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6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晓飞 洪九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790,共3页
报告了68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做好外固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 报告了68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做好外固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病房管理、营养支持,预防交叉感染和机体负氮平衡的发生。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的68例创面均愈合,发生针道感染12例17针(7.5%),骨筋膜室高压1例(1.4%);骨折愈合时间4-20个月,平均6.5个月,12例经第2次手术植骨后愈合,无慢性骨感染、骨不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 外固定器 真空 引流术 护理
原文传递
真空预压排水固结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徐宏 邓学均 +1 位作者 齐永正 赵维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5-290,共6页
软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对真空预压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试验现场加固前、加固中及加固后分别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迅速增长,真空预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 软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对真空预压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试验现场加固前、加固中及加固后分别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迅速增长,真空预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机理,运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强度增长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土体相关参数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规律性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符合现场实测强度增长规律性。运用有限元模拟了试验工程真空预压全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推算的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亦表现出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真空预压后期,真空预压排水固结软土强度不是均匀增长而是非线性增长,且真空预压软土强度不能无限增长,随着真空预压时间的增加软土强度增长逐渐趋于极值。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的这些特点在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设计及施工中应引起重视,避免工程事故及不必要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排水固结 剪切强度 增长规律性
下载PDF
Chinese Trauma Surgeon Association for management guidelines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pplication in abdominal surgeries-Update and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30
3
作者 Yang Li Pei-Yuan Li +26 位作者 Shi-Jing Sun Yuan-Zhang Yao Zhan-Fei Li Tao Liu Fan Yang Lian-Yang Zhang Xiang-Jun Bai Jing-Shan Huo Wu-Bing He Jun Ouyang Lei Peng Ping Hu Yan-An Zhu Ping Jin Qi-Feng Shao Yan-Feng Wang Rui-Wu Dai Pei-Yang Hu Hai-Ming Chen Ge-Fei Wang Yong-Gao Wang Hong-Xu Jin Chang-Ju Zhu Qi-Yong Zhang Biao Shao Xi-Guang Sang Chang-Lin Yin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s frequently used in abdominal surgeries. However, relevant guidelines are rare. Chin ese Trauma Surge on Associati on orga nized a committee composed of 28 experts across China in July ...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s frequently used in abdominal surgeries. However, relevant guidelines are rare. Chin ese Trauma Surge on Associati on orga nized a committee composed of 28 experts across China in July 2017, aiming to provide an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SD in abdominal surgeries.Eleven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use of VSD in abdominal surgeries were addressed:(1) which type of materials should be respectively chosen for the intraperitoneal cavity, retroperitoneal cavity and superficial incisions?(2) Can VSD be preventively used for a high-risk abdominal incision w让h primary suture?(3) Can VSD be used in severely contaminated/infected abdominal surgical sites?(4) Can VSD be used for temporary abdominal cavity closure under some special conditions such as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infec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intra-abdominal volume increment in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5) Can VSD be used in abdominal organ inflammation, injury, or postoperative drainage?(6) Can VSD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fistula and pancreatic fistula?(7) Can VSD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abdominal and extra-peritoneal abscess?(8) Can VSD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wall wounds, wound cavity, and defects?(9) Does VSD in crease the risk of bleeding?(10) Does VSD increase the risk of intestinal wail injury?(11) Does VSD increase the risk of peritoneal adhesion? Focusing on these questions,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accordingly. VSD was strongly recommended regarding the questions 2-4. Weak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 regarding questions 1 and 5-11. Proper use of VSD in abdominal surgeries can lower the risk of infection in abdominal incisions with primary suture, treat severely contaminated/infected surgical sites and facilitate temporary abdominal cavity clo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DELIN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BDOMINAL surgery
原文传递
氧、臭氧及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应用对创面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显凯 王韬 朱渝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氧疗及臭氧治疗对创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腹壁、背部、四肢严重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病人,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35.8岁。平均创面面积124.5 cm...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氧疗及臭氧治疗对创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腹壁、背部、四肢严重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病人,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35.8岁。平均创面面积124.5 cm2。清创后30例采用氧、臭氧及负压封闭引流综合治疗(简称综合组):20例按常规方法换药(常规组)。观察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对创伤性创面愈合的细菌及组织学变化影响。结果综合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植皮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综合治疗组第5、7天创面细菌数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光镜下观察综合治疗组肌纤维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充血均较常规组轻。结论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氧疗及臭氧治疗可以优势互补,显著提高皮肤及软组织创面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负压引流 臭氧
下载PDF
Consens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of diabetic foot wounds 被引量:22
5
作者 Shizhao Ji Xiaobin Liu +30 位作者 Jie Huang Junmin Bao Zhaohong Chen Chunmao Han Daifeng Hao Jingsong Hong Dahai Hu Yufeng Jiang Shang Ju Hongye Li Zongyu Li Guangping Liang Yan Liu Gaoxing Luo Guozhong Lv Xingwu Ran Zhongmin Shi Juyu Tang Aiping Wang Guangyi Wang Jiangning Wang Xin Wang Bing Wen Jun Wu Hailin Xu Maojin Xu Xiaofei Ye Liangxi Yuan Yi Zhang Shichu Xiao Zhaofan Xia 《Burns & Trauma》 SCIE 2021年第1期421-432,共12页
Because China is becoming an aging society,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diabetic foot have been increasing.Diabetic foo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health-related killers due to its high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rate... Because China is becoming an aging society,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diabetic foot have been increasing.Diabetic foo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health-related killers due to its high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rates.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wounds and great progress,both in terms of research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20 years of its development.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irregular application of NPWT often leads to complications,such as infection,bleeding and necrosis,that seriously affect its treatment outcomes.In 2020,under the leadership of Burns,Trauma and Tissue Repair Committee of the Cross-Straits Medicine Exchange Association,the writing group for‘Consens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of diabetic foot wounds’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scholars from the specialized areas of burns,endocrinology,vascular surgery,orthopedics and wound repair.Drawing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suggested by the latest clinical research,this consensus proposes the bes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NPWT for diabetic foot.The consensus aims to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schemes that clinicians can refer to when treating cases of diabetic f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vacuum-assisted therapy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 Diabetic foot Diabetic ulcer Diabetic wound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在严重多发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显凯 姚元章 +2 位作者 王韬 张连阳 朱渝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严重多发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6月~2007年7月对64例严重多发伤组织器官修复手术后头、腰骶部及腹腔脏器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VS)。结果VS治疗时间5~24天,平均为11.5天。创面或创腔全部治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严重多发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6月~2007年7月对64例严重多发伤组织器官修复手术后头、腰骶部及腹腔脏器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VS)。结果VS治疗时间5~24天,平均为11.5天。创面或创腔全部治愈,直接通过VS治愈创面或创腔24例,采用游离皮瓣修复13例,局部皮瓣转位修复9例,植皮覆盖12例,Ⅱ期缝合6例。结论VS能消除感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在严重多发伤创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应合理掌握VS的应用指征,严格掌握VS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负压引流 创伤愈合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 被引量:18
7
作者 郝春波 张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发生软组织感染1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年6个月。软组织感染均愈合,骨折正常愈合12例,延迟愈合6例,无慢性骨感染发生。结论封闭式负压...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发生软组织感染1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年6个月。软组织感染均愈合,骨折正常愈合12例,延迟愈合6例,无慢性骨感染发生。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可短期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尤其适用于深部软组织感染患者。手术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伤口感染 封闭式 负压引流 外科皮瓣
下载PDF
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颈乳糜瘘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弘士 殷之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研究持续强负压吸引在治疗颈乳糜瘘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YBDS13 型微电脑输液泵、新鲜离体静脉与肌肉及废弃输血袋为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颈部乳糜瘘的模拟实验 结果 实验组Ⅰ( 静脉含肌肉者) 的侧支流速随... 目的 研究持续强负压吸引在治疗颈乳糜瘘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YBDS13 型微电脑输液泵、新鲜离体静脉与肌肉及废弃输血袋为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颈部乳糜瘘的模拟实验 结果 实验组Ⅰ( 静脉含肌肉者) 的侧支流速随着负压从0 上升至5 kPa 和60 kPa 绝对值时,侧支流速从每3 min 的1.4 ml 升至5.04 ml 和9.30 ml,而负压袋引流量从每3 min 的8.6 ml 减少至4.96 ml 和0.70 ml。 结论 持续强负压吸引不同于一般负压吸引;它不但具有后者的引流作用,还具有后者没有的间接对瘘口加压、堵塞、促进胸导管侧支循环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清扫术 负压引流术 乳糜瘘 颈部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微创切口负压引流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全刚 梁丹 路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9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6例,予以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微创切口联合负压...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9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6例,予以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78.26%,观察组治愈率63.27%、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1~5 d拔管占30.43%、>11 d拔管占15.22%,1~5 d治愈占39.13%、>11 d治愈占17.39%;观察组分别占59.18%、4.08%、65.31%、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为93.48%、观察组为95.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皮肤疤痕长、宽度、拔管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种类、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切口 负压引流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超软地基10 a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明东 潘耀森 +4 位作者 郎钞棚 戴仁辉 董金奎 牛刚 柴新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2,共8页
近十年来,大量围填海等吹填造陆工程相继开展,真空预压是处理吹填超软地基的主要方法。由于吹填超软地基的性质比一般软基更差,真空预压处理中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推动了技术的持续发展。总结了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 近十年来,大量围填海等吹填造陆工程相继开展,真空预压是处理吹填超软地基的主要方法。由于吹填超软地基的性质比一般软基更差,真空预压处理中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推动了技术的持续发展。总结了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超软地基的进展,各项改进措施及其对加固效果、经济、环境、工期的影响。超软地基表面施工用泡沫浮桥法搭建作业面的成本仅为传统真空预压成本的58.8%、对相邻排水体采取异步真空吸水预压,排水量较传统真空预压法提高了29.3%;采用沉降自适应排水通道连接排水体,降低了排水体的弯折。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最终沉降量比传统真空预压增加30%、电渗用在真空预压最后阶段,含水率下降了25%,能耗占真空预压能耗的8%、加入SS-331H试剂真空化学联合预压使抗剪强度增加了4~5倍。建议完善相关技术规程,便于方法推广应用;研发耐腐蚀的电渗阳极,防淤堵排水板,降低成本;对其他如S320等试剂进行研究,提升土体性能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土 超软地基 真空预压 地基处理 排水体 联合预压
下载PDF
高黏性新近吹填淤泥真空预压试验颗粒流宏微观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雷华阳 王铁英 +2 位作者 张志鹏 卢海滨 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4-1794,共11页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颗粒组成对淤堵层形成机理和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依托天津某新近吹填造陆工程,先进行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试验,然后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2D程序,在解决模拟过程中颗粒级配和孔隙比的二维转换、排水边界的...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颗粒组成对淤堵层形成机理和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依托天津某新近吹填造陆工程,先进行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试验,然后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2D程序,在解决模拟过程中颗粒级配和孔隙比的二维转换、排水边界的等效模拟、真空渗流场的施加等问题后,对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计算,进而将结果推广,开展了不同颗粒组成吹填土真空预压试验的颗粒流模拟,总结了排水速率变化及颗粒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对吹填土真空预压过程进行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是有效可行的;真空预压过程中细颗粒沿渗透路径迁移,在沿途滞留,导致渗透路径变短变窄,从而形成淤堵层;对于高黏性新近吹填淤泥,在相同真空荷载作用下,黏粒质量分数越大,初期排水速率增长越快,并且随着土体不均匀系数的提高,淤堵层变得易于形成且致密,排水速率衰减越快;粉粒质量分数越大,土体孔隙率变化越均匀,尤其当粉粒质量分数大于黏粒质量分数时,真空预压加固效果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土 真空预压 颗粒流 颗粒组成 淤堵 排水速率
下载PD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for wound healing in Bama pigs 被引量:12
12
作者 Shuai Wei Wei Wang +9 位作者 Li Li Hao-Ye Meng Chun-Zhen Feng Yu-Ying Dong Xi-Chi Fang Qi-Qiang Dong Wen Jiang Hai-Li Xin Zhan-Zhen Li Xin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510-522,共13页
Background: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VSD and EGF on wound healing a... Background: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VSD and EGF on wound healing an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EGF.Methods:We tes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capacity of HaCaT and L929 cells at different EGF concentrations(0,1,5,10,and 100ng/ml)and different EGF action times(2,10,and 30min).A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male,30-week-old Bama pigs.The experiment included groups as follows:routine dressing change after covering with sterile auxiliary material(Control),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of the wound(VSD),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of the wound and injection of EGF 10min followed by removal by continuous lavage(V+E 10min),and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of the wound and injection of EGF 30min followed by removal by continuous lavage(V+E 30min).The wound healing rate,histological repair effect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four groups.Results:An EGF concentration of 10ng/ml and an action time of 10min had optimal effe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capacities of HaCaT and L929 cells.The drug dispersion effect was better than drug infusion after bolus injection effect,and the contact surface was wider.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the V+E 10min group promoted wound healing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obtained the best histological score.Conclusions:A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concentration of 10 ng/ml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and fibroblast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n vitro.VSD combined with rhEGF kept in place for 10min and then washed,can promote wound healing better than the other treatments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kin wound healing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如里 马永平 +1 位作者 郑闽前 王栋梁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合并的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7%。结论用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修复,获得较好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骨折 负压引流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常熟市宝岩社区真空排导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旻 缪锋 +1 位作者 杨文元 范彬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7-61,共5页
室外真空排水技术是常规重力排水技术的重要补充,可用于解决重力排水管道施工盲区内的污水收集问题。加快推广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对于实现我国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具有特别的意义。以常熟市宝岩社区真空排导示范工程为例,简述了现有室... 室外真空排水技术是常规重力排水技术的重要补充,可用于解决重力排水管道施工盲区内的污水收集问题。加快推广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对于实现我国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具有特别的意义。以常熟市宝岩社区真空排导示范工程为例,简述了现有室外真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体系及在本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介绍并讨论了本工程真空管道的设计要点,收集箱的原理、组成、参数及技术特点,真空泵站的型式、布局、选型计算,以及控制系统与电气设计,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排水系统 真空排导 收集箱 真空泵站 真空管道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全程冲洗技术在治疗严重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剑虹 何凤兰 +2 位作者 李勇 许振华 任常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全程冲洗技术在治疗严重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7例严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的脓肿...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全程冲洗技术在治疗严重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7例严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的脓肿切开引流术,一组(18例)为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术,另一组(19例)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全程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分别通过检测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单脓腔VSD使用数量来比较2组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全程冲洗组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单纯负压封闭引流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全程冲洗可以防止脓性坏死物堵塞负压引流装置,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减少患者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感染 负压引流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柏秋 彭文要 +3 位作者 邱加崇 余继超 刘冰峰 招伟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8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聚维酮纱外敷,经换药治疗创面未愈者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聚维酮纱外敷,经换药治疗创面未愈者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早期应用VSD处理创面,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植入人工真皮(皮耐克),待其肉芽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55.3±1.2)天,其中植皮或皮瓣修复术修复30例,创面换药愈合者3例,创面愈合后疤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1.6±1.2)天,其中20例患者创面较大,经外敷人工真皮,肉芽生长满意后予植皮手术,其余患者经植入人工真皮换药,创面治愈后外观满意,疤痕增生轻或不明显.结论 VSD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可以有效的促进慢性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增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人工真皮 修复 慢性创面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下载PDF
基于污水源分离的分散式处理系统应用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贺艺 刘华林 +1 位作者 江海鑫 陈洪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源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污水处理、资源回收以及污水源分离的收集与输送系统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污水源分离的分散式处理系统,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处理规模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在资源回收利用上更加高效,日益受到人们的关... 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源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污水处理、资源回收以及污水源分离的收集与输送系统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污水源分离的分散式处理系统,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处理规模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在资源回收利用上更加高效,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为污水源分离技术无论在污水处理效果、资源回收能力以及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方面,都更加适合当前的"资源-人口"发展形势。应将源分离技术与分散式系统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源分离程度合理选择处理系统的规模,使得污水处理后可以就近回用,减少长距离输送带来的成本,同时形成规模化的资源回收与输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集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分离 分散式系统 资源回收 负压排水
下载PDF
低能量强夯法加固浅层吹填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凯敏 周健 贾敏才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100,共3页
通过上海市某道路地基加固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采用真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加固浅层吹填土和砂质粉土层的方法进行研究,摸索最佳排水、降水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同时,用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等对地基加固的效果进行检验... 通过上海市某道路地基加固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采用真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加固浅层吹填土和砂质粉土层的方法进行研究,摸索最佳排水、降水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同时,用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等对地基加固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强夯对表层吹填土和砂质粉土均能提高其强度,证明了低能量强夯法在加固浅层吹填土地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低能量强夯 真空排水 吹填土 砂质粉土
下载PDF
真空作用面位置对加固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珩 王保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7-1290,1296,共5页
目前,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真空预压法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主要是指真空作用面位于地表面,通过从上部抽真空实现预压的目的,但对于吹填造陆工程,则不十分合理。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上位抽真空和下位抽真空,分别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沉降量... 目前,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真空预压法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主要是指真空作用面位于地表面,通过从上部抽真空实现预压的目的,但对于吹填造陆工程,则不十分合理。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上位抽真空和下位抽真空,分别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沉降量、排水量等几个方面对2种预压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真空作用面位置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下位抽真空的加固效果优于上位抽真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作用面 抗剪强度 沉降量 排水量
下载PDF
高负压引流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冰 许燕玲 匡亚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评价高负压引流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2月)、MEDLINE(1983—2014年)、EMbase(1989—2014年)、CBMdisc(1978—2014年)、万方数据库(2001—2014年)中高负压与低负压引流... 目的:评价高负压引流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2月)、MEDLINE(1983—2014年)、EMbase(1989—2014年)、CBMdisc(1978—2014年)、万方数据库(2001—2014年)中高负压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评鉴并删除质量低文献。同时进行资料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513例患者。纳入6篇文献质量均B级,质量中等。 Meta分析显示高负压引流在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方面效果优于低负压引流(OR=0.31;95%CI 0.12~0.83,P=0.02),在降低皮瓣坏死发生率、减少局部感染发生、引流液量、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效果未优于低负压引流。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高负压引流在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方面效果优于低负压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乳腺癌 手术后并发症 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