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91D镁合金钒酸盐转化膜的最佳制备工艺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晴 王帅星 +2 位作者 朱文辉 简志超 马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2,7,共3页
过去,对镁合金钒酸盐无铬转化工艺的研究较少。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选了以NH4VO3为主盐的镁合金钒酸盐转化工艺。结果发现,在5 g/L NH4VO3,30 g/L H2PO2-,30 g/L NH4NO3,60℃条件下成膜15min可以在AZ91D镁合金表面形成均匀、完... 过去,对镁合金钒酸盐无铬转化工艺的研究较少。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选了以NH4VO3为主盐的镁合金钒酸盐转化工艺。结果发现,在5 g/L NH4VO3,30 g/L H2PO2-,30 g/L NH4NO3,60℃条件下成膜15min可以在AZ91D镁合金表面形成均匀、完整的灰色转化膜;该膜层的微观形貌与铬酸盐转化膜类似,表面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网状微裂纹,类似于"龟裂的土地",膜层主要成分为Mg,O,V,P,Al;经钒酸盐转化处理后,AZ91D镁合金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表明钒酸盐转化膜有效提高了AZ91D镁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转化膜 镁合金 微观形貌 耐蚀性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OP10对镁合金表面钒酸盐转化膜的耐蚀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金枝 郭瑞光 唐长斌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5,共4页
为了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镁合金表面钒酸盐转化膜形成过程中气泡黏附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电化学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等对镁合金转化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元素组成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加O... 为了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镁合金表面钒酸盐转化膜形成过程中气泡黏附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电化学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等对镁合金转化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元素组成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加OP10转化液处理的镁合金样品相比,加入OP10处理过的试样固液接触角从43.48°减小到5.66°,O、S元素含量增加,腐蚀电位正移了280 m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98%,中性耐盐雾时间从72h增加到140 h,镁合金的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钒酸盐转化膜 OP10 耐蚀性 气泡黏附 接触角
下载PDF
植酸-钒酸盐复合转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杨吉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植酸具有在钢铁表面形成转化膜的潜力,可以延缓腐蚀速度。但植酸涂层中松散的结构和微裂纹会破坏涂层的紧密性,裂纹为腐蚀性介质传递提供有效通道,严重削弱膜层的保护作用。用钒酸盐转化液对植酸膜层进行后处理用于膜层致密化,提高转化... 植酸具有在钢铁表面形成转化膜的潜力,可以延缓腐蚀速度。但植酸涂层中松散的结构和微裂纹会破坏涂层的紧密性,裂纹为腐蚀性介质传递提供有效通道,严重削弱膜层的保护作用。用钒酸盐转化液对植酸膜层进行后处理用于膜层致密化,提高转化膜对钢铁的防腐蚀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转化膜的微观形貌,用能谱仪测定不同样品膜层的元素组成,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膜层元素化学价态。结果表明:植酸同钒酸盐复合后形成了致密均匀的转化膜。相比于裸钢和植酸涂层,复合转化膜层使钢具有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其保护效率高达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植酸-钒酸盐复合 转化膜 耐腐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