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琳洁 吴中耀 +3 位作者 张胜 陈家祺 艾思明 郑湖玲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 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学特征对患者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按改良Callender分类 ,对 115例病理样本常规病理形态检查 ,临床随访 ,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 ,进行生存曲线及回归分析。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 目的 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学特征对患者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按改良Callender分类 ,对 115例病理样本常规病理形态检查 ,临床随访 ,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 ,进行生存曲线及回归分析。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类上皮型肿瘤 3 5 6± 2 1 5月 ,混合型肿瘤 63 7± 3 7 0月 ,梭形细胞型肿瘤 69 5± 3 6 5月 ,类上皮型肿瘤患者生存时间较短 ;患者生存时间与肿瘤的巩膜接触最大径 ,肿瘤的最大高度及肿瘤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结论 类上皮型葡萄膜黑色素瘤恶性程度较其他两型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病理学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虹膜睫状体肿瘤37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桂琴 吴中耀 +3 位作者 冯官光 杨华胜 颜建华 郑湖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分析虹膜睫状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要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处理及预后。方法 对 196 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37例虹膜睫状体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病理组织学分类 ,第一位... 目的 分析虹膜睫状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要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处理及预后。方法 对 196 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37例虹膜睫状体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病理组织学分类 ,第一位为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 15例 ( 40 5 % ) ,其他依次为虹膜睫状体转移癌 8例 ( 2 1 6 % )、睫状体髓上皮瘤 3例 ( 8 1% )、虹膜色素痣 2例 ( 5 4% )及其他 9例 ( 2 4 3% )。处理方法 :局部切除 14例 ( 37 8% ) ,眼球摘除 2 1例 ( 5 6 8% ) ,活检后观察 2例( 5 4% )。对其中的 34例随访 2个月至 15年 ,平均 31个月。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多呈半球形或球形的棕黑色实性肿物 ,肿瘤内有丰富的新生血管 ,部分睫状体黑色素瘤邻近的表层巩膜有“哨兵”样血管 ,巩膜透照试验瘤体不透光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低至中等回声图像 ,邻近受累组织回声及形态异常 ,对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呈阳性反应 ,预后较好。虹膜睫状体转移癌可为单发或多发 ,肿瘤扁平隆起或近似球形 ,色泽污秽 ,有丰富的新生血管 ,生长迅速 ,可发现原发癌 ,预后极差。结论 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易与其他虹膜睫状体良、恶性肿瘤混淆。虹膜睫状体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复杂 ,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虹膜肿瘤 睫状体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回顾性研究 诊断
原文传递
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10
3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8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 魏文斌 范先群 许迅 李冬梅 孙丰源 肖利华 贾仁兵 顼晓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6-897,共12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及视功能的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 经过反复讨论, 针对UM诊疗规...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及视功能的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 经过反复讨论, 针对UM诊疗规范化提出共识性意见, 以供眼科及相关专科临床医师在工作实践中参考, 以提高UM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886-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反义bcl-2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琳洁 吴中耀 +2 位作者 张胜 郑建樑 郑湖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并通过反义bcl 2寡核苷酸 (bcl 2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bcl 2AS ODN)特异阻断bcl 2基因的表达逆转肿瘤耐药性。方法 原代培养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 ,采用噻唑...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并通过反义bcl 2寡核苷酸 (bcl 2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bcl 2AS ODN)特异阻断bcl 2基因的表达逆转肿瘤耐药性。方法 原代培养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 ,采用噻唑蓝染色法测定肿瘤细胞对不同浓度的 5 氟尿嘧啶、噻替哌、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氮烯咪胺体外敏感性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导入bcl 2AS ODN ,阻断bcl 2基因的表达 ,利用免疫组化及Westenblot法测定肿瘤细胞bcl 2的表达情况 ,并根据多药相互作用原理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对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bcl 2AS ODN可明显抑制bcl 2基因的表达 ,并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bcl 2AS ODN与各种化疗药物呈协同作用 ,能够增加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所选 6种化疗药物在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毒性作用较小 ,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bcl 2基因的高表达有关 ,bcl 2AS ODN能够部分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多药抗药性 反义寡核苷酸类 肿瘤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生长对视网膜和巩膜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举 顼晓琳 +1 位作者 李彬 魏文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9-754,共6页
目的 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的生长对视网膜浸润和巩膜浸润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理室确诊的10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组织病理切片和临床病理资料,重点对... 目的 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的生长对视网膜浸润和巩膜浸润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理室确诊的10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组织病理切片和临床病理资料,重点对瘤体形态、肿瘤大小、肿瘤细胞类型、视网膜浸润、巩膜浸润等指标进行统计,并对视网膜浸润率与巩膜浸润率进行趋势x2检验.结果 在10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58例,年龄15~78岁,平均(45.6±12.4)岁.10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大肿瘤占68例(66.7%),中等大小肿瘤27例(26.5%),小肿瘤7例(6.8%);梭形细胞型76例(74.5%),上皮样细胞型6例(5.9%),混合细胞型16例(15.7%),其他4例(4.0%);睫状体黑色素瘤3例(2.94%),睫状体和前部脉络膜黑色素瘤28例(27.5%),脉络膜黑色素瘤71例(69.6%).视网膜浸润共86例(84.3%)分为5级,其中无浸润16例(15.7%)、浸润至外核层20例(19.6%)、浸润至内核层12例(11.8%)、浸润至神经节细胞层30例(29.4%)、浸润至内界膜24例(23.5%).巩膜浸润55例(53.9%),在10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瘤体细胞浸润至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巩膜浸润率:无浸润11例(68.8%)、浸润至外核层13例(65.0%)、浸润至内核层5例(41.7%)、浸润至神经节细胞层15例(50.0%)、浸润至内界膜11例(45.8%);并对其中76例梭形细胞型的巩膜浸润进行了单独统计:瘤体细胞浸润至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巩膜浸润率:无浸润8例(72.7%)、浸润至外核层10例(71.4%)、浸润至内核层5例(62.5%)、浸润至神经节细胞层14例(53.9%)、浸润至内界膜8例(47.1%).视网膜浸润率与巩膜浸润率的趋势x2检验γ值为-0.21,P=0.127.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视网膜浸润率随着肿瘤浸润巩膜深度的增加而呈现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肿瘤侵润 视网膜 巩膜
原文传递
葡萄膜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梦曦 刘月明 魏文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711,共5页
放射治疗是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保全眼球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质子束治疗等。但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多种眼部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预后,甚至最终导致眼球摘除。本文重点总结葡... 放射治疗是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保全眼球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质子束治疗等。但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多种眼部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预后,甚至最终导致眼球摘除。本文重点总结葡萄膜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的现状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选择和相关并发症处理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8.54:707-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原文传递
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月明 周楠 +1 位作者 魏文斌 王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PRT)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07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因UM行PRT的共819例患者资料,包括术前视力、眼压以及裂隙灯显微... 目的:探讨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PRT)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07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因UM行PRT的共819例患者资料,包括术前视力、眼压以及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间接检眼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眶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情况,PRT次数、时间、并发症、随访时间,敷贴器取出后半年UM瘤体的基底最大直径和瘤体高度,末次随访肿瘤转移率、病死率及视力变化情况。UM控制标准: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瘤体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瘤体高度增加2.0 mm或肿瘤任一边界扩展2.5 mm视为瘤体增长,反之则定义为敷贴治疗有效。采用配对t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9例UM患者中男性408例,女性411例;年龄13~85岁,平均数为47岁;均为单眼发病,9例为睫状体黑色素瘤,43例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累及睫状体,767例为脉络膜黑色瘤。819只患眼中,中等大小肿瘤697只眼,大肿瘤110只眼。所有患者接受1次PRT,放射治疗时间6~50 d,平均数为15 d。819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无感染,无邻近组织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治疗半年后瘤体基底最大直径为(12.41±3.20)mm,与治疗前瘤体基底最大直径(12.82±3.21)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1);治疗半年后瘤体高度为(6.18±2.55)mm,与治疗前瘤体高度(7.21±2.5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1)。随访时间为(34±24)个月(1~125个月),至随访期末25例患者在PRT术后2年失访,71例治疗后行眼球摘除术,PRT的有效率为88.3%(723/819),眼球保留率为91.1%(723/794);视力不变393只眼,视力下降344只眼,视力提高82只眼。60例患者发生全身转移(肝脏、骨、乳腺转移),22例患者因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生存曲线分析显示5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原文传递
葡萄膜平滑肌瘤19例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旭 魏文斌 +3 位作者 李彬 杨文利 张志豹 李欣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2-899,共8页
目的探讨葡萄膜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其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术且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葡萄膜平滑肌... 目的探讨葡萄膜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其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术且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葡萄膜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总结性别、眼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体积、眼部超声检查结果等特征,观察和分析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进行分型)和免疫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肌动蛋白、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表达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9例葡萄膜平滑肌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14例;年龄为(38.9±13.7)岁,范围为14~64岁;病程为(9.3±8.7)个月,范围为1~36个月。12例患者视物模糊,4例患者视力下降,2例患者眼压升高,1例患者视物遮挡。15例肿瘤位于睫状体(女性10例,男性5例),其中2例累及虹膜;4例肿瘤位于脉络膜(均为女性)。2例女性患者(1例为睫状体平滑肌瘤,1例为脉络膜平滑肌瘤)有乳腺纤维腺瘤病史,1例女性患者(睫状体平滑肌瘤)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肿瘤为实性中、低回声病灶,边界清晰,部分肿瘤组织出现囊腔样改变。肿瘤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分型,15例为梭形细胞型,4例为圆形细胞型。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19例阳性表达肌源性免疫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肌动蛋白,16例阳性表达神经源性免疫标志物CD56。无病例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2例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1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71个月,无肿瘤发生转移者,仅1例睫状体平滑肌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葡萄膜平滑肌瘤常见的发病部位为睫状体,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预后较好。组织病理学类型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具有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组织学特征;虽然多见于育龄妇女,但肿瘤的发生与性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平滑肌瘤 眼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原发性葡萄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鑫 张丽利 +3 位作者 张婷 陈倩 毕颖文 徐格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6-662,共7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惰性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葡萄膜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原发性葡萄膜MALT淋巴瘤极为罕见,具体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多种病因相关。原发性葡萄膜MALT淋巴瘤表现多样,有时需借助多种检查方式综合...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惰性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葡萄膜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原发性葡萄膜MALT淋巴瘤极为罕见,具体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多种病因相关。原发性葡萄膜MALT淋巴瘤表现多样,有时需借助多种检查方式综合诊断。超声检查可发现其特征性均质低回声病灶,伴血流信号。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底成像及眼底血管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都可协助诊断,但最终需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该病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化学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MALT总体预后良好。然而,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发病率极低,导致易被误诊。一旦治疗延误,将造成不可逆性视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葡萄膜肿瘤 综述
原文传递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建平 徐国镇 +5 位作者 苗延浚 魏文斌 胡士敏 唐昕 王景昭 王光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 6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2例接受单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 4例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靶中心1~2个,准直器1 5~4 0mm ,参考剂量曲线70 %~90 %...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 6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2例接受单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 4例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靶中心1~2个,准直器1 5~4 0mm ,参考剂量曲线70 %~90 %,单次治疗DT2 5Gy/次和DT35Gy/次,分次治疗总剂量DT4 2~5 5Gy/ 3~4次,共4~1 6d。结果 中位随访期6 6个月(3~1 0 0个月) ,1 6例患者全部生存。1 6例中,有1 3例随诊满5年,其5年生存率为1 0 0 %。有7例患者疗后4~1 5个月摘除眼球,其中担心肿瘤未控中断观察2例,继发性青光眼3例,角膜溃疡2例。全组有1例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安全有效的,适用于肿瘤位于后极(或位于赤道后1 / 2 )、最大径线<2 0mm、厚度<1 5mm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继发性青光眼 5年生存率 临床价值 剂量曲线 单次治疗 分次治疗 摘除眼球 肿瘤未控 角膜溃疡 远处转移 患者 准直器 随访期
原文传递
面对葡萄膜黑色素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目前已有的多种治疗方法尚未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命预后和提高生存率。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UM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本文着重对于该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局部保存治...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目前已有的多种治疗方法尚未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命预后和提高生存率。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UM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本文着重对于该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局部保存治疗、预测评估肿瘤转移风险、早期发现肿瘤转移的检测以及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辅助治疗等问题进行评述。期望通过对肿瘤的病因学研究以及对各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长期对照研究,能够寻找到既可保存患者眼球和有用视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命预后的治疗方法;努力提高和推进我国UM的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上皮细胞型与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源 黄正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方法:自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2138,从中筛选出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方法:自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2138,从中筛选出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及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并从中找出关键基因;cBioportal构建关键基因的协作基因网络;应用GEPIA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到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241个。其中下调的基因116个和上调的125个。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粘附、药物反应、凋亡的调控以及内皮细胞的增殖等方面。共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生存分析显示这些关键基因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预后有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基因和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有助于阐释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不同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葡萄膜肿瘤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富集分析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建立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浩 吴中耀 +4 位作者 郑健樑 杨华胜 颜建华 黄丹平 夏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3-737,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对比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成瘤率的影响,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提供体内实验平台。方法分别采用原位移植及异位移植的方法,选取BALB/L-nu裸鼠35只,随机分为3组,将原代培养的第... 目的研究建立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对比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成瘤率的影响,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提供体内实验平台。方法分别采用原位移植及异位移植的方法,选取BALB/L-nu裸鼠35只,随机分为3组,将原代培养的第三代人眼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裸鼠前房(前房组——原位移植)及皮下(皮下A组——异位移植),另以手术切除的新鲜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制作成的完整瘤组织块移植到皮下(皮下B组),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观察其成瘤率和大体及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前房组成瘤率46.6%,14例在接种后第3天即可见前房内黑色片状小肿物,紧贴在角膜内皮及虹膜表面。2个月时肿瘤基本充满前房。皮下A组成瘤率20%,2例于接种1周后可见局部出现黑色斑块,呈椭圆形,轻度隆起。1个月后肿物逐渐增大,接种后60 d长至1.0 cm×1.0 cm,色黑,呈圆形。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黑色素瘤。皮下B组接种肿物后,10例中有8例未见肿瘤长大,3个月后自行消退。另2例肿物先扁平,后弥散,不符合肿瘤不断生长的特性,不计人成瘤率。结论将原代培养的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混悬液分别注入裸鼠眼前房及皮下,能建立裸鼠的原位及异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明显高于组织块皮下移植。其中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远高于异位移植,且更符合生理特点,有利于眼科操作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是建立人葡萄膜黑色素瘤裸鼠模型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肿瘤移植
原文传递
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杨 李静贞 +1 位作者 杜虹 周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观察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983年至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肺癌葡萄膜转移癌患者14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5±9.6)岁。单眼11例,双眼3例。病理检查均... 目的观察肺癌葡萄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983年至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肺癌葡萄膜转移癌患者14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5±9.6)岁。单眼11例,双眼3例。病理检查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癌、肺鳞癌、肺腺鳞癌分别为10、2、1例),小细胞肺癌1例。就诊前已确诊肺癌者4例(28.6%),因眼部症状而首诊眼科者10例(71.4%)。出现眼部症状至诊断为肺癌的病程为1周~6个月;确诊肺癌至眼科就诊时的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病程为(29.5±19.0)个月。主诉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视物变形者分别为7、4、3例。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B型超声、UBM检查。行FFA检查8只眼,其中联合ICGA检查2只眼。行眼眶MRI检查5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病理活检1只眼。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7只眼中,视力光感者2只眼,手动~眼前数指者3只眼,0.1~0.3者5只眼,0.4~0.6者4只眼,>0.8者3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1只眼,位于脉络膜16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者表现为虹膜上"菜花"样肉红色肿物,表面呈不规则形,其上布满细小滋养血管。转移癌位于脉络膜者表现为后极部或赤道部视网膜下黄白色或灰黄色隆起肿物,其中单个病灶14只眼,2个病灶2只眼;伴视网膜脱离8只眼,眼压升高5只眼。B型超声检查可见后极部扁平形或表面不规则波浪形眼内占位性病变,伴局限性或广泛性视网膜脱离。FFA和ICGA检查可见瘤体上点状、针尖状和斑片状强荧光。MRI检查可见T1WI呈与玻璃体一致的中强信号,T2WI呈弱信号。结论葡萄膜转移癌可为肺癌的首发表现,以视力障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部分可伴有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部位多为脉络膜,以单眼和单个病灶多见。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是最易发生葡萄膜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嵌合型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琳洁 吴中耀 +3 位作者 张胜 毛羽翔 郑湖玲 郑健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 bcl- 2表达对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 (uveal melanoma,UM)细胞存活的影响。 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 bcl- 2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导原代培养 UM细胞 ,应用噻唑蓝 (3,- 4...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 bcl- 2表达对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 (uveal melanoma,UM)细胞存活的影响。 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 bcl- 2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导原代培养 UM细胞 ,应用噻唑蓝 (3,- 4 ,5 Dimethyliazol - 2 ,5 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 bcl- 2 AS- ODN对肿瘤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提取肿瘤细胞 DNA,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技术 ,从 RNA及蛋白水平测定 bcl- 2 AS- ODN对肿瘤细胞 bcl- 2表达的影响。 结果 bcl-2 AS- ODN对 UM细胞的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且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bcl- 2 AS- ODN在m RNA及蛋白水平对 bcl- 2基因表达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而正义寡核苷酸 (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S-ODN)对肿瘤细胞的增生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bcl- 2 AS- ODN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 bcl- 2基因表达 ,抑制 UM细胞增生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反义寡核苷酸 体外研究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原文传递
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丛春霞 林锦镛 王兰惠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9-774,共6页
目的 观察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和相关的病理学特点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 目的 观察葡萄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和相关的病理学特点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为37.0~66.0岁,平均年龄52.1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5例,左眼8例.13例中10例肿物发生于后部脉络膜,1例发生于前部脉络膜和睫状体,2例发生于虹膜;肺癌5例,乳腺癌4例,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食道癌各1例;原发癌病灶不清1例.10例后部脉络膜转移癌主要表现为视力迅速减退,其中8例伴有广泛性视网膜脱离,6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2例虹膜转移癌表现为虹膜瞳孔缘多发性灰白色结节状肿物或粉红色菜花状肿物.病理学检查显示后部脉络膜转移癌主要位于颞侧或鼻侧脉络膜,其中6例呈局限性或弥漫性扁平状肿物;1例肿物几乎累及全部脉络膜和睫状体,2例呈体积较大的结节状或球状肿物,1例肿物位于视乳头周围;3例侵犯视神经,3例侵犯眼球外或眶内.1例前部脉络膜睫状体转移癌侵犯到结膜下.结论 葡萄膜转移癌有多种生长方式,患者视力迅速减退、扁平状或结节状脉络膜占位性病变、伴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和继发性青光眼是主要临床表现,有些病例可侵犯到眼球外或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葵芳 顼晓琳 +2 位作者 李洋 王盈之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6-1003,共8页
背景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但国外不同文献报道的结果不尽一致,而国内对人UM基因表达的改变及其相关的作用通路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人UM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重... 背景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但国外不同文献报道的结果不尽一致,而国内对人UM基因表达的改变及其相关的作用通路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人UM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重要信号通路。方法收集在北京同仁医院因原发性UM行眼球摘除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梭形细胞型UM的组织标本4例,以正常供体葡萄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HumanGenomeU133Plus2.0芯片技术筛查2种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并使用GOEAST富集分析软件对差异基因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及参与的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的葡萄膜组织对比,人UM中有4165个差异基因,占12.50%,其中包含1236个上调基因和2929个下调基因,分别占3.71%和8.79%。人UM组织中上调5倍或以上基因为113个,下调50%的基因为1053个;上调10倍或以上的基因为21个,下调90%或以上的基因为422个;上调50倍或以上的基因为1个,下调98%或以上的基因为33个;上调100倍或以上的基因为1个,下调99%或以上的基因为5个。按功能学分类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中包括细胞分化与增生基因、发育相关基因、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免疫应答基因、调节转录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凋亡以及抗凋亡相关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代谢通路涉及血管形成过程的代谢通路、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激酶通路以及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的代谢通路等。结论人UM组织与正常人葡萄膜组织中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除参与血管生成、激酶通路等已知的UM发育有关的代谢通路外,还涉及免疫系统的变化。人UM的发生和进展是多种基因、多种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基因 葡萄膜肿瘤 基因表达谱 肿瘤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组学/方法 聚类分析 表达谱芯片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116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婧婷 杨宇航 +2 位作者 刘月明 李洋 魏文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9-53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U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UM的1166例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资料和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眼球摘除情况及转移率、... 目的分析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U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UM的1166例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资料和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眼球摘除情况及转移率、病死率等预后情况进行追踪随访,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各临床特征与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66例UM患者中男性598例,女性568例,确诊年龄为(47.6±12.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治疗包括巩膜外敷贴治疗(881例,75.6%)、局部肿瘤切除(38例,3.3%)、激光治疗(115例,9.9%)和眼球摘除术(119例,10.2%)。在881例接受初次敷贴治疗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了眼球摘除术。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UM患者5年和10年转移率分别为18.5%和26.8%,黑色素瘤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3.6%和22.2%;Log-rank检验提示,患者年龄(χ^(2)=5.01)、性别(χ^(2)=7.19)以及肿瘤分级(χ^(2)=49.11)、肿瘤形状(χ^(2)=34.73)、肿瘤位置(χ^(2)=18.60)、肿瘤组织病理学分型(χ^(2)=8.07)和有无视网膜下液(χ^(2)=15.71)、睫状体是否累及(χ^(2)=19.72)是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T2、T3、T4期患者(与T1期相比HR=4.41、6.82、10.49)、存在视网膜下液(HR=1.98)、睫状体受累(HR=1.79)、男性(HR=1.53)、年龄大于53岁(HR=1.83)是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UM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无色素肿瘤占比低。T分期级别高、存在视网膜下液、睫状体受累、年龄大于53岁以及男性为UM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内眼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眼部和眼底特征及误诊研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骆荣江 刘韶瑞 +3 位作者 霍丽君 田臻 陈咏冲 廖瑞端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内眼发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眼部和眼底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2岁;女性4例,男性2例;单眼发病5例,双眼发病1例。患者例行常规眼科检查、Gol... 目的观察内眼发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眼部和眼底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2岁;女性4例,男性2例;单眼发病5例,双眼发病1例。患者例行常规眼科检查、Goldmann眼压、荧光素眼底造影或眼部B型超声波等检查。病理取材来源于眼球摘除、玻璃体切除手术等,并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患者眼部体征包括:视力下降、混合充血、房水闪辉、羊脂状Kp、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底多灶性、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黄白色病灶等。由于所有患者眼部症状及表现均呈现多样性,无特异性眼部体征,故均被误诊:2例被误诊为全葡萄膜炎,2例被误诊为视网膜或脉络膜炎,1例中间葡萄膜炎,1例为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从发病到确诊6~24个月,平均13.3个月。结论内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呈现非特意性和多样性,加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故容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并发症 疾病特征 视网膜肿瘤 葡萄膜肿瘤
原文传递
微RNA-132-3p靶向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与凋亡
20
作者 许志波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92-596,I0002,共6页
目的 研究微RNA(miR)-132-3p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ARPE-19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SP6.5、M23中miR-132-3p表... 目的 研究微RNA(miR)-132-3p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ARPE-19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SP6.5、M23中miR-132-3p表达。SP6.5细胞中转染miR-132-3p干扰质粒(anti-miR-132-3p)、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过表达质粒(pcDNA3.1-PTEN)或共转染anti-miR-132-3p和PTEN干扰质粒(si-PTEN),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1(P21)、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32-3p与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ARPE-19细胞相比,SP6.5、M23细胞中miR-132-3p表达量(0.26±0.02比0.94±0.09、0.81±0.08)明显升高(P<0.05)。与anti-miR-132-3p阴性对照(anti-miR-NC)组相比,anti-miR-132-3p组24 h、48 h、72 h的细胞活性(0.51±0.05比0.30±0.03、0.97±0.09比0.45±0.05、1.40±0.14比0.76±0.07)、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8.03±0.68)%比(21.51±2.06)%]、P21、Bax水平明显提高(P<0.05),与过表达PTEN相同。miR-132-3p与PTEN之间有靶向调控关系。抑制PTEN能逆转抑制miR-132-3p对SP6.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 miR-132-3p通过直接靶向PTEN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染色体 10对 黑色素瘤 葡萄膜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1 BCL-2相关X蛋白质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