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无污染脱酸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范维玉 时书信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00mL以下,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不影响馏分组成和闪点.萃取液在蒸发前可直接使用3~4次再去蒸发.直接回收得到的环烷酸酸值达190mgKO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精制 脱酸 环烷酸
下载PDF
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含N-甲酰吗啉体系的汽液平衡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权宇 郑英峨 赵维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6-379,共4页
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 ,将N -甲酰吗啉划分为C4H8NO和CHO两个基团 ,用文献值拟合了CH2 、ACH、ACCH2 、CHO及H2 O与C4H9NO的基团相互作用参数am/n。用拟合的参数预测了含吗啉和N -甲酰吗啉体系的二元、三元和四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和... 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 ,将N -甲酰吗啉划分为C4H8NO和CHO两个基团 ,用文献值拟合了CH2 、ACH、ACCH2 、CHO及H2 O与C4H9NO的基团相互作用参数am/n。用拟合的参数预测了含吗啉和N -甲酰吗啉体系的二元、三元和四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和烃类在不同含水量的N -甲酰吗啉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结果表明 ,对N -甲酰吗啉基团的划分是合理的 ,拟合的基团相互作用参数能够满足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贡献法 N-甲酰吗啉体系 汽液平衡 预测 UNIFAC
下载PDF
乙腈+水+离子液体等压汽液平衡测定与计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进龙 李佳书 +2 位作者 杨青 彭昌军 刘洪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10-2116,共7页
采用改进的Ellis平衡蒸馏仪测定了乙腈+水+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EMIM][DEP])、乙腈+水+{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EMIM][DEP]}常压(101.3 kPa)等压汽液平衡(VLE)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备选离子液体可促进水+乙... 采用改进的Ellis平衡蒸馏仪测定了乙腈+水+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EMIM][DEP])、乙腈+水+{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EMIM][DEP]}常压(101.3 kPa)等压汽液平衡(VLE)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备选离子液体可促进水+乙腈混合物的分离并消除其共沸点。借助NRTL模型成功关联了含离子液体的三元和四元VLE实验数据,获得了乙腈-[EMIM][DEP]、水-[EMIM][DEP]和[EMIM][OAC]-[EMIM][DEP]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应用COSMO-SAC预测了实验VLE,结果令人满意。量化计算表明可与水形成强相互作用的离子液体更易促进乙腈与水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汽液平衡 离子液体 乙腈 COSMO
下载PDF
基于R124-DMAC为工质对的余热吸收式制冷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星 徐士鸣 李见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83-1890,共8页
设计并搭建了制冷量为3 k W、以R124-DMAC为工质、采用电热高温空气模拟发动机排气废热的空冷鼓泡吸收制冷实验系统,通过改变热空气进口温度、冷冻水温度和浓溶泵流率测试系统工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生器稀溶液出口温度... 设计并搭建了制冷量为3 k W、以R124-DMAC为工质、采用电热高温空气模拟发动机排气废热的空冷鼓泡吸收制冷实验系统,通过改变热空气进口温度、冷冻水温度和浓溶泵流率测试系统工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生器稀溶液出口温度约为100℃时,蒸发温度为-4℃,系统COP值最大可达到约0.54,而且实验系统稳定性较好;影响系统制冷量和COP值的主要参数是热空气进口温度和冷冻水温度;当蒸发温度低于5℃时,为了提高制冷效果需考虑设置精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实验验证 废热 传热 鼓泡吸收 多头螺旋盘管发生器 汽液平衡 热力学
下载PDF
含甲醛多元系汽-液平衡的模型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祖民 骆赞椿 胡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5-231,共7页
提出了“甲醛虚拟饱和蒸汽压”的处理方法,用该法可不考虑甲醛与活性溶剂的化学反应平衡,仅用传统的活度系数模型,就可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从而建立起含甲醛多活性溶剂组分系统汽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模型推算结果表明该法的计算值... 提出了“甲醛虚拟饱和蒸汽压”的处理方法,用该法可不考虑甲醛与活性溶剂的化学反应平衡,仅用传统的活度系数模型,就可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从而建立起含甲醛多活性溶剂组分系统汽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模型推算结果表明该法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相近,与用Brandani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精度相当。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汽液平衡 活性溶剂 热力学模型 饱和蒸汽压
下载PDF
具有最低共沸点难分离物系变压精馏分离 被引量:8
6
作者 纪智玲 王志恒 +5 位作者 廖丽华 李文秀 张志刚 于三三 范俊刚 李双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85-88,共4页
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引起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具有最低共沸点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本文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氢呋喃与乙醇、环己烷与苯混合物... 变压精馏是根据物系压力改变引起液体混合物共沸点组成变化,进而使共沸物系得以分离的一种有效分离方法。具有最低共沸点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分离难题。本文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氢呋喃与乙醇、环己烷与苯混合物这类典型的最低共沸液体混合物的变压精馏可行性,提出变压精馏分离四氢呋喃-乙醇液体混合物工艺流程,以NRTL-RK为物性计算方法,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变压精馏分离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及模拟,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常压塔和8atm高压塔组成的双塔流程中变压精馏能将四氢呋喃-乙醇最低共沸混合物进行较好的分离,指出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为具有最低共沸点液体混合物分离工艺的建立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共沸(混合)物 变压精馏 模拟
下载PDF
PR方程结合HV混合规则计算HFC/HFC和HFC/HC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君悦 段远源 +1 位作者 许心皓 杨震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氢氟烃(HFC)/氢氟烃和氢氟烃/碳氢(HC)混合物是两类重要的制冷工质。采用PR状态方程结合Horon-Vidal(HV)混合规则对7种HFC/HFC和7种HFC/HC二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计算,并与PR状态方程结合van der Waals(vdW)混合规则的计算结... 氢氟烃(HFC)/氢氟烃和氢氟烃/碳氢(HC)混合物是两类重要的制冷工质。采用PR状态方程结合Horon-Vidal(HV)混合规则对7种HFC/HFC和7种HFC/HC二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计算,并与PR状态方程结合van der Waals(vdW)混合规则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HFC/HFC体系组元性质比较接近,非理想性不强,vdW混合规则即可达到较理想计算效果,HV混合规则对计算精度的提升有限;对非理想性较强的HFC/HC体系,vdW混合规则对共沸性质的描述不够理想,HV混合规则可以显著提升相平衡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相平衡 PR状态方程 HV混合规则 氢氟烃 碳氢
下载PDF
三元混合制冷剂R290+R600a+N2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8
作者 韩树康 祁影霞 +4 位作者 杨瀚宁 徐小雷 陶杰 王飞 刘业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在氢气液化工艺中,预冷循环是重要的一环,其中混合制冷剂(mixed refrigerant,MR)预冷循环是单位能耗比较低的,故对MR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利用液相单相循环法搭建汽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实验系统,研究了R290+R... 在氢气液化工艺中,预冷循环是重要的一环,其中混合制冷剂(mixed refrigerant,MR)预冷循环是单位能耗比较低的,故对MR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利用液相单相循环法搭建汽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实验系统,研究了R290+R600a+N_(2)三元体系的VLE性质,在273.15 K~323.15 K的温度范围内,对三元混合工质R290+R600a+N_(2)进行实验研究,并获得18组实验数据.同时使用Peng-Pobinson-Stryjek-Vera (PRSV)状态方程结合van der Waals(vd W)混合法则对R290+R600a、R290+N_(2)、R600a+N_(2)三组二元体系的VLE文献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拟合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以此为基础,推算该三元体系的VLE性质.最后将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体系压力平均相对偏差AARDp为0.85%,系统组分R290、R600a和N_(2)的气相平均绝对偏差AADy_(1)、AADy_(2)和AADy_(3)分别为0.0064、0.0027和0.0063,证明实验结果数据合理可靠,可以满足工程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汽液平衡 热力学性质 仪器标定
下载PDF
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模型修正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文 侯志强 +1 位作者 陈鹏 曹学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针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经典成核模型及Looijmans修正的经典成核模型存在未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或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时化学势差计算复杂、成核动力项生长速率向量中碰撞率的计算采用了理想气体的表达形式、未考虑液滴曲率半径对表面张力的... 针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经典成核模型及Looijmans修正的经典成核模型存在未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或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时化学势差计算复杂、成核动力项生长速率向量中碰撞率的计算采用了理想气体的表达形式、未考虑液滴曲率半径对表面张力的影响的缺点,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模型进行了修正。将以上缺点均修正的修正模型1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较大,最小偏差仍大于2个数量级,认为是不准确的液滴表面张力模型的引入造成的结果。仅考虑真实气体效应修正和碰撞率计算修正的修正模型2较修正模型1的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验值,误差可在2个数量级以内。修正模型2对不同介质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预测值较Looijmans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验值,且大部分情况下较Kalikmanov提出的半现象学理论模型更为准确,推荐使用修正模型2进行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凝结 状态方程 气液平衡 实验验证
下载PDF
液氮温区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启动特性与传热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畅 谢荣建 +3 位作者 孙琦 张添 吴亦农 洪芳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10-2617,共8页
基于空间深低温热传输需求设计了一套带有常温储气库的氮工质Ω形轴向槽道热管,并对其启动特性和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对比了槽道热管在不同充液率和放置角度下的传热性能。结果发现:热管在常温下启动迅速,绝热段及蒸发段在冷凝段降温... 基于空间深低温热传输需求设计了一套带有常温储气库的氮工质Ω形轴向槽道热管,并对其启动特性和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对比了槽道热管在不同充液率和放置角度下的传热性能。结果发现:热管在常温下启动迅速,绝热段及蒸发段在冷凝段降温至液氮温区后可以在短时间内降温,热管均温性良好。槽道热管能够在70~110K温度范围内高效传热,热阻随运行温度和热负荷的上升而减小。热管的充液率为100%时其传热性能最优,过大或过小会使得热管传热性能下降。储气库结构可以减小热管工作温度变化对其充液率的影响,利于其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获得更好的传热性能。热管的放置形态对其传热性能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放置形态会影响热管的传热极限和传热热阻。当热源处于蒸发段管线下端时性能最优,最大传输功率为45W,热阻最低为0.31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热管 液氮温区 启动特性 超临界流体 充液率 传热 气液平衡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体系气液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
11
作者 岳昌海 黄益平 +3 位作者 倪泽雨 吴丹 黄晶晶 王雨晨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采用CE-2型气液双循环平衡釜,测定了常压下(101.3 kPa)下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体系中碳酸二甲酯、乙醇、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甲醇等10组二元气液平衡数据,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检验法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Wilson... 采用CE-2型气液双循环平衡釜,测定了常压下(101.3 kPa)下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体系中碳酸二甲酯、乙醇、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甲醇等10组二元气液平衡数据,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检验法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Wilson和NRTL液相活度系数方程对10组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由关联得到模型参数估算对应的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并与实验测得数据对比,碳酸二甲酯、乙醇、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甲醇气相摩尔分率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0107,温度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368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乙醇 酯交换 气液平衡 测定与关联
下载PDF
丙酮-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体系气液平衡数据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静 齐鸣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46-2950,3008,共6页
采用双循环气液平衡釜,测定了常压(101.3 k Pa)下丙酮-甲基烯丙醇和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二元体系以及部分丙酮-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三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检验法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Wilson和NRTL... 采用双循环气液平衡釜,测定了常压(101.3 k Pa)下丙酮-甲基烯丙醇和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二元体系以及部分丙酮-异丙醇-甲基烯丙醇三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检验法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Wilson和NRTL液相活度系数方程对两个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效果良好。由关联得到的两个二元体系的Wilson和NRTL模型参数,及Aspen Plus数据库中的丙酮-异丙醇体系的Wilson和NRTL模型参数预示部分三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与实验值相比,丙酮、异丙醇和甲基烯丙醇气相摩尔分率平均绝对偏差分别小于0.0137、0.0113、0.0117。实验数据和关联结果为该三元体系的精馏分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丙醇 气液平衡 模型 测定与关联
下载PDF
氢回收装置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清海 杨瑞昌 +1 位作者 施德强 尹接喜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8,共4页
研究了合成氨氢回收装置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热力设计计算方法 ,探讨了换热器中并管传热模型、含氢多组分混合物汽液平衡、物性参数以及冷凝和蒸发等传热计算问题。
关键词 缠绕管式换热器 并管 氢回收装置 汽液平衡 设计
下载PDF
[Bmim][BF4]/MEA混合水溶液的CO2汽液平衡和解吸能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令君 王淑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79-3886,共8页
搭建汽液平衡实验台,对液液分相CO_2吸收剂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乙醇胺(MEA)混合水溶液与CO_2的汽液平衡进行了实验测量与分析,并对该吸收剂解吸能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担载量溶液对应的CO_... 搭建汽液平衡实验台,对液液分相CO_2吸收剂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乙醇胺(MEA)混合水溶液与CO_2的汽液平衡进行了实验测量与分析,并对该吸收剂解吸能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担载量溶液对应的CO_2分压升高,[Bmim][BF_4]质量分数的改变对汽液平衡的影响不明显。与传统有机胺溶液30%(质量)MEA相比,该吸收剂在能耗方面主要优势在于解吸过程中显热和潜热的减小。其反应热在担载量大于0.45之后明显减小,潜热的减小主要由于解吸塔内H_2O气相分压和摩尔分数的减小,当[Bmim][BF_4]质量分数大于30%时,显热可以减少30%以上,减少的原因主要为比热容的降低和富液胺浓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汽液平衡 解吸能耗 离子液体 乙醇胺
下载PDF
汽液平衡二相组成与温度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潮洪 侯虞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汽液平衡时液相分子仍不断地从液相蒸发到汽相,那些从液相蒸发到汽相中的分子与滞留在液相中的同类分子相比具有较高的能量。通过考虑液相中分子能量的分布以及分子相互之间碰撞对汽液相分子分布的影响,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汽液二相平衡时... 汽液平衡时液相分子仍不断地从液相蒸发到汽相,那些从液相蒸发到汽相中的分子与滞留在液相中的同类分子相比具有较高的能量。通过考虑液相中分子能量的分布以及分子相互之间碰撞对汽液相分子分布的影响,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汽液二相平衡时汽液相组成与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温度 汽液相
下载PDF
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气液相平衡的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延斌 张华 +1 位作者 孟照峰 周国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60,共13页
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法(G^E-EoS)是继传统的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之后预测气液相平衡的一个新思路。本文采用PRWS-UNIFAC-PSRK模型对R161/R1234yf、R32/R125/R134a及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计算。... 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法(G^E-EoS)是继传统的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之后预测气液相平衡的一个新思路。本文采用PRWS-UNIFAC-PSRK模型对R161/R1234yf、R32/R125/R134a及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R161/R1234yf系压力和气相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1.5%和±0.02以内,优于REFPROP9.0软件的计算结果,而R32/R125/R134a系的偏差分别在±4%和±0.02以内。根据计算结果及三维相平衡图发现,R1234yf/R170/R14在质量分数比为0.4/0.2/0.4附近时体系的温度滑移现象最为明显,最大的滑移温度达到72.5 K;且R1234yf组分的质量分数越大,泡点温度与露点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GE-EoS模型 混合制冷剂 温度滑移 R1234yf
下载PDF
新型低温气液相平衡实验系统调试与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国保 李廷勋 +1 位作者 郭开华 徐艳琴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7,共5页
介绍了一套新型低温气液(VLE)相平衡实验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初步调试并验证其性能指标,该系统具有测试温区大(108.15 K<T<313.15 K),压力范围广(最高耐压50MPa),测试精度高(低压部分0<P<10MPa精度达0.01级)等优点,并对... 介绍了一套新型低温气液(VLE)相平衡实验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初步调试并验证其性能指标,该系统具有测试温区大(108.15 K<T<313.15 K),压力范围广(最高耐压50MPa),测试精度高(低压部分0<P<10MPa精度达0.01级)等优点,并对C2H6+C3H8的二元混合物及C2H6及CH4的饱和蒸汽压进行了实验,并与参考文献的数据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低温相平衡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相平衡 混合物 验证
下载PDF
多蒸发器低温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得浦 谢荣建 文佳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5-1244,共10页
回路热管(LHP)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吸附作用实现高效传热。多蒸发器回路热管(MeLHP)是在其基础上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制冷... 回路热管(LHP)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吸附作用实现高效传热。多蒸发器回路热管(MeLHP)是在其基础上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制冷。本文试验样机采用包含三个蒸发器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结构,管路以气耦合方式并联,管线非对称布置,工作温区为170K,采用乙烷为相变换热工质。以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数据为参考,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及加热方式下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进行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并从补偿器工作特性出发研究其充液率对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该MeLHP样机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热分享特性,负载热量在各蒸发器间互相分享,且该特性有方向性,与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相关,表现为低流阻回路向高流阻回路分享为有效分享,反之会引起高流阻性能变差而容易失效,因而低流阻回路分配更多热负载,有利于热管运行;MeLHP的传热极限与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相当,并且实验还验证了MeLHP补偿器的工作方式为单一补偿器工作,因而对MeLHP充装时应适当提高充液率,以获得与单回路热管一致的性能。该研究有助于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规律的掌握,对实际应用的推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 热分享特性 两相流 低温 气液平衡
下载PDF
静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系统的平衡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光泽 马乐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60-2666,共7页
热力学平衡态是系统能量最低状态,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条件下任何非平衡态最终都会趋向平衡态,热力学系统只有在平衡态才能用统一的状态参量来描述。电磁场能够有效地强化传热传质过程,对电介质系统的平衡及其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利用热... 热力学平衡态是系统能量最低状态,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条件下任何非平衡态最终都会趋向平衡态,热力学系统只有在平衡态才能用统一的状态参量来描述。电磁场能够有效地强化传热传质过程,对电介质系统的平衡及其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利用热力学定律将电场能量引入热力学基本微分式,构建了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系统的熵函数,利用平衡态及其稳定性的熵判据导出了静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系统的平衡条件及稳定条件。相比没有电场作用,平衡条件要求系统各相的等效压强、等效化学势和平行极板间电场强度相等;稳定条件要求产生电场的电荷量与电势呈正比。电场作用下的等效压强包括了电场极化作用的力学效果,力学平衡由压强和电极化力共同决定;等效化学势包括了电场极化势能的效果,相平衡由浓度和电势能共同决定。热力学结论与电动力学及统计物理的结论一致,已被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相平衡 汽液平衡 稳定性
下载PDF
二元低压汽液平衡p、y、χ关系及其在加压中的近似应用
20
作者 何潮洪 侯虞钧 吴兆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5-352,共8页
把汽液平衡的真实状态看成是3个虚拟状态的组合,结合Gibbs-Dubem方程,推得了等温低压汽液平衡时p-y-x之间的一个近似关系式,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加压及含超临界组分体系的汽液平衡计算.
关键词 汽液平衡 状态方程 超临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