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抒写自我人格理想的文本——与《〈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作者商榷 |
吴周文
陈长红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2
|
诗歌比兴的源起与流变——从《诗经》到楚辞 |
郝鑫淼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3
|
《诗经》中的“香草美人” |
刘彦青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4
|
香草美人的别样书写:朱祖谋词本事探微与隐喻系统建构 |
王平
|
《文学与文化》
|
2022 |
0 |
|
5
|
论《战国策》对比兴文学创作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夏芳莉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6
|
懒赋一曲语意多——论晚清广西词人王拯咏物词的情感寄托 |
蓝哲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施士洁诗歌中的楚辞意象论析 |
张金
|
《闽台文化研究》
|
2021 |
0 |
|
8
|
地理、身份与屈宋辞赋香草美人意象审美异同的形成 |
李霖
吴广平
|
《中国美学》
|
2023 |
0 |
|
9
|
楚骚“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学中的承传 |
于浴贤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0
|
先秦诗歌中的“追寻”模式研究 |
闵军
傅丽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1
|
精神空间与自我探求:中国古代女性文人室名堂号解析 |
朱路遥
雷环捷
|
《理论界》
|
2020 |
0 |
|
12
|
“女儿”纯洁论的隐喻传统与《红楼梦》的文化拯救策略 |
李丹丹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3
|
论“香草美人”的原型意象及在《聊斋志异》中的范变 |
杨旭玮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