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释文》陆氏反切唇音声母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怀中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40,共8页
本文运用统计法,对《经典释文》一书的唇音反切做了穷尽式的统计。从统计结果看,《经典释文》陆氏唇音的帮、非组反切中,音和切占了95%以上,类隔切不到5%;明、微组反切中,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通过与书中所录徐刘诸氏唇音以及陆氏... 本文运用统计法,对《经典释文》一书的唇音反切做了穷尽式的统计。从统计结果看,《经典释文》陆氏唇音的帮、非组反切中,音和切占了95%以上,类隔切不到5%;明、微组反切中,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通过与书中所录徐刘诸氏唇音以及陆氏又音等的对比,本文认为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在陆氏唇音中已经出现,明、微母则尚未分化。陆氏帮、非组唇音的类隔切在当时存在着异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陆氏反切 唇音声母 异读
原文传递
试论《说文解字》“读若某”并非“音近注音”——从段注“音转”看《说文解字》正篆与读若字异部的问题
2
作者 刘忠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34,共5页
《说文解字》中正篆与读若字异部而段玉裁注音转者,有正篆音转和读若字音转两种情况。上古音转会导致一字多音。在正篆与读若字构成的注音框架中,要么是正篆音转,读若字分注其不同的读音,或只注出其中一音;要么是读若字音转,用转音给正... 《说文解字》中正篆与读若字异部而段玉裁注音转者,有正篆音转和读若字音转两种情况。上古音转会导致一字多音。在正篆与读若字构成的注音框架中,要么是正篆音转,读若字分注其不同的读音,或只注出其中一音;要么是读若字音转,用转音给正篆作注。两种情况都是同音作注。在读若字注出转音或者用转音作注的情况下,从古音系统归部的角度看,正篆与读若字双方是异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音作注 古音 又读 本音 合韵 转音 异部
下载PDF
普通话语音规范的不和谐音——习惯性误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玉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普通话测试及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一种语音误读现象——习惯性误读,严重影响普通话的语音规范,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对它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对策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用心理认知的方法研究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 普通话测试及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一种语音误读现象——习惯性误读,严重影响普通话的语音规范,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对它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对策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用心理认知的方法研究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误读 异读 语言意识
下载PDF
也谈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完成”义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月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9,共13页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有两种"完成":一种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涉及清—浊交替,属完成体范畴;另一种强调动作在某一参照点前完成,这个参照点不是说话时刻,而是"指示中心",涉及非去声—去声变读,属过去时范畴。两种完...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有两种"完成":一种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涉及清—浊交替,属完成体范畴;另一种强调动作在某一参照点前完成,这个参照点不是说话时刻,而是"指示中心",涉及非去声—去声变读,属过去时范畴。两种完成偶有一些有规律的例外。语音形式与语法意义具有清晰的对应关系,两种完成不可混淆。上古汉语异读系统兼涉完成体、过去时两种语法范畴。完成体、过去时皆有名词引申,皆可充当定语,但充当状语者或是完成体,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副词,未见过去时充当状语的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异读 完成体 过去时 指示中心
原文传递
19世纪末北京话中的异读——以富善《华英袖珍字典》为标本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树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4,176,共9页
富善是19世纪后半叶开始在北京附近生活了近60年的著名美国传教士和翻译家,他所编的《华英袖珍字典》是记录当时北京音的重要资料。该字典通过多种方式保留了北京话大量的旧时异读,反映了连读音变、现代已消失的音节、俗读和文读、古庄... 富善是19世纪后半叶开始在北京附近生活了近60年的著名美国传教士和翻译家,他所编的《华英袖珍字典》是记录当时北京音的重要资料。该字典通过多种方式保留了北京话大量的旧时异读,反映了连读音变、现代已消失的音节、俗读和文读、古庄组字声母异读、古入声字的声调和韵母异读等重要语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善 《华英袖珍字典》 北京话 异读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几组喉音的异读与语音纠缠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8,127,共11页
《经典释文》的喉音有一些彼此纠缠的读音。实际上,有些是古代经师对多音字的取舍不同导致的异读,无关语音演变,只反映不同经师在音系上的细小差别;有些是不同时代注音材料的羼入,不属同一语音系统;还有一些反切用字的讹误与某类音变比... 《经典释文》的喉音有一些彼此纠缠的读音。实际上,有些是古代经师对多音字的取舍不同导致的异读,无关语音演变,只反映不同经师在音系上的细小差别;有些是不同时代注音材料的羼入,不属同一语音系统;还有一些反切用字的讹误与某类音变比较相似,极易使人误把错字理解为音变现象。这些问题在考订古代注音材料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按照语音演变的规则、条件及趋势对《经典释文》中晓匣、影云、匣以等声母的异读、重音等纠缠进行了考察,发现《经典释文》并不存在晓匣互切、影云互切、匣以互切的现象,相应的音变尚未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匣 影云 匣以 喉音 异读 经典释文
原文传递
普通话异读词在大学生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矫 孟小影 赵贤德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0-102,107,共4页
普通话异读词在大学生中使用错误频率很高。主要原因是异读词成因复杂;大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淡薄;有些媒体的负面影响等。解决的途径是及时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加快异读词统读步伐,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水平等。
关键词 普通话 异读词 大学生
下载PDF
《广韵》中同形字现象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大勇 胡利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广韵》是语言文字学的材料宝库,里面蕴藏着诸多汉语言文字现象,其中的同形字现象更是对汉字学、音韵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根据《广韵》所保存的资料,以汉字的构意为观察角度,实现对同形字的重新界定。利用考证、比较等方法,辨别同形... 《广韵》是语言文字学的材料宝库,里面蕴藏着诸多汉语言文字现象,其中的同形字现象更是对汉字学、音韵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根据《广韵》所保存的资料,以汉字的构意为观察角度,实现对同形字的重新界定。利用考证、比较等方法,辨别同形字与通假字、异读字、异体字等术语的异同,促进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术语的科学化。从字形来源和字形发展两个角度总结《广韵》中同形字的两种类型:(1)造字时候,构件偶然相合形成的同形字;(2)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由于书写变异形成的同形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同形字 通假字 异体字 异读字 类型
下载PDF
汉语“音义分离”的用字现象——以“勝”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思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勝"与"胜"各有音义系统,这里讨论的不是"胜"字。汉语史中"勝"字的音义颇为纠缠。在"永明体"之后的格律诗词中,读音与意义不统一的现象最为突出。结合对"重"等字的考察,... "勝"与"胜"各有音义系统,这里讨论的不是"胜"字。汉语史中"勝"字的音义颇为纠缠。在"永明体"之后的格律诗词中,读音与意义不统一的现象最为突出。结合对"重"等字的考察,发现这是汉语史中"音义分离"的特殊用字现象。"音义分离"是指一字有固定的两音两义,使用时出现了取甲音却表达乙义的情形。"音义分离"不同于破读和古音通假。与"看""听""醒""不"等字平仄通用的性质不能混同。造成"音义分离"的原因,除了有诗词格律的限制之外,还受诗人用字习惯、方俗语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勝重” 音义分离 破读 古音通假 平仄同义用字
下载PDF
《合并字学集韵》异读产生的原因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顺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90,128,共16页
将《合并字学集韵》与前代韵书、字书进行比较、考察,得出《合并字学集韵》异读产生的原因非常繁杂:有源自语音差异的异读,有缘于文字应用的异读。缘于语音差异的异读,又有整合前代韵书、字书读音的,有文白异读的,有吸收方音的;缘于文... 将《合并字学集韵》与前代韵书、字书进行比较、考察,得出《合并字学集韵》异读产生的原因非常繁杂:有源自语音差异的异读,有缘于文字应用的异读。缘于语音差异的异读,又有整合前代韵书、字书读音的,有文白异读的,有吸收方音的;缘于文字应用的异读,有因为字形通借的,有因为异体字粘连的,有因为繁简字粘连的,有因为误认字形的,有因为偏旁类推的,还有因为反切下字读音发生变化导致增加读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字学集韵》 异读 原因
原文传递
古代汉语破读现象探析
11
作者 宿爱云 赵贤德 《殷都学刊》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破读是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破读又称为读破、破音或破音异读。学术界关于破读现象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分歧、争议仍存在,该文综观学术界主要观点,明确分歧所在,并就个别问题阐释了一下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破读 古代汉语 语言现象 文化现象
下载PDF
现代汉语异读词及其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 健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由于汉语声韵组合形式的封闭性和词汇系统开放性的矛盾,形成了大量的同音词。在汉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写法一样但读音和意义不同的异读词,不仅影响着外民族的汉语学习,汉语人群在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异读词的... 由于汉语声韵组合形式的封闭性和词汇系统开放性的矛盾,形成了大量的同音词。在汉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写法一样但读音和意义不同的异读词,不仅影响着外民族的汉语学习,汉语人群在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异读词的特点,阐述了针对其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节 异读词 汉语教学
下载PDF
敦煌写本P.2833《文选音》重字反切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丹 许建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7,共9页
穷尽式考察敦煌《文选音》残卷音注中切上下字与被注字重复的反切,发现这种反切是专门用于标记多音字异读的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切上字重,则以切下字凸显异读的声调差异;切下字重,则以切上字凸显异读的清浊变换。所注异读多与汉语音变构... 穷尽式考察敦煌《文选音》残卷音注中切上下字与被注字重复的反切,发现这种反切是专门用于标记多音字异读的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切上字重,则以切下字凸显异读的声调差异;切下字重,则以切上字凸显异读的清浊变换。所注异读多与汉语音变构词相关,注音方式是以常读注异读,常读音义不出注。随着中古时期反切结构的改变,重字反切逐渐式微,文献中留存较少,后人遂以为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音 重字反切 多音字 异读
下载PDF
古汉语字词异读成因浅析
14
作者 邓志强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本文从语言的演变、发展角度,论述了古汉语中某些字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破读、古今字分工不同及古代专用名词是产生异读的主要原因,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汉语 异读 成因
下载PDF
《经典释文》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性质辨析——以帮並异读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谦琦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57-61,共5页
《经典释文》保存了大量的异读,这些异读从出现位置上可以分为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按音义搭配关系可以将这些异读分为音近义别、音近义通、音近义同3类,我们发现同条异读和异条首音异读是性质差别很大的两类异读。同条异读中,音近义同... 《经典释文》保存了大量的异读,这些异读从出现位置上可以分为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按音义搭配关系可以将这些异读分为音近义别、音近义通、音近义同3类,我们发现同条异读和异条首音异读是性质差别很大的两类异读。同条异读中,音近义同占据很大比例;异条异读中,音近义别占据很大的比例。由于字形的分化,《经典释文》中的异读能直接反映形态的已经很少,研究上古汉语形态必须把异读和词族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母 並母 同条异读 异条异读
下载PDF
《广韵》“断”字异读音性质考辨
16
作者 兰小云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广韵》"断"有"都管切"、"徒管切"、"丁贯切"三个读音。这三个读音是否区别意义,古今音兼注的古汉语字词典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文章从《广韵》出发,根据《经典释文》"断"注音所显... 《广韵》"断"有"都管切"、"徒管切"、"丁贯切"三个读音。这三个读音是否区别意义,古今音兼注的古汉语字词典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文章从《广韵》出发,根据《经典释文》"断"注音所显示的音义关系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断"的音义情况,证明"断"在《广韵》中的三个读音是辨义的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经典释文》 异读 考辨
下载PDF
关于“嘘”字的音义问题
17
作者 卢刚 詹秀红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异读词的规范问题。"嘘"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同时收录了xū和shī两个读音,然而根据我们对"嘘"音义问题的考察,认为应该把"嘘"当做异读词处理,保留xū音废...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异读词的规范问题。"嘘"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同时收录了xū和shī两个读音,然而根据我们对"嘘"音义问题的考察,认为应该把"嘘"当做异读词处理,保留xū音废除shī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异读词 语言规范
下载PDF
《广韵》异读字中所含语流音变现象释例
18
作者 张大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00,共4页
语流音变是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语音变化方式,由于受到方块汉字表意的影响,在记录形式上难以看出语流音变过程。利用《广韵》异读字中所存语音材料,使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和借助语流音变音变理论对"嶷"、"觺"、"... 语流音变是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语音变化方式,由于受到方块汉字表意的影响,在记录形式上难以看出语流音变过程。利用《广韵》异读字中所存语音材料,使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和借助语流音变音变理论对"嶷"、"觺"、"馧"、"硱"、"■"、"剅"、"薿"、"磭"、"攩"、"?"、"抐"等字中的这类语音现象揭示出来,为汉语语音史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异读字 语流音变 考证 释例
原文传递
关于“记念”和“纪念”——答杨荣树先生
19
作者 苏培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9-30,共2页
从语音、意义和语体风格三个方面论证了《记念刘和珍君》的"记念"和《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纪念"具有同一性,构成异形词。
关键词 同一性 异形词 读音 意义
下载PDF
黑龙江方言声调与北京话声调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梁晓玲 《北方论丛》 2018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黑龙江方言的声调与北京话的声调非常接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别。差别之一是黑龙江方言单字调类归属与北京话不尽相同。黑龙江方言与北京话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个调类中都有若干归调不同的单字,从这些字的古今演变情况来看,呈现... 黑龙江方言的声调与北京话的声调非常接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别。差别之一是黑龙江方言单字调类归属与北京话不尽相同。黑龙江方言与北京话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个调类中都有若干归调不同的单字,从这些字的古今演变情况来看,呈现出无规律状态。这些单字归调不同也与它们在两种方言中的异读情况有关。以往研究认为,黑龙江方言清入归上的数量比北京话多,但并没有具体指出多出多少和多出哪些,研究发现,黑龙江方言清入归上字比北京话多近三十个字。黑龙江方言读为阳平的单字也比北京话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方言 北京话 单字归调 异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