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址 廖秦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的变化、生殖道局部血液循环的增加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阴道微生态。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及临床需求。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妊娠期 菌群结构分型 阴道菌种型别
原文传递
Longitudinal analysis reveals characteristically high proportions of bacterial vaginosis-associated bacteria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vaginal microbiota in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Macaca leonina) 被引量:5
2
作者 Lin ZHU Ai-Hua LEI +3 位作者 Hong-Yi ZHENG Long-Bao LYU Zhi-Gang ZHANG Yong-Tang ZHENG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85-298,共14页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vaginal microbial ecosystem is critical to both health and disease of the host. Studies focusing on how vaginal microbiota influences HIV-1 infection may face limitations in selecting proper an...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vaginal microbial ecosystem is critical to both health and disease of the host. Studies focusing on how vaginal microbiota influences HIV-1 infection may face limitations in selecting proper animal models. Given that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Macaca leonina) are susceptible to HIV-1 infection, they may be an optimal animal model for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vaginal microbiota contributes to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ility to HIV-1 infec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mposition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vaginal microbiota of the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Here,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catalog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vaginal microbiota of two healthy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over 19 weeks using 454-pyrosequencing of 16S rRNA genes. We found remarkably high proportions of a diverse array of anaerob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vaginosis. Atopobium and Sneathia were dominant genera, and interestingly, we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Lactobacillus-dominated vaginal microbiota. Moreover, longitudin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vaginal microbiota were considerably individualized. Finally, network analysis revealed that vaginal pH may influence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vaginal microbiota, suggesting that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of vaginal bacterial communities could be mirrored in inter-subject variation in correlation profiles of specie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vaginal pH over tim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could be an ideal animal model for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vaginal microbiota influence 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HIV-1 inf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ly polymicrobial and Lactobacillus-dominated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AQUE vaginal microbiome Bacterialvaginosis Temporal dynamics Networks
下载PDF
阴道菌群与女性生殖道健康 被引量:7
3
作者 丁丽 罗晓华 +1 位作者 田野 鲁晓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801-804,808,共5页
目前,中低收入国家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阴道炎的发病更是普遍,近些年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阴道菌群作为寄居在女性阴道粘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其消长可影响生殖道的健康甚至引发疾病。现检索关于阴道菌群改变所致的疾病及影响阴道菌... 目前,中低收入国家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阴道炎的发病更是普遍,近些年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阴道菌群作为寄居在女性阴道粘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其消长可影响生殖道的健康甚至引发疾病。现检索关于阴道菌群改变所致的疾病及影响阴道菌群的相关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微生态健康意识,减少女性生殖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菌群 阴道炎 宫颈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惠彩霞 张娟 +6 位作者 曾本华 钟兵 万萍 杨莉 吴力克 魏泓 方勇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和比较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育龄期女性阴道菌群差异。方法采集女性新发未治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及健康育龄期女性(对照组)各12例的阴道分泌物,提取样本细菌总基因组DNA,然后进行16S rRNA V3-V4区...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和比较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育龄期女性阴道菌群差异。方法采集女性新发未治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及健康育龄期女性(对照组)各12例的阴道分泌物,提取样本细菌总基因组DNA,然后进行16S rRNA V3-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再采用Uparse、LEf Se等软件,分析两组样本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阴道菌群结构。结果 RA组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健康对照组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属,占84.98%。RA组患者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则显著减少(11.01%),加德纳菌属显著增加(43.16%),同时双歧杆菌属(9.94%)、链球菌属(8.05%)、奇异菌属(7.86%)等相对丰度亦增加。PCoA主坐标分析和样本层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RA组阴道菌群结构有较高相似性,与健康对照组阴道菌群结构可明显区分。LEf Se分析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两组乳杆菌属、加德纳菌属、双歧杆菌属、奇异菌属等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7、0.046、0.018、0.007)。结论阴道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存在相关性,RA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乳杆菌显著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属相对丰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阴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阴道微生物组:种群特征与疾病干预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胡林 徐兴然 +1 位作者 凌开建 邹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01-3811,共11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显著加快了对人类微生物组的理解。将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联,力求阐明疾病的发生进程,是推进个性化精准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栖居于女性阴道的微生物菌群日益受到关注,发现其生态失调与疾病发生、演变密不...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显著加快了对人类微生物组的理解。将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联,力求阐明疾病的发生进程,是推进个性化精准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栖居于女性阴道的微生物菌群日益受到关注,发现其生态失调与疾病发生、演变密不可分。文中综述了阴道微生物组与生殖道疾病发生、进展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同时对阴道微生物组培养组、益生菌工程化改造以及合成菌群在阴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以及疾病干预与治疗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组 生殖道疾病 菌群干预 工程益生菌
原文传递
不同16S rDNA高变区选择对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研究差异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瑛 张琼琼 +5 位作者 张蕾 王颖 吕涛 陶址 黄振宇 廖秦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16S rDNA高变区对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研究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高变区扩增细菌性阴道病菌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8例健康女性和1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收集患者的... 目的:分析不同16S rDNA高变区对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研究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高变区扩增细菌性阴道病菌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8例健康女性和1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总DNA,分别用两对引物27F/338R和341F/806R对细菌16S rDNA的V1/V2区和V3/V4区进行PCR扩增后测序,通过分析两个高变区扩增后Alpha和Beta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差异,比较两个高变区在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研究上的优势。结果:16S rDNA的V3/V4区扩增的引物较V1/V2区能扩增出更多的阴道菌种。V1/V2区扩增BV样本的加德纳菌丰度偏低。通过V3/V4区的扩增,无法将阴道健康样本中卷曲乳杆菌与母鸡乳杆菌区分开。结论:16S rDNA的V3/V4区较V1/V2区更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结构及丰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引物 阴道菌群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早产与阴道微生物群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向阳 马海萍 张珠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早产作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家庭和全球疾病负担,而预防早产的主要挑战是确定早产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早产与微生物群落尤其是阴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该文就早产与阴道微... 早产作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家庭和全球疾病负担,而预防早产的主要挑战是确定早产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早产与微生物群落尤其是阴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该文就早产与阴道微生物群落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阴道微生物群落 阴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喆 赵颖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053-1059,共7页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由阴道内正常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氏菌)和兼性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过度繁殖导致的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表现为混合感染。BV不仅与盆腔炎、不孕症...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由阴道内正常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氏菌)和兼性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过度繁殖导致的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表现为混合感染。BV不仅与盆腔炎、不孕症、性传播病原体(人乳头瘤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风险增加相关,妊娠期合并BV还可能导致早期流产、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和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导致BV的病原体多样,且经治疗后复发率高。约10%-50%的BV患者无临床症状,易漏诊,而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能够对BV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本文就BV的诊断标准、阴道微生态评价以及新型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BV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炎 实验室诊断 阴道微生态
下载PDF
The vaginal and fecal microbiomes are related to pregnancy status in beef heifers 被引量:2
9
作者 Feilong Deng Maryanna McClure +5 位作者 Rick Rorie Xiaofan Wang Jianmin Chai Xiaoyuan Wei Songjia Lai Jiangchao Zhao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8-70,共13页
Background:The greatest impact on profitability of a commercial beef operation is reproduction.However,in beef heifers,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vaginal and fecal microbiota with respect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er... Background:The greatest impact on profitability of a commercial beef operation is reproduction.However,in beef heifers,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vaginal and fecal microbiota with respect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ertility.To this end,we followed heifers through gestation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vaginal and fecal microbial composition throughout pregnancy.Results:Heifers were exposed to an estrus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observed over a 12-day period,artificially inseminated 12 h to 18 h after observed estrus,and subsequently exposed to bulls for a 50-day breeding season.Vaginal samples were taken at pre-breeding(n=72),during the first(n=72),and second trimester(n=72)for all individuals,and third trimester for individuals with confirmed pregnancies(n=56).Fecal samples were taken at prebreeding(n=32)and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n=32),including bred and open individual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the V4 region of the 16 S rRNA gene via the Illumina Mi Seq platform was applied to all samples.Shannon indices and the number of observed bacterial features were the same in fecal samples.However,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ginal microbiome diversity between gestation stages were observed.No differences in beta-diversity were detected in vaginal or fecal samples regarding pregnancy status,but such differences were seen with fecal microbiome over time.Random Forest was developed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 pregnancy status in vaginal(e.g.,Histophilus,Clostridiaceae,Campylobacter)and fecal(e.g.,Bacteroidales,Dorea)samples.Conclusions:Our study shows that bovine vaginal and fecal microbiome could be used as biomarkers of bovine reproduction.Further experiments are needed to validate these biomarkers and to examine their roles in a female’s ability to establish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F CATTLE PREGNANCY Random forest Reproduction vaginal microbiome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德晓 游泽芳 柴将红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67-573,共7页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多菌性阴道感染性疾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患病率及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口服或阴道内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替硝唑,近几年国外有指南新增了口服塞...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多菌性阴道感染性疾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患病率及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口服或阴道内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替硝唑,近几年国外有指南新增了口服塞克硝唑和地喹氯铵阴道片。指南方案短期可有效缓解症状,但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近年研究较多涉及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替代方案方面,如其他抗菌剂、益生菌、益生元、酸化剂、中药和阴道微生物群移植等。本文对BV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菌群 指南方案 替代方案
下载PDF
基于阴道微生态对比研究宫颈HPV16与HPV52单一亚型感染特征
11
作者 谢秀超 彭卫东 +7 位作者 候琳 黄林 张娅 张光兰 朱小琴 吴奕静 聂红 刘鱼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35,34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52单一亚型感染阴道微生态特征,探讨HPV16与52单一亚型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差异的临床意义,探求治疗不同亚型HPV感染的方法。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宫颈...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52单一亚型感染阴道微生态特征,探讨HPV16与52单一亚型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差异的临床意义,探求治疗不同亚型HPV感染的方法。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女性(20~65岁)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标准的HPV16型、HPV52型、HPV阴性研究对象各165例作为参试者,HPV16、52型均为单一亚型感染,HPV阴性组作为对照组,3组参试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微生态检测,对比分析3组参试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pH、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白细胞、杆菌、球菌、线索细胞、滴虫、清洁度)以及TCT情况。结果(1)3组参试者的阴道内pH情况,HPV16型组(5.01±0.31)显著高于HPV52型组(4.71±0.42)(F=56.26,P<0.05),也较对照组(4.68±0.43)明显异常(F=47.10,P<0.05);而HPV52型组阴道内p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P>0.05)。(2)HPV16型组参试者阴道内白细胞酯酶、阴道微生态、TCT、pH>4.5异常人数较HPV52型组、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HPV52型组参试者阴道内白细胞酯酶、pH>4.5异常人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PV16型组参试者阴道内过氧化氢、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清洁度、白细胞、杆菌较HPV52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2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参试者阴道内唾液酸苷酶、球菌、线索细胞、滴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论是HPV16型还是52型患者均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HPV16型患者较52型更易出现微生态失调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可能与其阴道内较高pH有关,调节pH可能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HPV16型 HPV52型 感染特征
原文传递
阴道菌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佩琳 吴娜怡园 +2 位作者 刘路 夏冰 王静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10-13,共4页
阴道菌群对维系女性生殖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的发展,人们对阴道菌群的组成及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乳杆菌主导着健康女性的阴道环境,在保护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免受病原菌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在分... 阴道菌群对维系女性生殖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的发展,人们对阴道菌群的组成及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乳杆菌主导着健康女性的阴道环境,在保护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免受病原菌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在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细菌性阴道炎等患者的阴道菌群后,发现病变的发生与特定菌属的数量及多样性增加相关。本文对阴道菌群与HPV持续感染、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理解病原菌与乳杆菌如何相互作用并改变阴道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菌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肿瘤
下载PDF
早产与足月产女性早孕期阴道微生态差异分析
13
作者 陈华云 王昱洁 +6 位作者 黄振宇 张琼琼 王颖 张蕾 吕涛 赵萌 廖秦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比较早产和足月产女性早孕期阴道微生态的差异,探寻早产的预测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分娩的2247例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早产(早产组),2149例足月产(... 目的比较早产和足月产女性早孕期阴道微生态的差异,探寻早产的预测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分娩的2247例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早产(早产组),2149例足月产(足月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年龄、孕次、产次作为协变量,匹配足月产妇98例。回顾分析入选对象在孕6~8周时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比较早产和足月产女性孕早期阴道分泌物功能、形态和阴道炎发生情况。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早产组女性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平均体重均小于足月产组(均P<0.001),且匹配前后两组女性年龄、孕次和产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早产组女性阴道优势菌G+b(L)比例为82.5%,低于足月产组的91.8%(χ^(2)=10.260,P=0.001);早产组阴道乳杆菌分级为Ⅰ~Ⅱa的比例为84.5%,低于足月产组的91.4%(χ^(2)=5.039,P=0.021)。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早产组以上两项指标亦显著低于足月产组(χ^(2)=8.000,P=0.005;χ^(2)=4.765,P=0.029);两组女性阴道菌群密度和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3;χ^(2)=0.416,P=0.519);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女性阴道菌群密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655),但早产组菌群多样性++~+++比例显著高于足月产组(χ^(2)=5.120,P=0.024)。早产组阴道分泌物平均pH值为5.09±0.37,显著高于足月产组的4.96±0.43(t=3.470,P<0.001);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早产组亦显著高于足月产组(t=4.570,P<0.001)。两组女性阴道过氧化氢阳性率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25,P=0.338;χ^(2)=0.014,P=0.906)。早产组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AV)检出率为12.4%,高于足月产组的5.2%(χ^(2)=9.049,P=0.003);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早产组亦显著高于足月产组(χ^(2)=6.727,P=0.009)。两组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预测 阴道微生态 早孕期 阴道优势菌 pH值 阴道炎
原文传递
不同HPV感染亚型对不孕女性阴道微生态及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刘阳 徐珲 李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对不孕女性阴道微生态及辅助生殖(AR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ART助孕的HPV阳性不孕女性19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HPV分型检查,根据患者感染HPV... 目的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对不孕女性阴道微生态及辅助生殖(AR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ART助孕的HPV阳性不孕女性19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HPV分型检查,根据患者感染HPV的不同亚型将其分为高危组(151例)与低危组(39例),选取同期进行ART助孕的HPV阴性不孕女性纳入对照组(95例)。检查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及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记录患者ART助孕结局(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和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及流产率),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的H_(2)O_(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的乳酸杆菌、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阳性率及阴道微生态失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04、9.086、6.825、8.502,P<0.05);高危组的乳酸杆菌、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阳性率及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87、9.038、6.767、8.373,P<0.05)。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的混合型阴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8,P<0.05);高危组的混合型阴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8、12.002,P<0.05)。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患者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活产分娩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41、2.936,P<0.05);高危组的活产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不孕症 阴道微生态 辅助生殖 助孕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阴道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梦滢 应春妹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47-951,共5页
人类微生物组是指存在于人体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微生物组的全部基因组成和序列。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育龄期妇女阴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有个体差异,在妊娠期,阴道微生物组也会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 人类微生物组是指存在于人体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微生物组的全部基因组成和序列。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育龄期妇女阴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有个体差异,在妊娠期,阴道微生物组也会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妊娠期并发症如先兆子痫、早产等也和微生物组失调有关。文章对妊娠期阴道微生物组发生的改变及微生物组失调对主要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阴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组 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 高通量测序 16s RRNA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6
作者 邓家艳 王海锋 +1 位作者 李喜荣 刘丽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绝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阴道微生态状态、生活质量评分、雌二醇(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阴道微生态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_(2)为(69.58±6.26)ng/L,高于对照组的(64.23±6.19)ng/L,观察组FSH为(23.79±6.71)U/L,低于对照组的(34.88±6.6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9.093,P均<0.05)。结论绝经激素治疗能够调节围绝经期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阴道健康状况、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绝经激素治疗 阴道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妊娠早期细菌性阴道病妇女负压吸引术前后宫颈阴道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俊 刘瑛 李洋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接受负压吸引术的细菌性阴道病(BV)和非BV中国早孕妇女阴道和宫颈管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妇科孕8周以内接受负压吸引术的BV妇女进行前瞻性纵向研究,以了解宫颈和阴道微生物...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接受负压吸引术的细菌性阴道病(BV)和非BV中国早孕妇女阴道和宫颈管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妇科孕8周以内接受负压吸引术的BV妇女进行前瞻性纵向研究,以了解宫颈和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分别在两个时间点收集样本,即首次诊断怀孕时和负压吸引术后2周随访时;样本来自两个部位,即阴道上1/3及宫颈管。使用循证推荐的BV治疗和负压吸引术预防抗生素进行干预,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和Majorbio云平台检测和分析阴道和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果在属水平上,对照组4个样本中乳杆菌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组术前2组乳杆菌属占比小,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纤毛菌属和巨球菌属是优势菌,杂菌明显比对照组多;术后2组乳杆菌属占比明显增加,加德纳菌属和普雷沃菌属偏多。在种水平上,对照组的惰性乳杆菌属手术前后变化不大,而BV组术后各组明显增加。对照组詹氏乳杆菌属术后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种水平8组相关性网络分析图显示:詹氏乳杆菌、未分类的乳杆菌和未培养的乳杆菌之间正相关,同时詹氏乳杆菌与BV相关菌呈负相关。结论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及宫颈管菌群极为相似。阴道菌群正常的早期妊娠妇女负压吸引术前、术后阴道及宫颈管细菌群落均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手术对菌群无明显影响。惰性乳杆菌属在合并BV的负压吸引术妇女阴道菌群恢复中发挥主要作用,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阴道微生物 阴道微生物 负压吸引术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宫颈HPV感染与阴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露 桂涛 +1 位作者 樊旭梅 万贵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61-64,69,共5页
持续存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因素。HPV在多因素调控下能被免疫系统自然清除,或导致宫颈病变进展,产生这两种结局的机制尚不明确。探究HPV感染向CIN方向发展的危险因素及致癌途径是诊治的... 持续存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因素。HPV在多因素调控下能被免疫系统自然清除,或导致宫颈病变进展,产生这两种结局的机制尚不明确。探究HPV感染向CIN方向发展的危险因素及致癌途径是诊治的关键。阴道微生物(VM)及相关代谢产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作用。宫颈-阴道局部微生物组成改变和代谢紊乱会增加外源性感染和致癌的风险。细菌性阴道病(BV)和乳酸杆菌优势缺失是HPV感染危险因素。本文将综述VM及其代谢产物在HPV感染和宫颈病变中的影响和调控机制,为改善HPV感染转归、寻求疾病个体化治疗靶点和提供个性化诊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 乳酸杆菌 细菌性阴道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女性阴道-宫颈菌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红琴 陈晨 +7 位作者 陆瑞科 王小雨 张敏 李少华 郝梨岚 黄新程 关凌耀 张韵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目的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对女性阴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从苏州高新区参与2018至2019年“两癌”筛查的35~65岁女性中招募本项目受试者,并采集宫颈分泌物样本以及相关表型信息,从入组的女性中,筛选出123名女性的样本进行分析,包... 目的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对女性阴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从苏州高新区参与2018至2019年“两癌”筛查的35~65岁女性中招募本项目受试者,并采集宫颈分泌物样本以及相关表型信息,从入组的女性中,筛选出123名女性的样本进行分析,包括36名诊断为VVC的女性和87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分泌物样本进行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检测微生物菌群,并分析阴道微生态与VVC的相关性。结果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VVC女性和健康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有明显差异(PermANOVA检验,P=0.003),VVC女性中惰性乳杆菌型占比明显更高(VVC组:61.11%;健康组:32.18%),但卷曲乳杆菌型差异不大(VVC组:16.67%;健康组:14.94%)。此外,VVC女性阴道中,雷沃菌属型的占比相对较少,尤其是二路普雷沃尔菌型(VVC组:0;健康组:8.05%)。进一步筛选菌群标记物,发现相对于健康女性,VVC女性阴道菌群中,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Q<0.05);而韦荣球菌科和Sneathia amnii相对丰度有减少的趋势(P<0.05,Q>0.05)。结论与健康女性相比,VVC女性阴道菌群有明显差异。阴道中高丰度的惰性乳杆菌可能与增加的VVC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菌群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宏基因组鸟枪法 女性健康
原文传递
阴道微生物多样性与女性不孕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鹭 宋驰 +1 位作者 蒋涵颖 滕红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50-553,共4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对阴道微生物群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女性阴道微生物状况受自身内分泌状态、年龄、种族、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女性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女...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对阴道微生物群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女性阴道微生物状况受自身内分泌状态、年龄、种族、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女性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女性妊娠率和妊娠结局。本文对不孕症妇女阴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并对阴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探讨,有利于从微生物组学的角度对不孕症做更精确全面的认识,从而对女性不孕症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考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 不孕症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