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理救渡与价值错位——张承志、北村宗教性写作的人本道德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保欣 荆亚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3-100,105,共9页
张承志和北村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性作家,其创作最大偏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神本"的关系,创作上呈现出以"神"而不是以"人"为本位思考问题的趋向。根源主要是作家难以平衡&qu... 张承志和北村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性作家,其创作最大偏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神本"的关系,创作上呈现出以"神"而不是以"人"为本位思考问题的趋向。根源主要是作家难以平衡"人类爱"、"现实恨"与"宗教爱"的情感逻辑转换关系,结果导致创作过程中人学的缺失、叙事的反现实品质乃至病态的宗教浪漫主义特征等不良倾向。张承志和北村的失败,对当代中国作家处理精神与现实的关系有重要的警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北村 宗教性写作 人本道德 伦理救渡 价值错位
下载PDF
人生价值错位及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熙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6-98,共3页
“善”与“恶”是人类道德的正面表证和负面表证,表现为道德价值的正价值和负价值。本文从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错位、索取与奉献的错位、本能与人格的错位、现实与理想的错位方面出发,分析了非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 “善”与“恶”是人类道德的正面表证和负面表证,表现为道德价值的正价值和负价值。本文从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错位、索取与奉献的错位、本能与人格的错位、现实与理想的错位方面出发,分析了非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指出,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转轨目标要求、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和有利于个人价值实现的多重价值标准,把社会要求和个人需要完美地体现在社会道德准则之中,才能避免人生价值的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社会道德 负面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