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苏岩 李理光 +1 位作者 肖敏 曾朝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14,共5页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VV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在汽油机、柴油机以及二冲程发动机上应用的优点,并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可变相位技术中的可变因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配气机构 性能 汽车发动机 VVT技术
下载PDF
配汽机构对汽轮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宗绪东 孙奉仲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分析了配汽机构节流损失影响汽轮机组经济性的机理,指出节流损失导致汽轮机理想焓降的降低、做功能力下降。组成配汽机构的各个部件,包括主汽门、调节汽门、滤网、预启阀等,与节流损失的形成均有关系,部件的特性和配汽方式也会影响汽轮... 分析了配汽机构节流损失影响汽轮机组经济性的机理,指出节流损失导致汽轮机理想焓降的降低、做功能力下降。组成配汽机构的各个部件,包括主汽门、调节汽门、滤网、预启阀等,与节流损失的形成均有关系,部件的特性和配汽方式也会影响汽轮机配汽机构的节流损失。分析了节流损失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损失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汽机构 节流损失 优化
下载PDF
现代发动机可变配气系统及电磁气门驱动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德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车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较宽.传统配气机构不能满足各种转速的充量要求.采用新型可变凸轮机构和可变气门定时机构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得到改善.但仍未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一种双弹簧、双线圈式电磁气门驱动系统可以有... 车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较宽.传统配气机构不能满足各种转速的充量要求.采用新型可变凸轮机构和可变气门定时机构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得到改善.但仍未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一种双弹簧、双线圈式电磁气门驱动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气门实现软着陆;具有足够高的响应速度;较小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配气机构 气门
下载PDF
CA498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17,共6页
综合比较了5种典型汽车用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性能,选择出适合CA498高速柴油机的配气机构,CA498采用顶置气门、下置高位凸轮轴、中心固定摇臂、每缸2个气门、预留气门间隙式配气机构。重点介绍了CA498发动机配气机构的... 综合比较了5种典型汽车用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性能,选择出适合CA498高速柴油机的配气机构,CA498采用顶置气门、下置高位凸轮轴、中心固定摇臂、每缸2个气门、预留气门间隙式配气机构。重点介绍了CA498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总布置设计、结构特点、典型零件的设计难点、工艺特点及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配气机构 设计 材料选择
下载PDF
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广全 李惠珍 乐俊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把最近发展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应用到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动力计算之中,由此建立的配气机构多体模型优于以往其它各动力模型.多体模型不仅可以象有限元模型那样反映机构中各零件的真实形状,而且可以精确地处理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副及... 本文把最近发展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应用到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动力计算之中,由此建立的配气机构多体模型优于以往其它各动力模型.多体模型不仅可以象有限元模型那样反映机构中各零件的真实形状,而且可以精确地处理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副及约束状况,还可以解决机构中的脱离和冲击碰撞问题,使模拟计算更符合实际.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配气机构 动力学 多体系统
下载PDF
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红漫 陈国华 《内燃机》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配气凸轮与挺柱是内燃机中一对重要的摩擦副 ,本文介绍两种方法 ,分别将配气机构看作刚性或弹性的问题来计算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凸轮 挺柱 内燃机 摩擦付 应力计算
下载PDF
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有限元动力模型计算及试验研究
7
作者 乐俊秉 李惠珍 +1 位作者 方华 吴广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4,33,共6页
采用有限元动力模型,对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进行了动力分析计算。在已知凸轮升程数据的条件下,求出了凸轮轴不同转速时的气门运动规律、配气机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动振型,并研究了油温、油压及混入气泡量不同时,气门间隙液压调节器对... 采用有限元动力模型,对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进行了动力分析计算。在已知凸轮升程数据的条件下,求出了凸轮轴不同转速时的气门运动规律、配气机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动振型,并研究了油温、油压及混入气泡量不同时,气门间隙液压调节器对配气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顶置凸轮轴 配气机构 动力模型 汽车
下载PDF
发动机配气机构动态特性测试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仲章 王德海 姜树李 《江苏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0-38,共9页
通过对三种不同凸轮型线组成的配气机构的振动测量和研究,认为以气门弹簧座圈的振动能量分布规律和时间波形来评价不同凸轮型线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N次谐波凸轮动态特性较好,更能适应高速车用发动机。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发动机 凸轮
下载PDF
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常立 张保成 马艳艳 《现代车用动力》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建立了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用Visual C++V 6.0语言编制了顶置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分析程序,对471Q型发动机配气机构单气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 建立了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用Visual C++V 6.0语言编制了顶置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分析程序,对471Q型发动机配气机构单气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配气机构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用等参元法分析 PA6-280 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动态特性
10
作者 周锦生 范鸿宾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燃机配气机构等参元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PA6-280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动态响应,计算出的自振频率、气阀升程及气阀加速度等与实测值吻合得很好。结果还表明该机的配气机构在高速工作时有飞脱的危险,气阀...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燃机配气机构等参元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PA6-280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动态响应,计算出的自振频率、气阀升程及气阀加速度等与实测值吻合得很好。结果还表明该机的配气机构在高速工作时有飞脱的危险,气阀开启时冲击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气机构 等参元 动态特性 柴油机
下载PDF
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凸轮型线优化设计(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邸立明 孙万利 +1 位作者 师颖 王文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8,45,共9页
利用Excite_TD软件构建了本田125 mL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多项动力加速度函数(POL)与分段加速度函数(ISAC)凸轮型线设计方法的性能指标,选择ISAC优化设计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VCRPE)二冲程与四冲... 利用Excite_TD软件构建了本田125 mL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多项动力加速度函数(POL)与分段加速度函数(ISAC)凸轮型线设计方法的性能指标,选择ISAC优化设计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VCRPE)二冲程与四冲程工作模式的进、排气凸轮型线。为了验证凸轮型线设计的合理性,利用SolidWorks构建并分析了相应配气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比Excite_TD和SolidWorks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分析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凸轮型线优化设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可变循环 配气机构 凸轮型线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丰田2JZ-GE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与气门间隙的调整
12
作者 潘志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丰田皇冠2JZ-GE发动机为水冷直列6缸4气门电控直喷式发动机,其气门由顶置双凸轮轴直接驱动。由于其气门升程比摇臂式气门低,所以气门间隙的调整比较困难。结合图例介绍了气门间隙的测量与调整。
关键词 轿车 气门机构 气门间隙 丰田2JZ-GE发动机 调整
下载PDF
发动机气门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
13
作者 翟鹏飞 尉丰婵 王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3期17-19,共3页
文章在了解发动机气门机构的性能、工作条件、结构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绘制了气门机构的三维图形,并进行了发动机气门机构的装配。本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分析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关于汽车相关生... 文章在了解发动机气门机构的性能、工作条件、结构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绘制了气门机构的三维图形,并进行了发动机气门机构的装配。本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分析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关于汽车相关生产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机构 SolidWorks建模 气门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别克V6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分析与检修
14
作者 万能武 蒙留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4,共4页
主要介绍了别克3种型号发动机的气门与气门座、气门挺杆、气门导管、凸轮轴的检修,同时介绍了气门密封性能、气门弹簧、液压挺杆的检查及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等。
关键词 轿车 配气机构 检修
下载PDF
凸轮从动件升程表的傅立叶级数逼近
15
作者 王迎新 武占华 +1 位作者 段树林 关德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提供了用傅立叶级数逼近的方法,对配有高次方凸轮和n次谐波凸轮的配气机构从动件升程数据进行了逼近计算.首先用设计程序将同一配气机构的从动件升程表以1°、0.5°、0.25°、0.125°给出.之后,用逼近计算程序按0.01mm... 提供了用傅立叶级数逼近的方法,对配有高次方凸轮和n次谐波凸轮的配气机构从动件升程数据进行了逼近计算.首先用设计程序将同一配气机构的从动件升程表以1°、0.5°、0.25°、0.125°给出.之后,用逼近计算程序按0.01mm、0.005mm和0.002mm三个不同的精度进行逼近.结果表明,傅立叶级数逼近方法是进行凸轮配气机构性能分析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且通用性好;与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对比,整个工作段内函数统一,曲线光滑,为现存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凸轮从动件 配气机构 傅立叶数值逼近 计算精度
原文传递
配气机构当量凸轮运动规律的研究
16
作者 杨光 韩少军 《武汉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根据凸轮机构的几何尺寸确定配气机构下摇臂的运动,并且考虑上下摇臂及推杆的运动,将摇臂比看作是随凸轮转角变化的变量,从而导出当量凸轮的运动规律。它比传统计算方法更加符合配气机构的实际情况,是精确进行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 本文根据凸轮机构的几何尺寸确定配气机构下摇臂的运动,并且考虑上下摇臂及推杆的运动,将摇臂比看作是随凸轮转角变化的变量,从而导出当量凸轮的运动规律。它比传统计算方法更加符合配气机构的实际情况,是精确进行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凸轮 动力学分析 内燃机
下载PDF
小型风冷热泵节流装置的替代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斌 曹占伟 +1 位作者 李廷永 余晓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6年第1期17-19,31,共4页
本文以R22为工质,通过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节流装置替代后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下进行实验测试,比较了系统使用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下制冷量和能效比,得出了使用电子膨胀阀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的结论。
关键词 风冷热泵 节流装置 系统性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冲击式滑阀开炮机构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迎风 辛勇 《机械制造》 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
空气炮作为飞机鸟撞实验工具,其实验质量和控制精度的高低与空气炮开炮机构有关。理论分析了目前常见的气动阀开炮机构在鸟弹控制精度方面的缺陷,并针对其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开炮机构:冲击式滑阀开炮机构。由理论计算和实际结果比较得出... 空气炮作为飞机鸟撞实验工具,其实验质量和控制精度的高低与空气炮开炮机构有关。理论分析了目前常见的气动阀开炮机构在鸟弹控制精度方面的缺陷,并针对其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开炮机构:冲击式滑阀开炮机构。由理论计算和实际结果比较得出,所设计的开炮机构比以前的开炮机构在控制精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滑阀 鸟撞实验 开炮机构
下载PDF
390内燃机配气机构四圆弧凸轮弹性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黄劲枝 程时甘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85-88,共4页
将390内燃机配气机构简化为单质点振动系统,并对其进行弹性动力学分析,得出了实际气门运动规律.说明高速内燃机不宜采用圆弧凸轮.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四圆弧凸轮 内燃机
下载PDF
多向模锻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研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林峰 张磊 +3 位作者 孙富 刘永前 李改华 张人佶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20,共8页
多向模锻又称为多柱塞模锻,可以在一次加热和压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复杂形状、特别是带内腔或凹凸外形锻件的锻造。其锻件的性能好,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1倍以上,减少后续切削加工量。因此,多向模锻是一种精密优质、节能省材的绿色锻造技术... 多向模锻又称为多柱塞模锻,可以在一次加热和压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复杂形状、特别是带内腔或凹凸外形锻件的锻造。其锻件的性能好,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1倍以上,减少后续切削加工量。因此,多向模锻是一种精密优质、节能省材的绿色锻造技术。但大、中型多向模锻需要的重型多向模锻液压机,要能够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提供压制力。与普通液压机比较,多向模锻液压机在承载机架的设计与制造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针对此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基于预应力钢丝缠绕的'正交预紧机架'结构。利用预应力钢丝缠绕,对整体机架同时产生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预紧力,以平衡多向压制载荷。应用正交预紧机架设计制造的40 MN/64 MN多向模锻液压机,验证该新型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一技术突破为在我国推广多向模锻制造技术,促进我国锻造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奠定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成形 锻压设备 预应力 阀门 起落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