态变化,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最后采用PCA对选取的影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武都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高覆盖区增幅最为明显,达到46.30%。植被覆盖类型以向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转变为主,2011年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已占总面积的70.57%。人为因素尤其是人口因素是影响武都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RS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武都区
原文传递
滇西北亚高山不同退化林地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劲峰 宋洪涛 +1 位作者 耿云芬 周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4-1070,共7页
将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林地划分为5个不同退化阶段,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其群落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以黄背栎为演替顶极的退化林地中,随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的恢复演替过程,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科、属、种均有不同程... 将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林地划分为5个不同退化阶段,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其群落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以黄背栎为演替顶极的退化林地中,随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的恢复演替过程,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科、属、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灌木种增长最大;在功能群组成比例变化上,1年生草本在早期占较大比例,随后与多年生草本一起逐渐减少;灌木和乔木种所占比例在各恢复阶段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在针阔混交林内达最大比例,以后略为减少并趋于稳定。此外,各阶段群落内土壤pH值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及速效钾均呈现增长趋势,但速效磷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退化林地 植被 动态变化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