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P坚持CSMA协议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亮 丁洪伟 +2 位作者 李波 王丽清 保利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38-2045,共8页
随机多址通信方式是计算机通信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传统的P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P-CSMA)协议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的传输控制并解决系统的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在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P-CSMA协议。该协议在传统的双时... 随机多址通信方式是计算机通信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传统的P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P-CSMA)协议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的传输控制并解决系统的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在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P-CSMA协议。该协议在传统的双时隙P-CSMA协议中加入了碰撞时长b,将系统模型改为三时隙模型,包含信息分组发送成功的时长、发生碰撞的时长以及空闲时长。通过建模分析了该模型下系统的吞吐量、碰撞率以及空闲率,发现通过改变碰撞时长可以降低系统的损耗。相比传统的P-CSMA协议,该协议使系统性能得到了改善,并使得在基于电池模型得到的系统节点的生命时长明显延长。通过分析,得到了本协议的系统仿真流程图。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个指标的理论值和仿真值,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通信 碰撞时长可变 三时隙 P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生命时长
下载PDF
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1P⁃CSMA协议分析
2
作者 李明亮 丁洪伟 +2 位作者 李波 保利勇 李浩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9期12-18,共7页
对传统的1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1P⁃CSMA)协议在传输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和解决其能耗问题上,提出一种在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1P⁃CSMA协议。该协议在传统的1P⁃CSMA协议的双时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碰撞时长b的概念,将系统... 对传统的1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1P⁃CSMA)协议在传输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和解决其能耗问题上,提出一种在WSN中碰撞时长可变的三时隙1P⁃CSMA协议。该协议在传统的1P⁃CSMA协议的双时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碰撞时长b的概念,将系统的时隙划分为信息分组发送成功的时长1+a、发生碰撞的时长b+a以及系统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a的三时隙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得到了系统的吞吐量、碰撞率、空闲率、通过改变发生碰撞的时隙长度b降低系统的损耗,与传统的1P⁃CSMA协议相比得到了改善,并在电池模型的基础上使系统节点的生命时长T有所增长,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P⁃CSMA协议 时隙模型 WSN 碰撞时长可变 时隙划分 吞吐量 碰撞率 空闲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